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合集下载

生化报告单模板

生化报告单模板

【生化】生化检验报告单
姓名:住院号:标本种类:血清样本编号:
性别:科别:床号:采样时间:
年龄:岁送检医生:临床诊断:检验目的:
No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No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1总胆红素0-22μmol/L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2.00mmol/L 2直接胆红素0-6.8μmol/L1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7-3.10mmol/L 3间接胆红素0-15μmol/L20载脂蛋白A 1.00-1.60g/L
4谷丙转氨酶7-40IU/L21载脂蛋白B0.60-1.10g/L
5谷草转氨酶13-35IU/L22乳酸脱氢酶135-225IU/L
6谷氨酰转肽酶7-45IU/L23肌酸激酶≤171U/L
7碱性磷酸酶50-135IU/L24肌酸激酶同工酶0-24U/L
8总蛋白63-82g/L25腺苷酸脱氨酶0-25U/L
9白蛋白39-53g/L26淀粉酶≤140IU/L 10胆碱酯酶4600-11500U/L27糖化血清蛋白 1.32-2.06mmol/L 11总胆汁酸0-12μmol/L28α-L-岩藻糖苷酶10-35U/L
12尿素 1.7-8.3mmol/L29钾 3.5-5.3mmol/L 13肌酐31.7-104.0μmol/L30钠135-147mmol/L 14尿酸210-440μmol/L31氯96-110mmol/L 15葡萄糖 3.89-6.1mmol/L32钙 2.03-2.54mmol/L 16胆固醇 2.83-5.17mmol/L33镁0.70-1.10mmol/L 17甘油三酯≤1.7mmol/L34磷0.8-1.50mmol/L 接收时间:报告时间:检验者:审核者:
本结果仅对检测标本负责,供临床参考,如有疑问请在标本保存期内提出!。

生化新陈代谢实验报告(3篇)

生化新陈代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化新陈代谢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验证酶促反应的特性和效率。

二、实验原理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转变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外界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分解产物。

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生化反应的进行。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1. 实验设备:离心机、移液器、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葡萄糖、果糖、淀粉、蛋白质、DNA、RNA、酶、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酶促反应实验(1)将酶与底物混合,观察反应速率。

(2)改变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3)比较不同酶的催化效率。

2. 新陈代谢实验(1)将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放入反应体系中,观察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改变反应条件,如pH值、温度等,观察反应的变化。

(3)检测代谢产物,如葡萄糖、乳酸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1)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2)改变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3)pH值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最适pH值和温度条件下,反应速率最高。

(4)不同酶的催化效率不同,如脲酶催化尿素水解速度比一般催化剂高10~10倍。

2. 新陈代谢实验(1)实验结果显示,生物样本在反应体系中发生代谢反应,物质和能量发生转变。

(2)改变反应条件,代谢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3)检测到代谢产物,如葡萄糖、乳酸等。

六、讨论1. 酶促反应具有高效、特异、可调节等特点,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重要催化剂。

2.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酶在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实验结果表明,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对酶促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生化反应设计实验报告(3篇)

生化反应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等。

本实验选取了以下几种生化反应进行探究:1. 酶促反应: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例,研究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以蛋白质变性为例,研究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酶- 淀粉- 碘液- 氢氧化钠- 蛋白质溶液- 乙醇- 硫酸铜- 水浴锅- 试管- 移液枪- 滴管- 研钵- 研杵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酶标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精密天平- 移液枪- 试管架-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酶促反应实验:(1)将淀粉酶与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

(2)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以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实验:(1)将蛋白质溶液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2)将混合液加入乙醇,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3)将沉淀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以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淀粉被水解。

在对照组中,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淀粉酶具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

2. 非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在对照组中,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氢氧化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

六、实验结论1. 酶促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性等特点,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

2. 非酶促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变性等。

生化实验报告模板

生化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基本信息1.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实验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仪器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实验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操作:-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图表或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结果分析:- 结果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方法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论:- 实验的主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目的的实现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后续研究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中的收获与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附录1.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数据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指导教师评语1.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报告撰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总体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1. 实验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实验进行调整。

生化反应鉴定实验报告(3篇)

生化反应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化反应在微生物鉴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生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对给定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用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常见的生化反应包括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等。

-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V-P试剂、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等。

- 试剂:卢戈氏碘液、乙醚、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蒸馏水等。

- 仪器: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德汉氏小管等。

2. 仪器:- 酒精灯- 接种环- 超净工作台- 恒温培养箱- 高压灭菌锅- 试管- 移液枪- 滴管四、实验方法1. 菌种培养:将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糖发酵试验:- 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记录发酵结果。

3. 吲哚试验:- 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加入吲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4. 甲基红试验:- 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乳糖,不发酵蔗糖。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

- 枯草芽孢杆菌:不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

- 变形杆菌: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

2. 吲哚试验:- 大肠杆菌:吲哚试验阳性。

- 金黄色葡萄球菌:吲哚试验阴性。

- 枯草芽孢杆菌:吲哚试验阴性。

- 变形杆菌:吲哚试验阳性。

生化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生化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一)实验背景(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方法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实验材料1.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2.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仪器1. 实验室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2. 专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1. 实验前检查仪器、试剂是否齐全。

2.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3. 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

(二)实验操作1. 实验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n. 实验步骤n:____________________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1.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2. 数据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结果分析1. 分析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2. 计算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3. 与预期结果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方法可行。

2.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3. 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3. 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参考文献[1]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附录1. 实验数据表: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过程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报告撰写注意事项:1. 实验报告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生化报告单模板 doc

生化报告单模板 doc

生化报告单模板doc 患者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就诊医生:[就诊医生]检查项目1. 血液常规检查指标结果参考值:-: :-: :-:白细胞计数X.XX 4.0-10.0 x10^9/L红细胞计数X.XX x10^12/L血红蛋白X.XX 120-160 g/L血小板计数X.XX 100-300 x10^9/L2. 肝功能检查指标结果参考值:-: :-: :-:谷丙转氨酶(ALT) X.XX 7-40 U/L谷草转氨酶(AST) X.XX 5-40 U/L白蛋白(ALB) X.XX 35-55 g/L总胆红素(TBIL) X.XX <17.1 μmol/L3. 肾功能检查指标结果参考值:-: :-: :-:血尿素氮(BUN) X.XX 2.9-8.2 mmol/L肌酐(Cr) X.XX 53-97 μmol/L尿素(Urea) X.XX 1.7-8.3 mmol/L尿酸(UA) X.XX 150-420 μmol/L4. 血脂检查指标结果参考值:-: :-: :-:总胆固醇(TC) X.XX <5.18 mmol/L甘油三酯(TG) X.XX <1.7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X.XX >1.04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X.XX <3.37 mmol/L 5. 糖代谢检查指标结果参考值:-: :-: :-:空腹血糖(FPG) X.XX 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 X.XX <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X.XX 4.0-6.0%结果解读根据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以下是对指标的详细解读:-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 肝功能检查:ALT和AST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肝功能良好。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名:**学号: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组别:第8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5、了解柱层析技术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

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至消失。

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泳的速度也不同。

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1%BaCl溶液氨基黑染色液2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电泳仪、电泳槽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实验步骤:(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1、点样(如下图):-点样线尽量点得细窄而均匀,宁少勿多2、电泳:①薄膜粗面向下②点样端置阴极端③两端紧贴在滤纸盐桥上,膜应轻轻拉平电压:110V时间:50min3、染色和漂洗: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将膜取出,直接浸于染色液中5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郭玥
学号: 3120100021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
组别:第8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
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

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
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
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
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
至消失。

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
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
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
泳的速度也不同。

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
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
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
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
2
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
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实验步骤:
(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
(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1、点样(如下图):
-
点样线尽量点得细窄而均匀,宁少勿多
2、电泳:
①薄膜粗面向下
②点样端置阴极端
③两端紧贴在滤纸盐桥上,膜应轻轻拉平
电压:110V
时间:50min
3、染色和漂洗:
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将膜取出,直接浸于染色液中5min。

取出膜,尽量沥净染色液,移入漂洗液中浸洗脱色(一般更换2次),至背景颜色脱净为止。

取出膜,用滤纸吸干即可。

注意事项:
1、所用血清应新鲜,无沉淀物及细菌滋生。

2、使用时勿将各时段所应用的溶液浓度弄错。

3、上样时,滴管应沿柱上端内壁加入样品,动作应轻、慢,勿将柱床冲起。

流洗平衡时亦
应如此。

4、洗脱时应注意及时收集样品,切勿使蛋白质峰溶液流失,并注意层析柱不要流干,进入
空气。

5、切勿将检测蛋白质的磺基水杨酸与检查SO
42-的BaCl
2
混淆,因二者与相应物质生成的沉
淀均为白色。

6、葡聚糖凝胶价钱昂贵,要回收再生,避免损耗,严禁倒掉!
【实验报告第二部分(实验记录):①主要实验条件(如材料的来源、质量;试剂的规格、用量、浓度;实验时间、操作要点中的技巧、失误等,以便总结实验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参考依据);②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加入试剂后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原始实验数据。

评分(满分20分):XX】
主要实验条件:
1、0.3mol/LpH6.5醋酸铵(NH
4AC)缓冲液:称取NH
4
AC 23.12g,加蒸馏水800ml溶解,滴入稀
氨水或稀醋酸液(注意混合均匀),调节pH至6.5后,补加蒸馏水至1000ml。

2、0.06mol/LpH6.5 NH
4
AC缓冲液:取上液用蒸馏水做5倍稀释。

3、0.02mol/LpH6.5 NH
4
AC缓冲液:取上液用蒸馏水做3倍稀释。

4、1.5mol/L NaCl-0.3mol/L NH
4AC溶液:称取NaCl87.7g溶于0.3mol/LpH6.5 NH
4
AC溶液中至
1000ml。

5、饱和硫酸铵溶液:称取固体(NH
4)
2
SO
4
850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在70-80℃下搅拌促溶,
室温中放置过夜,瓶底析出白色结晶,上清液即为饱和硫酸溶液。

实验现象:
饱和硫酸铵加入到血清后有沉淀生成,沉淀呈米黄色,上清液呈淡黄色。

原始实验数据:
将3条经染色的醋酸纤维素薄膜并列,使点样线位于同一水平,以正常血清蛋白图谱为对照,观察提纯的物质属哪种蛋白。

所得的照片如下图:
血清清蛋白、γ-球蛋白纯度鉴定的电泳图谱
【实验报告第三部分(结果与讨论):①结果(定量实验包括计算):应把所得的实验结果(如观察现象)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对比,尽量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实验的结果;②讨论:不应是实验结果的重述,而是以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推论。

③结论:简单扼要,说明本次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包括思考题)。

评分(满分45分):
XX】
结果:从电泳图谱中可以看出,清蛋白第一管和清蛋白第二管的蛋白质与血清的清蛋白电泳图谱几乎一致,可以确定管内的蛋白质为清蛋白,同理球蛋白管内的蛋白质为γ-球蛋白。

讨论:清蛋白第1、2管均含有少量杂质,γ-球蛋白管中的γ-球蛋白纯度较低,导致最终的电泳图谱与血清的电泳图谱有略微偏差。

结论:本次试验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与预期试验结果相一致。

思考题:
1.硫酸铵盐析一步,为什么是0.8ml血清加0.8ml饱和硫酸铵?
答:因为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盐析浓度不一样,使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球蛋白沉淀而清蛋白不沉淀,0.8ml血清和0.8ml饱和硫酸铵混合可以形成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为什么实验中DEAE纤维素柱分离γ-球蛋白后不用再生,可直接用于纯化清蛋白?
答:因为缓冲液都一样并且分离球蛋白后DEAE纤维素柱的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继续用于纯化清蛋白。

3.应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鉴定分离纯化后的血清清蛋白和γ-球蛋白的纯度,根据什么来确定它是清蛋白还是γ-球蛋白?判定它们纯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各自的电泳图谱与正常血清蛋白图谱作对照来确定它是清蛋白还是γ-球蛋白。

判定它们纯度的依据是染色后颜色的深浅,深的说明纯度高,浅的说明纯度低。

精选文档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