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
一带一路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

一带一路实现互惠互利的例子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何为参与国家和地区带来实际利益。
1.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之一,它连接中国西部的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通过建设公路、铁路和电力基础设施,这一项目促进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CPEC有助于巴基斯坦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和发展其经济。
2.中国—柬埔寨“铁路外交”:中国援助柬埔寨修建了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铁路。
这条铁路连接了柬埔寨的两个重要城市,为柬埔寨提供了更快捷和便利的货运和交通方式。
该项目的实施为柬埔寨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该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3.中国—肯尼亚蒙巴萨港扩建项目:中国援助肯尼亚扩建蒙巴萨港,使其成为东非地区最大的港口。
这一项目促进了肯尼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使肯尼亚能够更好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海港资源。
蒙巴萨港的扩建为肯尼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该国的经济增长率。
4.中国—巴西铁路项目:中国与巴西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巴西的新铁路系统。
这一项目将改善巴西的交通基础设施,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该国的经济竞争力。
该项目也为中国提供了更便捷的贸易通道,使中国能够更容易地进口巴西的资源和产品。
5.中国—蒙古煤炭开发项目:中国企业在蒙古发展煤炭开采业,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并帮助蒙古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该项目也为蒙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帮助该国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6.中亚天然气输送管线:中国通过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线,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
这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市场,并为中国确保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这一项目促进了参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改善了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这些例子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互惠互利方面的实际应用。
通过共同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扩大贸易、提高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参与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全球影响力逐渐显现。
而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合作的典型代表,一带一路倡议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倡议,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与该倡议相关的成功案例。
1.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合作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交通、能源、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中巴两国以及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
该走廊的核心项目是卡拉奇至拉合尔的实施,这条经济走廊将连接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和北部的工业中心,并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合作通道。
2.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白俄罗斯合作建设的示范项目。
该工业园区旨在促进两国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
该项目的成功在于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和经济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3. 中国-肯尼亚蒙内铁路中国-肯尼亚蒙内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地区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是中国在肯尼亚投资兴建的一条现代化铁路线,连接了肯尼亚的内罗毕和蒙巴萨,大大提升了肯尼亚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蒙内铁路的建设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还为肯尼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4. 中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地区的重要示范项目。
该港口位于比雷埃夫斯市,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希腊斥资数十亿美元投资建设的大型港口。
该项目的成功在于促进了中希两国交流合作,提高了希腊港口的运营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
通过与各国的合作,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机遇。
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将继续扩大,为全球合作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该经济走廊的背景、建设进展以及对中巴两国以及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倡议,旨在加强亚欧非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推动经济繁荣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就是这一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构想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当时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提出了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并建设一条连接中国西部边境瑞丹的公路的设想。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一构想成为现实,并得到了中巴两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
第二部分:建设进展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与人文交流。
目前,该经济走廊已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阶段。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巴两国共同投资建设了公路、铁路、港口、能源和信息通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
例如,卡拉奇至白沙瓦公路、拉合尔至卡拉奇高速铁路、瓜达尔港等项目的建设为经济走廊的连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支持。
在产业合作方面,中巴两国着力发展特别经济区、建设工业园区以及推动农业、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
这些合作项目将为中巴两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地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
第三部分:对中巴两国和地区经济的影响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建设对中巴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该经济走廊将推动中巴两国经济的互联互通和合作。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中巴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其次,经济走廊的建设将带动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入巴基斯坦,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共建中巴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共建中巴经济走廊近年来,中国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旨在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合作情况。
一、中巴经济走廊背景和意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重要项目,被视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关系的“旗舰工程”。
这条经济走廊从中国西部的新疆经过巴基斯坦各个省份直至南部的瓜达尔港,全长近3000公里。
它将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贸易合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
它还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加强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该走廊将促进整个南亚及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对推进区域一体化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合作进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经贸合作等。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方为巴方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双方共同推进了公路、铁路、港口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运输效率,拓宽了贸易通道。
此外,中巴两国还合作开展了多个水电站和其他能源项目,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经贸合作方面,中巴经济走廊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进入巴基斯坦,有力地推动了巴基斯坦的工业化进程,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同时,巴基斯坦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也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攀升,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三、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双方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地理和安全因素是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巴基斯坦及整个南亚地区的重要发展机遇。
这一倡议旨在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和应对。
本文将讨论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 经济发展机遇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带来大量的投资和合作项目,这将直接推动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将大大提高物流和贸易便利性,促进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
此外,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就业机会增加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上。
这将帮助减少巴基斯坦的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率的提高,改善社会福利,并减少贫困率。
3. 区域合作机遇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项区域合作项目,将促进巴基斯坦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这将有助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提升巴基斯坦的地缘经济地位,并推动共同发展。
二、挑战1. 安全问题巴基斯坦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面临着来自恐怖主义和地区动荡的安全挑战。
这些问题可能对走廊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巴基斯坦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安全稳定。
2. 社会文化差异中巴两国在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会成为两国合作的障碍。
巴基斯坦需要与中国加强人文交流,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信,以促进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3. 环境影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势必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巴基斯坦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可持续发展。
4. 债务风险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可能使巴基斯坦面临债务风险。
巴基斯坦政府需要谨慎管理债务,确保债务可持续,并防止陷入金融困境。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联系密切,有利于互相促进经济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合作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机遇1、地理位置优势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东临印度洋,西靠伊朗,北接阿富汗,与中国相距很近。
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中东、非洲和欧亚大陆的枢纽,也是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重要节点。
2、巴基斯坦丰富的资源巴基斯坦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同时巴基斯坦还是世界上棉花、小麦、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国。
这些资源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能够为中国提供更多的资源采购渠道。
3、政府支持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为两国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巴基斯坦政府对外资企业给予了很大的便利,鼓励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项目。
二、挑战1、贸易壁垒和贸易不平衡巴基斯坦的贸易壁垒相对较高,影响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远远大于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贸易不平衡的情况。
这意味着巴基斯坦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需要加强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2、基础设施建设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等领域存在瓶颈问题,这对贸易合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需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3、安全风险巴基斯坦的安全环境相对较差,这对投资和贸易合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防范和风险评估。
三、发展建议1、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和巴基斯坦应加强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加强双边贸易关系。
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减少贸易手续和时间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帮助巴基斯坦改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瓶颈,提高贸易合作的效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策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一个重要国际战略,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贸易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繁荣。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双方在贸易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合作策略进行研究。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从而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
巴基斯坦与中国相互之间服务在包括铁路、能源、信息技术等基建项目中也有广泛的合作。
工业与信息科技的合作出现在证券、交通、建设等领域中,近年来双边贸易呈现可观的增长。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越加密切,这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据报道,2015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达到165亿美元,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两国的经贸往来逐年增加。
到2018年,中巴贸易额已超过170亿美元。
这种贸易合作不仅增加了双方国家之间的互信,而且使双方国家之间既依赖也协助对方的经济模式得到初步形成。
二、巴基斯坦的贸易需求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受制于内部因素和经济发展不足,国家内部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因此,巴基斯坦需要外部的帮助来发展经济、增强贸易实力。
“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旨在通过推动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巴基斯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满足了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较于其他中亚或阿拉伯国家,巴基斯坦仍然是一个市场较小,消费者需求相对不足的国家。
但是随着它与中国贸易关系的深化,巴基斯坦的经济水平和市场规模逐渐得到提升,为中巴双方经济贸易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
(一)浅析中巴双方合作的现状中巴贸易传统集中在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制成品,如机器设备、化学品、纺织品等。
巴基斯坦向中国大量出口轻纺织品、棉花等农产品。
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

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一、法律概况巴基斯坦法制健全。
历史上作为英国殖民地,在宪法和法制上继承了西方法律体系,同时又加人了穆斯林宗教理念和现代法律文明成果。
巴基斯坦在财政税收、贸易促进、外资管理、资源开发、劳工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完善。
1.贸易法规体系巴基斯坦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公司法》、《贸易组织法》、《贸易垄断与限制法》、《海关法》、《反倾销法》、《反囤积法》等。
整,应随时关注巴基斯坦商务部网站。
2.(1)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1989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2006年11月,双方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对双边投资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2008年10月,双方签署《自贸协定补充议定书》,巴方专门给予中巴投资区12条优惠政策。
(2)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1989年11月,中巴签署了《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3)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其他协定中巴两国签署的其他主要双边经贸协定有:2005年4月签订的《海关事务合作与互助协定》、2006年2月签署的《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和《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2006年11月签订的《中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和《中巴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签署的《矿产领域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2月签署的《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2011年12月续签《中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等。
二、与投资合作相关的主要法律《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案》,明确规定对外商投资应予以保护,不得对外资公司实施国有化,外资利润可汇出,外资享受国民待遇等。
此外还有《1992年经济改革保护法案》、《1984年公司法》等。
(一)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1.投资行业的规定根据巴基斯坦《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案》、《1992 年经济改革促进和保护法案》以及巴基斯坦投资优惠政策规定,巴基斯坦所有经济领域向外资开放,外资同本国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资拥有100%的股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一、法律概况巴基斯坦法制健全。
历史上作为英国殖民地,在宪法和法制上继承了西方法律体系,同时又加人了穆斯林宗教理念和现代法律文明成果。
巴基斯坦在财政税收、贸易促进、外资管理、资源开发、劳工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完善。
1.贸易法规体系巴基斯坦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公司法》、《贸易组织法》、《贸易垄断与限制法》、《海关法》、《反倾销法》、《反囤积法》等。
会对部分进出口商品税率进行调整,(1)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1989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2006年11月,双方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对双边投资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2008年10月,双方签署《自贸协定补充议定书》,巴方专门给予中巴投资区12条优惠政策。
(2)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1989年11月,中巴签署了《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3)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其他协定中巴两国签署的其他主要双边经贸协定有:2005年4月签订的《海关事务合作与互助协定》、2006年2月签署的《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和《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2006年11月签订的《中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和《中巴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签署的《矿产领域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2月签署的《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2011年12月续签《中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等。
二、与投资合作相关的主要法律《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案》,明确规定对外商投资应予以保护,不得对外资公司实施国有化,外资利润可汇出,外资享受国民待遇等。
此外还有《1992年经济改革保护法案》、《1984年公司法》等。
(一)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1.投资行业的规定根据巴基斯坦《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案》、《1992 年经济改革促进和保护法案》以及巴基斯坦投资优惠政策规定,巴基斯坦所有经济领域向外资开放,外资同本国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资拥有100%的股权。
在最低投资金额方面,对制造业没有限制,但在非制造业方面,则根据行业不同有最低要求,服务业(含金融、通讯和IT业)最低为15万美元,农业和其他行业为30万美元。
巴基斯坦投资政策规定限制投资的5个领域是:武器、高强炸药、放射性物质、证券印制和造币、酒类生产(工业酒精除外)。
此外,由于巴基斯坦是伊斯兰国家,外国企业不得在当地从事夜总会、歌舞厅、电影院、按摩、洗浴等娱乐休闲业。
2.投资方式外商可以采取绿地投资或者并购等方式在巴基斯坦投资,有关公司注册管理及上市等工作均由巴基斯坦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P)负责。
【涉及外资并购的主要法律】:《1984年公司法》、《1997年公司(法院)规则》、《1947年外汇管制法》、《2001年私有化委员会法》、《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1992年经济改革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投资政策和私有化政策等,其中涉及到外资并购安全、国有企业投资并购、反垄断、经营者集中的法律主要是《2010年竞争法》、《2001年投资委员会法令》。
《2007年竞争(并购控制)条例》、【外资并购主要程序和手续】外资并购的一般程序如下:(1 )潜在买家和卖家间签署备忘录。
(2)获得巴证券交易委员会(SECP)及相关机构的批准。
(3)融资、法律、商业上的程序:如获得巴投资委员会、髙等法院、私有化委员会等批准。
(4)评估价值和商谈价格。
(5)签署销售和购买协议。
具体涉及到通过股票市场对另一家公司进行公开收购的主要程序和手续如下:(1 )公司董事会讨论和批准收购草案(2)通知股票交易所(3)股票评估(4)准备并购计划草案(5)在股票估值的基础上计算换股比率(6)向巴基斯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P)及相关机构通报并购计划(7)公司董事会确定收购框架、换股比率、向高等法院提交的申请书等事宜(8)通知股票交易所(9)从债权人处获得无异议函(非必须,但若获得会对高等法院判决带来积极的影响)(10)向高等法院提出申请(11)获得高等法院批准(12)根据公司法规定,向股东和债权人发布通知(13)召集股东和债权人会议(14)向高等法院提交草案备忘录(15)确定最终的并购方案(16)向公司登记机构提交高等法院通知(17)改组董事会,完成相应公司登记的手续(18)确定股票过户日期(19)发布股票过户公告(20)股票过户(21)公司董事会批准股票分配及发行3.BOT方式巴基斯坦BOT项目属于公私合作项目中的一种,主要适用于基建领域。
巴基斯坦是较早接受BOT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并在1993年10月成立电力工作组制定了《巴基斯坦政府对于私营发电工程的政策框架与整套鼓励办法》,1994年政府的批准后开始实行。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巴基斯坦先后公布了数十个可采取BOT模式的项目,主要包括水电、公路、港口、城轨等领域,但实际授予企业采取BOT 模式的仅不足十项,最终顺利完成的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或未真正列入巴基斯坦政府对外引资计划、或没有投资者问津、或最终仍由政府自主融资建设。
巴政府对BOT项目的审批流程与公开招标的承包项目近似,但更为复杂。
BOT项目一般由主管中央或省辖部委提出(如交通部、水电部、铁道部等),由国家公路局(NHA)、水电发展署(WAPDA)等负责具体流程,年限通常为25-30年,执行公司一般是外国公司。
(二)巴基斯坦对外国投资优惠1.优惠政策框架巴基斯坦制定了《1976年外国私人投资(促进与保护)法案》、《1992 年经济改革促进和保护法案》以及《巴基斯坦投资政策 2013》《巴基斯坦投资政策2013》主要关注降低经商成本和减少步骤,从而加强巴竞争力。
该政策提出提髙投资者便利度、投资保护、去除监管障碍、公私合营和加强各方协调等在内的经济自由化措施。
此外,巴基斯坦已与包括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2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绿地工业项目】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宣布了旨在吸引投资的“绿地工业项目”,对2014年1月1日之后在特定领域的投资者,在不违反麻醉品、反恐和反洗钱等法案的前提下,将被免予审查其资金来源。
该项目适用于自备电站、廉价房屋建设、家畜业,以及在俾路支斯坦、KP省和塔尔煤矿的开采,但不适用于武器弹药、化肥、糖、烟草、饮料、水泥等领域,负面清单日后可根据商界意见进行调整。
此外,政府还将对400位纳税较多的企业髙管或股东颁发特权卡,可享受机场贵宾室、快速通关等优惠待遇。
2.地区鼓励政策在全国投资政策基础上,巴基斯坦各省区在投资政策方面享有一定的灵活性。
占巴国内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均有本省的投资管理机构,负责投资鼓励政策制定和管理。
【旁遮普省主要的外资政策】允许外资100%持有股权;预约税务指示制度,即纳税人详细陈述所有交易事项,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给出特定的税务意见;无法在本省生产或购得的零部件征收5%关税;机械进口零销售税;工厂、机械和设备成本50%的首次折旧率;用于出口加工的原材料零税率。
具体外资政策可询旁遮普省投资和贸易委员会:www.pbit.gop.pk【信德省主要的外资政策】信德省工业促进委员会、信德省投资委员会、投资咨询部门等机构专门负责解决投资者投资建厂所面临的问题;该省设有较多的工业区、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提供相应优惠政策;信德小企业发展促进机构(Sindh Small Industries Corporation)提供各种融资方式,信贷计划、个体经营融资计划等,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特殊经济区域的规定【特殊经济区】2012年,巴颁布《2012年特殊经济区法》,规定政府、私人部门、公私合营体均可建立特殊经济区,主要优惠措施:(1)特殊经济区开发商和区内的企业10年内免征所得税;(2)建立特区及特区内资本品的进口采取一次性免税;(3)殊经济区面积最小50英亩,无最大面积限制;(4)供便利的基础设施;(5)殊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被撤销等等。
【出口加工区】巴基斯坦政府鼓励外国企业到出口加工区投资设厂,各工业区政策比较灵活,没有统一的优惠政策。
巴基斯坦现有出口加工区21个(已建成6个),相关政策可登录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官方网站(.pk/incentives.html)查询。
优惠措施包括:(1)进口机械、设备和材料免税;(2)用于生产的投入可免征销售税;(3)淘汰或陈旧的机械设备在支付了适当的关税和税赋后可在巴基斯坦当地市场出售;(4)建造建筑物用的水泥、钢材和其他任何材料可免征消费税和关税;(5)不受国家对进口的限制;(6)巴基斯坦有关外汇管制规定不适用于出口加工区;(7)可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不超过20%产量的产品;(8)有瑕疵的产品在交纳适当关税(最高按出口价值的3% )后可以在巴基斯坦当地市场销售;(9)在一定条件下,可拥有免税汽车,且使用5年后,可在按照折旧后的价值交纳关税后,在当地市场销售。
巴基斯坦政府鼓励在出口加工区开办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并以出口为目的的企业,包括如下行业:电子工业、信息技术、成衣和针织品、工程机械、制药、海产品加工、皮革制品、水果和农产品加工、地毯、家具和木制品、手工艺品、珠宝、成套设备和机械、体育用品、填充玩具、医疗器械等行业。
目前,巴基斯坦设有卡拉奇(Karachi)加工区、锡亚科特(Sialkot)出口加工区、里萨尔普(Risalpur)出口加工区、山达克(Saindak)出口加工区、杜达(Dudda)出口工区、古杰兰瓦拉(Gujranwala)出口加工区等。
目前,除中冶公司已入驻山达克出口加工区和杜达出口加工区外,其它出口加工区较少中资企业人驻。
【卡拉奇(Karachi)出口加工区】卡拉奇出口加工区是巴基斯坦建立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也是最大并最具规模的加工区。
卡拉奇出口加工区与卡拉奇蓝地(Landhi)工业区毗邻,距离现代化的卡拉奇国际机场 (Quaid-e-Azam机场)不超过18公里,与恰希姆海港和高度现代化的卡拉奇港的距离分别为20公里和35公里。
卡拉奇出口加工区(一期和二期) 共占地305英亩,基础设施较完善;第三期正在建设中,面积200英亩。
【锡亚科特(Sialkot)出口加工区】该加工区由国家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和旁遮普小工业公司合资经营,坐落在旁遮普省境内的萨姆博利阿尔(Sambrial),占地面积238英亩,区内建有数量众多的高技术产业,如手术器械、体育用品、皮服装等。
【里萨尔普(Risalpur)出口加工区】该加工区位于西北边境省境内,离白沙瓦50公里,在伊斯兰堡至白沙瓦高速公路的马尔丹(Mardan)枢纽附近,占地面积200英亩,该区域有通过陆路经阿富汗直接通往中亚市场的优势,由于其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该加工区具有发展商业活动和矿产、水果、蔬菜加工业,以及地毯、家具工业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