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doc
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篇

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篇为谁而战:士兵的忠诚靠教育,员工的"狼性"靠培养组织宗旨的教育效果靠"说服",而非"压服"。
"为人民服务"是组织宗旨,需要组织成员全体一致遵守。
而让流动着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数百万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梦想的人在最短时间内接受这个宗旨,最好的办法是教育。
"教育训练"是解放军的首创。
解放军第一次明确地把对成员的"思想教育"与成员的"军事技能训练"摆在了同等地位。
教育训练是解放军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世界上,能够把教育提到与训练同等高度,是解放军的首创。
训练,是对士兵进行作战技能的培训;教育的目的,则是使士兵知道为什么去作战。
教育,是培养士兵形成忠诚、勇敢、服从和执行的意识和能力。
解放军的士兵教育具有光荣传统。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以"解放战士"身份加入了解放军行列。
为了让这些战士明白"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成为解放军中自觉的战士,解放军各野战军广泛开展了以"两忆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激励了士兵的战斗热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士兵教育成为解放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我曾是解放军中一名士兵,也曾在这个组织中带过兵,我感到,解放军士兵对解放军组织的忠诚是教育出来的。
解放军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耐心说服教育。
不断的思想灌输,成为转变士兵思想的极好的方式,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解放军认为,管理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严格管理是建立在耐心说服、启发自觉的基础上的。
因此,在解放军的管理工作中,既靠行为约束和规范,更要靠思想的启迪和引导。
解放军认为,管理离开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就容易简单生硬;教育离开了严格的管理,也容易没有说服力。
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

第 2 卷第 2 4 期 20 年 3 09 月
江 苏 警 官学 院学 报
J OURNAL l d GS P OF JP q U 0LI FI CE 0F CER COLL EGE
V 12 o 2 o . 4N . M r 20 a.09
・
警 事学研 究 ・
人 民警察 忠诚 内涵探析
和君臣等级性的历史演变。这种董氏忠诚合乎统治者所需 ,且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终于成为了几千年
封 建社会 士大 夫从政 的指 导思 想 。④ 据 《 现代 汉语 词典 》经典 解释 的意 思 ,忠诚 是对 国家 、人 民、事业 、领 导 、朋友 等尽心 尽 力 。忠
诚作为基本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忠诚是指对一些特定的事业 、组织和领导尽职尽责 。 尽 “ 字 的现代 汉语 意义 是力 求达 到最大 的 限度 。从 《 现代 汉语词 典 》解 释来 看 ,忠诚包 含 了这样 两 层意 思:
关键词 :人 民警 察 政 治 忠诚 行政 忠诚 中图分类号 :D 3 . 053 文献 标志 码 :B
文 章编号 : 1 7 - 0 0 2 0 ) 2 0 4 — 3 6 2 1 2 (0 9 0 - 1 2 0
(2020年整理)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doc

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第24卷第2期XXXX年3月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OFJlPdqGSUP0LICE0FFICERCOLLEGEV o1.24No.2Mar.XXXX?警事学研究?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和玉恋摘要:忠诚作为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是行为上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更是精神情感上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一种尊重,崇敬乃至信念.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忠诚,寓于在警务工作所履行的对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之中.政治忠诚通过行政忠诚表现出来,行政忠诚是政治忠诚的具体体现.关键词:人民警察政治忠诚行政忠诚中图分类号:D03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XXXX)02-0142—03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观念飞速变化的时代,忠诚是什么?什么才是能主导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民警察忠诚?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忠诚内涵无论是儒家文化绵延的中国,还是极具理性精神的西方,忠诚都体现了无穷的魅力.在我国古代,忠诚内涵也被不断地发展和演绎.从孔子强调忠诚双方同时同质同量的交付,依赖和依靠的人际对等性与权力双方都担负责任和义务的政治对应性,到孟子"性善说"为基础的不尽忠就会遭到报应的政治对等性,到荀子强调"人驭己,己如此"的政治强控的单向度的忠诚关系,到董仲舒的人际尊卑性和君臣等级性的历史演变.这种董氏忠诚合乎统治者所需,且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终于成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士大夫从政的指导思想.④据《现代汉语词典》经典解释的意思,忠诚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作为基本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忠诚是指对一些特定的事业,组织和领导尽职尽责."尽字的现代汉语意义是力求达到最大的限度.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来看,忠诚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080XXXX2收稿日期:XXXX.02.09作者简介:和玉恋(1954.),女,河北曲阳人,汉族,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石家庄,050091.①李建华,李好:《中西方行政忠诚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分析》,《船山学干0》XXXX 年第4期...142..首先表现为强烈的归属感.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归属感,才会有心灵的寄托,才会对归属对象产生忠诚的情感态度,这种归属感越强烈,对归属对象忠诚的情感就会越热烈.其次表现为对归属对象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使命感和责任行为.一个人一旦有了忠诚的品质和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责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从而自觉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甚至视这种责任为生命的一部分.④忠诚作为基本的职业精神,尽职尽责是忠诚在行为上的标志.因此,忠诚不仅是一种政治品质,一种坚定信念,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二,人民警察的忠诚人民警察的忠诚是人民警察对上级权力主体和更高价值主体的服从,尽责和尊崇.人民警察的忠诚包括行政忠诚和政治忠诚两个方面.行政忠诚是人民警察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忠诚.行政忠诚主要是工作上的忠诚,服从于组织和上级的指挥,尽职尽责地协助组织和上级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去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政治忠诚是人民警察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忠诚.政治忠诚是一种政治信念,政治追求,是最高层次的忠诚,是人民警察忠诚的最高原则和最根本尺度,行政忠诚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忠诚.②(一)人民警察的政治忠诚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决定人民警察追求的政治信念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正是每一位人民警察具有政治忠诚的品质,公安机关的权利才得以正常运转,行政命令才得以贯彻,行政的效率才得以实现和提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要把坚持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保证公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党是人民警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在思想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在行动上成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忠实力量.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对党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和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公安队伍的本质属性.忠于国家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核心是对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感.人民警察只有忠诚于国家,才能突显其忠于祖国的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积极开展工作,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忠于人民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忠诚行为.人民警察只有忠诚于人民,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会转化为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自觉行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才能在公安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应毫不动摇地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事,使执法行为始终以法律为准则,而不以法律赋予的职权谋取私利,更不能以个人的情感代替法律.忠诚于法律是人民警察的制度要求和职业规范,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也是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立足"四个忠于"的要求和公安机关的政治责任,人民警察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其中,忠于党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前提,是实现祖国强盛,维护人民利益,扞卫法律权威的政治基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忠于党的利益归宿,是党的意志的价值体现.因此,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就是要求人民警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①孙照红,周文翠:《论党员忠诚与党性化建设》,《中共lt)/省委党校学报》XXXX 年第2期.②罗能生:《行政忠诚及其冲突的化解》,《湖湘论坛》XXXX年第1期...143..(二)人民警察的行政忠诚在警务活动中,政治忠诚通过行政忠诚表现出来.人民警察的行政忠诚是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忠诚.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先生对这一忠诚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解释:当我们争论一个问题时,忠诚意味着你把真实想法告诉我,不管你认为我是否喜欢它,意见是否一致.一旦作出了决定,争论终止,忠诚意味着按照决定去执行,就像执行自己的决定一样.根据鲍威尔先生对忠诚的解释,忠诚问题应划分为两个阶段: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在决策阶段作为下属最大的忠诚是提供情况和观点,而不应该顾及上司的喜欢与否;在执行阶段,作为下属最大的忠诚是对决策坚定不移的执行上.①人民警察行政上的忠诚,就在于服从组织和上级的指挥,尽职尽责地协助组织和上级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去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对组织和上级的忠诚,是公安系统内在的要求,是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当人们选择了警察职业,担任了人民警察的角色,也就应该选择对组织,对上级服从和忠诚的行为方式.然而,人们在具体履行忠诚义务时,却常常面临一些矛盾和冲突.如,当人们忠诚的上级发出的指令是错误的时候,是信守忠诚,顺从上级意志,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正义而拒绝上级意志,甚至与上级抗争?当多个层次的上级指令或者意愿不一致时,人民警察个体应该去忠于谁?这些矛盾和冲突常常使人们的忠诚行为陷入困境.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忠诚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人民警察正确履行忠诚义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当人民警察面对多种选择情景和多方面的忠诚要求时,他们应该根据人民警察忠诚最高原则和根本尺度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最高准则,行政忠诚归根到底应该服从,服务于政治忠诚.②在正常的情形下,人民警察个体应该坚持对上级命令的绝对服从,没有人民警察的服从与忠诚,公安体系就无法有效运行.但是,对于上级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下级不仅没有服从的义务,还应该坚决地抵制,揭发和反对.也就是说,下级有责任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影响上级修正或改变他们已作出的错误的或违法的决定和命令.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对于上级错误的决定和命令,可以提出建议,但无权修改或拒绝执行,只是由上级承担领导责任而已,这样,人民警察的忠诚(服从)义务可能演变为对上级的服从,因为服从上级,可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但是,《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命令时,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人民警察个体对上级命令的有限忠诚是以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可能违法这一假设为前提的.它需要警察个体在服从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之前对之进行合法正当性的理性判断和谨慎鉴别.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它有赖于人民警察个体的政治自主性,行政判断能力和政治伦理品德等诸多政治素质,也依赖于社会政治生活环境的健康和有序.当然,从终极的或根本的意义上讲,在人民警察个体对其上级命令的服从过程中,人民警察个体的政治伦理品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要是一个有健全和高尚政治品德的人民警察个体,无论外在的政治环境或条件如何,最终让其做出忠诚行动的不是外在的或上级的强制和命令,而是他们内心的政治良知,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总之,忠诚作为人民警察的职业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是行为上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更是精神情感上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一种尊重,崇敬乃至信念.因此,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信念,政治追求,寓于在大量的日常警务工作中所履行的对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980年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共有7000多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l3万多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可以说"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新时期的人民警察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扞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愧于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①许晓平:《领导?组织?战略》,红旗出版社XXXX年版,第97页.②罗能生:《行政忠诚及其冲突的化解》,《湖湘论坛》XXXX年第1期...144..[责任编辑:孙勇才]。
忠诚——人民警察职业品质2

3.政治学意义的忠诚
是指对阶级、阶层、国家、政党、理想 、制度等的忠诚。 阶级忠诚、理想忠诚、制度忠诚、法律 忠诚、组织忠诚、政党忠诚等 是政治稳定、企业、公司等社会组织的忠诚。 企业忠诚、社团忠诚、社区忠诚、同 事或同行忠诚,广义的也包括政党忠 诚。 是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是社会 力量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忠诚的历史考察和现代视角 1.中国古代的忠诚
家国忠诚是核心。 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是主要内容,忠打 头,居于第一位。“忠孝不能两全”。 周公、诸葛亮、关羽、苏武、岳飞、文 天祥、……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者独诚矣; 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
忠诚,一般是指对与自身存在特定关 系的对象(国家、人民、事业、上级 )、朋友(盟友)、情人(爱人)或 者亲人(亲戚)等真心诚意、尽心尽 力,没有二心。 忠诚意味着诚信、可靠、守信、服从 等。
2.伦理学意义的忠诚
4.忠诚品质的培养
灌输和教育—— 学校教育、集中教育、平时教育 榜样和示范—— 领袖、领导、先进人物、模范、精英
情感和激励—— 集体体验、物质、精神、情感 实践和考验—— 诱惑、挑战、威胁、危险、牺牲、担 当
忠(诚)于党、(组织)
忠(诚)于祖国、(政权)
忠(诚)于人民、(根基) 忠(诚)于法律(工具、规则)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 和国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服 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 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 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愿 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 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
浅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五大内涵

浅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五大内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指人民警察对自身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民警察行为的目标和方向。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基本范畴,是人民警察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反映着人民警察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对人民警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
《人民警察法》第三、第四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充分诠释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五大内涵。
(一)“忠诚”——尽忠于国、至诚于民,是价值之魂,做信仰的坚定拥护者。
忠诚是人民警察精神的核心,是公安队伍不倒的旗帜、不灭的灵魂。
人民警察要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和价值取向。
因为忠诚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每位民警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
我们强调忠诚,是因为忠诚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是个人成功、组织发展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所在。
回顾公安机关的历史,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挫折,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警察始终坚守着尽忠于国、至诚于民的优秀品质。
(二)“为民”——民惟邦本、生生不息,是价值之本,做宗旨的坚持践行者。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是时代的主题。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的尊严、自由、需要、目的、幸福和发展为根本,实现人的价值,达到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终极目标。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实现我们职业价值的根本所在,同时,这也是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性质所决定的。
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的公共安全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三)“公正”——公道大明、正气凛然,是价值之径,做正义的坚决捍卫者。
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忠诚—警察职业精神的灵魂

性 的行 政 情 感和 优 秀高 尚 的行 政 诚 的 公 民 的合 体 才 有可 能 形 成 国 被 迫 服 从 。这 种 层 次 的 忠 诚 ,其
美 德 ,既 是 忠 诚 主 体 自我 发 展 的 家 竞争 力 。
风 险在 于 忠诚 主 体 容 易在 特 定 条
实 现 前 提 ,又是 行 政 组 织 有 效 运
一 、 忠诚 释义 忠 诚 在 《新 华 字典 》中 的 释 义 是 “指 对 国家 、对 人民 、对事 业 、 对 上 级 、对 朋 友 等 真 心 诚 意 、尽 心尽 力 ”。在《辞 海 》中 的释义 为“真 心 诚意 ,无二 心 ”。在 《伦 理 百科 词 典 》 中的 释 义 为 “具 有 忠 诚 品 质 的人 ,表现 为对 集 团 、阶级 、政 党 、国家 、事业和 信仰 的信 誓旦旦 、 坚 定不 移 ;对个 人友谊 、爱 情婚姻 、 亲 朋邻 里 的忠 实无 欺 ”。笔者 认为 ,
权 力主体 和 更 高价 值主 体 的服 从 、 所 形 成 的合 力 才能 有利 于 国家 核 诚 行 为 上 。缘 于 忠 诚 主 体 对 个 体
尽 责和 尊 崇 。” 它 是 一种 积极 理 心 竞 争 力 的 形 成 , 只有 对 国家 忠 的 情 感 依 附 、职 责 、义 务 ,或 者
在现 代社 会中 ,忠诚作 为一种传 统 的社会伦理规 范,是行 为主体 经 过 理 性 选 择 ,对 行 为 客 体 的 感
情 归 属 与 尊 崇 ,从 而 形 成 的 稳 定 的情 感 态 度 和 持 久 的 自觉 行 动 。 其 一 ,归 属 于 特 定 社 会 群 体 的 行 为 主 体 ,在 社 会 实 践 中经 过 思 考 和 判 断 ,对 尊 崇 的理 念 、原 则 等 做 出 的理 性选 择 ,明确 忠诚 于 谁 , 为 何 忠 诚 ;其 二 ,归 属 于 不 同 的 民族 、阶 级 、阶 层 、社 会团体 的 行为主体 ,因社 会关系决定了其 思 想 情 感 ,从 而 产 生 了 对 归 属 对 象 的主 观认 同和尊 崇 情 感 ;其三 , 行 为 主体 由于这 种 理性 选 择 和 情 感 归 属 ,进 而 产 生 了对 归 属对 象 的稳 定 的情 感 态 度 、强 烈 的 责 任 意 识 和 持 久 的 自觉 行 动 ,并 遵 从 归 属 对 象 的 意 志 ,规 范 自 己 的 行 为 。
大力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但要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定国下家来的。消防法规,还要
下很大的功夫。
《消防法》
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大力培育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官兵理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深 刻内涵,引导广大官兵切实把对党的忠诚和政治信念, 以及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血脉中,内植于 心,外化于行,以此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 战斗力,激励广大官兵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 众的贴心人,坚定不移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捍卫者。以实际行动,全力保安全,迎接党 的十八大召开,推动消防工作跨越式发展。
其他两个感慨说: 大哥还是你有钱啊!
南京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 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 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 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彭宇看到一 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结 果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彭宇是 “肇事者”,结果法院判决彭宇给付受 害人共45876.6元
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 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 作方式、提高战斗力为落脚 点,坚持不解地加强学习, 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 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 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 论与实际相统一。
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忠诚
宋文博:舍生忘死铸忠诚
播放
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二)为民
(二)“为民”,就 是必须正确对待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 民警时刻牢记并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坚持立警为 公、执法为民。
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1、忠诚。
警察的忠诚是一种职业信仰,是警察对事业的追求、对职业恪守的行为标准,是一种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承担责任的道德品质。
对人民警察来说,判断其是否忠诚,首先要看是否忠诚于党,从根本上看他是否有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品格、是否有执法为民的自觉实践、是否有忠于法律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忠诚的价值指向是“立警为公”,理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政治指向是自觉服从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行动指向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理想信念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行动的先导,忠诚意识是确保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核心所在,忠诚可靠是新时期警察所必须有的警魂。
2、正义。
不仅要追求警察制度本身的正义,更要追求警察制度在现实过程中的正义化实现。
制度需要有人去遵守,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警察就是执行法律制度的人员之一,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统一起来的桥梁就是人民警察。
正义感是警察从事正义之举的内驱力,也是每个警察对抗邪恶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
警察的正义感只有在正义行为的实践中才得到体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是警察正义感的具体表现。
人民警察的忠诚意识和正义感,外化为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体现在高尚的职业操守上,就是要秉公执法。
秉公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
3、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这既是一句政治口号,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警察核心价值理念的“团结”,更赋予了中国特色的“紧密地团结在党和组织周围、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内涵,“团结”二字就暗含了更高层次上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群众意识”等政治属性。
对每个单位来说,讲团结应更注重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熏陶。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警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每个民警都牺牲自我,相反,它是建立在发挥个性能力、表现特长基础上的协作过程,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才能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第24卷第2期XXXX年3月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OFJlPdqGSUP0LICE0FFICERCOLLEGEV o1.24No.2Mar.XXXX?警事学研究?人民警察忠诚内涵探析和玉恋摘要:忠诚作为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是行为上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更是精神情感上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一种尊重,崇敬乃至信念.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忠诚,寓于在警务工作所履行的对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之中.政治忠诚通过行政忠诚表现出来,行政忠诚是政治忠诚的具体体现.关键词:人民警察政治忠诚行政忠诚中图分类号:D03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XXXX)02-0142—03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观念飞速变化的时代,忠诚是什么?什么才是能主导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民警察忠诚?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忠诚内涵无论是儒家文化绵延的中国,还是极具理性精神的西方,忠诚都体现了无穷的魅力.在我国古代,忠诚内涵也被不断地发展和演绎.从孔子强调忠诚双方同时同质同量的交付,依赖和依靠的人际对等性与权力双方都担负责任和义务的政治对应性,到孟子"性善说"为基础的不尽忠就会遭到报应的政治对等性,到荀子强调"人驭己,己如此"的政治强控的单向度的忠诚关系,到董仲舒的人际尊卑性和君臣等级性的历史演变.这种董氏忠诚合乎统治者所需,且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终于成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士大夫从政的指导思想.④据《现代汉语词典》经典解释的意思,忠诚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作为基本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忠诚是指对一些特定的事业,组织和领导尽职尽责."尽字的现代汉语意义是力求达到最大的限度.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来看,忠诚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080XXXX2收稿日期:XXXX.02.09作者简介:和玉恋(1954.),女,河北曲阳人,汉族,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石家庄,050091.①李建华,李好:《中西方行政忠诚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分析》,《船山学干0》XXXX 年第4期...142..首先表现为强烈的归属感.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归属感,才会有心灵的寄托,才会对归属对象产生忠诚的情感态度,这种归属感越强烈,对归属对象忠诚的情感就会越热烈.其次表现为对归属对象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使命感和责任行为.一个人一旦有了忠诚的品质和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责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从而自觉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甚至视这种责任为生命的一部分.④忠诚作为基本的职业精神,尽职尽责是忠诚在行为上的标志.因此,忠诚不仅是一种政治品质,一种坚定信念,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二,人民警察的忠诚人民警察的忠诚是人民警察对上级权力主体和更高价值主体的服从,尽责和尊崇.人民警察的忠诚包括行政忠诚和政治忠诚两个方面.行政忠诚是人民警察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忠诚.行政忠诚主要是工作上的忠诚,服从于组织和上级的指挥,尽职尽责地协助组织和上级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去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政治忠诚是人民警察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忠诚.政治忠诚是一种政治信念,政治追求,是最高层次的忠诚,是人民警察忠诚的最高原则和最根本尺度,行政忠诚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忠诚.②(一)人民警察的政治忠诚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决定人民警察追求的政治信念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正是每一位人民警察具有政治忠诚的品质,公安机关的权利才得以正常运转,行政命令才得以贯彻,行政的效率才得以实现和提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要把坚持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保证公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党是人民警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在思想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在行动上成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忠实力量.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对党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和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公安队伍的本质属性.忠于国家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核心是对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感.人民警察只有忠诚于国家,才能突显其忠于祖国的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积极开展工作,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忠于人民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忠诚行为.人民警察只有忠诚于人民,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会转化为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自觉行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才能在公安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应毫不动摇地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事,使执法行为始终以法律为准则,而不以法律赋予的职权谋取私利,更不能以个人的情感代替法律.忠诚于法律是人民警察的制度要求和职业规范,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也是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立足"四个忠于"的要求和公安机关的政治责任,人民警察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其中,忠于党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前提,是实现祖国强盛,维护人民利益,扞卫法律权威的政治基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忠于党的利益归宿,是党的意志的价值体现.因此,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就是要求人民警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①孙照红,周文翠:《论党员忠诚与党性化建设》,《中共lt)/省委党校学报》XXXX 年第2期.②罗能生:《行政忠诚及其冲突的化解》,《湖湘论坛》XXXX年第1期...143..(二)人民警察的行政忠诚在警务活动中,政治忠诚通过行政忠诚表现出来.人民警察的行政忠诚是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忠诚.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先生对这一忠诚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解释:当我们争论一个问题时,忠诚意味着你把真实想法告诉我,不管你认为我是否喜欢它,意见是否一致.一旦作出了决定,争论终止,忠诚意味着按照决定去执行,就像执行自己的决定一样.根据鲍威尔先生对忠诚的解释,忠诚问题应划分为两个阶段: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在决策阶段作为下属最大的忠诚是提供情况和观点,而不应该顾及上司的喜欢与否;在执行阶段,作为下属最大的忠诚是对决策坚定不移的执行上.①人民警察行政上的忠诚,就在于服从组织和上级的指挥,尽职尽责地协助组织和上级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去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对组织和上级的忠诚,是公安系统内在的要求,是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当人们选择了警察职业,担任了人民警察的角色,也就应该选择对组织,对上级服从和忠诚的行为方式.然而,人们在具体履行忠诚义务时,却常常面临一些矛盾和冲突.如,当人们忠诚的上级发出的指令是错误的时候,是信守忠诚,顺从上级意志,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正义而拒绝上级意志,甚至与上级抗争?当多个层次的上级指令或者意愿不一致时,人民警察个体应该去忠于谁?这些矛盾和冲突常常使人们的忠诚行为陷入困境.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忠诚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人民警察正确履行忠诚义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当人民警察面对多种选择情景和多方面的忠诚要求时,他们应该根据人民警察忠诚最高原则和根本尺度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最高准则,行政忠诚归根到底应该服从,服务于政治忠诚.②在正常的情形下,人民警察个体应该坚持对上级命令的绝对服从,没有人民警察的服从与忠诚,公安体系就无法有效运行.但是,对于上级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下级不仅没有服从的义务,还应该坚决地抵制,揭发和反对.也就是说,下级有责任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影响上级修正或改变他们已作出的错误的或违法的决定和命令.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对于上级错误的决定和命令,可以提出建议,但无权修改或拒绝执行,只是由上级承担领导责任而已,这样,人民警察的忠诚(服从)义务可能演变为对上级的服从,因为服从上级,可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但是,《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命令时,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人民警察个体对上级命令的有限忠诚是以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可能违法这一假设为前提的.它需要警察个体在服从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之前对之进行合法正当性的理性判断和谨慎鉴别.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它有赖于人民警察个体的政治自主性,行政判断能力和政治伦理品德等诸多政治素质,也依赖于社会政治生活环境的健康和有序.当然,从终极的或根本的意义上讲,在人民警察个体对其上级命令的服从过程中,人民警察个体的政治伦理品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要是一个有健全和高尚政治品德的人民警察个体,无论外在的政治环境或条件如何,最终让其做出忠诚行动的不是外在的或上级的强制和命令,而是他们内心的政治良知,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总之,忠诚作为人民警察的职业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是行为上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更是精神情感上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的一种尊重,崇敬乃至信念.因此,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信念,政治追求,寓于在大量的日常警务工作中所履行的对组织和上级领导的服从和尽责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980年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共有7000多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l3万多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可以说"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新时期的人民警察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扞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愧于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①许晓平:《领导?组织?战略》,红旗出版社XXXX年版,第97页.②罗能生:《行政忠诚及其冲突的化解》,《湖湘论坛》XXXX年第1期...144..[责任编辑:孙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