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_图文.ppt
第四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区的环境创设课件

综上所述:
区域活动区也称兴趣角或活动区角,是幼儿园在活动室内 外设置的,让幼儿通过自身活动主动地练习、巩固原有的 知识,并获取知识经验,使幼儿获得自主发展的场所。
第二节 活动区的设计与材料投放
一、活动区的设计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三、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流程 四、区域活动材料的管理
第二节 活动区的设计与材料投放
贴心提示: 角色区不只是用来表演,可以加入读写材料,如杂志、标志牌、食品盒、 纸、笔等,促进幼儿将读写加入游戏中,提高读写能力。
第三节 常规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二、建构区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型 金属片、泥、沙、雪等),通过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构造物体 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能使幼儿的基本动作得以协调发展 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细心、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优良的品质。
贴心提示: 1.建构区域一定要创设两块标牌:例如已竣工、未竣工的等标识。 2.建构区域一定要布置相关的指导墙饰和模型。 3.建构区域材料的投放一定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第三节 常规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三、美工区
美工区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的重要场所,是一个让幼儿 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它为幼儿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了适当的 环境和条件,同时,营造了宽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围。
特点: 1、它是以学习为主的。即目标清晰、有序,
是以教师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相结合的 学习活动。 2、它是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的。 3、它强调过程的自主。包括时间、内容、活
动方式、伙伴的选择。
意义——更适合每个不同儿童个体发展需求
1、对幼儿——学习活动更有品质(建构属于 幼儿自己的成长经验)
2、对课程——均衡性和过程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图文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图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相关知识。
教材选用《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指导》的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和第三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详细内容涉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定义、原则、类型,以及环境创设的步骤、方法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掌握环境创设的原则和类型。
2. 学会运用实践策略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策略和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原则和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案例图片、挂图、视频等。
2. 学具:纸张、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定义、原则和类型。
(2)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理论,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
(2)每组选出一个主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环境创设的设计。
4. 课堂展示:(1)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每组的设计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实践策略进行创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定义、原则、类型。
2.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步骤、方法、评价。
3. 实践策略及案例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幼儿园活动区的环境创设方案。
答案要点:包括活动区名称、设计理念、创设元素、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
2.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评价其优缺点。
答案要点:从环境创设的原则、类型、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幼儿园环境布置创设ppt课件

沙水区的作用:提供幼儿自由探索、游戏和学习的空间
沙水区的设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沙水区设施和材料
沙水区的材料:提供丰富的沙、水、玩具和工具,满足幼儿的探索和游戏需求
沙水区的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卫生
创设表演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备道具和服装:提供各种表演道具和服装,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和搭配
幼儿园环境布置创设ppt课件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XX/XX
汇报人:XXX
1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原则
2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创设方法
目录
CONTENTS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原则
PART ONE
安全性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用环保、无毒材料,保证儿童健康
避免尖锐、易碎物品,防止儿童受伤
注重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
鼓励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布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布置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环境布置应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环境布置应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展示内容:展示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手工、书法等,体现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展示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如悬挂、摆放、投影等,增强展示效果
互动性: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幼儿和家长参与,提高展示区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创设音乐角
选择合适的位置:选择宽敞、通风、采光良好的位置,便于孩子们活动和欣赏音乐。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精品课件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材《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的第3章“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区域活动的定义与重要性、区域活动的类型与规划、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与布置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区域活动的定义。
2. 掌握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及其规划方法,能够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3. 学会运用环境布置原则,创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安全性的区域活动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域活动的规划与材料选择。
教学重点: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案例、图片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优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区域活动的定义与重要性。
(2)区域活动的类型与规划。
(3)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具体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案例,分析其规划与布置过程。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为给定幼儿园设计区域活动规划图。
(2)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大家共同评价、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区域活动的定义与重要性2. 区域活动的类型与规划3. 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4. 案例分析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幼儿园设计一个区域活动规划图。
2. 答案要求:规划图需包含至少3个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标明各个区域的位置、面积、主要活动内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案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2. 区域活动规划与材料选择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一、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原则包括教育性、趣味性、安全性、互动性等方面。
具体来说:1. 教育性:环境布置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环境创设ppt课件

★还可以做什么?猜猜会变成什么样?(推断) ☆它变大了是吗?
★这些工具怎样用?(应用)
☆用这个工具好吗?
★有什么用?(应用)
☆这个可以用来打孔用对吗?
★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说好吗?(发言/交流) ☆你发现它们都回家了对吗?
★还有什么问题吗?(交流)
☆今天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是吗?
……………
…………………
21
区域设置(三)
建构区(积木)设置
•积木区应是教室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 •有光滑的地面、铺上地毯 •有孩子规格大小的架子用于摆放积木和其它辅助材料 •通过地垫或玩具柜划出界线 •离开通道,可靠近角色区 •架子上要有明确的关于积木规格大小、各类的标记 •可供幼儿用于表征的纸和笔
22
区域设置(四)
这种介入以教师随机介入为主,介入的目的主要是 帮助幼儿持续完成游戏和解决幼儿在游戏中所出现的 交往问题,在介入时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语 言、微笑、示范等方法进行引导。
以丰富幼儿认知经验为目的的介入
• 熟悉的材料反复玩没有突破时 • 尝试后仍找不到规律和方法时 • 幼儿对某个区域不感兴趣时 • 教师期望幼儿获得某些经验时 • 教师从幼儿自发活动中受到启示时
活动区活动
幼儿的学习方式
1、观察学习
• 观察学习是心理学家班图拉的观点。他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 得新的行为,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得信息。这种学习不需 要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 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班图拉称为替代 学习。
2、操作学习 • 对于物体的探索与发现,对于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操
•材料
25
三、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PPT课件

检查活动区域是否存在 安全隐患,如尖锐物品 、易碎品等,确保幼儿 安全。
2024/1/25
功能性评价
评估各区域的功能是否 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阅读区、游戏区、艺 术区等。
美观性评价
观察环境布置是否美观 、协调,色彩搭配是否 适宜,营造舒适、温馨 的氛围。
26
幼儿参与度评价
01
活动参与度
特点
多样性、自主性、互动性、教育性。
2024/1/25
4
区域活动环境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认知、情 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区域活动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探索和发现,有 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环境中的互动与合作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调整区域设置和材料投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024/1/25
更新与调整
定期更新活动材料和环境布置,保持环境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家园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更 全面的支持。
28
THANK YOU
2024/1/25
5
创设目标与原则
80%
创设目标
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 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环境,促 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00%
创设原则
以幼儿为本、教育性、整体性、 动态性、安全性。具体包括
80%
以幼儿为本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设计区域活动环境,确保环境符 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ppt课件

游戏水平,先只提供三个盒子,让 幼儿一目了然知道只能分为三种。 然后再根据游戏水平增加分类的种 数,使幼儿能接受。
思考二: 在班生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有序开展 区角活动?
教师如何适时适度指导?
(三)建立规则,调控活动
1、规则意识: 进区人数规则: 材料取放规则:材料分类定点取放
低,活动的自我修正和自主水平高 2、新颖有趣,暗示性强
操作方法暗示、操作要求暗示 3、多种组合、多层次性
蕴涵错误控制的材料
听 筒
2+3 3+5
7
4法暗示
高低橱的落差
鼓励合作与互动的空间 —操作要求暗示
系统而有层次的材料
神奇的磁铁(大班)
材料提供:
铁屑、大小不同的磁铁、 回行针、薄纸板、迷宫 图、塑料块、小纸团、 发夹、铁片、树叶、毛 线团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小猫钓鱼 第二层次:整理盒子 第三层次:隔杯取钉 第四层次:龟兔赛跑
提供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小班的主题“认识花”
区域:提供画花、花拓印、插花
中班主题“认识树”
区域:提供树叶粘贴、叶脉标本、树叶变色
投入不同的范例: 画好树叶的轮廓,幼儿涂色 画好不同种类的树,幼儿画出树干和树叶
(农村幼儿园启示)
四、区域活动指导
关注、支持、引导
(一)创设环境,介绍材料
引入方式: 介绍新材料及使用方法 设疑制造悬念,明确操作目的 总结上次活动,提出新要求
讨论活动规则 幼儿自由选择介入——常规化
(二)观察了解、关注幼儿
1、观察活动环境: 区域环境布局是否合理、 材料是否符合幼儿水平和兴趣,数量是否充足
创新与新颖
以棋子代替了小图片,小卡片的操作、非常的方 便,而且非常的吸引幼儿。
幼儿园环境布置创设ppt课件(图文)

通过布置森林探秘的自然角环境,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自然科 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乐趣的学习角落。
07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评估与优化
环境布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估标准
安全性
教育性
环境布置应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有 毒、有刺、易碎的物品,确保家具、玩具 等符合安全标准。
环境布置的优化方向
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充分利用 室内外空间,为幼儿提供宽敞
、明亮的活动场所。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择适 合幼儿心理发展的色彩搭配, 营造温馨、活泼的氛围。
家具设计
选择符合幼儿身高和使用习惯 的家具,确保家具的安全性和 实用性,同时注重家具的造型 和色彩设计。
玩具选择
提供多样化、具有启发性的玩 具,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
效果。
布艺材料
02
选用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布艺材料,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氛围。
木质材料
03
使用安全环保的木质材料进行雕刻、拼接,打造自然、质朴的
空间感受。
材料的环保性
可回收利用
优先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低甲醛释放
选择甲醛释放量低的环保材料,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节能降耗
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空调等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功能互补
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需求, 合理规划室内外空间的功能区 域,使室内外的环境布置相互 补充,为孩子们提供全面的学 习和成长环境。
安全便捷
在室内外环境布置时,要考虑 到孩子们的安全和便捷性,避 免存在安全隐患和不便之处, 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安全、舒适 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