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

合集下载

动物实验课思考题答案.doc

动物实验课思考题答案.doc

动物实验课思考题1.鱼类哪些结构与排泄有关?肾、输尿管及膀胱组成。

其功能除排泄尿液外,在维持鱼体内正常的体液浓度、进行渗透压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3.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包括那几个阶段?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囊胚的形成、原肠胚的形成(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端细胞法、体腔囊法)、胚层的分化(内:消化道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以及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肌肉、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夕卜:皮肤上皮(包括上皮各种衍生物如皮肤腺、毛、角、爪等)、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道的两端)。

4.斑马鱼胚胎发育(受精卵——孵化)时间是多少?24h5.常用模式生物有哪些?果蝇、小白鼠、兔子、大白鼠6.比较鲤形目和鲂形目的不同点.体披圆鳞或裸露;栉鳞。

腹鳍腹位;腹鳍胸位或喉位。

7.比较鳗鲫和黄鳍的异同。

左右鲍孔在喉部相连为一;左右鲍孔不相连有胸鳍,无腹鳍,奇鳍彼此相连;无胸鳍腹鳍,背、臀、尾鳍相对退化9.蟾赊心脏结构包括哪些。

心脏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组成。

10.鲫鱼、黄颖鱼与消化相关的结构有哪些不同?(3点)肠的长度不同,11.鱼的心脏山哪些结构组成?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

心脏内含缺氧血。

12.蟾赊解剖时,列出三项注意点。

在剪开腹壁过程中,应沿腹中线偏左,避开腹中线上的腹静脉,剪尖要上挑以免及内脏。

眼睛远离,避免分泌物射入眼内,如入,立刻用生理盐水冲洗13.比较鳖科和龟科的异同。

甲板外被有革制皮;甲板外被以角质鳞板指趾间具蹊;不一定具蹊14.蛙科和树蛙科动物主要不同点是?树蛙科指端具膨大的吸盘15.写出蛙科、眼镜蛇科动物各五种。

五步蛇(尖吻腹)、竹叶青、蝮蛇、草原蛙、烙铁头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16.鸟类心脏组成。

心脏分为四腔:二心房,二心室,为完全的双循环;静脉窦完全消失与右心房合并,左体动脉弓退化;17.鸟类生殖系统组成。

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

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1、毁坏脑颅 ----单毁随。

保持静止,麻醉蟾蜍,减少痛苦。

2、脑颅+脊髓----双毁随。

排除中枢神经对腓肠肌的m影响。

3、完整的标本:坐骨神经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4、任氏液的作用:它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等等。

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保持内环境稳态,相当于机体中的组织液。

5、注意事项:@用锌铜弓刺激时神经干要悬空,切勿接触其他物体。

@如果神经干结扎不好,通电断电时会引起腓肠肌收缩,需要重新结扎。

@剥过皮的保本不可和皮肤,赃物接触6、如何保持机能正常:1、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2、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实验三四:骨骼肌单收缩和收缩特性1定义: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最适刺激强度有了阈刺激也就是刺激导致的电位变化已经达到了阈电位,这样就会有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形成局部电位因为骨骼肌收缩是许多神经纤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多,多支配的骨骼肌肌纤维也会随之增多,收缩增强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

标志单一细胞兴奋性大小的刺激指标一般常用阈值即强度阈值表示,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单一细胞的兴奋性是恒定的,但是不同细胞的兴奋性并不相同。

因此,对于多细胞的组织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并非“全或无”的关系。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多细胞组织,当单个方波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或腓肠肌时,如果刺激强度太小,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的收缩,这时引起的肌肉收缩称阈收缩(只有兴奋性高的肌纤维收缩)。

生理科学实验理论考试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

生理科学实验理论考试复习思考题(仅供参考)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生理科学实验》复习思考题(2011年12月18日修改)发自: 生理科学实验室 日期: 2011-12-19《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2011年12月18日修改)实验一医学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1.什么是“实验动物”?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应具备哪些特性?2.常用实验动物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常用药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举一例说明。

4.最简单的生理溶液是什么?生理溶液在配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及其用量如何?6.注射麻醉可采用哪些方法?常用哪些麻醉药物?其用量及作用特点如何?动物麻醉应注意哪些事项?7.动物编号最常用哪种方法?染色法常用哪些染料染色?如何对小鼠作1~10号的标记?8.常用生理溶液有哪些?说明其主要用途。

9.实验动物用药剂量的换算方法有哪些?如何计算?10.小鼠的给药方法有哪几种?如何给药及其注意事项?11.小鼠的采血方法有哪几种?如何采血及其注意事项?12.实验动物安乐死常用方法有哪些?实验二(一)Medlab系统的功能及其基本操作1. 在Medlab系统软件中,“标题栏”、“标记栏”和“提示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X轴显示控制区”、“采样控制区”和“刺激器控制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 在Medlab系统软件中,每个显示通道窗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 MedLab系统实验配置的主要项目有哪些?如何正确配置?4. MedLab系统软件常处理哪四类Medlab系统文件?5. 基本概念(含义及作用):采样间隔、放大倍数、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常数)、低通滤波、高通滤波6. 基本操作(方法及作用):标准配置、零点设置、在线测量7. MedLab系统的三大显示模式(记录仪、记忆示波和慢扫示波)及其选用原则是什么?8. “区段测量”的操作方法如何?其测量项目“时间”、“幅值”、“间隔”、“峰峰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含义是什么?(二)大鼠的基本操作技术1. 大鼠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哪些?说明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2. 大鼠常用的安乐死方法有哪些?(三)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氯化钡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及其表现如何?4. 利多卡因对何种心律失常疗效最好?为什么?5. 如何使用MedLab系统记录大鼠心电图(标准Ⅱ导联)?如何消除干扰?实验三(一)动物实验常用手术器械1.常用动物实验手术器械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用途和用法?(二)家兔实验基本操作方法2.家兔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哪些?说明各方法的用具、给药途径(部位、方法)和给药量?3.简述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4.家兔常用的采血方法有哪些?说明各方法的采血部位、方法和特点?5.家兔常用的安乐死方法有哪些?6.判断家兔麻醉深浅的指标有哪些?何谓适宜的麻醉状态?(三)家兔急性实验常用手术6.举例说明组织切开的部位和大小、采用的执刀方法和注意事项?7.组织分离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组织分离方法有哪两种?说明其用法及注意事项?8.止血方法一般有哪几种?9.简述气管插管的目的、主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0.血管插管的目的是什么?简述颈总动脉插管和颈外静脉插管的主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1.简述输尿管插管的目的、主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2.急性动物实验手术中,如何进行切开、分离、止血和插管等手术操作?13.常用的手术缝合方法有哪几种?实验四蛙类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不应期的测定1.试述引导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实验一医学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1.什么是“实验动物”?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应具备哪些特性?答:“实验动物”是指供生物医学实验而科学育种、繁殖和饲养的动物。

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应具备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和实验的再现性。

备注:《生理学》教材P72.常用实验动物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1)青蛙和蟾蜍:青蛙的心脏在离体情况下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和坐骨神经对各种刺激敏感。

(2)小鼠:小鼠繁殖周期很短,产仔多生长快,温驯易捉,操作方便,又能复制出多种疾病模型,适用于需要大数动物的实验。

如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等。

(3)大鼠:有小鼠的的优点,可以用于胃排空,胃酸分泌,水肿,休克等方面的研究。

(4)豚鼠:性情温顺,胆小易惊,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敏感,,选用于过敏实验如(抗组胺药和平喘药的实验)(5)家兔:性情温驯便于静脉给药、灌胃、和取血,是医学上最常用的动物,如用于心血管、呼吸、泌尿等方面的研究(6)猫:因为猫的循环系统发达,血管较坚韧,血压比家兔稳定,故多用于血压的实验。

(7)犬:犬的嗅觉较敏感,对外界适应能力强,血液、循环、消化和神经3.常用药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举一例说明。

答:药物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液体或固体药物制剂中所含主药的份量。

常要的药物浓度表示方法有三种。

百分浓度:按照每100份溶液或固体药物制剂中所含药物的分数来表示的浓度简写为%常用的百分浓度表示方法有:(1)重量/容量(w/v)表示一容量的药物中所含固体药物的重量,通常为每100ml溶液中所含药物的克数。

如5%葡萄糖溶液即表示每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葡萄糖5g,这种方法最常用,一般不加特别的注明的表示方法就是以这种方法表示的。

(2)重量/重量(w/w)表示一定重量的药物制剂中所含固体药物的重量,通常表示为每100g 药物制剂中含药物的克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药物制剂浓度的表示。

如10%氧化辛表示每100g软膏中含有固体氧化锌10g。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供奥赛辅导用)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供奥赛辅导用)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供奥赛辅导用)血液:1.在一群人中,已知某人的血型为A型,在没有标准血清的情况下,能否鉴定出别人的血型?说明具体方法。

2.有一对夫妇,男性血型为A型、女性血型也是A型。

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有的血型是什么血型?循环生理:1.心有多少个口与血管相通?2.切断颈总动脉后,假定心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全部流出,然后将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在离开心脏3cm处全部结扎,问向哪条血管内注入液体,心脏的4个腔内会充满液体?3.测得某人心率为80次/min,肺动脉中血液每ml含氧0.16ml,肺静脉中血液每ml含氧0.24ml,全身耗氧量为500ml/min。

问该人的每搏输出量是多少ml?4.已知某人心室的收缩期9/32s,舒张期为15/32s,每搏输出量为60ml。

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试剂9mg由静脉一次性注入该人的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一定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2mg/L。

问(1)该人的心率是多少次/min?(2)该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脏一次的时间是多少min?5.成年人几个重要器官的血流量:(1)若以器官为单位,肺的血流量最大,5000ml/min左右,占心输出量的100%。

(艾)(2)肾脏:两侧肾脏的血流量约为1200ml/min,占心输出量的20%~25%。

(姚泰6版)(3)脑:脑的血流量约为750ml/min,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

(姚泰6版)(4)①胃、肠、肝、胰、脾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5%。

(姚泰6版)②正常肝脏的血流量估计约占心输出量的20%~30%,其中门静脉血量估计约占肝循环的65%~80%,其余为肝动脉血。

(上海第一医学院主编:人体生理学,1978)③肝接受来自门静脉的血流,流量为1000~1300ml/min,另加肝动脉血流量500ml/min。

(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二版),1989,1271)④胃肠血流:门静脉血的80%来自胃肠,20%来自脾和胰。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 3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 3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3(Ⅰ)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Ⅱ)家兔离体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征顾昕 2002302060 生物技术日期04/06/03目的要求1.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3.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4.了解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基本原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既可使生高的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及观察其作用。

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

即由动脉插管与压力传感器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导系统,将动脉插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并由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

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但消化管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

这些特性可维持消化管内一定的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在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将离体组织器官置于模拟体内环境的溶液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

本实验以台氏液作灌输液,在体外观察及记录哺乳动物离体肠段的一般生理特性。

动物与器材家兔、兔手术台、麦氏浴槽、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4~6把)、眼科剪、支架、烧瓶夹、酒精灯(电炉)或恒温平滑肌槽、烧杯(500mL3个,100mL1个)、双凹夹、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三通管、动脉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二联球、温度计(2支)、台氏液、保护电极、照明灯、纱布、棉球、丝线、注射器(1ml、5ml、20ml)、生理盐水、4%柠檬酸钠、20%~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200U/ml)、肾上腺素(1:5000)、乙酰胆碱(1:10000)、阿托品针剂(1支)等。

(完整版)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的概念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根据机体结构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A.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的整合机制。

(捕食行为、逃离行为)B.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和控制它们的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C.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的活动规律。

又称为细胞生理学3、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的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的功能变化。

由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

(假饲实验)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的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

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手术和方法;整体条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的在体活动情况。

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是机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的系统。

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和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的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调节。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第一篇:动物生理学实验• 麻醉注意事项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

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血液的组成[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

要求与思考题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实验二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含量。

[注意事项]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实验三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得制作1、毁坏脑颅---—单毁随.保持静止,麻醉蟾蜍,减少痛苦.2、脑颅+脊髓-—--双毁随。

排除中枢神经对腓肠肌得m影响。

3、完整得标本:坐骨神经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4、任氏液得作用:它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与磷酸二氢根等等.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保持内环境稳态,相当于机体中得组织液。

5、注意事项:用锌铜弓刺激时神经干要悬空,切勿接触其她物体。

如果神经干结扎不好,通电断电时会引起腓肠肌收缩,需要重新结扎。

剥过皮得保本不可与皮肤,赃物接触6、如何保持机能正常:1、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2、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实验三四:骨骼肌单收缩与收缩特性1定义: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得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得指标.强度小于阈值得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ﻪ最适刺激强度有了阈刺激也就就是刺激导致得电位变化已经达到了阈电位,这样就会有动作电位得产生,从而形成局部电位因为骨骼肌收缩就是许多神经纤维共同作用得结果,当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兴奋得神经纤维增多,多支配得骨骼肌肌纤维也会随之增多,收缩增强活得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

标志单一细胞兴奋性大小得刺激指标一般常用阈值即强度阈值表示,阈值就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与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得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得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得刺激称为阈刺激。

单一细胞得兴奋性就是恒定得,但就是不同细胞得兴奋性并不相同。

因此,对于多细胞得组织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并非“全或无"得关系.坐骨神经与腓肠肌就是多细胞组织,当单个方波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或腓肠肌时,如果刺激强度太小,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得收缩,这时引起得肌肉收缩称阈收缩(只有兴奋性高得肌纤维收缩).以后随着刺激强度得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也相应增大,这种刺激强度超过阈值得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肌肉出现最大收缩反应。

如再继续增大刺激强度,肌肉得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这种能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得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强度,具有最适强度得刺激称为最大刺激.最大刺激引起得肌肉收缩称最大收缩(所有得肌纤维都收缩)。

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收缩得大小取决于刺激得强度,这就是刺激与组织反应之间得一个普遍规律.2单收缩潜伏期、动作电位产生及传导至神经肌肉接头,再到肌纤维收缩期、舒张期3两个刺激: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得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得重叠,称为收缩得总与。

4串刺激: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得收缩期,各自得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得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5注意事项:为保持机能稳定,制作好标本后要在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试验过程中要不断滴加任氏液为避免肌肉过度疲劳,刺激要有间隔时间。

6同一标本得阈刺激强度与最就是刺激强度就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答:时间长了标本活性就降低,测量得数值就没多大参考价值了。

要从速。

7直接刺激骨骼肌与刺激坐骨神经得单收缩曲线有何不同?答:潜伏期变短,就是因为少了传递过程。

结果分析:1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得刺激,发生一次迅速得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得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与舒张期.2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得形成机制:???意义???实验四骨骼肌收缩总与与强直收缩原理;两个同等强度得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得时程,肌肉出现两个分离得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得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得重叠,称为收缩得总与.当同等强度得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得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得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得收缩期时,各自得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得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分析:强制收缩得机制:骨骼肌收缩得总与与强直收缩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与得条件与机制.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得收缩期内。

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得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得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得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得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得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得肌肉收缩。

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得条件与机制。

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得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就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得收缩期内,则前后得刺激产生得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得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3、本实验表明骨骼肌得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得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得融合。

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

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得收缩力度会显著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得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

这就为机体得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提供了实现得前提。

实验五: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得记录与观察1实验原理: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在神经干得另一端引导传来得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得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得动作电位就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得。

坐骨神经干就是有很多不同类型得神经纤维组成得,所以,神经干得动作电位就是复合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得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就是随着刺激强度得变化而变化。

2注意事项:、神经干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剥离完整后在任氏液体中稳定15分钟左右,取出用滤纸吸干周围得任氏液。

、神经干放置在引导电极上时,尽量拉直,勿使下垂或斜向放置,以免影响神经干长度测量测准确性。

、神经干要尽可能长,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得距离越远,测量得传导速度就越准确3.思考题:(1)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得图形为什么不就是全或无得?答:因为神经干就是复合神经纤维,单条得神经纤维就是以全或无得形式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干就是由各类兴奋阈值不同得神经纤维组成,以不同强度得点刺激作用于神经干可观察到动作电位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强到最大幅度,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得直径与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得双相动作电位就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得复合表现。

这与动作电位得全或无性质并不矛盾。

(2)神经干动作电位得上、下相图形得幅度与波宽为什么不对称?答:神经干动作电位就是复合型动作电位,不同部位得神经纤维粗细不同,会影响动作电位得幅值。

若正负极相距甚远,影响不大。

但正负极相距很近,前一个动作电位会受到下一个引导电极极性得影响,使下一个电位产生抵消作用。

并且两电极时间上得重合,上一动作电位未完全去极化下一动作电位已经产生,下一动作电位融合到上相中,最终使得上相得幅值大于下相.此外神经干得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得神经得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与波宽得不对称。

(3)神经干得动作电位为什么就是双相得?答:在神经干上放置一对记录点击ab,静息时两电极同为等值正电位,无电位差.刺激神经干一段时,假设从a传到b,当动作电位传到a时,a负b正,出现电位差,示波器扫描线向上偏转,当动作电位传到ab之间时,a恢复到与b相同得正电位,扫描回到基线;当动作电位传到b时,a正b负,出现反向电位差,扫描线向下偏转,之后恢复到零位。

即产生双相动作电位.当去极化得电位传到第一个电极时,显示电位差就是正得,当传导第二个电极时,第一个电极处电位回复,二者相减就变为负得。

故动作电位就是双相(4)单项动作电位与双向动作电位得区别?损伤标本后动作电位传不到第二电极,故只显示正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得区间较双相动作电位得上相部分要短,因为在两电极之间动作电位就已经停止。

实验六神经干兴奋不应期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得测定1实验原理:神经纤维受到有效刺激兴奋以后,产生得动作电位以脉冲得形式按一定得速度向远处扩布传导.不同类型得神经纤维其传导兴奋得速度各部相同。

总体来说,直径粗得纤维传导速度快,直径相同得纤维有髓纤维比无髓纤维传到快。

蛙类得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得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得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大约为35—40m/s。

神经在一次兴奋得过程中,其兴奋性也发生一个周期性得变化,而后才恢复正常。

兴奋性得周期变化,一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与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得周期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刺激(S1)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测试性刺激(S2),在前一兴奋过程中得不同时相给以刺激,用以检查神经得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得动作电位得幅值,以判断神经兴奋性得变化。

当刺激间隔时间长于25ms时,S1与S2分别所引起得动作电位得幅值大小基本相同。

当S2距离S1接近20 ms 左右时,发现S2所引起得第二个动作电位复制开始减小。

再逐渐使S2向S1靠近,第二个动作电位得幅值则继续减小.最后可因S2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得绝对不应期内而完全消失。

2注意事项;、神经干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剥离完整后在任氏液体中稳定15分钟左右,取出用滤纸吸干周围得任氏液。

、神经干放置在引导电极上时,尽量拉直,勿使下垂或斜向放置,以免影响神经干长度测量测准确性。

、神经干要尽可能长,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得距离越远,测量得传导速度就越准确。

3绝对不应期得长短有什么生理意义?答:绝对不应期短,肌肉可出现完全强直收缩,利于快速产生力量,例如四肢得骨骼肌.绝对不应期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可能这样更有节律,例如心肌神经干不应期得测定1、什么就是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细胞经过一次兴奋之后短时间内兴奋性丧失或降低得现象,首先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兴奋性为零称绝对不应期;随后兴奋性有所提高,但低于正常,需要高于阈强度得刺激才能引起兴奋,且产生得动作电位去极速度与幅度低于正常,此称为相对不应期2、刺激落到相对不应期内时其动作电位得幅值为什么会减弱?动作电位幅值得大小取决于膜电位去极化时钠离子内流量得大小,Na+通道在被激活以后会失活,之后又会逐渐恢复活性,在相对不应期内只有部分Na+通道复活,因此去极化时Na+内流量较正常值小,故动作电位幅值就会相应得减弱。

3、为什么在绝对不应期内,神经对任何强度得刺激都不再发生反应?同二题,在绝对不应期内时,所有Na+通道都处于失活状态,因此神经在受到任何刺激时都不会发生去极化,故没有动作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