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实验一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1. 目的要求1.1 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2 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等。

3. 实验内容了解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及其用途,学习活体解剖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刺激系统、探测系统、生理信号的显示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用途。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 目的要求1.1掌握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1.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

3. 实验内容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制备有兴奋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检测其兴奋性。

实验三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1. 目的要求1.1 初步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初步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1. 目的要求1.1 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1. 目的要求掌握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基本方法——比色法。

2. 实验器材采血针、血红蛋白计、0.1mol/L盐酸溶液、一次性20µ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蒸馏水。

3. 实验内容用比色法测定人体血红蛋白含量。

实验六血细胞的计数1. 目的要求学习红细胞、白细胞的人工计数方法。

2. 实验器材采血针、红白细胞稀释液、一次性20µ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显微镜等。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生理功能和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揭示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规律,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从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动物生理学实验,以探究动物的生理过程。

一、呼吸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变化,并探究呼吸与环境的关系。

2. 实验方法:选取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别置于水中、低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测量它们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存在差异,鱼类在水中呼吸更为频繁,昆虫在低氧环境下呼吸更加困难。

这些结果表明动物的呼吸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二、循环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并探究身体活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青蛙和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心电图和血压测量仪观察它们的心脏运动和血液压力变化,在运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运动会导致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心脏的收缩力增强。

这说明运动对循环系统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消化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酶的活性,探究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食物,观察其摄食量和消化器官的反应,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样本进行消化酶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食物对小鼠的摄食量和消化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高脂饮食会导致摄食量增加。

这些结果揭示了食物对消化系统的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生理过程。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为人类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还有助于揭示动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机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将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奥秘的启示,推动科学的进步。

动物生理学血液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血液学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指导老师:实验名称:血液学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实验用兔颈动脉采血的方法2.了解红细胞比容及其测定方法3.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影响血凝的一些因素装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订将抗凝血放在特制有刻度的玻璃管(温氏分血管)中,经过离心沉淀,使血细胞线与血浆分离。

红细胞下沉,彼此压紧而又不改变每个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根据玻璃管刻度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即红细胞比容。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Ⅰ阶段是凝血因子FX激活成FXa并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激活物)第Ⅱ阶段是凝血酶原(Prothrombin,FⅡ)激活成为凝血酶(thrombin,FⅡa)第Ⅲ阶段是纤维蛋白原(FI)转变成纤维蛋白(filbrin,FIa)在这三个主要步骤中都需要Ca离子的参与三、主要仪器设备大兔一只,兔手术保定台,烧杯(500ml,50ml),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刀、毛剪、手术剪、止血钳),线动脉套管,动脉夹温氏分血管,长颈滴管,5毫升试管,离心机,天平,5ml 注射器试管,试管架,吸管2%戊巴比妥钠,3.8%柠檬酸钠,肝素,1%氯化钙,5%草酸钾,液体石蜡,带有开叉橡皮管的玻棒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手术操作2%戊巴比妥钠按1ml/kg的剂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实验用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同时准备实验用试管等)剪去颈部术野的被毛,切开皮肤,找出两侧颈动脉将颈动脉剥离2厘米左右,然后在颈动脉下面穿两条线。

将一侧颈动脉在远心端用线结扎,再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结扎处与动脉夹之间最好不少于 1.5厘米用眼科剪刀在这段动脉上靠近结扎处1/4的地方,斜向近心方向剪一小口,将动脉套管插入,用线扎好,以免滑脱,待用(需采集血样时打开动脉夹即可)比容的测定:(1)用配有长注射针的注射器吸取含肝素的抗凝血,然后将注射针插入温氏分血管的底部,缓缓地将滴管内的血液注入分血管内(不得有气泡),使血液正确地装到刻度10处。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了解和分析不同生理过程对动物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动物:本实验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

3. 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4. 实验操作:实验组小白鼠接受特定生理刺激,对照组小鼠则不接受任何刺激。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小白鼠在特定生理刺激下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增加、呼吸加速等。

2. 对照组小鼠未受到刺激,其生理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讨论和分析: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动物在面对不同生理刺激时会产生特定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

2. 生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与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不同动物种类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反应。

3. 在实验中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其生理特征和基因组与人类较为接近,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的生理反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动物在不同生理刺激下的生理反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动物生理过程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Animal Physiology,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5.[2] Wang B, et al.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animal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J Anim Sci. 2018;96(1):26-35.[3] Chen L, et al. 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animal model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Lab Anim. 2018;52(3):225-231.。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

生理学实验指导目录实验一神经生理实验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1.3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实验二血液生理实验2.1 红细胞计数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三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3.1 蛙心起搏点3.2 心肌特性实验四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4.1 蛙心灌流实验五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六消化生理实验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7.3 离体肠段运动描记实验七泌尿生理实验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实验八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综合计划 07级)实验九肌肉生理实验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9.2 肌肉的单收缩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总和实验一神经生理实验年月日星期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目的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它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又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研究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肉收缩的机能等。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器材和药品:中式剪子,眼科剪,眼科镊,蛙板,玻璃分针(玻璃勾),探针,锌铜弓,培养皿,大头针,棉花,线,任氏液,纱布等。

实验方法:1、破坏脑脊髓取一只蟾蜍或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保定好,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向后刺入脊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破坏完全。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提起蟾蜍的背部,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0厘米处剪断脊柱(见图),用左手捏住蟾蜍骶髂关节以下的脊柱,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中式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皮肤肌肉和一切内脏(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仅留骶尾联合以下的后肢、骶骨、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物身体功能与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设计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想要研究的生理学问题,例如探究动物的呼吸系统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比如小鼠或大鼠等。

3. 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需要将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没有接受刺激的正常动物,实验组为接受刺激的动物。

4.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时间、频率、剂量等参数,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二、动物选择与操作1. 动物选择:确保选择健康、同龄、同性别的动物,并注意确保实验动物的群体的一致性。

2. 动物饲养: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维持良好的动物饲养条件。

3. 植入器械和手术:如果需要在动物体内植入传感器等器械,确保手术过程无创伤,避免感染等风险。

4. 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精确、规范,避免错误产生。

5. 监测与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要监测动物的生理参数,并准确记录数据。

三、动物福利与伦理1. 动物福利: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饲料和水源,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确保动物没有痛苦和苦难。

2. 伦理问题:在进行实验前,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遵守涉及动物实验的法规和道德规范。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1. 数据收集:按照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2. 数据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结果和结论。

3.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对生理学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提出可能的机制和研究价值。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遵循实验方法和伦理规范。

通过合适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进一步推动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和进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保障动物的权益和福利。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

动物生理学实验[五篇材料]第一篇:动物生理学实验• 麻醉注意事项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

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血液的组成[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

要求与思考题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实验二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含量。

[注意事项]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实验三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生理学实验指导目录实验一神经生理实验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1.3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实验二血液生理实验2.1 红细胞计数 2.2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三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起搏点及心肌特性3.1 蛙心起搏点 3.2 心肌特性实验四循环生理实验之蛙心灌流 4.1 蛙心灌流实验五循环生理实验之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5.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六消化生理实验7.1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7.2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7.3 离体肠段运动描记实验七泌尿生理实验8.1 尿的分泌及其影响与调节实验八泌尿、循环、呼吸生理综合实验(综合计划 07级)实验九肌肉生理实验9.1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9.2 肌肉的单收缩9.3 肌肉的强直收缩和收缩总和实验一神经生理实验年月日星期1.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目的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它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又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研究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肉收缩的机能等。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器材和药品:中式剪子,眼科剪,眼科镊,蛙板,玻璃分针(玻璃勾),探针,锌铜弓,培养皿,大头针,棉花,线,任氏液,纱布等。

实验方法:1、破坏脑脊髓取一只蟾蜍或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保定好,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向后刺入脊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破坏完全。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提起蟾蜍的背部,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0厘米处剪断脊柱(见图),用左手捏住蟾蜍骶髂关节以下的脊柱,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中式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皮肤肌肉和一切内脏(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仅留骶尾联合以下的后肢、骶骨、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实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目录编写说明 (2)总论 (3)一、绪言 (3)二、常用仪器介绍 (4)三、生理学实验常用溶液及配制方法 (17)四、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9)实验一反射弧分析 (30)刺激与反应,兴奋与兴奋性实验二 (30)实验三 (3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实验四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4)实验五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 (34)实验六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5)实验七 ABO血型鉴定 (36)实验八蛙心兴奋传导系统分析 (37)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九 (38)实验十蛙心灌流 (41)实验十一人体心电图、心音图、动脉搏动图同步描记 (43)实验十二兔减压神经放电 (44)实验十三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 (45)实验十四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6)实验十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47) (49)实验十六、胸内负压的测定实验十七兔膈肌放电 (49)实验十八胃肠运动的观察 (51)实验十九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52)实验二十损毁小鼠小脑的观察 (54)实验二十一小白鼠脊髓半横切的观察 (55)实验二十二人体脑电观察 (55)实验二十三自行设计实验 (56)编写说明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生理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生理学实验教学除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外,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生理学实验指导》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生理学教学大纲》而编写的。

编写中既注意突出中医特色,也注意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及内容的先进性等基本原则。

实验内容既有人体功能的检测,也有各种动物实验。

实验项目包括了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既有微观分析,又有宏观综合。

实验技术既保留传统的研究方法,更加强电生理技术,尤其是注重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指导》还增加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

《指导》的实验项目共23项,教师应根据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理教学计划,尽量安排实施。

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指导》若有不足之处,亟盼教师们和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2001.12总论一、绪言(一)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的理论是在医学实践、动物与人体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实验课是生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学实验课包括实习、示教及声象教学等部分。

生理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实验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观察现象,并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课的要求1.课前准备(1)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原理、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

(2)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课内容。

2.实验中(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正确使用仪器。

(3)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边观察边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实验操作遇有疑难时,要随时找教师或技术员解决。

应爱护实验器材,节省动物与实验消耗用品。

3.实验后(1)清理实验器材,擦洗干净,请教师验收后放回指定地点。

如有缺少或损坏,应立即报告负责教师并进行登记。

(2)整理实验记录,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负责教师批阅。

(3) 整理实验结果整理实验结果就是将实验所观察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并找出规律的过程。

通过整理可以加深和进一步明确已经取得的成绩,并训练自己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凡属测量和计数资料,均应以正确的单位和数值作出定量表示。

必要时可进行统计处理,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有些实验数据可以统计表和图表示,以使结果鲜明、突出,便于比较。

需附结果图时,应使用原始记录,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三)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题目、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实验方法可简略书写,避免重复实验指导上的内容。

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真实记录,不要按主观想象或过后的回忆而描述。

讨论和结论要在实验记录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概括而最后得出结论。

要从现象中找出规律,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所验证理论的概念和原理。

在讨论实验结果时,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结论应简明扼要,切合实际。

在实验中未能证实的问题不应写入结论。

对出现非预期的结果,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四)生理学实验室规则(1) 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有事须向教师请假。

(2) 实验者必须穿白大衣。

(3)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及有关理论内容,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并按时完成,实验中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4) 保持实验室肃静,不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别组实验。

(5) 分配给各组使用的实验器材,不得擅自调换。

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以及时处理或更换。

(6) 爱护国家财物。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摆弄,以免损坏。

注意节约消耗物品。

公用物品用后应立即放回原处,以免影响别组使用。

如损坏物品,应向教师报告,并进行登记。

(7)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要带进实验室。

(8) 实验完毕,应清理实验器材。

手术器械要洗净擦干。

动物尸体及实验废弃物应放到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扔。

(9) 每次实验结束后,各组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清洁卫生及门窗、水电安全检查。

二、常用仪器介绍(一)MS-302微机化生理药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1.概述MS-302微机化生理药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具有放大、示波、刺激、记录、监听、打印等多种功能。

可对生物电、压力及张力等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处理结果可实时或“冻结”显示,还可将实时显示存储、重放及将实验图形打印出来,它是完成多种生理实验教学的一种微机化生理实验仪器。

2.结构MS-302微机化生理药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以计算机为基础,配以MS-302硬卡,通过相应接口及连线,将显示器、键盘、打印机连接,构成了显示、操作、记录和打印一体化系统。

图0-1 MS-302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外形结构示意图3.仪器各部位功能及使用方法(1)显示功能通过显示器,能同步显示实验结果的图形和数据,全屏幕菜单提示使操作更为方便。

通过键盘配合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可随时“冻结”及重显实验资料。

还可对屏幕所显示的图形进行测量、标记、剪辑等。

(2)打印功能实验状态下能把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形打印出来,在重显状态下可对所需资料进行打印。

(3)键盘功能1)功能键:自F 1—F 9已定义成不同功能。

F 1,比较显示方式切换实验中需要将2个通道的图形显示在同一通道上,可执行“参数设置”功能内“显示方式”项目中“比较显示”功能。

用F 1键实现比较显示和正常显示的切换。

在重显示文件功能的文件选择状态下,F 1键被用作删除文件用。

F 2,实验标记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给出标记时按F 2键,标记内容用↑、↓键翻页,←、→键选条,选到适用条目按Enter键,按1次F 2键仅用1次标记,下次标记需要按F 2键。

若无适当标记内容可选,则按Esc键,3个通道自动生成↑(标记号)和表示标记次序的数字。

当显速慢,前后2次标记相隔太近时,只显示↑号;若相隔非常近时,只在三道图形上出现向下的脉冲。

F 3,屏幕测算对实时或重显信号图形进行测量,按F 3键后,屏幕显示立即“冻结”,状态窗中区显示通道选择的子菜单,用←、→键选择要测算的通道,按Enter键确认,用↑、↓键移动水平方向的白色横线,将线移至所需位置按Enter 键确认界值,该界值用于波形频率计数,波形最高点和最低点数值。

用←、→键将垂直白色竖线移至测量起点,按Enter键自动出现第二个垂直白色竖线(此光标只能位于第一光标右边),将此线移至测量终点,按Enter键确认,这时立即显示出所需要的的参数。

实验者若需标准尺度,按下F3后立即显示通道选择、选择好通道即在该通道显示出标尺,便于记录后测算。

F4,特殊操作当执行“重显资料”功能时,按F4键,程序借用主菜单区前半部显示其特殊操作的子菜单“重显速度、横向压缩、单屏显示、扩展屏幕”,同时重显的图形暂“冻结”,用←、→键移动光标,按Enter键选择子菜单中的项目。

① 重显速度:首先选定重显的速度级,共有21级,以0,1,2……20表示,以0级最快,20级最慢,用→、↓键以1递增或←,↑键以1递减,选择后按Enter键即以所选的速度重显。

若要改变,需按F 4键,重选“重显速度”及“速度级”。

② 单屏显示:进入此子菜单后,按←键显示前屏,按→键显示后一屏。

退出时须按Esc键。

单屏显示时信号的分析结果用红色数字同步显示。

③ 横向压缩:将已记录的信号重显时在时间轴方向上压缩,使原来采样速率较快的展开波形以慢而密集的形式显示,便于观察信号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横向压缩比”范围分为1:1,1:2……1:40共40档,1:1为不压缩原形重显,依次增加压缩比,波形越来越密,重显速度也相应变慢。

④ 横向扩展:将信号进行横向放大显示,显示为1:1、1:2、1:4,即正常、2倍、4倍。

⑤ 扩展屏幕:其功能是将三通道分区显示的形式变成三道合一,扩展为整个信号窗显示,信号幅度加大1倍。

若再次执行本功能,则回复到原来分区显示的状态。

F5,开刺激器按F5键启动刺激器。

F6,关刺激器按F6键刺激终止。

F7,开始剪辑按F7键开始剪辑你认为理想的重显资料,生成选辑的数据文件。

F8,终止剪辑按F8键结束该资料辑录。

F9,打印图形按F9键可打印屏幕显示的图形和数据,打印内容由“打印选择”设定。

2)操作键:Enter键:按Enter键表示确定,选中该菜单项,由上层菜单进入下层;并在子菜单区显示下层子菜单;开始执行该菜单项的功能。

Esc键:按Esc键取消对该菜单项的选择,并退回上级菜单。

在主菜单按Esc键,显示“监视状态”、“记录状态”和“结束实验”的对话信息。

若选“记录状态”,可由监视状态转入记录,正式将实验数据存入硬盘;如选“监视状态”,由记录状态转入监视,暂停数据存盘,但未退出系统,不改变原有设置;选“结束实验”,则退出本系统,返回DOS提示符。

光标键:→键或↓键:按→键或↓键的作用是向右或向下选择菜单或文件,或递增要设定的参数,有的参数按↓键大量递增,起粗调作用,按→键小量递增,起细调作用。

←键或↑键:其作用是向左或向上选择菜单或文件,或递减需设定的参数,有的参数按↑键大量递减,按←键小量递减,也分别起粗、细调节的作用。

空格(Space)键:在任一状态按空格键,屏幕显示画面暂时“冻结”,可仔细观察图形,再次按空格键,便消除“冻结”,恢复原来的显示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