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实验一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1. 目的要求1.1 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2 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等。

3. 实验内容了解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及其用途,学习活体解剖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刺激系统、探测系统、生理信号的显示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用途。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 目的要求1.1掌握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1.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

3. 实验内容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制备有兴奋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检测其兴奋性。

实验三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1. 目的要求1.1 初步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初步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1. 目的要求1.1 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1. 目的要求掌握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基本方法——比色法。

2. 实验器材采血针、血红蛋白计、0.1mol/L盐酸溶液、一次性20µ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蒸馏水。

3. 实验内容用比色法测定人体血红蛋白含量。

实验六血细胞的计数1. 目的要求学习红细胞、白细胞的人工计数方法。

2. 实验器材采血针、红白细胞稀释液、一次性20µ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显微镜等。

动物生理学授课教案

动物生理学授课教案

动物生理学授课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概念:是研究动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分类:整体生理学器官和系统生理学细胞和分子生理学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慢性动物实验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进行手术,暴露所研究的器官(如消化道各种造痿手术)或破坏某器官(切除内分泌腺等),然后在接近正常生活的条件下观察所暴露器官的某些功能,观察摘除或破坏某器官后产生的功能紊乱等.(二)急性实验法1.在体实验法(活体解剖实验法in vivo):从活的或刚死的动物身上切离要研究的器官(如小脑蛙心等)或组织(如肌肉强直收缩)放在人工环境中,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生理功能以便进行实验研究.2.离体实验法(离体器官实验法in vitro):将动物麻醉或破坏大脑(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暴露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以便进行实验观察。

第二节机体功能与内环境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机体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转移过程。

(二)兴奋性(excitability):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当其周围环境条件迅速改变时,有产生动作电位并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三)适应性(adaptation):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或其部分组织的机能与结构也将在某种限度内随之改变,以求与所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机体的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四)生殖(reproduction):是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产生相似的另一新个体的过程。

二、体液与内环境(一)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二)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环境,又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媒介,称之为内环境。

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恒定的生理学现象称为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1)稳态的新陈代谢的必要保证。

温度、PH值影响酶的活性,水溶液渗透压影响物质交换。

动物生理学考研内部讲义

动物生理学考研内部讲义
考研专业课之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考研辅导讲义
一、动物生理学概述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二)机体与内环境 1.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1) 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为细胞外液。能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 来自细胞代谢的终产物,能保持其中各种成分和 pH 值、渗透压、各种离子浓 度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是一个电-化学-电的过程。 (二)接头传递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1)结构特点 2)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2.电突触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连接处的细胞间隙仅有2~3nm,电突触兴 奋传递的特点:除前述的与在神经轴突上传播的相似外,动作电位可由一侧向另一侧传 递,也可向反方向传递,传递速度快、没有潜伏期,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改变,经 电突触传递可使许多细胞产生同步化活动。如心肌细胞的闰盘结构。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工作细胞: Ca2+内流的平台期 2.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 和 慢反应细胞
4 期自动去极化 是自律细胞具备自动节律性的基础。
2.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律性
9
1.起搏点
2.潜在起搏点
3.异位起搏点 4.自律性的影响因素
(二)兴奋性
1.兴奋性变化的分期
1)有效不应期:很长
2)相对不应期
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动作电位 当细胞膜在静息的基础上,接受适当的刺激时,膜内的负电位消失, 可触发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实验1动物生理实验-LIU-1

实验1动物生理实验-LIU-1

示波
停止
暂停 记录
标记方式选择、增加标记、删除标记、标记词组选择、打标记
结语
谢谢大家!
RM6240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介绍
一.系统简介 1.集生物信号采集、放大、显示、记录与分析为一体,是传统医学实验系统(由放大器、记
录仪、刺激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换代产品。 2.采用windows中文图形界面,操作简便易学,可使用鼠标,可将图形或实验数据导入
Word、Excel中。 3.系统功能更强大与灵活,可处理多种生理信号,具有实时显示、记录、分析、处理、打印
▪ 时间常数越小,下限截止频率就越高,即对低频成分的滤波程度越大。
▪ 当选择直流时,放大器不作高通滤波。
滤波频率: 用来滤除信号的高频成分。当信号有效成份频率较低时,应选择低的滤波频率,以滤除高 频干扰。如观察脉搏波时,选择10Hz的滤波,代表此时放大器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Hz, 可将10Hz以上的各种干扰滤掉。
等多种功能。
二.软件的使用
先开外置仪器,然后再进入“实验系统”,否则系统无法进行“示波”或“记录”,只 能对以前记录的波形进行分析。
采集频率 通道模式 扫描速度 灵敏度
时间常数
滤波频率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参数
采集频率:系统采集数据的频率,如采集频率100kHz表示系统100000点/秒的速度采 集数据。由于计算机画一个波形是以若干点组成的,所以采集频率应高于信号频率若干 倍才能分辩出有效信号。信号频率越高,需要的采集频率就越高。
– 有齿直止血钳、有齿弯止血钳 – 无齿直止血钳、无齿弯止血钳 – 蚊嘴钳(蚊式止血钳)
常用手术器材
动物生理学手术操作训练: ——家兔颈动脉插管及动脉血采集
(一)兔抓握方法 (二)麻醉 (三)背位交叉固定 (四)颈动脉插管手术操作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实验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技术应用
未来可以将更多新技术引入动物 生理学实验,如虚拟现实技术、 人工智能等,提高实验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水平。
实验内容拓展
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研究 动物生理系统的更多细节,更深
入地揭示动物生理机制。
加强跨学科合作
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 ,如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开展
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100%
实验图像
拍摄或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图像或 视频,以便后续分析。
80%
实验表格
整理实验数据,制作清晰明了的 表格,方便查看和对比。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 、标准差、相关性分析等。
图表制作
将实验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 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直观展示数据变化趋势。
手术器械的使用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械,遵循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实验仪器保养维护
生理信号放大器的保养
定期清洁电路板和外壳,保持干燥,避免潮 湿。
注射器的保养
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干燥保存,避免锈蚀 。
刺激器的保养
定期检查电极和线路是否完好,避免破损或 老化。
手术器械的保养
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消毒灭菌,妥善保管 ,避免损坏。
伦理考虑
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遵循伦 理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 伤害。
法律限制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 动物来源合法。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01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确保动 物健康。
02 饲料与饮水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饮用水,保持动物良好的 营养状况。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docx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docx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基本生理实验操作——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2学时)[实验目的]学习生理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了解刺激的种类。

[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木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木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牛了-•次兴奋。

在牛理学实验屮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木是生理学实验的一项基木操作技术。

[实验对象]蟾赊或蛙[实验药品]任氏液、食盐、1% H2SO4滤纸[仪器与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蹑(或尖头无齿银)、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锌铜弓(或电了刺激器)、酒精灯。

[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标木制备1.破坏脑脊髓: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吻端,拇指按压背部,使蛙头前俯;右手食指沿两鼓膜」[沖向后触摸,触及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

用蛙针由凹陷处乖直刺入枕骨大孔,再向前伸入颅腔,捣毁脑;向后插入椎管,捣毁脊髓。

或把铁剪刀插入口裂,沿两眼后缘剪去头,再以蛙针捣毁脊髓。

待蛙四肢肌肉紧张性完全消失,即表示脑和脊髓己破坏完全。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腋部用铁剪刀剪断脊柱,将头、前肢和内脏一并弃去,仅保存一段脊柱和后肢。

脊柱的两旁可见坐骨神经从。

3.剥皮:先剪去肛门周I韦I皮肤,然后用左手捏住脊柱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皮肤,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

标本放入盛有林格液的小烧杯中,将手及用过的器械、蛙板洗净,以免皮肤分泌物污染神经-肌肉标本。

若标本系电生理实验用则禁止撕皮,需用剪刀剪断皮F 结缔纟R织来分离皮肤。

4.分离标本为两部分:沿脊柱正中线将标本均匀地分成左右两半,分别作进一步剥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件(一) 反射弧的分析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件(一) 反射弧的分析

分受到破坏,均不能出现反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
位,它的机能最简单,便于观察,因而选用脊蛙作为试验对象。所以本实验
用去掉脑髓的动物(称为脊动物)来进行,以肌肉的收缩所引起的肢体屈曲
作为观察脊动物反射活动的指标。
实验一 反射弧的分析 示反射弧结构
实验一 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弧分析实验示意
实验一 反射弧的分析
五.注意事项
➢ 1.注意实验的顺序。 ➢ 2.剥皮操作是剥去脚趾皮肤,而不是后肢皮肤。 ➢ 3.左右后肢应分辨清楚,不可随意颠倒。 ➢ 4.第一步操作是毁去脑,而不是同时毁去脊髓。 ➢ 5.用酸刺激后,应尽快洗净脚趾上残留的硫酸,并用纱布擦干。 6.每次用硫酸浸泡蛙趾的部位应相同,以免因刺激强弱售部位不同
2.用带线的小钩钩住脊蛙下颌,并将其挂于实验支架的玻璃棒上。
3. 屈肌和伸肌反射:以盛有0.5%硫酸的小烧杯,将蛙后肢侵入硫 酸中,可见到屈肌反射,而未刺激的后肢则伸肌反射。
4. 搔扒反射:以盛有0.5%硫酸的小片滤纸贴与蛙的腹侧部,可见 其同侧后肢抬起,向受刺激部位搔扒。
实验一 反射弧的分析
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的具有适应意义
的反应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反射弧的结构和机能完整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基础。反射弧的任何一部
5.反射时的测定:分别用0.25%及1%的硫酸刺激脚趾,测定反射时, 每种浓度重复三次求平均值,每次侵入蛙趾的部位及深度相同。结 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反射时缩短。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刺激的强度 增加其反射时缩短。

动物生理学实验1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实验1ppt课件
棉花 肝素 石蜡 冰水 草 脑组织 草+Ca++ 肝素+Ca++ 对照
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8-15
0.6~ 0.55
0.4~ 0.35
5 讨论 5.1 家兔Hb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偏高,原因: 5.2 家兔RBC脆性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原因: 5.3 家兔血凝时间测定结果表明,时间长短,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杰,家畜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家业出版社,23-34.
刺激器
刺激电极:普通电极、保护电极、锌铜弓
4.2 引导、换能系统
血压换能器:主要用于血压和其他通过液体传导信
号的换能。
张力换能器:主要用于肌肉收缩和其他位移信号的
换能。4.3 放大系统(信来自调节)放大器:可将生物电信号放大1000倍以上。 4.4 显示、记录系统
生理记录仪:常用有二道、四道及八道生理记
3 使用方法
3.1 设置:标准配置,恢复出厂时的配置。
3.2 新建:选择实验项目,填写实验信息,进入实验窗口, 开始实验。
3.3 采样:记录实验数据。
3.4 控制面板参数调节: 通道功能调节;
刺激参数调节。
3.5 存储:文件保存位置:F:/,文件名:07动医3-呼吸 (左2)。 3.6 编辑: 打开原文件→选择→复制→打开“工具”下的“画 图”→处理文件→复制图片→存盘到F:/。
家兔Hb、RBC脆性测定及影响血凝的因素观察 1 实验相关信息及目的 2 材料 2.1 动物 2.2 主要药品: 2.3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简述或按《动物生理学实验》方法进行[1]。 4 结果 4.1 家兔Hb、RBC脆性测定:见表1。 4.2 家兔血凝时间的测定:见表2。 表1 家兔Hb含量及RBC脆性测定 Hb RBC脆性(NaCL%) (g/1000mL) 最小抵抗 最大抵抗 表2 不同因素对家兔血凝时间的影响 实验 血凝时间 处理因素 管号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实验讲义陈海燕 樊晓丽编10-407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二○一七年二月目录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及溶液配制 11 手术器械及活体解剖技术 12 生理学常用实验仪器及用品 153 常用生理溶液的配制 22 第二部分 必做实验内容第一章 人体的运动系统实验1 人体全身骨骼和骨骼肌系统(基础性) 23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实验2 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基础性) 25 第三章 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实验3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基础性) 28 第四章 感觉器官实验4 瞳孔反射和视野盲点测定 31 第五章血液与循环系统实验5血型鉴定;血涂片的制作(基础性)34 实验6 蛙心搏动观察、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基础性) 36 第五章 呼吸系统实验7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综合性)39 第六章 循环系统实验8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综合性)42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46第一部分 解剖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及溶液配制第一节 手术器械及活体解剖技术生理学实验是以活的动物或人体作为观察对象和实验材料的。

在动物实验中,活体解剖技术对生理学实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着重于学习、掌握些操作技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生理学实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

离体实验法是将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从活的或刚处死的动物体上取出,置于接近正常生理条件的人工环境中,以观察、研究其生理机能。

如离体心脏的灌流、离体肠段的活动以及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等实验。

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

急性在体实验法是动物在麻醉或毁坏脑或脊髓的状态下,用手术的方法暴露某一器官,观察、研究其机能及变化规律。

如在体心脏活动的观察、肾脏泌尿机能的研究等。

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研究,而且实验后动物不能存活。

慢性实验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以完整而清醒的动物为对象的实验方法,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反复观察动物的某一生理机能。

此法常需要先在动物体上施行某种无菌外科手术,如胃肠道瘘管术,或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埋藏电极、或切除某一器官等,须待动物恢复健康后方可进行实验。

这种实验花费时间较长,动物需要特殊的护理,在基础生理学实验中较少安排。

一、手术器械及其用途(一)常用手术器械根据生理学实验的需要,常用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金冠剪、手术镊、眼科剪、蛙类毁髓针、玻璃分针等。

1.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皮肤或脏器。

常用手术刀为刀柄和刀片组合式,也有刀柄和刀片相连的。

根据手术的部位与性质,可以选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手术刀片。

常用的执刀方法有 4 种(1)执弓式这是一种常用的执刀方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于腹部、颈部或股部的皮肤切口。

(2)执笔式此法用力轻柔而操作精巧,用于切割短小而精确的切口,如解剖神经、血管,作腹膜小切口等。

(3)握持式常用于切割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口,如切开较长的皮肤、截肢等。

(4)反挑式此法多使用刀口向弯曲面的手术刀片,常用于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

2.手术剪主要用于剪皮肤或肌肉等粗软组织。

此外,也可用来分离组织,即利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组织间隙,分离无大血管的结缔组织等。

手术剪分尖头剪和钝头剪。

其尖端还有直、弯之别。

生理学实验中常习惯于用弯型手术剪剪毛。

另外,还有一种小型手术剪叫眼科剪,主要用于剪血管或神经等柔软组织。

眼科剪也有直头与弯头之分。

正确的执剪姿势如图 1-4 所示,即用拇指与无名指持剪,食指置于手术剪的上方。

3.手术镊主要用于夹持或牵拉切口处的皮肤或肌肉组织。

眼科镊用于夹持细软组织。

手术镊有圆头、尖头两种,又有直头和弯头,有齿和无齿之别,而且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可根据手术需要选用。

通常,有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坚韧或较厚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无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细软的组织,如血管、粘膜等。

正确的执镊姿势如图1-5 所示,类似于执笔式,较为灵活方便。

4.金冠剪金冠剪尖端短粗,易于着力。

可用于剪皮肤、肌肉、内脏、骨髓以及结线等。

执剪姿势与一般手术剪相同。

5.毁髓针专门用来毁坏蛙类脑髓和脊髓的器械。

分为针柄和针部,持针姿势一般采用执笔式(图1-6)。

6.玻璃分针专用于分离神经与血管的工具。

尖端圆滑,直头或弯头,分离时不易损伤神经或血管。

玻璃分针尖端容易碰段,使用时要小心,如尖端破碎时会损伤组织,不可再使用。

持玻璃分针的姿势同执笔式。

(二)哺乳类动物用手术器械1.止血钳主要作用是分离组织和止血,不同类型的止血钳又有不同的用途。

执止血钳的姿势均与执剪刀的姿势相同(图 1-8)。

常用止血钳有以下三种。

(1)直止血钳分长短两种类型,又有有齿和无齿之别。

无齿止血钳主要用以夹住浅层出血点,以便止血,也可用于浅部的组织分离。

有齿止血钳主要用于强韧组织的止血,提起皮肤等。

(2)弯止血钳与直型的大同小异,也分长短两种,主要用于深部组织或内脏出血点的止血。

(3)蚊式止血钳(蚊嘴钳)此种止血钳头端细小,又叫小止血钳,适用于细嫩组织的止血和分离,不宜钳夹大块或坚硬组织。

2.持针器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

持针器的头端较短,口内有槽。

使用时,用持针器的尖端夹持缝针近尾端 1/3 处。

(图 1-9)。

3.咬骨钳主要用于咬切骨组织,如打开颅腔或骨髓腔等,咬骨钳分为剪刀式和小蝶式两种,前者适用于咬断骨质,后者适用于咬切骨片。

4.颅骨钻5. 缝针用于缝合各种组织。

缝针有圆针和三棱针两种,又有直型和弯型之别,而且其大小不一。

圆针多用于缝合软组织,三棱针用于穿皮固定缝合,弯针用于缝合深部组织。

6.动脉夹主要用于短期阻断动脉血流,如插动脉插管时使用。

二、活体解剖技术(一)动物的选择常用的实验动物有狗、猫、兔、大白鼠、小白鼠、豚鼠、鸽、鸭、蟾蜍或蛙等。

无论选用哪种动物,均需健康。

一般地说,健康的哺乳动物毛色光泽,两眼明亮、眼和鼻无分泌物、鼻端潮而凉、反应灵活、食欲良好。

健康的蛙或蟾蜍则皮肤湿润、喜爱活动,静止时后肢蹲坐、前肢支撑、头部和躯干挺起等。

动物种类的选择需根据实验内容而定,使其解剖和生理特点适合于预定实验的要求。

如研究主动脉弓减压神经传入冲动的作用时,常选用兔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兔的减压神经在颈部自成一束,与迷走神经伴行,易于寻找和分离。

在研究心脏特殊传导组织的电活动时,常选用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及兔的窦房结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在心室内较为粗大,很容易解剖分离。

在生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中,合理地选择实验动物,常常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并非愈是高等动物愈好。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根据实验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考虑。

(二)动物的麻醉在慢性实验或急性在体实验中,施行手术之前必须将动物麻醉。

麻醉可使动物在手术或实验过程中减少疼痛,保持安静,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麻醉剂的种类繁多,作用原理不尽相同。

除了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还会引起其它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在应用时需根据动物的种类以及实验或手术的性质慎重加以选择。

麻醉必须适度,过深或过浅均会给手术或实验带来不良影响。

麻醉的深浅可从呼吸,某些反射的消失,肌肉的紧张程度和瞳孔的大小加以判断。

人们常用刺激角膜以观察角膜反射,夹捏后肢股部肌肉以观察其反应的简易方法了解动物的麻醉深度。

适宜的麻醉状态是呼吸深慢而平稳,角膜反射与运动反应消失,肌肉松弛。

1.常用麻醉剂的种类及用法麻醉剂可分为局部麻醉剂和全身麻醉剂两种。

局部麻醉剂常用 0.5-1.0% 盐酸普鲁卡因或 2%盐酸可卡因作皮肤或粘膜表面麻醉。

在生理实验中,多采用全身麻醉剂,如挥发性的乙醚、氟烷和非挥发性的巴比妥类、氨基甲酸乙酯等,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1)乙醚(ether)是一种呼吸性麻醉剂,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

在用乙醚麻醉猫、兔、或鼠类时,可将动物放在特制的玻璃钟罩内,同时放入浸有乙醚的脱脂棉,动物在吸入后的15-20min 开始发挥作用。

在麻醉狗时,可用特制的麻醉口罩套在动物嘴上,慢慢将乙醚滴在口罩上进行麻醉。

麻醉时需注意动物的保定。

乙醚对呼吸道有刺激粘液分泌的作用,为防止呼吸道堵塞,可用硫酸阿托品(0.1-0.3mg/kg 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

乙醚麻醉易于掌握,比较安全,作用时间短,麻醉后容易苏醒;但要专人管理麻醉,以防过早苏醒或麻醉过量。

(2)戊巴比妥纳(pentobarbital sodium)适用于各类实验动物。

常配制成 5%的水溶液,一般由静脉或腹腔注射。

戊巴比妥钠作用开始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有效时间约 2-4h,不需要特殊照顾。

如在实验中需要补充注射时,可再由静脉注射 1/5 剂量,仍可维持 1-2h。

在麻醉过量时,可产生严重的呼吸和循环抑制,导致动物的死亡。

(3)硫喷妥纳(pentothal sodium)为淡黄色粉末,水溶液不稳定,一般需使用前配制,常用浓度为 2.5-5%,静脉注射,不宜作皮下或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后作用较快,但苏醒也快,麻醉时间较短,一般约1.5h。

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麻醉的深度。

(4)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又名乌拉坦或脲酯。

氨基甲酸乙酯易溶于水,常用浓度为 20-25%。

适用于多数动物:狗、猫、兔多用静脉或腹腔注射,鸟类多用肌肉注射,蛙类用皮下淋巴囊注射。

(5)氯醛糖(chloralose)溶解度较小,常用浓度为 1%,使用前须加热促其溶解,但不可煮沸。

常采用静脉或腹腔注射,可维持麻醉状态 3-4h。

与氨基甲酸乙酯合并常用于电生理实验中。

非挥发性麻醉剂使用简便,维持时间较长,实验中无需专人照管,麻醉深度也较易掌握,因此为大多数实验室采用。

其缺点是苏醒缓慢。

2.麻醉剂的给药途径及方法非挥发性麻醉剂的给药途径为注射给药法,主要有静脉、腹腔、肌肉、皮下和淋巴囊注射。

分述如下:(1)静脉注射常用静脉注射麻醉狗、兔。

狗在麻醉前必须妥善保定,特别是生狗,以防伤人。

保定的方法多为捆绑狗的嘴鼻部。

即用粗棉带从下颌绕到上颌打一结,然后绕向下颌再打一结,再将棉带引至头后,在颈部背面打第三结,最后再打一活结(图 1-10)。

另外,也可用特制的长柄大铁钳将狗颈部钳住,钳夹后将钳头固定于墙角或地面,此时头部不能自由活动,但不影响呼吸。

狗最常用于注射和采血的静脉为前肢内侧的头静脉和后肢小腿外侧的小隐静脉。

注射前需在注射部位剪毛,用手握压静脉向心端处,使血管充血膨胀。

将注射针头顺血管方向先刺入血管旁的皮下,然后再刺入血管,此时可见回血。

注射者一手固定针头,一手缓缓进行推注(图 1-11)。

兔静脉注射兔的常用部位为耳缘静脉。

兔耳的外缘血管为静脉,中央的血管为动脉。

注射前最好将动物放入兔体固定箱内,使兔头露于箱外,以防注射时挣扎。

先除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近心端,使其充血(亦可用动脉夹夹住),并用左手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