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正比例
北师大版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学PPT课件说课

返回
二、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教 学 法
教材
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基于本班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考虑到本班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着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准绳,我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返回
一、学情分析:
Sub Title
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课时: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信息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生活中的实际背景,让学生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新教材调整了知识的安排顺序,原来教材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前面,而新教材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特殊情况给出来的. 从数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看,变量和函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为后面的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都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存在于一次函数中。三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也为方程、不等式、函数解法的补充提供了新的途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找出这些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特点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表述不清,所以设计此问题时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引导同学积极主动的思考,顺利地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从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出发,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探索,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数学建模的思想,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4.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解析:将坐标(2,4)带入函数表达式中,得4=(k+1)·2, 解得k=1.
练一练
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上有两点(x1,y1),(x2,y2), 若x1<x2,则y1 < y2.
4.已知正比例函数y=(2m+4)x. (1)当m >-2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2)当m <-2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当m =0.5 ,函数图象经过点(2,10).
5. 如图分别是函数y=k1 x,y=k2 x,y=k3 x,y=k4 x的图象.
(1)k1 < k2,k3 < k4(填“>”或“<”或“=”);
3.什么是函数值?函数的图像?
一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画法 例1:画出下面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解: ①列表
②描点 ③连线
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 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练一练
1.请你画出y=-3x 的图像,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请你列出几个满足y=-3x 的x,y所对应的点(x,y),并 在图像上描出来,视察它们都在y=-3x 的图像上吗?
7. 已知某种小汽车的耗油量是每100km耗油15 L.所使用的汽油 为5元/ L . (1)写出汽车行驶途中所耗油费y(元)与行程 x(km)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大致的函数图象. (3)计算该汽车行驶220 km所需油费是多少.
解:(1)y=5×15x/100,
即
(2)用不等号将k1, k2, k3, k4及0依次连接起来.
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ppt课件

时间/时 1 2 3 4 5 ---
路程/千米 100 200 300 400 500 ---
.
(2)可以画图
路程/千米
500 400 300 200 100
0 12 34 5
.
时间/分
(3)可以用式子表示
• 如果用t表示汽车行驶 的时间,S表示汽车行 驶的路程,那么
S÷t=100(一定)
.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 两个相关联量,一个量变化,另一
点 个量也随着变化。
不 比值(商)一定 积一定
同 点
y x
k (一定)x×y=k(一定)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反比例图像是一条
直线。
曲线。
.
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保持 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并说说可以用哪些方式 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如果 c 一定, b 成反比例
c和 c和 a和
.
3、判断下面各数量关系中,当哪一个 量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 (1)时间、速度和路程 • (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 时间 •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
.
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
⑵如果y= 8,x和y成 ( 反)比例。 x
2、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 离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收入一定,支出和节余。
4、出油率一定,出油质量和花生仁的总质量。
.
练习与提高:
2、根据关系式判断各题中两种量是不 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⑴收入一定,支出和节余。 ⑵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 ⑶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

8.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
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
围是( D )
A.m<0
B.m>0
C.m< 1
2
D.m>1
2
9.对于函数y=-k2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直线
B.过点
1 k
,
k
2.【202X·呼和浩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 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 昼时长最长,根据上图,在下列选项中指出白昼时 长低于11小时的节气是( D ) A.惊蛰 B.小满 C.立秋 D.大寒
3.【202X·长沙】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 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 图反应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min) 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明吃早餐用了25 min B.小明读报用了30 min C.食堂到图书馆的距离为0.8 km D.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为0.8 km/min
解:画图略.这两个函数图象关于x轴(或y轴)对称. (2)这两个函数中x每取一个值时,其对应的函 数值y有什么关系?
解:画图略.这两个函数中x每取一个值时,其对应的 函数值y互为相反数.
11.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当x=3时,y=-9.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则-9=3k,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数学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
1A 2D 3B 4A 5C
北师大版《正比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北师大版《正比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北师大版《正比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正比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正比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断方法。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
哪种袜子更便宜?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提问:你们是怎样比较的?生:我先求出每种袜子的单价,再进行比较。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生:因为总价=单价×数量,所以单价=总价÷数量。
师: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
(板书:正比例)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1)结合情境图,观察表中的数据,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出示自学提示: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自学并在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2)认识相关联的量。
明确: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后汇报:===…=3、5,每一组数据的比值一定。
(2)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彩带的单价,也就是彩带的单价是一个固定的数)(3)请学生用公式把彩带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六下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章节知识点、达标训练附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知识点、达标训练附解析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一:变化的量1.相互关联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列表与画图都可以表示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分析表格时,要弄清两个变量及相对应的数据;分析图时,要弄清图中横轴、纵轴表示的量的名称,以及图中每一个点所对应的两个量的多少。
3. 一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有规律的变量的变化规律,应先根据题中的条件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将等量关系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知识点二:正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2.如果用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一定)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一定)。
3.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1)首先,要确定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2)其次,要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计算出两个变量每一对数值的比值;(3)最后,根据比值是否一定来判断这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
知识点三:正比例图像1.成正比例的两个量表示的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正比例图象的特征是一条直线。
2.从正比例图象中可以得出任意一点所表示的意义。
3. 观察正比例图象时,要先明确横轴、纵轴表示的意义,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需要计算,由一个量的值可以直接找到与它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知识点四:反比例1.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积一定。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一定)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3.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1)首先,要确定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2)其次,要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计算出两个变量每一对数值的积;(3)最后,根据积是否一定来判断这两个变量是否成反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和数学题目中经常会遇到。
在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性质以及解题方法。
1. 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是恒定的,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加;当其中一个变量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减少。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成正比,那么当体积增加时,重量也会增加;当体积减少时,重量也会减少。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y = kx,其中y和x是两个变量,k称为比例系数。
比例系数k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常数,永远不会变化。
解题方法:当已知比例关系中的一个变量和比例系数时,可以根据等式求解另一个变量。
如果已知有三个数a、b、c满足比例关系a:b = c:x,可以用等式a/b = c/x来求解x 的值。
2. 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乘积是恒定的,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会相应地减少;当其中一个变量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会相应地增加。
例如:一个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与速度成反比。
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短;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长。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y = k/x,其中y和x是两个变量,k称为比例系数。
和正比例关系一样,比例系数k是一个常数,永远不会变化。
解题方法:当已知反比例关系中的一个变量和比例系数时,可以根据等式求解另一个变量。
如果已知有三个数a、b、c满足反比例关系a:b = c:x,可以用等式a/b = c/x来求解x的值。
总结:在解决正比例问题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的比例系数和一个变量求解另一个变量;在解决反比例问题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的比例系数和一个变量求解另一个变量。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 (共19张PPT)

不同点 小)。
而缩小(扩大)。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2、相对应的两个 比值(商)一定。 数的积一定。
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速 度保持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 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 种方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方式一:列表
时间/时 1 2 3 4 5 ……
路程/千米 100 200 300 400 500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8时6分32秒08:06:3221.6.30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6月 上午8时6分21.6.3008:06June 30,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8时6分 32秒08:06:3230 June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8时6分32秒 上午8时 6分08: 06:3221.6.30
谢谢大家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6.3021.6.30Wednesday, June 30,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8:06:3208:06: 3208:066/30/ 2021 8:06:32 AM
表2 速度(千米∕时) 100 50 20 10 5
时间 (小时) 1 2 5 10 20
在表2中相关联的量是( 速度 ) 和( 时间 ),( 速度 )随着( 时间 )变 化,( 路程 )是一定的。因此,时间和速 度成( 反 )比例关系。 问题:从表2中,你是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 又根据什么判断出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8时6分32秒 上午8时 6分08: 06:3221.6.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0 540 630 720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发生什么变化? (3)什么不变? 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90 1
= 90
180 2
= 90
270 3
= 90
…...
2 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
数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质量/千克 10 9 8 7 6 5 4 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正比例
想一想: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有关联吗?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 变化规律?
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1) 边长/cm 周长/cm
1
4
2
8
3
12
4
16
(2) 边长/cm 面积/cm
1
1
2
4
3
9
4
16
1
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
的时间和路程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应付钱数/元 30 27 24 21 18 15
观察上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应付钱数是怎样随着苹果质量数变化的?
(3)你知道什么不变吗?
12 9
30 10
=3
27 9
=3
24 8
=3
…...
高高的山上有头牛
• 高高的山上有头牛, • 两只犄角一个头, • 四个蹄子就分了八瓣, • 小尾巴甩在了腚后头。
《高高的山上有头牛》
找一找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
2.已知a和b成正比例,完成下表。
15
40
2.5
1的量。并把它们 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