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器控制程序(精选、)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精选5篇)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测绘仪器的概念和种类测绘仪器,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
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
测绘仪器的种类有:1、经纬仪2、水准仪3、平板仪4、电磁波测距仪5、全站仪6、陀螺经纬仪7、激光测量仪器8、液体静力水准9、摄影经纬仪10、立体坐标量测11、立体测图仪12、正射投影仪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当下社会,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1关于加强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有效保障计量、检测设备精度及适应质量检测的要求,加强物料和产品的质量管控,以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监视和测量设备范围各生产单位、部门使用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和器具,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原燃料计量(称)设备、地磅称重系统、化验仪器及设备、各产品储量计量仪器、水及蒸汽的流量计量设备等。
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1、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使用、保管、维护工作,确保各设备的正常使用、规范操作。
2、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由具有资质和有专业技术的单位进行。
强制检定需外协质量检验部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及设备部上报企划部对外协调联系;需自检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根据各部门职责范围,由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或化验室等专业人员承担。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进行修复,需要联系厂家协助维修的,由设备部联系供应部(公司)对外联系。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其过程能力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管理。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组织对仪器设备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控制。
3.2检测组主任3.2.1负责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维修及档案管理;3.2.2负责仪器设备维修、降级、封存、报废的审核。
3.3设备管理员3.3.1负责对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3.3.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修理的有关记录及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
3.4设备使用人员3.4.1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成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4.0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购置及验收见《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4.2仪器设备的标识4.2.1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登记建帐、分类编号,该编号应具唯一性,并对该设备粘贴表明其状态的三色标识,以便识别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状态,防止仪器设备的超期超范围使用。
4.2.2标识的分类4.2.2.1合格证(绿色)4.2.2.1.1计量检定合格者;4.2.2.1.2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4.2.2.1.3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4.2.2.2准用证(黄色)4.2.2.2.1多功能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某项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4.2.2.2.2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某项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4.2.2.2.3降级使用者。
4.2.2.3停用证(红色)4.2.2.3.1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4.2.2.3.2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4.2.2.3.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4.2.2.3.4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4.2.2.4对贴有停用证(红色标志)的仪器设备禁止使用,对贴有准用证(黄色)的仪器设备只能使用其正常的功能部分。
对没有使用(6个月以上)的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的设备,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进行封存,并填写《仪器设备封存记录》。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检测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这些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按照规程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操作规程1. 检测前准备在进行检测之前,必须对检测仪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是否充足等。
对于特定的检测项目,还需要根据检测规程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2. 操作流程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对于复杂的操作过程,还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细心,严禁大意和马虎。
3. 数据处理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
包括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还需要进行再次检测,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4. 仪器维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零部件等。
只有保持仪器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检测仪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避免使用损坏的仪器、避免感觉疲倦时进行操作等。
三、结论检测仪器操作规程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牢记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检验检测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1.目的对全站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维护、标识、修理、报废等项管理。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维修、停用、降级的审批,站长负责仪器设备购置、报废的批准;3.2.各分析室负责本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使用、日常维护以及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的编写;3.3.设备资料管理室负责组织仪器设备的验收、标识管理及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程序4.1.购置4.1.1.各分析室如需购置仪器设备,应填《仪器设备申购表》,室主任签署意见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站长批准。
4.1.2.对价值5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除填写《仪器设备申购表》外,分析室还应提交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各供方同类仪器设备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质量保证能力、同类仪器设备的价格比、用户使用情况等。
4.1.3.批准后的采购内容由集团公司采购部门实施,购置合同(或其复印件)由设备资料管理室归档。
4.2.验收4.2.1.仪器设备购入后应经调试、验收合格,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由技术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员会同相关分析室验收,设备管理员填写验收纪录。
验收内容包括:4.2.2.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4.2.3.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4.2.4.验收后处理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按本程序4.3条款建档。
2)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与供方进一步协商处理。
4.3.建档4.3.1.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编号规则对仪器设备统一编号并登记。
4.3.2.各分析室协助仪器设备管理员做好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包括:a)申购表,购置合同及购置调研报告;b)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c)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d)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e)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f)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g)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h)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i)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j)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IS017025)

7.1附表一
仪器设备清册
名称
型号
制造商
编号
使用部门
5.6所有在用仪器设备采用“四色标识”,表明其受控及校准状态,标识上注明仪器设备编号、有效期、检定员。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5.7标准物质的购置由检测人员申请,提出购置申请单报质保部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购置。
5.8使用人员领用的标准物质必须妥善保管并标识,在有效期内使用,本实验室药品的有效期限是三年。
5.9过期的标准物质应报质保部部长批准后销毁。
5.10质保部在周检管理过程中不定期组织抽查是否超出检定/校准周期,若需修正仪器设备是否正确更正了修正值。
5.11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措施
5.11.1一旦发现仪器设备过载、误用、损坏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贴上“禁用”标识。并对照事故责任人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⑧经批准报废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员统一安排,各生产分厂不得自行处理,否则乐捐100.00元。
5.11.2能调整或修理的由实验室进行修理,修复后安排重新校准或核查。若不能修复由质保部组织核实,报负责人批准后报废。
6、质量记录
《计量器具申请购置单》
《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测量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
《仪器维修记录》
5.4.3监测和测量装置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
5.4.4监测和测量装置的维护、保养。
使用者没有熟悉仪器结构性能时,不得任意拆卸仪器。
监测和测量装置应放在阴凉、干燥、无灰尘,无酸碱,无蒸汽的地方。
5.4.5电光天平的维护、保养
框罩内应放置干燥剂(最好硅、矾)
所称之物应放置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IS017025)
仪器校验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此文件确立本公司之仪器校验程序以确保所有用作计量的仪器都在正确和良好的应用状态下使用。
2.0范围表列于仪器校验一览表上之计量性仪器。
3.0定义3.1内部校验:根据相关之校验指引及基准件于公司内由品保部执行之校验工作。
3.2外部校验:由外间之认可机构或制造商执行之校验工作,此等校验应可追溯至有关之国际标准,公司内之基准件或一些仪器(不能或不宜内部校验)应根据仪器校验一览表限期送到供货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进行校验工作。
3.3仪器校验一览表:一份列明所有应校验计量性仪器之总表,表上列明仪器编号、校验日期、下次校验日期及其它按需要列明的数据。
3.4基准件(CALIBRATION MASTER):用作进行内部校验之基准仪器或设备,基准件须经制造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校验(校验应可追溯之相关之国际标准)。
3.5仪器校验指引:用作执行相关之内部校验,应包括相关之校验点,校验公差校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3.6免校:不影响产品品质的仪器设备,将不纳入内校计划。
4.0权责4.1品保部4.1.1负责制定有关之仪器校验程序和校验指引4.1.2负责协调有关之外部校验工作和执行内部校验工作4.1.3内校人员:须经专业或国家培训合格人员,并持有资格证书4.2生产部及各相关部门4.2.1确保所有在应用之相关仪器都校验合格,附上校验标签及未过期4.2.2确保所有过期和附上停用标签之仪器不被使用4.2.3将所有新仪器、过期仪器及已修好之仪器送至品保部进行仪器校验工作4.2.4修务课须定期对免校仪器设备做保养。
5.0内容5.1仪器的订购5.1.1请购时机:1)当需配合新的检验计划或新的检验方法时;2)现有的检测工具无法满足检验需求时;5.1.2仪器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核,再交仪校人员。
5.1.3仪校人员确认是否有闲置仪器,如有闲置仪器,校验合格后将转拨给申请单位。
5.1.4所有新购之仪器由采购部门送往品保部仪校室做校验,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再给使用部门,校验不合格之仪器交还采购退供应商。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1.0目的: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软件)的购置、校准、使用和维护进行控制,保证这些设备的测量准确度并且符合要求的测量能力。
2.0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对生产和品检检测的控制。
3.0职责:3.1质检部负责检测工具的管理及校准工作。
3.2使用部门负责对检测工具的日常维护工作。
4.0工作程序4.1控制方法4.1.1检测仪器的控制分为校准和保养两种,以下两种情况须校准,其余的检测仪器可安排保养。
➢直接用于判断产品质量的检测仪器➢生产中的重要的检测仪器。
4.1.2校准可采用外校及内校两种,具体要求如下:➢外校须追溯到国家计量局。
➢内校须由质量检验部编制《校准指导书》,其应包括校准周期、方法、工具、校准的标准,校准的标准须追溯到国家计量局。
4.1.3需保养的检测设备依照《保养指导书》保养。
4.2质检部根据实际使用的所有检测仪器列入《检测仪器一览表》,《检测仪器一览表》需说明控制方法即:校准(内校、外校)、保养。
4.3校准的实施4.3.1校准的时机:a.《校准指导书》规定的校准周期。
b.新购买时。
c.修理及调整后。
d.过程中怀疑有失准时。
e.大型检测仪器搬运后。
4.3.2质检部根据前次校准日期及核准周期确定校准日期,在校准日期到前以联络文形式通知使用部门作出安排。
4.3.3外校由质检部负责联系合格的校准服务商,校准完成后应取回检定证书或者合格证和校准标签。
4.3.4内校由质量检验部按照《校准指导书》校准,并记录在《校准记录》上,校准后应贴上标签。
4.3.5发现设备失准时,应对失准的影响进行评审,需要时,对已测产品追回重测。
不合格的检测设备由质检部安排送外修理,修理后应重新校准。
4.4使用与维护4.4.1对以下检测工具之使用人须依照《检测设备使用规范》培训合格方可使用。
4.4.2长期贮存的检测工具应按规定加油及包装。
***4.5文件和记录4.5.1质检部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档案,档案中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历次检定报告和使用情况记录。
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管理程序(5篇模版)

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管理程序(5篇模版)第一篇: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管理程序华龙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编号:HLQC/Q 307-27-2015 目的为了使本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购置、验收、领用、检定、分类管理、标识、维护的各项内容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对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及其相关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规定表格计量表606号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见附表1)计量表607号计量器具收发登记表(见附表2)计量表608号计量环境记录表(见附表3)计量表609号在用计量器具抽检记录(见附表4)计量表610号计量器具封存申请表(见附表5)术语和定义5.1监视和测量装置指能用于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资,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
5.2计量设备所有的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数物资以及测量所必须的辅助装置和规范。
5.3检定华龙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编号:HLQC/Q 307-27-2015由法定计量机构确定并证实测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5.4检定规程检定监视和测量装置时,必须遵循的决定性技术文件。
5.5周期检定根据检定规程规定的程序及确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所进行的随后检定。
5.6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认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所代表的值与相应的由参考(测量)标准所获得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5.7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价值在2000元以上或计量准确度对质量有较大影响的计量器具、设备。
5.8非固定资产的监视和计量器具、设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计量器具、设备。
职责6.1 工装设备室为公司计量工作的主管单位。
负责:a)公司内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工作,实施有效控制监督与考核;b)对使用单位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工作实施监督考核;c)对检定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处理;d)属于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购买申请的选择合理性进行考核;e)属于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根据批准的计划、报告实施选型、比价,属于非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根据生产需要实施选型、比价;f)属于非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到货后,进行入库验收检定;属于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到货后进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检测仪器校验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检测仪器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公司品质保证系统所涵盖的各类检测仪器。
3 定义
3.1 仪校员:经国家认可或有资格的机构进行培训合格后,并获取内校资格证的计量人员。
3.2 内校:由本公司仪校员内部执行的校验工作。
3.3 外校:由国家认可、具有计量资格的外部机构执行的校验工作。
4 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全公司所购置检测仪器设备的校验事宜。
4.2 内校员:负责各种检测仪器的送校工作。
5 作业程序
5.1 拟定校验任务:
品质部负责拟订公司仪器<年度校验计划总表>,作为校验的依据。
5.2 送校:
送校前,由品质部依<仪器年度校验计划总表>,填写<仪器送校通知单通>知使用部门将须校验的仪器设备于规定日期送品质部。
需要送外校,品质部应再填写<仪器送校清单>至采购部,联系校验机构进行外校。
5.3 校验:
5.3.1校验追溯系统:检测仪器(公司内部)→经国家认可之专门机构(外校机构)→国家标准实验室。
5.3.2校验方式
a.校验时间:品质部依据<仪器年度校验计划总表>排定校验日期,分内校、外校作业。
b.如无国家标准可追溯时,则依自行制定之标准规格书校验即可。
5.3.3校验作业
a. 内校时,受校件须放置于仪校区待其条件稳定后,再进行校验。
b. 外校时,送国家认可、具有计量资格的外部机构执行校验,验收依公司《设备管理控
制程序》执行。
c. 检测仪器设备之检测方法,由仪校员负责制订各<仪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5.4 校验判定、标示及登录管制:
5.4.1 内校完毕后须填写<仪器内部校验报告>,须交品质管理部最高主管核对后生效。
5.4.2 检测仪器设备送外校验完毕后,仪校员须核对外校报告,并依<检测仪器委外校验允收
标准>验收,并在原报告上签名并判定(合格/不合格),再粘贴上校验标签。
5.4.3 对于校验不合格之检测仪器设备,当精准度不符实际测量需求时,应依据校验报告填写
<检测仪器设备异常处理单>并做相应处理,其期间须追溯至上次校验的执行日期,并立即于检测仪器设备上张贴暂停使用标签。
5.4.4 标签样式:
『校验合格』标签:使用于经送校合格的检测仪器设备。
『免校验』标签:使用于对产品质量没有直接影响者或参考用的设备。
『暂停使用』标签:使用于检测仪器暂时失效不能使用之检测仪器设备。
『报废』标签:使用于无法恢复精准度或功能的检测仪器设备。
5.5 登记、使用及管制:
5.5.1 将校验结果记录于<检测仪器履历表>内,同时与校验报告保存。
5.5.2 上述表单记录依《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实行管制。
5.5.3 检测仪器在搬运、贮存过程中,要按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执行。
5.6 测量仪器偏离校准状态控制:
5.6.1 若发生仪器偏离校准状态,应立即停止使用。
5.6.2 经内校员或送外交机构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5.6.3 对无法恢复的测量仪器,依公司高层领导核准后,由品质管理部负责报废。
5.7公司仪器购买使用管制:
5.7.1 公司各事业部部门须按实际需要购买检测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检测仪器的量值须
能有效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标准。
5.7.2 各事业部部门购买仪器设备须先向实验中心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描述仪器规格及用
途,由品质部高阶主管核准后才能交给采购部门购买。
5.7.3 新购买的仪器设备须先经试验中心负责人验收,送外校验合格并登记到公司仪器台
账,张贴合格标签后才能领用。
5.7.4 各事业部部门须指定专人管理本部门的仪器,仪器出现异常或到校验时期须及时送到
试验中心待校验维修处理。
6 流程图
流程图责任部门表单记录
品质部检测仪器年度校验计划总表
品质部送校仪器清单
采购部/品质部仪器送校通知单
品质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外校)
品质部检测仪器设备异常处理单
品质部量测仪器设备履历表
各使用部门
7 相关文件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采购管理程序》
《质量记录管制程序》
8 相关记录
《检测仪器年度校验计划总表》《仪器送校通知单》
《仪器送校清单》
《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检测仪器设备异常处理单》
《量测仪器设备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