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完整word)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完整word)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比较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一一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2.03.21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

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

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人教版初二下册文言文练习题

人教版初二下册文言文练习题

人教版初二下册文言文练习题在人教版初二下册的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文言文的篇章。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一、阅读理解1. 下面是《史记·汉书》中的一则描写刘邦(汉高祖)的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项羽所丧胜,王侯已尽降,君臣女主相继入赵(赵国)。

或谓高祖#:顺公(指刘邦)欲刼赵大城,咸阳,入宫以王矣。

於是高祖:引扶若、乘舆,顺公即入,闭大门。

既而更文武,令群臣立肃,行君臣礼,故人莫不惊骇。

高祖未知,竟陵侯谢安者,进奏曰:“皇帝非社稷之主也,天作威福深,其非人不与万民同。

”高祖曰:“善。

”问题:根据文中描写,刘邦怎样表现出君主的风度?谢安为什么向刘邦进言?答案:根据文中描写,刘邦在入赵大城时闭大门,然后宣布文武臣子都必须恭敬地行君臣礼,这样的举动表现出他的君主风度。

谢安向刘邦进言是因为他认为皇帝不是社稷之主,而是由天命而来的。

他希望刘邦能够与万民同享天赐的福祉。

二、写作练习2.请你仿写一篇《论语》的篇章,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答案:孔子云:“朋友久不分离,未也;亲也。

”吾生於斯世,身处众多社交场合,留意观察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深为之感。

友谊之于人生,如同明镜,能映照出一个人的真诚与善意。

友谊需要悉心培育,像蓄水一样,日积月累方能滋润芬芳;友谊需要经得起考验,像金石一样,经过时间的磨砺才能更加坚固。

而真正的友谊则需要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像饰品上的珍珠与红玉,互相衬托更加美丽。

友谊之中没有功利,没有仇恨,只有互相扶助与关怀。

友谊之于人生,如同舟行波浪之中,互相依靠与支持;友谊之于人生,如同盛开的花朵,散发出它独特的芳香。

友谊能滋润心灵,使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温暖与舒适。

然而,要维持友谊并非易事。

友谊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与付出,要经常保持联系,相互关心。

友谊并不在乎地位高低,而在乎心灵的相通与交融。

只有真诚地对待,使友谊之花在生活的荒漠中绚丽绽放。

总而言之,友谊是一种无私与善意的情感,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嘤()鸢()飞戾()天横柯()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6.经纶世务者()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7.千转不穷:()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8.窥谷忘反()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猿则百叫无绝()9.水皆缥碧()10.横柯上蔽:()三、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书信)吴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五、对比阅读[甲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
及答案
简介
本文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的汇总。

这些训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目录
1. 古文阅读练题
2. 古文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练题
以下是一些古文阅读练题,每题后面都有选项。

请仔细阅读题目及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 题目一:古文摘抄
选项:
A. [摘抄文章一]
B. [摘抄文章二]
C. [摘抄文章三]
D. [摘抄文章四]
2. 题目二:填空题
选项:
A. 答案1
B. 答案2
C. 答案3
D. 答案4
3. 题目三:文言文翻译选项:
A. 翻译选项一
B. 翻译选项二
C. 翻译选项三
D. 翻译选项四
4. 题目四:句子排序选项:
A. 排序选项一
B. 排序选项二
C. 排序选项三
D. 排序选项四
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纸上,以便稍后核对。

古文阅读答案
以下是古文阅读练题的答案。

1. 题目一:答案为A
2. 题目二:答案为B
3. 题目三:答案为C
4. 题目四:答案为D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增强对古文阅读的能力,并且可以
通过核对答案进行自我评估。

希望这些训练题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
帮助。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一)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③出征。

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值:正好遇到,恰逢。

③即日:当天,当日。

④敛:积攒。

⑤馁:饥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遗至孝至:极,十分 (2)遗作郡主簿作:做,担任(3)辄贮收焦饭辄:就 (4)遁入山泽入:进入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陈遗十分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锅巴)。

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袁山松)和孙恩开战,(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粮食的,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自学导学案
包头市固阳县第二中学刘喜平
2017/6/12 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课下注释,依靠小组的力量完成对课文文义的疏通
2.能够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认识部分文言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部分自己能够认识的文言句式等)
3.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经文章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1.能够掌握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自学自探
阅读材料: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 (选自《新序》)
◎梁君:魏国国君。

◎彀弓:“彀”读“gòu”拉满弓弩。

◎骇:害怕。

◎御:驾车的人。

◎抚:按。

◎忿然作色:气愤得变了脸色。

◎与:助。

◎卜:占卜,古时迷信话。

◎必以人祠:必须用人来祭祀,即杀人做祭品。

祠,祭祀。

◎寡人:自己。

◎援:拉。

◎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本文选自:《新序》,由西汉刘向撰。

一、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对课文文义的疏通。

把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
二、请将重要词语的解释及你所发现的文言现象写在下面
1.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必以人祠,乃雨.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
今.必使吾以人祠
..求雨者
...吾所以
...,乃且雨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
...虎狼
2.文中的文言现象及其他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三、读完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梁君和公孙袭各是怎样的人?能够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
四、“无描写不人物”,这是很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如果你觉得文章当中的描写方法有些单一,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还可以在文中加入怎样的描写方法呢?
五、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我们该怎样确立文章的主人公?
六、学了本文,你觉得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又怎样的指导意义呢?
【翻译】:
梁君出去打猎,见到一群白雁。

梁君下了车,想要拉开弓射白雁。

路上有个路过的人,梁君叫路过的人停下,那个人没停,白雁群害怕(飞走)。

梁君发怒,想射那路过的人。

他的车夫公孙袭下车按着箭说:“您住手。

”梁君气愤地变了脸色生气地说:“你不帮助你的主君却帮助别人,为什么?”公孙袭回答说:“过去齐景公的时代,天干旱了三年,占卜的人说‘一定用人祭祀才下雨’。

齐景公走下庭堂磕头说:‘我之所以求雨,是为了我的人民。

现在一定让我用人祭祀,才将要下雨,我将亲自充当祭祀的牺牲品。

’话没说完,天下大雨达到方圆千里,为什么呢?因为齐景公对天有恩德对人民施恩惠,现在主君因白雁的原因而想射杀人,我公孙袭说主君的话跟虎狼没有什么不同。

”梁君拉着公孙袭的手,与他一起上车回去。

进了庙门,梁君喊“万岁”,说:“今天真幸运啊:别人打猎都得到家禽野兽,我打猎得到对我有利的话回来了。


【阅读训练】: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3分)
(1)白雁群骇____________ (2)言未卒____________ (3)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觉得公孙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骇:害怕;惊怕;惊慌(2)卒:停止;完毕;结束(3)故:原因;缘故
12、(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

13、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14.①懂得进谏的艺术,不讲大道理,而是举实例。

②深明大义,他以齐景公愿牺牲自己为民求雨的故事,及时制止了梁君力兽而射人的虎狼行为。

使梁君认识了自己的严重错误,高兴得为得“善言”而高呼万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