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双向细目表
八年级上语文双向细目表

∨
4
易
11
简答
描写方法
∨
2
中
12
简答
语段的理解
∨
2
易
13
简答
人物
∨
4
中
14
简答
说明对象
∨
2
易
15
简答
分层、说明顺序
∨
2
中
16
简答
叠词
∨
3
中
17
简答
语段的理解
∨
3
易
18
简答
语段的理解
∨
2
中
19
选择
词语的运用
∨
∨
2
中
20
简答
语段的理解
∨
∨
2
难
21
简答
语段的理解
∨
2
难
22
填空
文段的理解
∨
∨
2
难
23
简答
照应
∨
∨
2
中
24
简答
主旨
∨
2
中
25
填空
读音
∨
4
易
26
简答
翻译
∨
6
中
27
简答
课文理解
∨
∨
4
中
写作
作文
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
∨
50
中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试题内容
能力层级
赋分
易中差
积累
理解
运用
鉴赏
概括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双向细目表

内容理解概括
课外现代文
(与课内知识勾连)
理解
概括
0.7
12
3
问答
语言特色品味
理解
分析
0.7
13
5
填空
小诗创作
写作
0.75
课外现代文阅读
16分
14
3
问答
人物形象
课外现代文
(含必读名著)
概括
分析
0.75
15
6
问答
赏析词句
理解
分析
0.75
16
3
选择
文章情节
概括
提炼
0.75
17
4
问答
思想内容
写作特色
应用文知识
理解
分析
写作
0.75
写作
18
30
表达
命题作文
记叙文写作(景物穿插融入,意境美好)
表达
0.75
识记
理解
0.8
5
2
填空
造句
1—3单元补白修辞
理解
运用
0.75
6
6
填空
拟标题
完成采访提纲
新闻单元知识
理解
运用
0.75
阅
读
42
分
古
诗
文
15分
7
4
填空
实词虚词
课外古诗文
(含课内古文考点)
识记
0.8
8
3
选择
虚词用法
理解
0.75
9
2
填空
翻译句子
识记
理解
0.75
10
6
问答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八年级)

初中语文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八年级)
板块题号考试内容题型分值
评价层次难度预估
识记积累理解感悟分析综合运用表达鉴赏评价易中难
基础知识1 字音选择 2 √√
2 字形选择 2 √√
3 词语运用选择2√√
4 病句类型选择 2 √√
5 文学常识选择2√√
6 名著阅读选择2√√
7 语序排列选择2√√
说明文阅读8 说明结构选择 2 √√
9 说明方法选择 2 √√
10 内容概括选择2√√
积累运用11⑴-⑹背诵默写填空8√√
12⑴综合学习表述2√√
12⑵口语交际表述 2 √√
13⑴内容情感选择 2 √√13⑵名句赏析表述 3 √√
课内阅读14 文意把握简答 2 √√
15 内容理解简答 2 √√
16 情感理解表述 2 √√
17 语言赏析简答 3 √√
课外阅读18 情感线索表述 2 √√
19 语言赏析表述 3 √√
20 内容理解表述 2 √√
21 标题含义表述 2 √√
22 拓展生活表述 3 √√
文言文阅读23 词语用法选择 2 √√
24 文言断句表述 2 √
25 句子翻译表述 4 √√
26 对比理解表述 2 √√
写作27 写作表达写作50 √√
120 14 28 12 58 8 85 24 11 0.66-0.73。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八年级(3)语文-双向细目表

语 文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度
备注
1
填空
2分
字音字形
低
2
选择
2分
成语运用
适中
3
选择
2分
语序
低
4
填空
8分
古诗文背诵默写
低
5
填空
4分
名著阅读
低
6
填空
5分
专题
适中
7
填空
2分
古代诗歌赏析
适中
8
填空
2分
古代诗歌赏析
难
9
填空
2分
字音
低
10
简答
4分
文言翻译句子
适中
11
简答
4分
文章内容理解
难
12
简答
4分
概括内容
低
13
简答
2分
说明方法
低
14
简答
2分
关键词语分析理解
适中
15
简答
3分修辞Βιβλιοθήκη 适中16简答
4分
理解文章主旨
适中
17
简答
4分
谈插入用意
难
18
简答
4分
比较作用
难
19
写作
40分
写作
适中
命题
思想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10%
95%
75分
八下双向

1《藤野先生》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我的母亲》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4《三颗枸杞豆》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5《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6《再塑生命》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7《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8《最后一次演讲》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9《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0《悼念玛丽.居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1《傅雷家书两则》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2《致女儿的信》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3《故乡》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4《孤独之旅》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6《心声》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7《白色鸟》双向细目表
18《同桌阿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19《陈涉世家》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0《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1《隆中对》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2《出师表》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3《诗五首》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4《公输》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5《《孟子》两章》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6《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7《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28《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整理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

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doc

初中语文中考双向细目表能力层级鉴探分表难度究析达赏识理要求记解综应评合用价12字音√易22字形√易32文言解词√易42古诗文名句默写√易基础知识52语法知识(复句)√易62标点√中72修辞√易82文学常识√易92理解(概括)事物的特点√易课内小说102感受、体会内容的情感√中(散文、诗理解重点词语(连词)在文中的112√中歌作用、记叙122理解文句的含义√中文)阅读√132品悟语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易142总结节选语段的说明内容√易152分析说明文中的重点词语的作用√中课内理解神话故事在说明文中所起到162√中说明的作用文阅判定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172易读析其作用182语言多元化表达的作用中√分析句子的表情达意192√中课内议论202感受内容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中文阅加强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读212√中222理解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统领关系√中232对重点诗句的赏析√中课内古诗√242感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难阅读对诗歌的总的、多元化的理解,√252如写作特点、主旨、写作手法等中内容4个单字理解(课内文言词的积264√易课外累和运用)文言三个句子翻译(根据语境连词成276√偏难文阅句,以及文言句式的运用)读284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概括√偏难分析景物的特点及其景物描写的294√中课外作用现代304结合重点句子,分析内容√中文阅读(散314分析句子含义及其写作手法√难文)32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画线句子√难写作3340成长中的体验√中规律总结:“基础知识”考点比较固定,训练有规律可遵循,可操作性强。
“课内阅读”注重体裁的多样性,新授课时注重文体知识点和解决此知识点的能力培养。
“课外文言文”考点固定,以课内养课外,足以应对该考题。
“课外现代文阅读”选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考点也比较容易把握,可采用“文科理科化”的思路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考点也在教师的可操纵范围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2
2
字词积累情况
3
成语使用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2
2
字词积累情况
4
排序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
2
2
语感
5
语病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2
2
语感
6
文学常识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2
2
文学常识积累情况
7
古诗文积累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8
888 8
古诗文积累情况
8
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知识综合运用 2 2
2 22
记叙文阅读能力
22
语句作用
现
记叙文阅读能力
23
文句理解
现代文阅读
4
4
4
4 4 记叙文阅读能力
24
写法意图
现代文阅读
2
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25 联系实际理解文本
现代文阅读
2
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26
写作
语文综合运用
50
50
50
写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考试卷双向细目表(2018-2019下)
学科: 语文
试题 题号
知识点
填表时间: 考查内容
知识块
2018年 10月 18 日
题 能力 分 型 要求 值 主客 识理运
观观 记解用
填表 人:
孙春波
试题难
度 考查知识内容的目的
易中 难
性
备注
1
字音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
22
2
字词积累情况
2
字形
22
语文知识和实践的结 合
9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
66
6 6 名著阅读积累
10
诗句赏析
古诗阅读
2
222 2
古诗阅读能力
11
诗句赏析
古诗阅读
4
44
4 4 古诗阅读能力
12
重点词语解释
文言文阅读
2
2 2 2 2 2 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语句赏析
文言文阅读
4
4
4
4 文言文阅读能力
14
体会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3
3
3 3 3 文言文阅读能力
15
文学常识填空
现代文阅读
2
2
2
文言文阅读能力
16
选词填空
现代文阅读
2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17
文本理解
现代文阅读
2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18
词语作用
现代文阅读
2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19
文本理解
现代文阅读
22
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20
语句作用
现代文阅读
22
2
2
记叙文阅读能力
21
文本概括
现代文阅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