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生物必修1教案(三维目标)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2021-2022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简单性的关系,形成事物统一性的观点,认同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2.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3.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

力量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提升分析归纳力量;2.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力量;3.用试验检验膳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问迁移力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蛋白质的学习,对生物大分子有了完整的生疏,对生命体物质有了更多的生疏;2.了解蛋白质的检验试验,养成更严谨的科学试验态度,正确使用试验仪器,选择运用合适的试验方法。

3.感受探究活动过程,认同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领悟探究、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一班级的同学,在学校阶段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已经对有关生物学学问有肯定的感性生疏。

已经学习了有关食物中蛋白质消化吸取的内容,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有肯定生疏,还学习了甲烷、乙酸、氨气等化合物。

高中生的感知力量在学校水平上有了进一步进展,感知富有目的性,已能依据目的全面而深刻地观看事物,区分主要和次要,本质和现象。

特殊是与学校生相比,高中同学的抽象规律思维力量有了进一步进展,已能逐步摆脱具体阅历的限制。

他们往往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争辩问题,能全面地看问题。

高中生简洁接受新信息,他们迫切期望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进一步生疏生命的本质。

新课程的探究活动留意同学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同学对于能够亲自参与学问的探究发觉过程有很大的爱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缘由。

教学过程【导入】大头娃娃大事在安徽阜阳的农村,有一件怪事!从2003年开头,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间续患上了一种怪病。

高一生物《细胞概述》教案浙科版必修1

高一生物《细胞概述》教案浙科版必修1

必修1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②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③进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细胞
体积一般较小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七、板书: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的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八、作业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浙教版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浙教版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浙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各器官的特点及功能;3. 能够描述细胞的生物膜结构及功能;4.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物质运输和能量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1.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2. 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2.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细胞结构;3. 演示物质运输及能量转化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重要性及研究价值。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1.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了解各器官的特点及功能。

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1. 详细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等;2.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选择性通透性。

四、细胞的物质运输和能量转化(20分钟)1. 解释细胞的物质运输过程,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2. 探讨细胞的能量转化,包括葡萄糖分解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六、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生物过程。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课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组织结构和亚细胞器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细胞的组织结构和各种亚细胞器的功能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组织结构和亚细胞器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不同亚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和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
3. 细胞切片和显微镜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的结构图和介绍细胞的基本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
详细介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的功能和作用。

3. 实验探究细胞组织结构(20分钟)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描述不同亚细胞器的结构特点。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各种亚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并通过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生命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细胞题目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展开,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细胞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不同亚细胞器功能和作用的讲解,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浙科版高一生物教案

浙科版高一生物教案

浙科版高一生物教案浙科版高一生物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引入新课: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三)、问题讨论: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__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__、分化有关系;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1)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能举例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比较细胞周期中各个不同时期,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细胞周期的分析理解细胞分裂,进而理解细胞分裂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内容包括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特征以及意义等。

在学习了细胞代谢等细胞活动之后,通过对细胞另一种生命活动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对于细胞的功能的认识能更加系统,也更完整,进一步了解细胞对生命体的重要性。

并为后续相关知识(如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以及细胞周期的主要变化特点三、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本册的第二章又学习了关于细胞的结构基础知识,这都为本节内容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但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的了解还需通过多媒体演示再结合实物,这样才比较容易掌握。

由于本部分关于细胞增殖的名称多,概念多,细胞周期的划分和特征又是多种多样,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烦琐,没有兴趣,所学内容不易记牢,因此要想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小组粘贴及展示植物有丝分裂模式图和组间评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观察、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课【ppt展示】ppt展示由受精卵到胚胎再到幼体的发育过程图片。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第四节细胞核(1)_1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第四节细胞核(1)_1

《细胞核》学历案【内容出处】第二章第四节“细胞核”。

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6年版),P41—43。

(1课时)【课标要求】1.概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运用模型的方法清晰地展示细胞的结构。

【学习目标】1.通过对细胞核自主互动的过程式讨论学习,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能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2.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训练,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尝试制作并讲解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逐步发展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更好地了解生命规律。

4.参与四个实验的资料分析,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感悟科学家探索的精神,增强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5.在对克隆这个社会议题关注的同时,思考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逐步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1.完成预习的自我检测;(目标2)2.完成资料的阅读和思考;(目标2,目标4,目标5)3.完成学案中的任务1,归纳细胞核的作用;(目标1,目标2)4.完成学案中的任务2,设计验证实验;(目标2,目标4)5.完成学案中的任务3,连线及制作核模型;(目标1,目标3)【资源与建议】一、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己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立体模型3.一份导学案4.橡皮泥、扭扭棒及伞藻的图片二、学习建议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是学习的重点,建议学习时通过对所提供的资料中实验的讨论分析以及伞藻实验的验证,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

2.本节内容可以按问题—理论—检验—反思—问题的年轮式流程进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探究核的具体功能和巩固核的结构。

3.自己动手制作核的模型,突破学习难点,进一步感悟细胞核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增加学习的直观性,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点及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篇一: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教案高中生物(必修1)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体验探究和分析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资源的选择:多媒体课件234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I课时)一、三维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双基提要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

2.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素和_________素,是能进行____________作用的自养生物,属于____________核生物。

水体富营养化会出现_____________,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

3.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异养生物。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②______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不同的地方体现在:没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DNA 分子呈_________状,位于_______________中。

5.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和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______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蛋清、试管、熟鸡蛋、食盐、清水。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略)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一)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二)糖类的分类:1.单糖: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2.二糖(化学式):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糖原:分布、分解产物纤维素:分解产物二.细胞中的脂质化学组成:C、H、O、(P、N)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一)脂肪1.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

2.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二)磷脂:1.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三)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蒸馏水、佳得乐、绿茶各一瓶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阐述细组成胞膜的成分;了解细胞膜的功能【技能】:设计实验证明细胞膜的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膜的成分、功能是本课的重点;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细胞膜的存在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技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情感】: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二、教学重难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难点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

三、教学用具:ppt,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学目标:【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技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情感】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本节的重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技能】: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二、教学重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三、教学用具:ppt、实验材料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情感】: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难点:生物膜的流动性三、教学用具:ppt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技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21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第3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理解);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技能】: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探究活动的VCD或者实验材料第2节细胞的分化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技能】: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情感与态度】: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细胞分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片断。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教学目标:【知识】: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了解水平);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情感态度】: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技能】: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难点: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自由基学说相关的纪录片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技能】: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二、教学重点: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