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故事概括200

大闹天宫故事概括200摘要:一、大闹天宫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1.背景:天宫的神仙们举办盛大的蟠桃会2.主要角色:孙悟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托塔李天王、哪吒等二、孙悟空闯入天宫1.孙悟空偷吃蟠桃2.孙悟空毁掉蟠桃园3.孙悟空勇斗天兵天将三、孙悟空与二郎神杨戬的对决1.孙悟空与杨戬的初次交手2.杨戬借助太上老君的宝物与孙悟空激战3.孙悟空被哮天犬咬伤,被真君所擒四、天庭对孙悟空的审判与处罚1.天庭召开联席会议,商议如何处置孙悟空2.判决孙悟空死刑,交付斩妖台3.太上老君提议将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化五、孙悟空脱胎换骨,获得更强大的能力1.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炼成金睛猴2.孙悟空踢倒八卦炉,重获自由3.孙悟空挑战天庭,展现出更强大的战斗力六、如来佛祖的干预与结局1.如来佛祖降临天庭,化解危机2.孙悟空与如来佛祖的对峙3.孙悟空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正文:大闹天宫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发生在天宫的神仙们举办盛大的蟠桃会之际。
故事围绕主要角色孙悟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托塔李天王、哪吒等展开。
在故事中,孙悟空因为未被邀请参加蟠桃会,心生不满,于是偷吃蟠桃,随后毁掉蟠桃园。
天庭的神仙们派出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但都无法战胜他。
孙悟空甚至勇斗天兵天将,大败托塔李天王和哪吒。
随后,二郎神杨戬出马,与孙悟空展开激战。
在初次交手中,杨戬被孙悟空打败。
然而,杨戬借助太上老君的宝物,实力大增,与孙悟空陷入激战。
最终,孙悟空被哮天犬咬伤,被杨戬所擒。
天庭召开联席会议,商议如何处置孙悟空。
在审判过程中,孙悟空坚决不认错,天庭决定判决孙悟空死刑,交付斩妖台。
然而,太上老君提议将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化,以绝后患。
孙悟空被投入八卦炉中炼化,却在炉中炼成了金睛猴,拥有了更强大的能力。
他踢倒八卦炉,重获自由,并挑战天庭,展现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此时,如来佛祖降临天庭,化解危机。
经过与如来佛祖的对峙,孙悟空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大闹天宫的故事。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大闹天宫》,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传奇经历。
孙悟空原本是一只石猴,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一根金箍棒,从此开始修炼成了了不起的神猴。
后来,他在花果山结识了猪八戒和沙僧,成为了孙悟空的好朋友和战友。
故事开始时,玉帝派遣天兵天将前往花果山捉拿孙悟空,但孙悟空却一路打败了天兵天将,最终来到了天宫。
他在天宫中大闹一番,将天宫的宝物抢走,并且打败了许多天兵天将,甚至还闹出了九宫风雷、八卦煞气等灾难,给天宫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聪明才智,他运用变化之术和金箍棒的神奇力量,不断化解天宫的攻击,最终成功逃脱了天宫的围追堵截。
他的勇敢和智慧让人们刮目相看,也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传奇的英雄人物。
然而,孙悟空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叛者,他的目的并不是要与天宫为敌,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归属和自由。
他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对不公正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行为虽然给天宫带来了麻烦,但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天宫的统治和秩序,使得天宫更加注重了对人间的管理和关爱。
最终,孙悟空在取得了自由之后,也回到了天宫,并且成为了玉帝的护法神,为天宫保驾护航。
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神话中的经典,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智慧和追求自由是值得尊敬和追求的品质,也提醒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
总的来说,大闹天宫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启示的故事,它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英勇和智慧,也给人们留下了对自由和正义的深刻思考。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大闹天宫的故事。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大闹天宫。
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经历,他是一只有着神通广大的猴子,能够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更有火眼金睛。
他在花果山上率领一群猴子,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一天,孙悟空听说了天宫中的仙丹,想要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
于是,他带着猴子们闯进了天宫,开始了大闹天宫的行动。
孙悟空先是与天兵天将大战一场,他的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使他势不可挡,一时间,天宫内乱作一团。
接着,他又闯入了玉帝的宫殿,将玉帝的宝座给打碎了,玉帝怒不可遏,派出了如来佛祖来捉拿孙悟空。
如来佛祖与孙悟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但是孙悟空的本领太大,如来佛祖也无法将他制服。
最终,玉帝只好求助于佛祖,佛祖给孙悟空戴上了一顶紧箍咒,让他无法再使用自己的本领。
孙悟空被紧箍咒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五百年后,唐僧师徒去取经路过五行山,孙悟空愿意保护唐僧师徒,希望佛祖能够为他解除紧箍咒。
最终,佛祖答应了孙悟空的请求,解除了紧箍咒,让他重新获得了自由。
大闹天宫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不义之财,不要觊觎他人的宝物。
孙悟空因为贪图天宫中的仙丹,而闹出了一场大祸,最终受到了惩罚。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有正义感,不要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贪图不义之财。
同时,也要明白,任何事情都要有度,不可过度贪婪,否则会遭到报应。
大闹天宫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它不仅是一则神话故事,更是对人们道德观念的警示。
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做一个有正义感、懂得珍惜的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大闹天宫的故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大闹天宫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4d252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4.png)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一篇大闹天宫的故事:西游记的故事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精月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阎罗王去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胜巨灵神、哪吒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
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但眼睛被烟熏坏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换做火眼金睛。
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铜汁喝。
取经缘由·师徒来历如来佛祖因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
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
法名玄奘。
后玄奘母子相见。
报了前仇。
泾河龙王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

大闹天宫的故事概括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大闹天宫》。
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传奇经历。
孙悟空原本是一只猢狲精,后来修炼成了一位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
他在取经路上与天宫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最终成功取得真经,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
故事开始,玉帝在天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所有的神仙和宾客。
孙悟空闻讯赶来,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受到邀请。
愤怒之下,他大闹天宫,将宴会上的美酒美食尽情享用,还偷走了玉帝的蟠桃。
这一举动激怒了玉帝和其他神仙,他们纷纷出动兵将孙悟空逮捕。
然而孙悟空神通广大,屡战屡败,最终逃回了花果山。
玉帝派遣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孙悟空,但是都被他打败。
最后,玉帝只好请佛祖出手,佛祖施展神通,将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唐僧师徒取经路过,解救了孙悟空,收为徒弟,一同取得真经。
这个故事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情节,展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智慧和强大力量。
同时,也表现出了玉帝的威严和佛祖的慈悲。
故事中的
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闹天宫》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说,更是中国文化
中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广泛流传,也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故事中的精神内涵也是深
入人心,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总的来说,《大闹天宫》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它
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乐趣,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这个故事将会一直被人们传颂、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闹天宫简要概括60

大闹天宫简要概括60【篇一:大闹天宫简要概括60】孙悟空大闹天宫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惟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众将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篇二:大闹天宫简要概括60】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大概50至60字左右) 语文图腾p騇z愘82014-11-13【篇三:大闹天宫简要概括60】内容简介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
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
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
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大闹天宫神话故事分享

大闹天宫神话故事分享民间涌现了很多很有趣的神话故事,下面跟小编一起遨游神话是世界吧。
民间故事大全:大闹天宫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过着自由的生活,因拿了龙王的镇海之宝--金箍棒占为己有,被龙王告上天庭。
太白金星献计:将孙悟空骗上天庭。
明封为弼马温(一个管理喂养天马的小官),暗中则压制他。
孙悟空到天庭,识破诡计,捣毁了御马监,反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玉帝恼羞成怒,命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于是,在花果山的上空,打了起来,结果未能捉住悟空,玉帝接受金星献策,假意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并将蟠桃圆交他掌管,想把他骗来,软禁在天上。
孙悟空听说蟠桃园中的仙桃非常稀罕,自己挑选几个大仙桃,饱餐了一顿。
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
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得知王母要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惟独没他。
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欺骗阴谋,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
哪知酒醉迷糊,撞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
玉帝和王母气得咬牙切齿,立命李天王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兴事问罪。
一场激战开始了,孙悟空与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
最后,因遭到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
天神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损伤不了孙悟空一根毫毛。
玉帝又将孙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烧。
未想孙悟空并未烧死,还练出火眼金睛,打上灵霄宝殿。
一路上的天兵天将,望风披靡,玉帝狼狈奔逃。
猴王胜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树齐天大圣旗幡,与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民间故事:田母的传说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许多许多年后,人不断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有时,猎物甚至不能够填饱肚子,人们开始焦急起来,为寻找新的食物,狡尽了脑汁。
恰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并很快下起了大雨,他们居住的山脚下的河水开始上涨。
大闹天宫故事梗概

大闹天宫故事梗概
大闹天宫,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孙悟空的
成名之作。
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讲述了孙悟空在取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的经过。
故事开始,玉帝在天宫举行了一场宴会,邀请了各路神仙前来参加。
孙悟空得
知此事后,也想参加,但被天兵天将拦住,不得入内。
孙悟空愤怒之下,开始大闹天宫,他一路打败天兵天将,闯入天宫,吃了太多的仙果,偷了天宫的芭蕉扇,并在宴会上捣乱,引起了天宫的混乱。
玉帝见状,怒不可遏,派遣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孙悟空。
然而,孙悟空却凭借自
己的法术和金箍棒,将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一时间,天宫内外一片混乱。
在混乱中,玉帝想到了唐僧师徒,他知道孙悟空原本是玉帝的天庭大神,为了
不让他继续捣乱,玉帝决定放他离开,并让他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孙悟空听从玉帝的命令,最终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与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一起踏上了取经之路。
大闹天宫故事梗概至此结束。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英勇和法术的高超,更凸显了他的顽皮和叛逆。
故事中的种种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的个性特点,也能感受到他对不公正的行
为的反抗,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
这些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这个故事能够被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大闹天宫故事梗概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也传达了一
种对抗不公正、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神话故事-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是出自于西游记中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神话故事-大闹天宫吧!
大闹天宫
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
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
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
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
玉帝又接受太白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想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
”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一日,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七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
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设宴。
”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
”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
”可是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大圣,于是那仙女先入树林之下摘桃,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
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原来那大圣变成小人,正睡在此枝,被她惊醒。
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
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盛会。
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
”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
猴王火冒三丈,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正行时碰见赤脚大仙正要去赴宴,他把赤脚大仙骗到通明殿下,自己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只见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可把大圣高兴坏了,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看见几坛已造成了的玉液琼浆,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渐渐酒意朦胧有了醉意,摇摇摆摆来到太上老君之处,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回至花果山界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
却说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圣的定身法术,一周天方能解脱,回奏王母,又有人来奏:“不知什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琼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
”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
又有太上老君来奏,有人偷吃了他的九转金丹。
少时,又有齐天府仙吏叩头道:“孙大圣不守执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转,更不知去向。
”玉帝又添疑思,只见那赤脚大仙又上奏道:“大圣假传旨意,自己上当受骗。
”
玉帝听了这些后暴怒,吩咐了天罗地网之兵,各各提铃喝号,围困了花果山。
孙悟空打败了四大天王,哪咤三太子等天兵天将,不料在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
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