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和治国观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和治国观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和治国观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1、儒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2、道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3、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4、法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5、名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6、阴阳家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诸子百家的治国观点儒:我们最熟悉的流派,几乎成为了中国乃至东亚国家的人文标签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几大主张,明确君臣、父子之礼,划定夫妇、长幼之别;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前代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

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儒家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追求,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倡导孝道、___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___、___、___道家思想主张: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简朴。

反对功利主义和社会规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

老子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老子、___、列子墨家思想主张: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无为而治,主张以仁爱为中心,消除社会不平等和战争。

注重改革社会制度来实现和谐。

___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___、___名家思想主张:名家思想主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辩证思维。

追求个人成功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提出“实事求是”和“胜任论”的观点。

纵横家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___、___、___法家思想主张:法家思想主张严格的法律和刑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强调君主的权力和统治,注重实际政绩。

___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___、___、___兵家思想主张:兵家思想主张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和战争胜利的策略。

提倡实用主义和策略性思维,推崇武力的运用。

孙子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孙子、___、___阴阳家思想主张:阴阳家思想主张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形成。

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___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___、___波斯思想主张:波斯思想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的追求。

宗教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很大。

波斯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___创始人佛陀子是其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佛陀子犹太思想主张:犹太思想注重宗教和道德规范,认为人类应该遵守的戒律和传统。

___对中国思想的影响不大。

代表人物:无总结: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主张和代表人物,涵盖了道德伦理、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等众多方面。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诸子学派的基本内容

诸子学派的基本内容

诸子学派的基本内容
诸子学派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他们的基本内容如下:
1.儒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其核心思想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常”、“仁、义、礼、智、信”等。

儒家强调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2.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核心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倡导个人的自由和超越常规的思考方式。

3.墨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其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尚
同”、“尊师重道”。

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和全民平等,强调农业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

4.法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核心思想是“法治”、“律而不破、
弊而不改”。

法家强调法律和法治的实际效果,认为政治应该依靠法律和制度管理。

5.名家:名家学派是诸子学派中非常特殊的一支,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名家
的思想特点是提倡权谋政治,强调以稳妥、灵活、有技巧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

6.农家:农家学派主张天下大同和平共处,强调农业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创造
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诸子百家其他事情通过《孙子兵法》来处理属于“折射”。

如果不了解道,即使用《孙子兵法》处理兵事也属于“折射”。

《鬼谷子》、《孙子兵法》可以(也应该)混用。

本站整理的道家、纵横家、兵家的典籍,其中有些原文带颜色的词句,是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感觉不错标记的,不要在意。

注释、译文皆摘自网上,原文也可能会有出入。

古书无标点。

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黄帝阴符经》纵横家王诩《鬼谷子》刘向《战国策》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司马穰苴《司马法》尉缭《尉缭子》《三十六计》医家方技家《黄帝内经》名家邓析《邓子》公孙龙《公孙龙子》儒家孔伋《中庸》曾子《大学》墨家墨翟《墨子》法家韩非《韩非子》商鞅《商君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引自百科: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文化常识先秦诸子12家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文化常识先秦诸子12家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文化常识先秦诸子12家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诸子百家其他事情通过《孙子兵法》来处理属于“折射〃。

如果不了解道,即使用《孙子兵法》处理兵事也属于'折射〃。

《鬼谷子》、《孙子兵法》可以〔也应该〕混用。

本站整理的道家、纵横家、兵家的典籍,其中有些原文带颜色的词句,是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感觉不错标记的,不要在意。

注释、译文皆摘自网上,原文也可能会有出入。

古书无标点。

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黄帝阴符经》纵横家王诩《鬼谷子》X向《战国策》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司马穰苴《司马法》尉缭《尉缭子》《三十六计》医家方技家《黄帝内经》名家邓析《邓子》公孙龙《公孙龙子》儒家孔伋《中庸》曾子《大学》墨翟《墨子》法家韩非《韩非子》商鞅《商君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引自百科: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实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个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个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称“巨(钜)子”。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一、儒家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春秋》核心思想:“礼”和“仁”,呼吁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以德治国”;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育上,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2.孟子代表作:《孟子》核心思想:政治上提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

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本善”。

被尊称为“亚圣”。

3.荀子代表作:《荀子》核心思想:政治上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恶论”。

二、道家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哲学思想:“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2.庄子代表作:《庄子》核心思想: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

三、墨家创始人:墨子代表作:《墨子》核心思想: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

四、法家主要人物:韩非代表作:《韩非子》核心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五、兵家1.孙武代表作:《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法。

2.孙膑代表作:《孙膑兵法》核心思想: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军事名言均出自兵家。

六、纵横家主要人物:苏秦、张仪战国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苏秦主张合纵,说山东六国之力以抗秦。

张仪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兵贵胜,不贵久。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纵横家
鬼谷子、苏秦、张仪
《鬼谷子》《苏子》《张子》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李耳
《老子》
(《道德经》)
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无为而治
无为而无不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小国寡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欲速则不达。
墨家
墨翟
《墨子》
兼爱非攻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Biblioteka 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兼相爱,交相利。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孟轲
《孟子》
德治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名家
惠施、公孙龙
《公孙龙子》
“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
医家
扁鹊
《内经》《外经》,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列御寇
《列子》(《冲虚经》)
清静无为
法家
李悝、商鞅(法)、申不害(术)、慎到(势)、李斯、韩非(法术势)
《韩非子》
变法图强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兵家
孙武、司马穣苴、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
《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兵者诡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
诸子学派
代表人物
着作学说
思想主张
名言警句
儒家
孔丘
《论语》
礼乐仁义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合纵连横,争霸天下。
阴阳家
邹衍
《邹子》《邹子终始》
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德循环论)
农家
许行
为神农之言
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
杂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兼儒墨、合名法
小说家
刍荛…等等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庄周
《庄子》
(《南华经》)
逍遥自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道家
荀况
《荀子》
性恶劝善
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