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线硬点产生原因与防治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铁道电气化接触网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设施,它为列车提供电能,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接触网会产生硬点,导致接触线与接触网接触不良,甚至出现断线、脱网等故障,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那么,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改进对策呢?接下来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1. 材料质量问题接触网由导线、绝缘子、悬挂装置等构成,而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接触网的整体性能。
如果导线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绝缘子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接触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硬点,影响了正常的电能传输。
2. 设备老化接触网作为铁路设施,长期的使用会使得其设备发生老化。
老化的设备易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这就会导致接触网产生硬点,影响了其正常的使用和性能。
3. 环境影响铁道电气化接触网处于户外环境中,受到风雨、高温、寒冷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接触网易受到外力影响,导致变形或损坏,从而产生硬点。
4. 不合理的施工和维护在接触网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或者维护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接触网产生硬点。
比如不合理的连接方式、接地方式等都会影响接触网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几个主要原因,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对应的改进对策。
二、改进对策1. 提高材料质量首先要解决接触网产生硬点的问题,就需要从提高材料质量入手。
对于导线、绝缘子等材料,应该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进行生产和使用,从根本上减少了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可能性。
2. 定期检测和维护铁道电气化接触网是一个大型的设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只有在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处于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接触网的正常使用。
需要对接触网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减少了硬点的发生。
3. 强化人员培训在接触网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才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浅谈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浅谈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摘要:随着主要干线列车速度的提高,铁路弓网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接触网硬点一直是影响铁路牵引供电弓网受流质量的顽症。
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
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车高速行驶的前题,理解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治,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
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及整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1接触网硬点的危害1.1造成机械伤害接触网硬点会造成受力电弓和接触导线的撞击,必然会加大机械耗损。
长此以往,会出现接触网断线和受电弓的折断,出现电网事故。
1.2电弧伤害硬点会造成弓网离线,在离线瞬间产生的高温电弧,会严重危害到受点弓和接触网的安全。
接触网硬点会造成机车受点弓离线,危害到机车牵引电机和受点弓等以及供电系统。
导线硬点会影响加速度,过大时会出现离线,造成机械破坏。
对接触导线的伤害除了对接触导线的点蚀、汽化以外,就是对导线的高温退火。
对受电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弓头的点蚀、汽化;过小时会出现弓网接触不良。
1.3污染环境弓网离线时,产生的高温电弧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和辐射,不仅对环境的危害巨大,还会严重干扰周围的线路。
2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2.1接触线硬弯变形接触线线材本身制造工艺和所用材质的不同,往往会在运输和施工架设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损伤,使接触线产生不规则的硬弯。
2.2接触网零部件产生的硬点在定位器、电连接线夹、中心锚结线夹、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处等,因为接触网零部件重量的集中增加,受电弓接触力突然发生变化,形成硬点。
2.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硬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无张力放线导线张力不足、使用紧线工具不当、人员踩踏导线等原因,会造成接触线弯曲,形成硬点。
2.4施工质量不高造成的硬点因为施工不规范,造成的定位器坡度调整不标准、接触线扭面、锚段关节抬高不够等,撞击受电弓,形成硬点。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作为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接触网上常常会出现硬点现象,给铁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硬点主要是指接触网的导线因为各种原因在一定位置出现硬化、变形或断裂,影响接触网正常导电,严重影响了列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性。
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设备的老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运行维护不到位等因素。
这些原因导致接触网硬点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营。
对于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找出导致硬点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的原因分析对于铁路电气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硬点问题会导致接触网供电不稳定,从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通过深入分析硬点问题的产生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对策,提高铁路电气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铁路运行的正常进行。
对铁路电气化系统的硬点问题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推动铁路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和提升,为铁路运输的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探究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改进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的原因分析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是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设备老化、环境因素和运行维护不到位。
设备老化是导致硬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接触网的导线、绝缘子等部件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接触网的电阻增加,进而影响供电质量和安全性。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硬点产生的重要原因。
铁路线路经过的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天气、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强风、雷电等天气因素可能导致接触网受损,产生硬点问题。
接触网硬点病害分析及整治对策

网问 的配合 , 如线路 的变坡 点 , 是 正坡直 接变成 例 特别 负坡 的变坡 点 ,反 映在 弓网关 系上就 相 当于一个 导线 变坡 点 ,如 果此处 正好 是接触 导线 的变坡 点就 可能 出 现很 强烈 的硬点 。 () 2 线路 道 床质 量对 受 电弓与 接触 网的接 触 力影
来越受 到关 注 ,而接触 网硬点一直 是影 响铁路 牵 引供 电弓网受 流质量 的顽症 。硬点 的存 在容易造成 受 电弓 和接触线 的机 械损伤和 电弧烧伤 ,严重 时可能诱 发 弓 网故 障。了解硬 点产生的原 因并有针对性 地进行整治 , 创造 良好 的弓网关 系 ,可 以有 效地保证 电力机车 的安 全行驶 。
圈
・
接 触 网硬 点病 害分 析 及 整 治 对 策
太 原 铁 道 科 技
伤及 刮 伤等 ( 明显 痕 迹 的就 称 之 为 ” 弓点 ” ; 弧 有 打 )电
( ) 检修 调 试 程 中处 理 不好 会 存在 导 线坡 度 4在
伤害是指 硬点 引起 的 弓网离 线和 离线 瞬间产 生 的高温 电弧会对 机车受 电弓的 弓头 产生点 蚀 、 汽化 , 时也会 同 对接触 网导线产 生点蚀 、 汽化 , 严重 时会 使导线 发 生高
不正常的升高( 或降低 )甚至出现撞弓、 弓现象, , 碰 形
成 这种现象 的本征状 态 即为 硬点 。接 触 网硬点 是一种
0 引言
有威胁的物理现象 ,它会破坏 弓网间的正常接触和受
流, 加快导线 和受 电弓滑板 的异常磨耗 和撞击性损 害 ,
随着 主要干线列 车速度 的提高 , 铁路 弓网关 系越
响也 很大 ,如道 床的 弹性系数 、振 动周期 及各 种病 害 等 , 接触 网运行影 响很 大 , 对 由于机车 或线路 原 因产生
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硬点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冲击力 和加速度,使得受电弓在通过时受到 瞬时的强烈冲击,从而导致受电弓磨 损、振动和噪声等问题。
硬点的分类
根据硬点的形成原因,可分为静态硬点和动态硬点。静态硬 点是由于接触线自重、悬挂点位置不正确等因素引起的,而 动态硬点则是由于接触线的振动、风力等因素引起的。
硬点可能改变受电弓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影响受电弓的稳定运行,进而影响列车 的安全运行。
0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处理 措施
施工阶段预防硬点产生的措施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选用优质、高强度的材料,确保接触网结构稳定性和 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施工精度和稳定性 ,减少硬点产生的可能性。
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 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8
目录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基本 概念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危害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处理
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基本 概念
硬点的定义
硬点
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硬点是指悬 挂点与接触线之间的非线性突跳点, 通常是由于接触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 响而产生的。
接触网硬点检测与定位方法
检测方法
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 激光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等, 对接触网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定位方法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接触网的几 何参数和电学特性,采用数学模 型和算法对硬点进行定位和分析 。
04
案例分析
某铁路局接触网硬点事故案例
事故概述
某铁路局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了 一起因接触网硬点引起的列车震 动和颠簸事故,导致部分列车晚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即接触线被电车用电正常运行时在接触线上出现硬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装设接触线施工质量不达标、材质问题、接触线老化、外界因素等。
下面将对产生硬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装设接触线施工质量不达标是导致接触网出现硬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安装和调试过
程中,如果工人技术不过硬,安装不规范,接触线张力不足或不均匀,容易导致接触线出
现硬点。
如果安装工艺不严格,安装环节存在松懈或疏忽,也会造成接触线的硬点问题。
改进对策应该是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在装设接触线时加强质量
监督,确保安装工艺严格规范。
接触线材质问题也是导致硬点产生的原因。
接触线通常采用铝合金,但如果选用的材
料质量不好,或者存在杂质、材料不纯等问题,容易导致接触线出现硬点。
改进对策应该
是提高接触线材质的质量检测标准,引进高质量的材料,确保接触线的材质问题不会导致
硬点产生。
接着,接触线老化是造成硬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接触线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导
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会逐渐降低,容易出现断裂、变形等问题,从而形成硬点。
为了改进这
一问题,可以加强接触线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老化严重的接触线,避免
硬点的产生。
外界因素也会导致接触线出现硬点。
天气的变化、降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会对接触线产
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接触线出现硬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加强对接触线
周边环境的维护,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接触线使用的外界因素。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铁道电气化接触网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电力机车提供了动力,并为列车提供了供电保障。
然而在铁道电气化接触网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硬点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分析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1. 环境因素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的产生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高湿、强风等情况下,电气化接触网易出现老化和腐蚀,导致硬点问题的产生。
2. 设备老化由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设备长期使用,设备老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接触网硬点问题的产生,例如金属部件的磨损、断裂等情况。
3. 设计不合理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的设计中,如果没有考虑到设备使用寿命、环境因素等因素,也会导致接触网硬点的产生。
4. 维护不及时对电气化接触网的维护不及时,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工作,也是导致硬点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改进对策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为了解决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硬点问题,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损坏和老化现象,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技术改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接触网的抗老化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接触网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进行技术改进,提高接触网的整体性能。
3. 完善管理制度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的管理制度应该更加完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和维修,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优化环境保护措施对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应该加强,保障电气化接触网设备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5.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维护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铁道电气化接触网运行过程中,硬点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技术改进、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环境保护措施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硬点问题,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有关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由于长期承受列车牵引力和强风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硬点。
硬点是指接触网上紧张度和钢丝绳张力的不平衡引起的局部绝缘破坏现象。
硬点的存在会给列车通过带来噪音、振动和安全隐患,降低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性。
产生硬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接触网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和失误,例如接触导线的切割尺寸不合适、桥梁、隧道和立柱的设计不当等。
2. 长期使用和不良环境因素引起的老化和损伤,例如接触导线的变形或腐蚀、松动和热胀冷缩等。
3. 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强风、冰雪、雷击等天气因素。
为了避免接触网产生硬点的情况,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改进对策:
1. 接触网制作和安装过程应该做到精细化管理,增加相关的检查和质量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失误和缺陷。
2. 针对接触网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和损伤问题,应该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保障接触网的正常运转。
3. 对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应该加强天气监测和预警,做好预防措施,如加强隧道和桥梁的保护,采取抗强风天气的措施,避免雷击等灾害的发生。
4. 在接触网维护上,应该注重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增加维护设备的完善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接触网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铁道电气化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很多,需要在接触网制作、安装和维护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改进,以避免硬点的发生,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线硬点产生原因与防治摘要: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处于室外环境中的核心组成,是主要供电设施,其功能是全天候沿铁路向电力机车源源不断输送电能。
电力机车电能的取得,要依靠良好的弓网系统关系。
接触网硬点是影响弓网系统关系,干扰电力机车受流是否稳定的原因之一。
如何减少硬点危害,保证弓网系统运行正常,是电气化铁路可靠运行的重要内容。
接触网硬点不仅会破坏弓网系统正常运行,还会加速接触线和机车受电弓的损耗,缩短接触线和机车受电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弓网故障,影响铁路行车的安全。
作者在本文中,谨从对接触网硬点的理解,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方面进行浅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硬点弓网系统危害防治1 接触网硬点概述电力机车的受电弓在高速运行中,时刻要与接触线的接触面保持良好的滑动接触,其互相间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压力,以保证通过接触面良好接触实现电能传输。
其接触压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种引起受电弓与接触线间的接触压力突然变化的因素称为接触硬点,而接触网系统中引起接触力变化的影响则为接触线硬点。
对于弓网系统而言,硬点是相对存在的,即接触网与受电弓都可能是硬点产生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互的,一方的硬点必然影响两者的平衡。
在接触网结构中,硬点是接触网结构中的一种缺陷,是接触网接触悬挂弹性不均匀状态的外在表征。
电力机车受电弓运行速度越高,这种表征就越明显,对打破弓网系统平衡性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结构中,硬点是评价和衡量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系统关系的重要参数,是影响到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稳定与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因素。
2 接触线硬点的危害在实践中,一般将接触线硬点的危害分为机械损伤、电弧伤害和电气系统伤害三种。
2.1 对接触线和受电弓产生机械损伤在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接触面保持滑动过程中,硬点的影响会造成接触压力的突然变化,这种突然变化可能存在于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冲击,表征现象就是对受电弓或接触线突然出现一种撞击,在撞击处会加大接触线接触面和受电弓的局部机械磨耗。
这种不均匀磨耗会加速缩短接触线和受电弓的正常使用寿命,且当磨耗达到一定累积时,还可能会造成接触网断线和受电弓折断,引发弓网故障。
同时,当硬点出现在分段绝缘器、器件式分相、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重要连接位置时,还很容易出现击打受电弓,即“打弓”现象,对接触网系统安全运行产生极大影响。
2.2 对接触线和受电弓产生电弧伤害在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接触面保持滑动过程中,稳定的接触压力使受电弓与接触线保持摩擦接触。
当这种稳定的接触压力受到影响,即遇到硬点时,受电弓与接触线间的接触会发生瞬间脱离,产生空气间隙,随即产生火花或拉弧。
这种弓网间的瞬间脱离状态,会影响到受电弓的正常受流,互相间的火花或拉弧还会对接触线、受电弓均造成一定程度的烧伤,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接触线被烧断,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2.3 对牵引供电系统和机车产生电气系统伤害当受电弓和接触线因遇到硬点而产生瞬间脱离,空气间隙间形成的火花或拉弧现象,会使机车受流发生突然变化,形成过电压和电磁谐波等,对牵引供电系统和机车内部设备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电气系统伤害。
3 接触线硬点产生的原因3.1 结构特点影响3.1.1特型定位器选用的影响。
在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中心柱及绝缘锚段关节式分相的转换柱、中心柱处,常采用的定位器为特型定位器,这种定位器具有较大的自重,因自重造成的负荷集中,通过定位线夹传导至接触线上,导致接触线在定位线夹处出现明显的负荷集中现象,该处接触网弹性出现不均匀而形成了硬点。
3.1.2 接触网设备安装处所的影响。
在接触网器件式分相、分段绝缘器、电连接器线夹、中心锚结线夹、隔离开关、避雷器引线线夹及供电线上网点线夹等设备零部件安装处,设备及线夹的重量,导致负荷集中,对受电弓接触压力发生变化,形成硬点。
3.2 施工过程影响3.2.1 小张力或人工放线影响。
接触线在施工展放架设过程中,没有采用恒张力或放线张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放线过程中,放线张力过小或不稳定,不足以克服接触线绕盘张力,绕盘张力形成的内部应力会造成接触线变形、扭曲、扭面、硬弯,甚至是线型翻转等现象,从而形成硬点。
在展放接触线过程中,使用的“S”钩不挂放线滑轮或“S”挂设距离不均匀,也是放线过程形成硬点的原因之一。
3.2.2 放线遗留问题处置不当影响。
当出现上述接触线变形、扭曲、扭面、硬弯,甚至是线型翻转等现象时,未进行及时的顺直、调正等处置,形成了接触线的永久变形而形成硬点。
3.2.3 施工工艺原因影响。
在进行接触网定位、吊弦等设备安装,因定位坡度调整不到位、吊弦长度不恰当等,造成安装后形成坡度过大过小、限位止钉调整不恰当、定位与定位间、吊弦与吊弦间高差超标等问题,而形成硬点。
3.2.4 其他施工不当行为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或在后期的运营维护检修过程中,施工人员未严格执行禁止踩踏接触线、禁止敲击接触线等要求,或者使用工具不当,野蛮施工形成的硬点。
3.3 自身以外原因3.3.1 线路质量原因。
当遇到线路调整,比如铁路其他相关部门起道、拨道作业,造成轨面、曲线超高和侧面限界的变化时,间接导致接触线导高、拉出值等基本参数的被动变化而未及时调整形成的硬点。
同时,线路路桥结合处、路隧结合处、桥隧结合处等,也容易因线路平整性问题间接影响接触线导高及平顺性,从而形成硬点。
3.3.2 外界环境影响。
在台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时,受到外界异物飞落、撞击接触线,造成接触线变形、受损等影响而形成硬点,这种情况在沿海地区较常见。
在冰雹、大雪、结冰等恶劣天气时,接触线覆冰处置不及时,造成负荷不均匀增加,从而形成硬点,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较常见。
4 接触网硬点的防治方法接触线硬点的形成,原因复杂,往往从系统上分析,原因还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原因集中体现的结果,处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施工或运营维护检修工作,为尽最大可能消除接触线硬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将硬点或可能造成硬点的原因尽可能消除,以实现弓网系统的受流与运行最佳状态。
4.1 严格落实恒张力放线工艺为实现接触线的平直性和确保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接触线的架设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线施工时,或在运营维修中涉及更换接触线时,要严格落实使用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接触网恒张力展放的工艺技术要求,防止接触线变形、扭曲、扭面、硬弯形成的硬点。
4.1.1恒张力施工线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放线条件上,要确保放线锚段内接触网支承结构(腕臂、定位管、定位器等)已安装完毕,承力索已架设,两端下锚柱的补偿装置结构已安装完毕。
同时,在技术准备上,要确保放线锚段内吊弦、中心锚结、电连接器已计算并预制完毕,同时,要按设计的接触线材质、绕线张力、额定张力等在技术方案中明确放线张力(一般不小于接触线线盘的绕线张力,不大于额定张力)。
4.1.2 放线施工机械设备与人员的配合。
要注意协调好恒张力放线车、接触网作业车、人工车梯之间的配合。
4.1.3提供运行动力的接触网作业车应保持相对恒定的运行速度。
放线过程中,接触网作业车一般保持3至8km/h运行,通常以5km/为宜,且不宜发生急停急起现象。
4.1.4接触线展放起锚方向的控制。
恒张力放线施工时,宜从闭口侧关节的锚柱起锚(即从需要穿越非支方向起锚),人工穿线拉至锚柱的补偿装置处连接牢固后平顺起锚。
4.1.5 规范使用“S”钩。
根据施工经验,在接触线展放过程中,一般以不超过5米距离挂设一个“S”钩,并保证在跨距内均匀布设,同时在“S”钩下端应挂设放线滑轮,展放出盘的接触线人工抬放至放线滑轮轮槽内,防止出现滑轮撞线、卡线等现象。
4.2 提高接触网设备安装质量在接触网系统中设备零部件、线夹等自身负荷集中处,易形成硬点,在安装时要严格执行安装工艺技术标准。
4.2.1 线夹安装处适当抬高。
在电连接线夹、开关引线线夹、中心锚结线夹、分段绝缘器两端线夹、接触线接续线夹等处所,接触线高度宜比相邻吊弦点抬高0-20mm,以抵消线夹自身负荷形成的对受电弓的垂直冲击力。
4.2.2 线夹安装保证精确度。
在进行与接触线直接连接的各类线夹安装时,要确保线夹安装方向正确、线夹入槽、紧固力矩标准、止动措施到位(止动垫片要隈到位)。
对有力矩复紧要求的接头线夹等,要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复紧,防止在运行中发生线夹松脱等问题。
4.2.3 其他工艺要求。
4.2.3.1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曲线处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应穿向曲线外侧。
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弦线夹螺栓的外侧,接触线吊弦线夹处载流环应位于列车前进方向,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保持30°~45°。
4.2.3.2 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内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强。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
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500mm。
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
中心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不得触及弹性吊索,不得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接触线高度。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 0~10mm。
4.3 及时修复接触网硬点缺陷4.3.1 调顺线面。
在接触线整锚段展放完成后,要对接触线进行系统的线面调顺工序。
线面调顺应从中心锚结处开始,先安装完成中心锚结线夹,后分别往两个下锚方向先后或同时进行调顺。
在调顺的同时,同步安装定位器线夹、接触线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达到接触线摩擦面朝下、线面统一防止反转的目的。
4.3.2 局部校直。
4.3.2.1 五轮人工正弯器校直。
对于接触线局部硬弯、变形、波浪弯等形成的硬点,可利用五轮正弯器进行校直。
在靠近接触线硬点附近安装好五轮正弯器,拧紧收紧轮,使五轮正弯器的五个轮平衡夹紧接触线,人工左右来回推动五轮正弯器,通过五个轮形成的平面修复接触线硬点。
在校直过程中,应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复操作,直至接触线平直,硬点基本消除。
可用接触线平直度测量仪检查接触线平直状态,达不到要求时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接触线符合平直度要求。
4.3.2.2 局部液压校直器校直。
对于使用五轮人工校直器无法校直的局部硬弯,可使用局部液压校直器进行校直。
将局部液压校直器安装于局部硬弯处,确保模具插销安装妥当后,启动液压泵进行压力传输,通过局部校直模块与校直器本体间形成的相对压力,将接触线局部硬弯压至平直,达到消除硬点的效果。
4.3.3 扭面修复。
当接触线存在局部扭面现象时,可使用接触线扭面器进行修复。
扭面修复时,宜使用三个扭面器两人配合操作。
根据接触线扭面的方向,一人先将两个扭面器同向安装在接触线扭面位置的两端适当处,另一人在扭面位置处反向安装另一个扭面器,视扭面程度用力旋转扭面器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