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9章 同步原理
网同步 通信原理

网同步通信原理网同步通信原理是指在传输数据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由一个共享的时钟信号驱动,以保持数据传输的同步性。
在网同步通信中,同步信号由发送端产生,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根据同步信号来恢复发送端的时钟信号,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同步通信原理,我们可以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角度来分析。
在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以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电子信号。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非归零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接下来,发送端根据时钟信号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调制的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调制常用的方式有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振幅键控(ASK)等。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被发送到物理链路上,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调制信号后,需要进行解调和解码操作,以恢复原始数据。
首先,接收端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解调的目的是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
解调采用与发送端相对应的调制方式,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接下来,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时钟信号,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解码的目的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
解码使用与发送端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同步性,发送端需要周期性地发送同步信号。
同步信号的作用是告诉接收端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以及数据的传输速度。
接收端根据同步信号来恢复发送端的时钟信号,使得数据能够按照正确的速度被接收和处理。
在网同步通信中,同步信号通常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
同步信号可以是时钟信号本身,也可以是辅助的同步信号,例如同步码、同步字等。
接收端根据同步信号的边沿来恢复发送端的时钟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网同步通信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保持一致。
如果时钟信号不一致,就会导致数据传输中的位偏移和位错,从而引起数据传输错误。
通信原理 帧同步

通信原理帧同步同步通信是一种连续串行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一次通信只传送一帧信息。
这里的信息帧与异步通信中的字符帧不同,通常含有若干个数据字符。
同步传输时,一个信息帧中包含许多字符,每个信息帧用同步字符作为开始,一般将同步字符和空字符用同一个代码。
在整个系统中,由一个统一的时钟控制发送端的发送和空字符用同一个代码。
接收端当然是应该能识别同步字符的,当检测到有一串数位和同步字符相匹配时,就认为开始一个信息帧,于是,把此后的数位作为实际传输信息来处理。
同步通信协议:1.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IBM的BSC协议)BSC协议规定了10个特殊字符(称为控制字符)作为信息传输的标志。
其格式为SYN SOH 标题STX 数据块ETB/ETX 块校验SYN: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每帧可加1个(单同步)或2个(双同步)同步字符。
SOH:标题开始(Start of Header)。
标题:Header,包含源地址(发送方地址)、目的地址(接收方地址)、路由指示。
STX:正文开始(Start of Text)。
数据块:正文(Text),由多个字符组成。
ETB:块传输结束(end of transmission block),标识本数据块结束。
ETX:全文结束(end of text),(全文分为若干块传输)。
块校验:对从SOH开始,直到ETB/ETX字段的检验码。
2.面向bit的同步协议(ISO的HDLC)一帧信息可以是任意位,用位组合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
F场:标志场;作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字符为8位,01111110。
A场:地址场,规定接收方地址,可为8的整倍位。
接收方检查每个地址字节的第1位,如果为"0",则后边跟着另一个地址字节。
若为"1",则该字节为最后一个地址字节。
C场:控制场。
指示信息场的类型,8位或16位。
若第1字节的第1位为0,则还有第2个字节也是控制场。
码元同步《通信原理》

码元同步1.外同步法(1)外同步法的概念外同步法是指在发送码元序列中附加码元同步用的辅助信息,在信号中加入导频或数据序列,以达到提取码元同步信息的目的的技术,又称辅助信息同步法。
(2)外同步法的原理在发送信号中插入频率为码元速率(1/T)或码元速率的倍数的同步信号;在接收端利用窄带滤波器将其分离出来,并形成码元定时脉冲。
(3)外同步法的特点优点:设备较简单。
缺点:需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带和发送功率。
2.自同步法自同步法不需要辅助同步信息,而是从接收的码元序列中经过某种变换提取出定时信息的方法。
(1)开环码元同步法①开环码元同步法的概念开环码元同步法是指将解调后的基带接收码元先通过某种非线性变换,再送入一个窄带滤波电路,从而滤出码元速率的离散频率分量的同步方法,又称非线性变换同步法。
②开环码元同步法的方案a.延迟相乘法图13-6 延迟相乘法开环码元同步原理分析用延迟相乘的方法作非线性变换,延迟相乘后码元波形的后一半是正值,前一半当输入状态有改变时为负值,故变换后的码元序列的频谱中包含码元速率的分量;选择延迟时间,使其等于码元持续时间的一半,就可以得到最强的码元速率分量。
b.微分整流法图13-7 微分整流法开环码元同步原理分析用微分电路去检测矩形码元脉冲的边沿,输出正负窄脉冲,经过整流得到正脉冲序列,此序列的频谱中就包含有码元速率的分量。
③开环码元同步法的误差若窄带滤波器的带宽为,其中K为一个常数,则提取同步的时间误差比例为式中,为同步误差时间的均值;T为码元持续时间;E b为码元能量;n0为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2)闭环码元同步法①闭环码元同步法的概念闭环码元同步是指将接收信号和本地产生的码元定时信号相比较,使本地产生的定时信号和接收码元波形的转变点保持同步的方法。
②闭环码元同步法的实现a.原理框图图13-8 超前/滞后门同步原理方框图图中有两个支路,每个支路都有一个与输入基带信号m(t)相乘的门信号,分别称为超前门和滞后门。
载波同步《通信原理》

载波同步1.有辅助导频时的载频提取(1)锁相环的应用为了用相干接收法接收不包含载频分量的信号,在发送信号中加入一个或几个导频信号。
在接收端用锁相环将其从接收信号中滤出,用以辅助产生相干载频。
(2)锁相环的原理框图图13-1 锁相环原理方框图2.无辅助导频时的载波提取采用非线性变换的方法从信号中获取载频。
(1)平方环①原理框图图13-2 平方环原理方框图②原理分析(以2PSK信号模型为例)a.输入信号s(t)(13-1-1)式中:m(t)=±1。
b.将式(13-1-1)平方,得s2(t)(13-1-2)c.由式(13-1-2)可知,接收信号中包含2倍载频的频率分量,将此2倍频分量用窄带滤波器滤出后再作二分频,即可得出所需载频。
③存在问题a.相位含糊产生原因:二分频器的输出电压有相差180°的两种可能相位,即其输出电压的相位决定于分频器的随机初始状态。
解决方法:发送端采用2DPSK体制。
b.错误锁定产生原因:平方后的接收电压中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离散频率分量,致使锁相环锁定在错误的频率上。
解决方法:降低环路滤波器的带宽。
(2)科斯塔斯环(同相正交环法)①原理框图图13-3 科斯塔斯环法原理方框图②原理分析a.接收信号s(t)(式(13-1-1))送入二路相乘器,两相乘器输入的a点和b点的压控振荡电压分别为b.v a和v b分别和接收信号电压相乘,得到c点和d点的电压,经过低通滤波器,再通过相乘器,得g点的窄带滤波器输入电压,在(φ-θ)很小时,代入m(t)=±1化简v g,得c.电压υg通过环路窄带低通滤波器,控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这个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相位,使(φ-θ)尽可能地小,当φ=0时,υg=0。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υa就是科斯塔斯环提取出的本地载波。
③特点a.同时兼有提取相干载波和相干解调的功能;b.两路低通滤波器的性能完全相同;c.科斯塔斯环法提取出的载频存在相位含糊性。
同步原理PPT课件(通信原理)

m = 0 只有1个( )码组
m = 1 有 码组
类推,可被判为同步码组的组合数为
假同步概率
28
平均建立时间ts
设漏同步和假同步都不发生,在最不利 的情况下,实现群同步最多需要一群的 时间。
设每群的码元数为N,每码元时间为T, 则一群的时间为NT,出现一次漏同步或 假同步大致要多花费NT的时间才能建立 起群同步,故,平均建立时间为 ts = NT(1 + P1 + P2)
m12
≈ 3 m-1
≈ 扣 相位推后1/m周期(除360°/m)
≈ m1 2 4m1
≈ 附 相位提前1/m周期加
b路
c位同步 m
d 超前
e分频器输出 2
f 滞后
g分频器输出
位同步脉冲的相位调整
19
11.4 群同步(帧同步) 给出帧的开头和结尾的标记
起止式同步法
被传输的单位是字符,每个字符可由5~8 位码元组成,每个字符前面加一位起始 位,用“0”代表,在字符后加1.5位停止 位,用“1”代表,不发信号时,一直发 送停止位。
j=1
j = 2,3,…7 R(j)分别为-1, 0, -1, 0, -1, 0
当j为负值时的自相关函数值, 与正值对 称,自相关函数在j = 0 时出现尖锐单峰。
22
R(j) 7
-7 -5 -3 -1 1 3 5 -1
7j
23
“1”存入移存 器
1端→ +1 0端→-1
判决
“0”存入移存 器
1端→ -1 0端→+1
同相正交环法(Costas环)
输入
V3
×
LPF
输出 V1 VCO
90°相移
数字通信原理冯穗力等编著教辅材料.pdf

《数字通信原理》(冯穗力等编著)教辅材料习题汇编(修订稿)冯穗力余翔宇刘梦华周珮诗等编2014-7-1《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修订说明本习题是为配合《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的修订稿,在修订稿中去除了第一版习题中有欠缺的内容,补充了部分更有针对性习题,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教材的内容相适配。
欢迎各位使用本教材的老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冯穗力2014-7-1目录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信号分析基础 (5)第三章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 (9)第四章信息论基础 (12)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7)第六章数字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22)第七章传输信道 (27)第八章差错控制编码 (31)第九章同步原理与技术 (36)第十章扩展频谱通信技术 (40)第十一章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 (42)第一章绪论1.1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主要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各起什么作用?1.2对于已调的数字信号,呈现为连续的信号波形,如何理解它传输的是一个数字信号?1.3已知一个数字传输系统的比特速率为64kbps,如果采用一个十六进制的系统传输这些数据,其符号速率是多少?该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1.4试述数字通信的优点有哪些?为什么?1.5已知二进制信号在3min内共传送了72000个码元,(1)问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分别是多少?(2)如果码元脉冲宽度保持不变,但改为八进制数字信号,则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又为多少?1.6已知某八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3600 bit/s,接收端在1h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求系统的误码率。
1.7已经A、B两个八进制数字传输系统,他们的码元传输速率相同,在接收端相同时间Tm 个错误比特,试比较两个系统那个性分钟内,A共接收到m个错误码元,B共接收到3能比较好?为什么?第二章 信号分析基础2.1 若确知信号为()()t u e t f at -=,试求其能量谱密度、能量和自相关函数。
2.2 (a )试证明题图2.2所示的三个函数在区间(-2,2)上两两正交。
usart同步通信原理

usart同步通信原理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是一种通用的同步/异步收发器,常用于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
与其他通信接口相比,USART具有使用简便、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USART 同步通信的原理。
一、USART概述USART是一种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的串行通信接口。
它包含了发送和接收两个单独的模块,可以独立进行串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USART的工作模式可以是同步模式,也可以是异步模式。
同步模式下,由外设设备提供时钟信号,数据通过USART与时钟信号同步传输。
异步模式下,USART通过内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二、USART同步通信原理USART同步通信是指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由外部设备提供的通信方式。
在同步模式下,数据包含位同步的时钟信号,可以实现更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
USART同步通信的原理如下:1. 产生时钟信号:在USART同步模式下,时钟信号由外设设备提供。
外设设备通常会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时钟信号可以是周期性的矩形波形。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过程。
发送过程:当发送数据时,USART根据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判断数据位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数据传输的时刻是在每个时钟信号的下降沿或上升沿进行的。
每个数据位都映射到一个时钟信号的周期。
发送方按照时钟信号的节拍,将数据按位发送。
接收过程:当接收数据时,接收方根据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采样传输的数据。
接收方在每个时钟信号的节拍来临时,采样接收到的数据位。
发送和接收过程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即发送或接收一个字节的数据。
USART通信支持多种数据位宽,如8位、9位等。
一个字节的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 通信协议:USART同步通信需要一种规定的通信协议,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正确可靠。
通信原理第六版

通信原理第六版:《通信原理第六版》是2013年8月1日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樊昌信、曹丽娜。
内容简介:《通信原理(第6版)》内容可以分为3部分。
一部分(第1章一第5章)阐述通信基础知识和模拟通信原理。
其中第2章(确知信号)是为了满足一些学校和专业的需要而增加的,对于许多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完全可以跳过此章;第3章(随机信号)视需要情况可以作复习性讲述。
第二部分(第6章~第10章)主要论述数字通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和数字信号的接收原理。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调制和数字带通传输的内容非常丰富,将其放在一章内讲述会使篇幅过长,故分为两章(第7章和第8章)讲述,并且第8章的内容可以视需要,选用其中一部分学习,或者跳过不学,不会影响后面章节的理解。
第三部分(第11章~第14章)讨论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等技术,以及简要介绍诵倍网的概念。
作者简介:樊昌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通信工程专家。
北京人。
著有《通信原理》、合著有《沃尔什函数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曹丽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图书目录:第1章绪论1.1 通信的基本概念1.2 通信系统的组成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1.4 信息及其度量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6 小结思考题习题第2章确知信号2.1 通知信号的类型2.2 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2.3 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2.4 小结思考题习题第3章随机过程3.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3.2 平稳随机过程3.3 高斯随机过程3.4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5 窄带随机过程3.6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3.7 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3.8 小结思考题习题第4章信道4.1 无线信道4.2 有线信道4.3 信道的数学模型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5 信道中的噪声4.6 信道容量4.7 小结思考题习题参考文献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5.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5.5 名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5.6 频分复用和调频立体声5.7 小结思考题习题参考文献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6.3 数字基础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6.4 无码间串拢的基带传输特性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6.6 眼图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6.8 小结思考题习题参考文献……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8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10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2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第13章同步原理第14章通信网附录A 巴塞伐尔定理附录B 误差函数值表附录C 贝塞尔函数值表附录D 式(7.5—18)和式(7.5—20)的推导附录E 带通模拟信号抽样定理的证明附录F A律的推导附录G 式(10.4—1)的计算附录H 式(10.5—7)的推导附录I 伽罗华域GF(2m)附录J 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附录K 部分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同步原理§9.1 引言同步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同步系统性能的降低会直接导致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甚至使通信系统不能工作。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同步系统具有比信息信号传输更高的可靠性。
同步问题包括:载波同步: 在相干检测中,接收端如何获得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位同步: 在接收端如何产生与接收码元同频同相的定时脉冲序列。
群同步或帧同步: 在接收端如何产生与“码字”、“句”起始时刻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
网同步: 在多用户的条件下,如何使得整个通信网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基准-----解决通信网的时钟同步问题。
§9.2 载波同步的方法解决在接收端如何提取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问题。
载波提取的方法:1.插入导频法。
应用场合:发送信号中不含有载波分量的情形。
2.直接法。
应用场合:发送信号中含有载波分量的情形。
§9.2.1插入导频法不含有载波分量的发送信号有: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2)残留边带信号;虽含有载波分量,但很难从已调信号中提取。
3)当二进制数字取值概率2/1p时,2PSK信号;4)单边带信号。
对于上述信号的载波提取一般都采用插入导频法。
一、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中插入导频1ω导频的插入方法:在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的已调信号的载频处插入一个与该信号频谱正交的载波信号。
插入导频系统的发端框图mcc)t输出信号为:tattmatuccccωωcossin)()(-=。
插入导频系统的接收端框图)cf(tu插入的导频为何要与载波正交?因为接收端收到)(tu后,利用窄带滤波器就可提取导频信号taccωcos-,经900移相可得到与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信号sin c tω,则乘法器输出:tattmatmattattmattutvcccccccccccωωωωωω2sin22cos)(2)(2cossinsin)(sin)()(2--=-==低通滤波器输出:)(2)(tmaty c=,由此可得)(tm信号。
若导频不是正交载波,则23t a t t m a t u c c c c ωωsin sin )()(0+=t a a t t m a t m a ta t t m a t t u t v c cc c c c c c c c c ωωωωω2c o s 222c o s )(2)(2s i n s i n )(s i n )()(220-+-=-== 低通滤波器输出:)](1[22)(2)(t m a a t m a t y ccc +=+=。
即,输出除了调制信号)(t m 外,还有一直流分量。
该直流分量将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发端导频须正交插入。
二、 在残留边带信号中插入导频对于残留边带信号,由于在载波处存在有用信号成份,因此若在已调信号载频处插入一个正交的载波导频分量,则接收机在提取载波时势必将受到有用信号成份的干扰。
该现象由残留边带信号形成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很容易看出,由下图可见c f 处的频谱不为零。
残留边带信号插入导频的方法对于残留边带信号可在信号频谱外插入两个导频1f 和2f ,使它们在接收端经过某些变换产生所需要的载波c f 。
1cmc f设两个导频分别为:⎩⎨⎧∆++=∆--=2211f f f f f f f f r c m c其中,m f 是调制信号的带宽;1f ∆和2f ∆分别是两个导频与已调信号频谱两端间的间隔;r f 是残留边带信号形成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中滚降部分所占带宽的一半。
4接收机提取载波c f 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如何从1f 和2f 提取所需要的载波c f 。
原理图如下设两个导频信号分别为:)cos(11θω+t , )cos(22θω+t其中,1θ和2θ为两个导频信号的初始相位,且为固定常数。
若导频信号和已调信号经信道传输后,都产生随时间变化的随机频偏)(t ω∆和相偏)(t θ,则提取的载波也应该有相同的频偏和相偏,才能达到正真的相干解调。
1.乘法器1的输出为:)])(2)(2)cos[(21)])cos[(21)]()(cos[)]()(cos[121212122211θθθωωωθθωωθθωωθθωω+++∆+++-+-=++∆+++∆+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2. )(12f f -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为:)])1)((2cos[21)])(2cos[21)])cos[(211221212121212θθπθθπθθωω-+∆+∆++∆+=-+∆++∆+=-+-t f f f f f f t f f f f t r m r m r令q f f f f r m =∆+∆++211,则上式为)])(2cos[21122θθπ-+∆+qt f f r 。
经q 次分频后,可得])(2c o s [2q r t f f a θπ+∆+,其中,q θ为分频器输出的初始相位,且为常数q q /)(12θθθ-=。
3.乘法器2的输出为:5])()()c o s [(2])()()c o s [(2])c o s [()]()(cos[222222222q r q r q r t t t t at t t t at t t t t a θθθωωωωθθθωωωωθωωθθωω+++∆+∆+++-++∆+∆--=+∆+++∆+经c f 窄带滤波器后,可得])()(cos[22q c t t t t a θθθωω-++∆+, 22ωωωω∆--=r c4. 经移相器将相位q θθ-2变换为载波初始相位c θ,则可得所需要的相干载波信号:)(2q c θθθ--接收机载波提取电路设计中值得注意的事项:1) 调整1f ∆和2f ∆可得到整数q ; q f f f f r m =∆+∆++2112) 增大1f ∆或2f ∆有利于减小信号频谱对导频的干扰,但所需信道的带宽将增加;3) 窄带滤波器可采用锁相环实现。
§9.2.2 直接法有些已调信号中虽然不包含单独的载波信号,但采用某种非线性变换后,仍可从这些已调信号中提取载波信号。
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法。
一、 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设调制信号为)(t m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为 t t m t s c ωcos )()(=。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框图如下,载波输出t t m t m t t m t e c c ωω2cos )(21)(21cos )()(2222+==窄带滤波器输出为:t t m c ω2cos )(2126二分频器输出,可得载波信号: t a c ωcos 。
注意:该方法中由于存在二分频器,故载波存在1800的相位含糊问题。
平方变换法中的2c f 窄带滤波器若采用锁相环代替,则称其为平方环法。
其如下图所示载波输出输入已调信号锁相环二、同相正交环法(或称为科斯塔斯(Costas )环法) 同相正交环法电路框图如下设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为:t t m t s c ωcos )()(=,则[])2cos(cos )(21)cos(cos )(3θωθθωω++=+=t t m t t t m v c c c [])2sin(sin )(21)sin(cos )(4θωθθωω++=+=t t m t t t m v c c c经低通滤波器后,θcos )(215t m v =, θs i n )(216t m v =乘法器输出:θ2sin )(8127t m v =,若相位差θ很小,则θ)(4127t m v ≈该信号包含了载波与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差,故经环路滤波器即可转换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以产生与载波同频的振荡信7号。
同相正交环法的优点:由于平方环法的工作频率为2c f ,而同相正交环法的工作频率为c f ,由此可见,若载波频率很高时,同相正交环法较易实现。
当环路正常锁定后,同相鉴相器的输出V5就是所需要解调的原始数字序列,所以,这种电路具有提取载波和相干解调的双重功能。
§9.2.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载波同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 高效率:为了获得载波信号,而尽量少消耗发送功率; 2) 高精度:所提取的载波应是相位误差尽量小的相干载波。
载波相位误差包括⎩⎨⎧随机相差稳态相差。
稳态相差的定义:载波信号通过同步信号提取电路后,在稳态下所引起的相差。
随机相差的定义:由于随机噪声影响而引起的同步信号的相差。
注意:随着同步信号提取电路的不同,信号与噪声的形式不同,载波相位误差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除上述二个主要指标外,还要求同步建立时间快,保持时间长。
一、稳态相差ϕ∆● 若用单调谐回路窄带滤波器提取载波,其Q 值和回路中心频率0ω一定,则当载波频率c ω与0ω不等时,窄带滤波器输出载波同步信号将存在一稳态相差,其值为2ωωϕ∆≈∆Q,其中,0ωωω-=∆c ,且ω∆很小。
因此稳态相差ϕ∆主要受回路品质因数Q 值的影响。
然而,对于窄带滤波器又总希望Q 值高,因而稳态相差ϕ∆与回路品质因数Q 值是一对矛盾。
● 若同步系统使用锁相环作为窄带滤波器提取载波,当锁相环压控振荡器自由振荡频率0ω与载波频率c ω之间的固有频差为ω∆时,则8锁相环频率锁定后的稳态相差为:vK ωϕ∆≈∆,其中,v K 为环路直流增益。
可见,↓∆↑⇒ϕv K 。
总之,稳态相差是由载波提取电路引起的固有相位误差。
二、 随机相差n θ随机相差是由于信道噪声对载波信号的作用,使得载波同步信号产生随机的相位误差。
对于初始相位为ϕ的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后的相位分布为⎭⎬⎫⎩⎨⎧⎥⎦⎤⎢⎣⎡-+⨯⎥⎦⎤⎢⎣⎡---+=-2)cos(1)(sin 2exp 22)cos(21)/(2222/22σθϕθϕσπσθϕπϕθσn n n A n A erf A A ef若设0=ϕ,且信噪比222/σA r =,则[])cos 2(cos 4121)(2cos n r n rn r er ef nθθππθθΦ+=-,其中,⎰∞--=Φxt dtex 2/221)(π为概率积分函数。
当信噪比r 较大时,可近似为2/2211)(x exx --≈Φπ。
代入上式,可得nr n n er f θθπθ2sin cos /)(-=。
若再设n θ较小,则2)(nr n erf θπθ-=。
将其与正态分布函数⎪⎪⎭⎫⎝⎛-222exp 21nnnθθσθσπ相比,可得随机相差n θ的方差:注意该式成立的条件:⎪⎩⎪⎨⎧=很小。
随机相差较大;信噪比;载波初相位nr θϕ.3.20.1由此可见,载波同步系统随机相差的大小,不仅可用信噪比r ,也可用其9方差2n θ来衡量。
ϕσ称为相位抖动。
载波同步的总相位误差:ϕϕϕσ=∆+三、 建立时间s t 和保持时间c t以单调谐回路窄带滤波器提取载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