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_作业与答案

合集下载

福师11春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福师11春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福师11春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

A. 单项评估B. 定性评估C. 定量评估D. 综合评估满分:2 分2. 在中小学第一次统一使用“语文”的名称在何时()。

A. 清末B. 五四时期C. 建国之初D. 1964年满分:2 分3.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中年级着重训练():A. 连词成句的能力B. 连句成段的能力C. 连段成篇的能力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满分:2 分4. 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

A. 看图说话B. 听辨训练C. 口头作文D. 答问训练满分:2 分5.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难点是()。

A. 字音教学B. 字义教学C. 字形教学D. 别字教学满分:2 分6.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高年级着重训练():A. 连词成句的能力B. 连句成段的能力C. 连段成篇的能力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满分:2 分7. 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是大纲对()年级学生听话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

A. 五年级B. 三年级C. 二年级D. 四年级满分:2 分8. 下面对“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

C. 寓语言文字训练于思想教育之中D. 重在潜移默化,渗透式的教育。

满分:2 分9. 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

A. 造句和写话B. 练习写一段话C. 模仿写作D. 有条理训练满分:2 分10. 小学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属于()。

A. 职前培训B. 职后培训C. 基本功培训D. 过渡性培训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A. 是基础工具学科B. 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C.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D. 只具工具性不具人文性的学科满分:2 分2. 复习方式也应多种多样。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表情达意具有很强思想性2.《三字经》《千字文》3.生活实践联系发展4. 2500 日常读写5.基础知识识字方法6.读写训练听说训练7.反馈调节8.平时考察考试9.分析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10.延续性多样性二、单项选择题1.B2.A3.D4.C5.B6.D7.B8.D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DE3.ACDE4.ABCD四、名词解释1.“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道统一”是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文道统一”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2.是我国传统的识字形式。

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识字和阅读交替进行,任务相对集中,分散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

它包括五个方面: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和一定的速度。

4.是一种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

五、简答题1.(1)朗读是训练说普通话的重要手段(2)朗读可以规范并丰富口头语言(3)朗读可以培养语感2.(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成句的能力(2)中年级训练连句成段的能力(3)高年级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3.(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2)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想听(3)纠正语病着眼于内容4.(1)内容要全面(2)标准要全面(3)重视评估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4)收集信息要全面六、材料分析题(1)材料分析:作文学习需要借鉴范文,但不宜机械模仿。

学生写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意思。

各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可能完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上下功夫,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进一步分析:为使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要“通阻”和“开源”②改进命题方法,淡化审题要求③要借鉴,不要机械模仿。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B(1-5)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B(1-5)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B(1-5)任务一:简答题目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参考答案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中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通过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和专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和学习中加强语文实践,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题目2如何理解教学交往的策略?参考答案相互尊重;双方主动;多向互动;协调一致;心态良好。

题目3如何理解课堂管理的策略?参考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规则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优化课堂管理;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优化课堂管理;通过提高教师的家学素养优化课堂管理;合理运用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手段;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课堂管理。

题目4简述新课程需要的语文教师素养。

参考答案教学基本功、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操作能力题型:名词解释题目1 探究学习参考答案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时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

题目2 语文教育活动参考答案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

题目3 合作学习参考答案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题型:论述题题目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参考答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和观察学生的表情来判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情况。

这种方法属于()。

A. 问答法B. 演讲法C. 观察法D. 讲解法答案:C. 观察法2. 下面哪个教学方法适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A. 讲解法B. 讨论法C. 默写法D. 研讨法答案:B. 讨论法3. 以下哪个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问、追问,发展批判性思维?A. 导入环节B. 总结回顾环节C. 拓展延伸环节D. 复习巩固环节答案:C. 拓展延伸环节4. “夏天”一词是一个多音字,其中“夏”的读音有()A. xiàB. hèC. xuéD. gǔ答案:A. xià5. 小明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并加以发挥。

这个任务属于()。

A. 记叙文的复述B. 记叙文的改编C. 记叙文的背诵D. 记叙文的填空答案:B. 记叙文的改编第二部分:问答题(共60分)1. 请简要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答: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2. 请列举三种适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1)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发言和表情来判断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情况,有助于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演讲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演讲,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演讲,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并增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你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了解,以及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选择以下一题进行论述:1.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答:要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语文教学论 练习题及答案(全)

小学语文教学论 练习题及答案(全)

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

A.消费者B.解决者C.观察者D.阅读者2. 语文教材的()是指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进入到语文教科书。

A.典范性B.科学性C.新颖性D.文学性3. 语文教师的工作情境实际上是()。

A.教材B.课堂C.教学内容D.教室4.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注重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变成学生具体的言语行为方式,是遵循了语文学习方法的()原则。

A.客观性B. 操作性C.实践性D.选择性5. ()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提升,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框架或者操作流程。

A.教学手段B.教学框架C.教学方法D.教学模式6. 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法指导的()和长期性。

A.变异性B.连续性C.实验性D.不确定性7.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体现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A.双边性B.双型性C.双步性D.双向性8. 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A.人文内涵B.价值取向C.传统文化D.道德精神9.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写的蒙学教材是()。

A.《百家姓》B.《弟子规》C.《中庸》D.《千字文》10. 男生在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女性体现了性别发展的()。

A.科学性B.不全面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1. 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指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学习过程的终身性。

A.个人性格的多重性B.教材的多变性C.价值追求的多重性D.知识点的不交叉性12. “教学方法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教师和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方式”是语文教学发展特点中的()。

A.双步性B.双基性C.双边性D.双型性二、多选题1. 汉字书写的最高标准就是美观,保证学生写字的美观,要注意()方面的指导。

A.笔画B.结构C.字音D.笔顺2. 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福建师范大学8月《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8

福建师范大学8月《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8

福建师范大学8月《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8一、选择题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

A.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思维灵活性的培养B. 大量强化试题训练,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C.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D. 强调死记硬背,忽视语文思维的培养2. 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易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B. 善于从作者的描写、言辞中推测、感受文章中的情感C. 只关注文章的字面意思,不注重细节的把握D. 阅读速度快,不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3.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来进行言语表达?()A. 命题要切实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B. 强调朗读准确性,不重视表达的准确性C. 只要学生发表观点即可,不注重论证能力D. 强制学生背诵大量古诗文4.下列哪个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品质与能力?()A. 狭隘的民族观念B. 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C. 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D. 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5. 小学阅读教学重点应该注重()。

A. 口头语言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B. 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C. 老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D. 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二、简答题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2. 请简要描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请列举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4. 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请谈谈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

三、解答题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四、论述题请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论述语文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要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B5. D二、简答题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等。

15春福师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和二_答案

15春福师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和二_答案

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

A. 造句和写话B. 练习写一段话C. 模仿写作D. 有条理训练正确答案:A2.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高年级着重训练():A. 连词成句的能力B. 连句成段的能力C. 连段成篇的能力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正确答案:C3. 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是大纲对()年级学生听话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

A. 五年级B. 三年级C. 二年级D. 四年级正确答案:A4.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高年级着重训练:A. 连词成句的能力B. 连句成段的能力C. 连段成篇的能力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正确答案:C5.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

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义务教育大纲》正确答案:D6.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正确答案:B7. “国语”改为“语文”是在:A. 1903B. 1923C. 1929D. 1949年4-5月间正确答案:D8. 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是大纲对()年级学生听话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

A. 五年级B. 三年级C. 二年级D. 四年级正确答案:A9. 下面对“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

C. 寓语言文字训练于思想教育之中D. 重在潜移默化,渗透式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组合后的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组合后的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是“国文”时期、“国语”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时期。

2.2001年3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3,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国语》4,“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和言语。

5.作为语文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全员,二是全面,三是全过程。

6.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民主性、实践性。

7.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8.语文课程的建设着力点可在开放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建设。

9.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全面、适度、具体、分层。

10.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是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科学性与规范性原则、目标性和实践性原则。

11.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有法、用中求“活”。

12.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

13.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

14.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为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15.探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调查研究、交流总结四个阶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2.愉快教学也叫快乐教学,即让儿童在愉快中学习。

3.中国的教育鼻祖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有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

5.听课和评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增强业务素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6、识字、写字教学包括汉语拼音教学和汉字的识与写教学。

7、识字教学的方法可分为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三部分。

8、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

9、小学写字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入学后的写字准备教学、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写字课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28、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的阶段目标部分,第三学段称之为“写作”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9、
从表面上看,当代世界各国的大比拼是经济、科技的大比拼,但深究其里,则是社会整体教养水平的大比拼,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大比拼,是国民综合素养的大比拼。正确错误我 Nhomakorabea答案:错误
得分:2分
33、
课堂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4、
只要有了新型先进的教育观指导,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就会得到彻底的转变。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35、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0、
《美国语文读本》是一套通过道德文字向孩子传授知识、进行美德教育的优秀读本。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1、
《商务国语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2、
民国时期教材的容都是民间故事,具有民间性。
(2 分)
D.运用规则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
终身学习的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 分)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2、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2 分)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我的答案:A
(2 分)
A.三字经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判断题
16、
清朝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统称为“国语”课。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17、
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的方法是结构比较分析法。
1、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2 分)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2、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
(2 分)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3、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2 分)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4、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2 分)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5、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
(2 分)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6、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2 分)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7、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2 分)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复杂性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2 分)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5、
口语交际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一种复合行为,即它涉及意义、语调、情感、修养等。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26、
不一定非要参加生活实践才能积累到写作材料,阅读大量书籍就足够了。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7、
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18、
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19、
“分散识字”重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而不强调“读写”训练。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0、
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9、
所有国家的课程改革都贯穿了一个根本宗旨: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40、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主文、丰子恺插画。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41、
得分:2分
21、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2、
写作教学应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3、
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言活动。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24、
习作教学就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9、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2 分)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0、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2 分)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母语和数学、科学三科在许多国家被定为核心课程。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42、
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4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一个“施予者”、“布题者”。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
得分:2分
3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 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
得分:2分
38、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感染的过程。
得分:2分
13、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2 分)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4、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2 分)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5、
()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