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人体24节脊椎的对应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

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我国古代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称一年,并在四季分明的黄河流域一带,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规律,将四季变化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共二十四个节气,三百六十天。
由于每月天数不一,有29天多一点,有30天多一点的,或是少几小时的,所以经过长期的总结,用“无中气之月置闰”的办法,来调整这一年不足之时日。
即如月中有节而无气则该月为闰月。
当然这一方法对于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如热带地区季节变化相对不明显,也就不适用,即使与我们同一个纬度的也有区别,在此仅作简要介绍。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阳历(即公历)和阴历(即农历)。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一年。
阴历也叫阴阳合历,是以月球的圆缺周期29.5306天为阴历的依据,同时又照顾了寒暑变化实际。
阴历一年12个月,计354天,比阳历一年少11天。
长此下去,月份和时令之间势必难以相符。
就会出现如:三伏天过春节,寒冬腊月赛龙舟。
为使阴历与阳历在时令上能够合拍,阴历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规定每隔2年或3年来一个闰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阴历是13个月。
那么该“闰”那一个月呢?我们祖先通过实践,把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
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节气和中气按照月份顺序相同排列。
相邻的两个节气或两个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天半,可是阴历的一个月只有29天半(29.5306天)。
这样,下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势必要往后拖延一天或两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至月尾,下一个中气则又在隔一个月的月初,结果中间这个月就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
阴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无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上一个月的附属闰月。
那么,我们人体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呢?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大雪:86年12月7日.农历丙寅年十一月初六。
6时零1分大雪。
我于5时50分在家中盘膝打坐.面朝南方,双手平放膝上,闭目,返观内视脊柱。
开始感到全身发热,脊柱下部沉麻上升致颈椎.到颈椎最上部(颈椎1处),沉麻更加厉害,串至双臂.渐渐缓解.我睁眼看表是6时零5分,分析:此为第—次,观察不够细,体会感觉不多.但是仍能体察到当“大雪”节气到来时.颈椎最上部沉麻很厉害。
二、冬至:86年12月22日。
农历丙寅年十—二月12时零3分。
我和爱人—起于ll时50分在家中盘膝打坐,面朝南方。
方法同上,我开始感到尾闾部酸痛,渐上升至下腰部(估计腰椎5处),突然象扎针得气一样,麻麻串向小腹腔内,肠蠕动加剧,肠鸣音可听到;腰部麻痛上移至左腰上方消失,我睁眼看表是12点10分。
爱人散盘后说,她刚才打坐时也有酸麻沉痛,上串左腰消失的感觉。
分析:这阳“冬至”一阳生,对应人体最下一节腰椎之故?三、小寒:87年元月6日。
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初七,17时零13分小寒。
我于下午5时端坐在凳子上,结禅密功手印,闭目,返观内视脊柱,认真体察脊柱上下的变化,坐了约10分钟,渐渐感到尾闾部酸沉,继而出现“光团”,上升至腰椎(估计在第4腰椎处),亮度突然增加,酸麻感加重,有触电感,约在此处停了1 分钟左右,亮团不见,感觉消失。
我睁眼看是5时15分。
之后,我又闭目返观内视脊柱,再未出现亮团和酸沉感觉。
分析:可能宇宙场与我的生物场在相互“效应”时产生一种“特殊物质”,此种“物质”发光.能量很大。
但在体内停留时间极矩,如冰雹掉进热锅。
四、大寒:87年元月20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二十一日,22点41分大寒。
我和爱人于晚10点30分在家盘膝打坐。
方法同前。
坐了约有10分钟,我感到整个腰部发沉发酸,越来越重,逐渐集中到脊柱的腰椎上,估计在第3腰椎处,突然象“打针”一样刺痛,又象“得气”一样沉麻胀串,从后腰串向小腹腔内,肠蠕动加重,有肠鸣音,持续约有1分钟才缓解消失。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人体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用来观察和记录季节变化的一种方法。
虽然看似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并阐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冬至与脊柱保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
按照中医理论,冬至是人体脊柱保健的关键时期。
脊柱视为人体的命门,维护其健康对整个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冬至这一天,人体的阳气开始逐渐衰退,而阴气逐渐升华,此时,人体的肾和脊柱尤为脆弱,需要特别重视脊柱的健康保养。
冬至期间可以借助一些活动来对脊柱进行保健。
例如,在这一天,可以选择进行一些瑜伽或拉伸运动,帮助舒展身体,拉伸脊柱,增强骨骼韧性,缓解脊柱压力。
此外,还可以选择进行按摩或理疗,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从而达到保护脊柱的效果。
二、春分与脊柱健康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季分界点,意味着阳光的增多、温度的升高,万物复苏。
春分时节,人体也需要重视脊柱的健康,以迎接新一轮的生长和变化。
春分期间,气温的逐渐升高使得人们更愿意外出活动,这为脊柱的锻炼提供了机会。
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都可以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此外,春分期间气血运行较快,适合进行中药调理,如常用的桑叶、龟板等药材,可以通过补肾益肝、强筋壮骨的作用,对脊柱进行滋养。
三、夏至与脊柱灵活度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季最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
夏至时,阳气达到顶峰,人体的能量也处于旺盛状态。
并且,在高温的状况下,人体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等问题,这对脊柱的健康提出了挑战。
夏至期间,人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来保护脊柱。
首先,要充分休息,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的质量,这对脊柱骨骼的恢复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减轻对脊柱的负担。
二十四节气和人的关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和人的关系篇一: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我国古代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称一年,并在四季分明的黄河流域一带,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规律,将四季变化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共二十四个节气,三百六十天。
由于每月天数不一,有29天多一点,有30天多一点的,或是少几小时的,所以经过长期的总结,用“无中气之月置闰”的办法,来调整这一年不足之时日。
即如月中有节而无气则该月为闰月。
当然这一方法对于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如热带地区季节变化相对不明显,也就不适用,即使与我们同一个纬度的也有区别,在此仅作简要介绍。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阳历(即公历)和阴历(即农历)。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一年。
阴历也叫阴阳合历,是以月球的圆缺周期29.5306天为阴历的依据,同时又照顾了寒暑变化实际。
阴历一年12个月,计354天,比阳历一年少11天。
长此下去,月份和时令之间势必难以相符。
就会出现如:三伏天过春节,寒冬腊月赛龙舟。
为使阴历与阳历在时令上能够合拍,阴历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规定每隔2年或3年来一个闰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阴历是13个月。
那么该“闰”那一个月呢?我们祖先通过实践,把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
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节气和中气按照月份顺序相同排列。
相邻的两个节气或两个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天半,可是阴历的一个月只有29天半(29.5306天)。
这样,下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势必要往后拖延一天或两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至月尾,下一个中气则又在隔一个月的月初,结果中间这个月就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
阴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无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上一个月的附属闰月。
那么,我们人体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呢?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人体脊柱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部位,它不仅仅是一个骨头的堆叠,更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机构。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时令和自然变化。
虽然人体脊柱和二十四节气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人体脊柱与节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脊柱上的各个穴位与经络与自然界的节气变化相互关联。
经络是在人体内部流动的能量通道,通过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身体的能量流动。
而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经络的流动和脊柱上的特定穴位。
例如,冬至这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此时人体的阳气最微弱,而在脊柱上的大敦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促进阳气的再生,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
其次,人体脊柱的健康与节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而这些变化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在立春这个节气,寒气逐渐减退,气候变暖,此时人体容易出现一些与暖气有关的疾病,比如风寒感冒、关节炎等。
而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撑系统,如果脊柱出现问题,如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等,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脊柱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坐姿等方式来保护脊柱的健康。
再者,人体脊柱与节气的关系还表现在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
根据中医的理论,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饮食原则。
例如,立春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
而在人体脊柱的保护方面,不同的运动和生活习惯也会对脊柱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习惯,避免过长时间的低头和弯腰等不良姿势。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保护脊柱健康的重要手段,比如瑜伽、太极等锻炼方式,可以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总之,人体脊柱与二十四节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人体脊柱在自然界的节气变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身体的支撑系统,更直接地连接着人体的经络和气血流动。
中医精髓之~二十四节气如何巧妙的对应人体

中医精髓之~二十四节气如何巧妙的对应人体人体与天文合一的关系,是华夏文化日常生活的立足点。
天人合一本是及其平凡的。
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都可以在曼妙的日子里体验这曼妙哲学的美。
新的一年里,与天文同步,曼妙在时光的温柔里。
五音之气如何与天地人感应呢?天气二十四,地气二十四,人气二十四。
感应天地人的就是律吕谐波的共振。
二十四在天应二十四节气,在地应二十四山向,在日应二十四小时,在人身应二十四节脊椎、二十四肋骨和二十四经脉。
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
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发生多种奇妙变化。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宇宙中的生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流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
冬至一阳生,数据从这里开始。
因此,宇宙就有法则了。
二十四节气、方向、脊椎、穴位对应图:十二经脉脏腑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呢?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
人体二十四经脉不但在一年里与节气相应,而且在一天也与十二个时辰相应而有旺时和衰时。
十二经络十二脏腑二十四节气足厥阴肝经肝脏惊蛰春分足少阳胆经胆腑清明谷雨手厥阴心包络立夏小满手少阴心经心脏芒种夏至手太阳小肠经小肠腑小暑大暑足太阴脾经脾脏立秋处暑足阳明胃经胃腑白露秋分手太阴肺经肺脏寒露霜降手阳明大肠经肠腑立冬小雪足少阴肾经肾脏大雪冬至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小寒大寒手少阳三焦经立春雨水节气时刻,天地交泰的一瞬间,这时我们进入“坐忘”态后,自有一种妙意。
脊柱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
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
人体椎骨是从上向下数,而节气则是由下往上数。
二十四节气和人的关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和人的关系篇一: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对应我国古代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称一年,并在四季分明的黄河流域一带,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规律,将四季变化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共二十四个节气,三百六十天。
由于每月天数不一,有29天多一点,有30天多一点的,或是少几小时的,所以经过长期的总结,用“无中气之月置闰”的办法,来调整这一年不足之时日。
即如月中有节而无气则该月为闰月。
当然这一方法对于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如热带地区季节变化相对不明显,也就不适用,即使与我们同一个纬度的也有区别,在此仅作简要介绍。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阳历(即公历)和阴历(即农历)。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一年。
阴历也叫阴阳合历,是以月球的圆缺周期29.5306天为阴历的依据,同时又照顾了寒暑变化实际。
阴历一年12个月,计354天,比阳历一年少11天。
长此下去,月份和时令之间势必难以相符。
就会出现如:三伏天过春节,寒冬腊月赛龙舟。
为使阴历与阳历在时令上能够合拍,阴历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规定每隔2年或3年来一个闰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阴历是13个月。
那么该“闰”那一个月呢?我们祖先通过实践,把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
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节气和中气按照月份顺序相同排列。
相邻的两个节气或两个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天半,可是阴历的一个月只有29天半(29.5306天)。
这样,下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势必要往后拖延一天或两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至月尾,下一个中气则又在隔一个月的月初,结果中间这个月就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
阴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无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上一个月的附属闰月。
那么,我们人体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呢?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
立春磁场

立春磁场【篇一: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二十四节脊椎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二十四节脊椎的关系五音之气如何与天地人感应呢?天气二十四,地气二十四,人气二十四。
感应天地人的就是律吕谐波的共振。
二十四在天应二十四节气,在地应二十四山向,在日应二十四小时,在人身应二十四节脊椎、二十四肋骨和二十四经脉。
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
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
而且,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发生多种奇妙变化。
宇宙中的生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流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
冬至一阳生,数据从这里开始。
因此,宇宙就有法则了。
二十四节气、方向、音律、脊椎、穴位对应图:二十四节气的数据:《周髀算经卷下之二》:凡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六寸,问次节损益寸数长短各几何?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夏至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小分一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凡为八节二十四气----------------------------------------------------------------------------斗柄指向节气人体脊椎督脉穴位足太阳穴位午夏至胸椎 5 心俞丁小暑胸椎 4 身柱膏肓俞未大暑胸椎 3 肺俞背阳之维立秋胸椎 2风门申处暑胸椎 1 陶道大抒庚白露颈椎 7 大椎酉秋分颈椎 6辛寒露颈椎 5戌霜降颈椎 4号通之维立冬颈椎 3亥小雪颈椎 2壬大雪颈椎 1------------------------------------------------------------------------------------------------------------------第一颈椎——大雪头、耳、鼻、喉、脸、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第二颈椎——小雪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直肠炎第三颈椎——立冬咽、颊、肩、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第四颈椎——霜降颈部肌肉、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第五颈椎——寒露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第六颈椎——秋分甲状腺、手腕肌、大拇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第七颈椎——白露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胸椎十二节)第一胸椎——处暑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第二胸椎——立秋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第三胸椎——大暑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第四胸椎——小暑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第五胸椎——夏至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第六胸椎——芒种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第七胸椎——小满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第八胸椎——立夏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第九胸椎——谷雨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第十胸椎——清明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疱疹、静脉曲张第十一胸椎——春分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第十二胸椎——惊蛰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腰椎五节)第一腰椎——雨水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第二腰椎——立春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第三腰椎——大寒【篇二: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一、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的“知识宝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与人体24节脊椎的对应关系
二十四在天应二十四节气,在地应二十四山向,在日应二十四小时,在人身应二十四节脊椎、二十四肋骨和二十四经脉。
人体的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
冬至一阳生,数据从这里开始。
因此,宇宙就有法则了。
二十四节气、方向、音律、脊椎、穴位对应图:
(颈椎七节)
第一颈椎——大雪
头、耳、鼻、喉、脸、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
第二颈椎——小雪
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直肠炎
第三颈椎——立冬
咽、颊、肩、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
第四颈椎——霜降
颈部肌肉、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
第五颈椎——寒露
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六颈椎——秋分
甲状腺、手腕肌、大拇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七颈椎——白露
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
(胸椎十二节)
第一胸椎——处暑
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
第二胸椎——立秋
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第三胸椎——大暑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
第四胸椎——小暑
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
第五胸椎——夏至
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
第六胸椎——芒种
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
第七胸椎——小满
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
第八胸椎——立夏
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
第九胸椎——谷雨
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第十胸椎——清明
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疱疹、静脉曲张第十一胸椎——春分
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
第十二胸椎——惊蛰
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
(腰椎五节)
第一腰椎——雨水
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
第二腰椎——立春
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
第三腰椎——大寒
第三腰椎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
第四腰椎——小寒
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
第五腰椎——冬至
子宫、膀胱、直肠、足、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荐椎与骶椎)
荐椎——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
骶椎——直肠、肛门、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