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关于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处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处理的若干思考摘要:分析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标准,了解冷水运行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可得知发电机厂内冷水铜含量长期超标。
为了应对超标对生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使用缓蚀剂以及离子交换处理技术,使内冷水质量符合要求,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可使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运行更快、更科学,提升生产效率,保障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
关键词:发电机;冷水系统;处理;研究分析水质对发电机的运行有着直接关联,对水质进行精准控制,可以使机组运行速度以及最终生产效率得到优化。
我国发电机以300MW机组为例,自2021年至2022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13起。
虽整体降低,但其事故原因依然与冷水回路堵塞、断水等有关联。
300MW大机组内部的冷水处理系统更容易出现问题,内冷水系统在出现结垢或腐蚀等问题后,其发电机的冷却绝缘效果将会明显下降,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需要结合生产需求,使用除盐水、凝结水,融合 BTA+EA缓释剂、溢流法、小混床处理法等进行处理。
可保障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水质达到要求,降低运行维护费用。
一、内冷水系统水质不合格原因分析(一)内冷水补水不合理内冷水补水系统不合理是首要原因,在发电机组运行时,其内冷水需要使用除盐水。
通过一级除盐结合混床处理得到的除盐水,水质虽然能够达标,但除盐水进入水箱后,受客观因素影响,水质下降。
例如,机组在正常运行时,除盐水会受到二氧化碳溶解速度、凝结水箱系统密封程度、水分停留时间、水位波动等影响,自身PH值出现变化[1]。
除盐水中包含了其他的弱酸性物质,当PH值到达一定峰值且稳定后,该物质的不饱和趋势明显上升。
这种物质与二氧化碳融合(二氧化碳物质来源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生产环境空气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内冷水系统水质问题。
一旦周围出现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如温度上升),势必会在机组运行时导致内容水系统水质明显下降。
除盐水与空气接触,并溶解二氧化碳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反应。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问题,造成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和pH值达不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该技术在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面有所创新,技术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目前沙角C电厂660MW机组和沙角A 电厂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结构方式及运行状况,提出采用新型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及改造内冷水处理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p H;超净化处理;改造1 发电机内冷水的水质要求大中型发电机组设备普遍采用水-氢冷却方式,发电机内冷水选用除盐水或凝结水作冷却介质。
冷却水的水质对保证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为了确保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发电机内冷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标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对发电机内冷水质量标准有如下规定:a)对双水内冷和转子独立循环的发电机组,在25℃温度下,冷却水电导率不大于5μS/cm,铜的质量浓度不大于40μg/L,pH值大于6.8;b)机组功率为200MW以下时,发电机冷却水的硬度(水中钙和镁阳离子的总浓度)不大于10μmol/L,机组功率为200MW及以上时,发电机冷却水的硬度不大于2μmol/L;c)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独立密闭循环水系统时,其冷却水的电导率小于2.0μS/cm。
2 目前国内外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的方法及存在问题为了改善发电机内冷水的水质,目前国内外发电机组普遍采取的防腐、净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单纯补充除盐水或凝结水运行方式、内冷水加铜缓蚀剂法、小混床处理法和双小混床处理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解决内冷水中的电导率和pH值机内冷水的关键技术是解决现有小混床处理法中电导率、铜离子指标必须长期合格的问题,即发电机的内冷水pH不小于7.0,并稳定在7~8之间;解决小混床偏流、漏树脂而导致出水p H值偏低引起循环系统酸性腐蚀问题;解决小混床树脂交换容量小,机械强度低,易破碎问题;实现闭式循环系统及防止补水对循环内冷水产生受冲击性污染问题,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及免维护等功能。
探讨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优化处理

探讨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优化处理【摘要】控制发电机的内冷水水质是发电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对改善和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现状及优化处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冷水旧标准与新标准不相适应的情况以及按照国家标准控制的难点及优化处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现状;优化;处理火电厂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水质与发电机的对地绝缘性能和铜线棒的腐蚀速率密切相关,其水质控制方法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
我国近年300MW机组发电机本体发生事故53起,由于内冷水回路堵塞、断水等原因造成的事故29起,占事故总次数的54.7%。
对于容量小于125MW的双水内冷机组,由于内冷水水质比300MW大型机组差,故因内冷水水质引起的事故更多。
由此可见,内冷水的水质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发电机的运行安全。
发电机330MW水氢氢冷却汽轮发电机定子,水冷外部控制系统,发电机定子线圈和引出线采用水内冷,发电机转子线圈、定子铁芯及其它部件采用氢气冷却。
内冷水装置为发电机厂家自带的小混床处理装置。
发电机内冷水通常选用除盐水作为冷却水质,凝结水作为备用水源。
1.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现状发电机内冷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水质要满足的条件是:绝缘性能要好,也就是说导电率较低;对发电机的空心铜导线和冷却水系统要没有腐蚀性,也就是要有较高的pH值;发电机冷却水中的杂质不能在空心铜导线内结垢。
对于内冷却水的这种要求,旧标准中只对内冷却水的pH值、电导率以及铜离子股一定了一个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控制的难点,PH值和电导率不能同时达到标准,发电机的冷却水的补充水的补充水是除盐水或者是凝结水,或者是把两者按一定的比例相结合。
除盐水的PH值为7.0左右,电导率是0.2μS/cm,但是除盐水箱不是很严密,容易受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溶解气体的影响,除盐水的PH值会小于7.0,电导率也会变成1.0μS/cm。
其PH会随着溶解的二氧化碳的增多而降低,在每一升的除盐水中对多可以溶解1毫克的二氧化碳,PH值将会降到5.5。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范文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范文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发电机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发电机的内部冷却系统是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一、发电机内冷水的来源与特点发电机内冷水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给水系统供应的自来水,另一种是循环冷却系统中再循环使用的冷水。
无论使用哪种冷却水源,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温度波动大: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温度会随着发电机负载的变化而波动。
这种温度波动对发电机的冷却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 含杂质丰富:冷却水中会含有各种杂质,如沉淀物、微生物、水垢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导致冷却水的性能下降,加速设备的磨损与老化;3. pH值复杂:冷却水的pH值在循环过程中也会变化,pH值的变化会影响到冷却水的腐蚀性,进而影响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二、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为了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率,我们需要对发电机内冷水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
1. 冷却水过滤冷却水在给水系统中会引入各种杂质,如沙粒、藻类、细微的微粒等。
这些杂质会堵塞冷却设备,影响其正常工作。
因此,首先要进行冷却水的过滤处理。
过滤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冷却水的杂质特点和数量来确定。
常见的过滤设备有深度过滤器、颗粒过滤器等。
深度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能有效地去除杂质,但维护成本较高。
颗粒过滤器适用于过滤大颗粒的杂质,成本较低,但过滤精度相对较低。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保证冷却水的清洁度。
2. 添加阻垢剂发电机内冷水中常常存在水垢问题,尤其是硬水地区。
水垢的生成对发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会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垢措施。
添加阻垢剂是一种常见的防垢方法。
阻垢剂能够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化合,形成水溶性络合物,阻止钙、镁等离子的沉淀和结晶,减少水垢的生成。
选择合适的阻垢剂需要根据水质的硬度和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条件来确定。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所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已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厂,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题下,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诸多生产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非标自动化设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它的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相关概念,介绍了目前在多个行业的应用,最后分析了非标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工成本的增加,这对于生产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加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品的生产要求越来越严格,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题下做更便宜的产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非标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
近年来,非标设备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动设备专机或生产线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工业、电子、医疗、卫生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非标自动化设备概述
1.1.非标自动化设备的概念
非标自动化设备,指的是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设备,而是根据的客户用途和需求,而定制的自动化设备。
非标自动化装备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发展生产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促进人们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流程安全、简便的进行。
1.2.非标自动化设备的分类
关于非标自动化设备有多种分类形式,主要有两种。
1.3.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特点
1.3.1.复杂性。
发电机内冷水超标分析及改进措施

发电机内冷水超标分析及改进措施就目前来说,电能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能源之一,并且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应用.。
发电机设备就能够进行电能资源的输出,但是部分发电厂在实际的电能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发电机内部的冷水会出现一定的超标现象,这将会影响到电能生产和传输工作.。
而发电机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又存在着比较大的能源消耗情况,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冷水对其进行冷却,这样才能稳定持续地进行电能资源的生产和输出.。
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发电机内冷水超标分析及改进措施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以此完成对发电机冷水系统的改造,这对于国内电力事业发展比较重要.。
关键词:发电机;冷水超标;超标分析;改进措施;研究分析前言:一般情况下,进入发电机中的定冷水是通过电磁阀、过滤器之后最后进入到水箱当中的,在长期的发电机的运行过程中,其中使用的冷水会出现部分指标超标的现象,这会使得发电机的正常运作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得发电机的内部出现线圈腐蚀、局部过热等等情况,这对于发电厂一线技术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发电机内冷水超标分析及改进措施进行详尽的阐述;1发电机内冷水超标分析以及其导致的后果概述1.1冷水水质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的冷却用定水采用的都是除盐水,另外部分冷水还会采取加氮的方式.。
未加入氮的除盐水的优势是比较多的(对于发电机来说),这种冷却用水的水质是比较准晶的,由此所带来的缓冲性能也是比较小的.。
但是需要知晓的是,除盐水箱是没有办法进行密封处理的,由此空气中的部分成分就会很容易融入到水中,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除盐水水质和PH值以及电导率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1].。
譬如,除盐水的PH值一旦降低,就会使得除盐水的电导率得到比较大的提升,这种现象就会使得发电机中的部分空芯铜材质的导线禅僧一定的腐蚀现象,由此金属的腐蚀速率大大提升,发电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劣质水,这使得对发电机的腐蚀程度进一步提升,这是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所不想看到的一种情况.。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科技 一向导
2 0 1 3 年2 3 期
发电机 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刘亚德 ( 中国铝业兰 州分公 司自备 电厂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 要】 针对 某厂 # 5 、 6 发 电机 内冷 水处理 的现状 , 结合 当今 内 冷水 处理 的具体 实际, 提 出内冷水处理 系统改进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 发 电机 ; 内冷水 ; B T A ; 超净化处理
( 2 ) 按 照现在发 电机 内冷水处理系 统发 展 的趋势 . 小 混床旁路处 理法 已不再适应于 内冷水质量要求 . 且运行实践表明小混床旁路处理 效果不佳 。该处理方法虽然可以改善水质状 况 。 但不能防止铜导线 的 腐蚀 。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处理方法 , 应不再 考虑继续使用 。 ( 3 ) 添加铜缓蚀剂的方法如果在机组运行 时进行铜缓蚀剂 预膜 . 存 在较大的风险。 因为铜缓蚀 剂预膜 时必须保持较大 的铜缓蚀剂浓度和 较高的 p h 值, 才 能保证 预膜 的效果 。 但是保持较高 的铜缓蚀剂浓度和 较高的 p h 值会 导致 内冷水 的导 电度上升 ,导 电度 的上 升直接影响机 组的绝缘性能 . 容易 出现发 电机绕组对地短路而导致泄漏 电流和损耗 2 . 某厂 # 5 、 6发 电机 内冷水处理情况 所以在机组运行过程 中对发 电机铜导线进行预膜是难以操作且 某厂为 了保证 # 5 、 6 发 电机的安全运行 . 采取 了一定的技术措施 。 增加。 可 以考虑 在机 组停运 先后采用小混床旁路处理法和添加铜缓蚀剂处理法 分析前期处理时 难 以保证效 果。如要采用添加铜缓蚀剂处理法 . H值 的预膜 . 停 机时可 以不考虑导 电度的 水质数据 . 基本上较大 的偏离 了发 电机 内冷水质量现行 国家标准和行 时进行高铜缓蚀剂浓度高 P 影 响。如果 机组停运时预膜效果 良好 。 在机组运行 时添加铜缓蚀 剂的 业标准。 2 . 1 在2 0 0 8 年5 月2 7日以前 . 采用 小混床f 氢型离子交换器 滂 路 维护 工作就 易于进行 添加铜缓蚀剂 的方法存在 以下问题: 处 理 法 a. 铜缓蚀剂在铜表 面形 成的保 护膜 为单分子膜 . 膜层 薄 , 易破损 . 该处理方法就是让部分内冷水通过装有阴 、 阳离子交 换树 脂的混 防护性差 。必须连续保持水 中一定量的铜缓蚀剂 。 否则水 中铜离子含 合离子交换器, 以除去水中各种阴 、 阳离子 , 达到净化水质的 目的。 根据运行数据 , # 5 、 6 发电机内冷水 P H值和铜离子含 量长期 处于 量会很快升高 b . 加入铜缓蚀剂后 , 水的电导率会升高 , 易造成 电导率超标 。 缓蚀 超标的状况 。虽然 P H值 和铜离子含量不合格 , 但 由于有小混床对 发 发电机铜导线表面状况及 药品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 电机 内冷水 进行了离子交换 .除去了内冷水中腐蚀产生 的铜离子 , 所 效果与补水水质 、 最佳剂量和控制标准及 药品浓度 的现场检测较为 困难 。 以内冷水的导电度 处于合格 的状 态 . 没有影响机组的绝缘性 。但 内冷 有很大关系 , c. 安全性能差 。在内冷水水流较缓慢 的区域会 出现铜缓蚀剂 的析 水经 小混床离子交换后 , 水中 H + 含量增多 ,使 水质 p H值进一 步降 低. 更加剧了对铜导 线的腐蚀 . 所 以发 电机 的铜导线一直 处于腐蚀 的 出或形成粘 泥 .这些粘泥和腐 蚀产物易在 空心铜导线 中沉积 形成污 垢, 严重时堵塞水流 , 使线 棒超 温 , 最终烧毁线棒 。 状况 。鉴 于此 泪 前一些新建机组 一般都不采用 这种处 理方式 。 因此 . 发 电机组特别是大机组 . 内冷水 系统应慎重采用添 加铜缓 2 . 2自2 0 0 8年 5月 2 7日以后 . 某厂 # 5 、 6发电机内冷水采用添加
2024年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2024年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抱歉,作为文本AI助手,我无法上传或共享文件。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可能的水处理方法的建议。
对于发电机内的冷却水处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
1. 定期清洗和冲洗冷却系统,以去除积聚的污垢和沉积物。
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或化学药剂来清洗内部管道和部件。
2. 使用冷却水处理剂来抑制腐蚀和沉积物的形成。
这些处理剂可以提供稳定的pH值和化学平衡,防止铁锈和其他金属腐蚀,并减少沉积物的形成。
3. 安装过滤系统来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杂质。
这可以防止颗粒物堵塞管道和部件,并保持水的清洁度。
4. 考虑使用循环冷却水系统,其中水被循环使用并经过水处理过程进行净化。
这可以减少对新水的需求,同时确保冷却系统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5. 定期监测冷却水的化学性质和水质,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这可以包括监测pH值、硬度、铁锈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浓度。
请记住,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并且最佳的水处理方法可能需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设备要求进行定制。
最好咨询专业水处理公司或工程师的建议,以确定最适合您发电机冷却水处理的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新版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
术的探讨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44
2021新版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1发电机内冷水的水质要求
大中型发电机组设备普遍采用水-氢冷却方式,发电机内冷水选用除盐水或凝结水作冷却介质。
冷却水的水质对保证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为了确保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发电机内冷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标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对发电机内冷水质量标准有如下规定:
a)对双水内冷和转子独立循环的发电机组,在25℃温度下,冷却水电导率不大于5μS/cm,铜的质量浓度不大于40μg/L,pH值大于6.8;
b)机组功率为200MW以下时,发电机冷却水的硬度(水中钙和
镁阳离子的总浓度)不大于10μmol/L,机组功率为200MW及以上时,发电机冷却水的硬度不大于2μmol/L;
c)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独立密闭循环水系统时,其冷却水的电导率小于2.0μS/cm。
2目前国内外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为了改善发电机内冷水的水质,目前国内外发电机组普遍采取的防腐、净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单纯补充除盐水或凝结水运行方式、内冷水加铜缓蚀剂法、小混床处理法和双小混床处理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解决内冷水中的电导率和pH值机内冷水的关键技术是解决现有小混床处理法中电导率、铜离子指标必须长期合格的问题,即发电机的内冷水pH不小于7.0,并稳定在7~8之间;解决小混床偏流、漏树脂而导致出水pH值偏低引起循环系统酸性腐蚀问题;解决小混床树脂交换容量小,机械强度低,易破碎问题;实现闭式循环系统及防止补水对循环内冷水产生受冲击性污染问题,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及免维护等功能。
3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的创新技术
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研究开发的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是在现有的小混床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创新。
3.1系统总体设计创新
系统设计时,在小混床进、出入口处加装树脂捕捉器,确保在运行或停运状态下,树脂不会漏入发电机内;水箱增加呼吸组件,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对水质的污染,提高内冷水pH值;系统配置监测电导率和pH值的测量仪表。
3.2混床交换器内部结构创新
a)将混床的单室结构改造成双室结构,即将交换器内的多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室,孔上安装不锈钢水帽,上下两室中填充特制离子交换树脂,上、下两室可以独立再生和反洗,有效地解决了单室结构在反冲洗时,因上部失效树脂混入下部未失效高再生的树脂层中,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
b)交换器进水安装了布水装置,使进水均匀分布,减少了水流冲击而产生的偏流;
c)下部出水孔板均匀钻孔,孔上加装特制不锈钢水帽,杜绝了漏树脂的问题;
d)床内加装树脂搅拌喷嘴,利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从喷嘴喷射中产生的动力混合搅拌阴阳树脂,使两种树脂在罐体内均匀混合,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3.3采用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
采用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代替目前采用的普通型离子交换树脂。
这种特制的高强度离子交换树脂是经水力分选、过筛、酸碱盐和有机溶剂反复处理后,再经大剂量优级纯试剂深度再生、检验等严格的工艺优选和处理后达到大幅度降低树脂中的低聚合物含量而成的树脂。
这种优选特制树脂机械强度高、颗粒均匀,经试验测定,优选的阳离子树脂交换容量比优选前提高一倍,阴离子树脂交换容量比
优选前提高近4倍,运行周期是小混床的4~6倍。
3.4运用实例
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在秦岭发电厂220MW机组和蒲城
发电厂330MW机组的应用中,总体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很好的效果,实现长周期免维护运行,安全可靠性高。
改进后的超净化处理装置出水指标:实际运行中,电导率保持在0.06~0.1μS/cm之间,pH值在7~7.9之间。
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指标:实际运行中,电导率在0.1~0.5μS/cm之间,pH值在7~7.9之间。
根据科技查新资料显示,该技术综合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发电机组不能同时满足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和pH 值标准要求的技术空白。
4沙角A电厂和沙角C电厂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结构及运行状况分析
4.1沙角C电厂66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结构及运行状况沙角C电厂66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由内冷水箱、内冷水泵、冷却装置、过滤器和去离子小混床组成。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是将发电机闭式循环7%的内冷水(流量为8m3/h)通过去离子器除去内冷水中的阴、阳离子,达到净化内冷水水质的小混床处理方式。
该系统原设计安装存在如下缺陷:
a)去离子器为单室结构,内部结构简单,存在偏流、漏树脂问题;
b)去离子器填充的是进口IRN160阴阳混合树脂,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IRN160树脂运行一年左右更换,其工作交换容量较小,运行周期短,树脂失效后须在体外再生,运行成本较高;
c)水箱内用于检测漏氢的压缩空气中的CO2会污染内冷水水质,pH值降低;
d)系统监测手段不够完善,没有安装pH值检测仪表。
沙角C电厂发电机内冷水处理采用的是小混床方式,由于系统及内冷水处理系统存在上述设计安装缺陷,从运行检测数据可知,虽然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基本能够满足国标和厂家规定要求,但发电机内冷水pH值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2000年1月份沙角C电厂1号发电机内冷水pH值在8.06~8.64之间,2月份pH值在8.06~8.23之间,2001年6月份pH值在6.08~8.76之间(在运行中,2号发电机和3号发电机内冷水pH值也不稳定),指标难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系统存在酸性腐蚀的安全隐患。
4.2沙角A电厂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结构及运行状况沙角A电厂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也由内冷水箱、内冷水泵、冷却装置、过滤器和离子交换阳床组成,但该系统的离子交换阳床只是处理补充的除盐水,对于闭式循环的发电机内冷水无法得到处理,当内冷水电导率或pH值不合格时,通过排、补除盐水方法,使内冷水电导率及pH值合格。
系统设计安装存在以下较严重的缺陷:
a)200MW机组投产后,采用pH值较高(pH不小于8.5以上)的凝结水作内冷水补充水源,循环的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一直较高,维持在4~6μS/cm之间。
随着GB/T12145-1999国标的实施,原来的标准规定内冷水电导率不大于5μS/cm,现改为电导率不大于2μS/cm。
为了确保发电机内冷水水质,近两年来采用了少加氨的除盐水作内冷水补充水源,但电导率仍然处在2.5~3.5μS/cm
的较高水平中。
这种方式不但浪费排补的除盐水,而且难于达到内冷水电导率不大于2μS/cm的国标要求。
b)离子交换阳床设置不合理,它不能起到处理、净化循环内冷
水的作用,实际上该离子交换阳床从未投入运行。
c)离子交换器结构简单,内装设普通型阳树脂,树脂易破碎,泄漏进入内冷水循环系统,造成内冷水水质污染。
5改造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建议
5.1沙角C电厂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必需进行技术改造
目前沙角C电厂66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指标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但pH值指标长期不稳定,存在酸性腐蚀的安全隐患。
为确保发电机以下必要的技术改造,以满足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指标要求:
a)将单室去离子床改成双室去离子超净化装置,以提高去离子出水水质;
b)去离子床进、出口处加装树脂捕捉器,防止树脂漏入循环系统;
c)水箱加装CO2吸收组件,减少内冷水的污染;
d)系统加装pH监测仪表,完善发电机内冷水中pH值的监测;
e)采用国产特制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运行更换周期
由1年延长至3年左右,以节约运行成本。
5.2采用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
沙角A电厂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的电导率一直达不到国标要求,存在着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确保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不大于2μS/cm和pH值长期稳定在7.0~8.0之间的国标要求,节约排补时浪费的大量除盐水,建议对内冷水系统采用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进行改造,在发电机内冷水循环系统中加装超净化处理装置,以截流内冷水循环总量约8%的内冷水进行去离子处理,取代目前的排补方式,取消补水系统中原有的阳离子交换器。
即:
a)在发电机内冷水循环系统中加装超净化处理装置,装置进出口树脂捕捉器;
b)水箱加装CO2吸收组件;
c)发电机内冷水入口安装在线电导率和在线pH测量仪,超净化处理装置出口安装在线电导率测量表;
d)采用国产特制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取代普通国产树脂,以
电力安全论文 | Power Safety Papers
电力安全论文达到净化内冷水水质,延长运行周期,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
e)采用未加氨的除盐水作内冷水补充水源。
参考文献
[1]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发电机内冷水超净化处理技术资料[R].陕西: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2002.
[2]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S].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