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必修3、4名句默写.doc

苏教版语文必修3、4名句默写.doc

必修三名句默写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廉颇蔺相如列传》)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4、臣闻求木之长者, ______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 ___________ ;思国之安者, __________ o5 .不念居安思危, _________________ o_6 .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 o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 o8、怨不在大,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所宜深慎。

9、.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__________________ 恩所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罚所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谏太宗十思疏》)10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 ,唯君图之。

11 .子犯请击之。

公说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仁;___________ ,不知;______________ ,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12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 ;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手工整理、全面、字大、准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

手工整理、全面、字大、准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

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1、故余与同社之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翻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仅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的重大意义,平民的死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翻译:这五个人,是在蓼州先生被捕的时候被义愤激发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翻译:五人的死,距离现在修墓并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翻译:我们应社里那些品行成为读书人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送行。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越过别国来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秦国使节经过的时候,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PPT共49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PPT共49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重点词语默写及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重点词语默写及答案

指南录后序〔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予1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3迫修门外, 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4萃于左丞相府, 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 北邀当国者相见,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5纾祸。

国事至此, 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6可以口舌动也。

初, 奉使往来, 无留北者, 予更欲一7觇北, 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 翌日, 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 抗辞慷慨, 上下颇惊动, 北亦未敢8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予9羁縻不得还, 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 则直10前诟虏帅失信, 1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但欲求死, 不复顾利害。

北虽12貌敬, 实则愤怒, 二贵酋名曰“馆伴”,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13诣北。

北驱予并往, 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14分当引决, 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 得15间奔真州,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 16庶几在此。

留二日,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 变姓名, 诡踪迹, 17草行18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19无聊, 追购又急, 天高地迥, 20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 避渚洲, 出北海, 然后渡扬子江, 入苏州洋, 展转四明、天台, 以21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 不知其几矣! 22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 争曲直, 屡当死;去京口, 挟匕首以备不测, 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 23(句式)为巡船所24物色, 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 几彷徨死;如扬州, 过瓜洲扬子桥, 竟使遇哨, 无不死;扬州城下, 进退不由, 25殆/26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 骑数千过其门, 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27巡徼所28陵迫死;夜29趋高邮, 迷失道, 几陷死;质明, 避哨竹林中, 逻者数十骑, 几无所逃死;至高邮, 制府檄下, 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 出入乱尸中, 舟与哨相后先, 几邂逅死;至海陵, 30如高沙, 常恐无辜死;31道海安、如皋, 凡三百里, 北与寇往来其间, 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 无可奈何,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 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 而境界危恶, 层32见错出, 非人世所堪。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和先后传承
这句话的意思是,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如此罢了。它强调了知识的专业性和先后传承关系。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特长,而知识的传承也需要经 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专业 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以丰富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关注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百姓在生老病死方面得到妥善 的安排,这是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当百姓在生活和死亡方面都 没有遗憾时,君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王道的理想。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总结词
这句话是孟子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建议,他认为让百姓能够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没有遗憾,是实现王道的开始。
详细描述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关注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百姓在生老病死方面得到妥善的安排,这是实现国家治理和社 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当百姓在生活和死亡方面都没有遗憾时,君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王道的理想。
02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总结词
比喻通过学习和借鉴,可以超越前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详细描述
这句话出自《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深”。靛青和蓝草虽然 有共同的来源,但它们的颜色和价值却有所不同。通过学习和借鉴,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超越前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总结词
强调君子并非天生异禀,而是善于借助 外力。

高一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和默写

高一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和默写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16、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7、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自我校对 1、(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
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
2、也用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 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3、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 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 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 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怨不在大,可谓畏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 人,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9、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 如为贤大夫。 10、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 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 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6朝搴阰之木兰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 代序。 7惟草木之零落兮8乘骐骥以驰骋兮 9、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0臣心一片磁针石 11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2、其势不俱生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六、翻译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 _________ 。 (《五人 墓碑记》)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 军 》)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 图之。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06
《鸿门宴》
重点句子梳理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句子翻译与赏析
•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翻 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 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这句话表达了刘邦对项羽的尊 重和谦逊,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机智和应对能力。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 子翻译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 《烛之武退秦师》 • 《谏太宗十思疏》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01
《指南录》后序
重点句子梳理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还的庆幸,同时也提出 了生还之后应该有何作为的问题。
03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句子梳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巧妙地运用言辞,向秦伯表达郑国灭亡对秦并无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以此引起秦伯的关注。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进一步分析形势,指出秦国跨越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是困难的,暗示秦国不应为了晋国的利益而损害自 己的长远利益。
THANKS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得 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这 句话引出了和氏璧这一重 要物件,为后续的故事情 节埋下伏笔。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 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 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这 句话揭示了秦王的企图和 赵王的处境,为后文蔺相 如的智勇表现提供了背景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出处
出自《庄子·外物》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日:‘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河伯在面对大海时 ,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认为 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以应对如此 巨大的挑战。
用法
示例
面对这个巨大的工程,我们只能 望洋兴叹,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
04 首当其冲
解释
总结词:最早出现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释义为“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 遇到灾难。
出处
总结词:最早出现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中:“首当其冲,不能修德以禳之。 ”
用法
总结词:如何使用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是一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是最先发生或遭受的。例如,“在这次自然灾害中,这个小 村庄首当其冲,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注意点
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其比喻 意义,不要误用为面对困难或挑 战时的积极进取。
02 贻笑大方
解释
01
贻笑大方,近义词有:见笑大方 、遗笑大方。
02
贻笑大方,反义词有:一鸣惊人 、独步天下。
出处
• 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法
• 贻笑大方一般作为谓语、宾语、定语使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 诵、翻译
contents
目录
• 望洋兴叹 • 贻笑大方 • 义无反顾 • 首当其冲
01 望洋兴叹
解释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 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意是 面对大海而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引 申为在面对巨大困难或挑战时,感到 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无法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2、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 、有善始者实繁, 1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简能而任之, 1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默写 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亦曷故哉?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生于社稷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生于社稷也。 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君亦无所害。 •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 乱易整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 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1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 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者也。 者也。 11、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25、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 、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 闻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闻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6、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而又有剪发杜门, 而又有剪发杜门, _______________ 其辱人贱行, ,其辱人贱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7、不然,令五人者 、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 , , 安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安能 , 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 百川;乐盘游,则思三思以为度; 百川;乐盘游,则思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 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 怒而滥刑。 怒而滥刑。 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谏太宗十思疏》 。(《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谏太宗十思疏》)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 之训, 亦曷故哉?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逡巡畏义 大阉亦逡巡畏义, ,待圣人之 2、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3、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故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4、故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太息以掩 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5、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6、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曼曼其修远兮 其修远兮, 7、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怨不在大, 畏惟人 载舟覆 所宜深慎 深慎。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则骨肉为行路。 9、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8、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今者项庄拔剑舞, 1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0、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亦曷故哉?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亦以明死生之大, 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 5、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
• 2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__________________。 。 2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4、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 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 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 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 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的死, 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的死,对国家兴亡 也是有重大作用的啊。 也是有重大作用的啊。
10、 10、 ……不念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 不念 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 而欲流长也。 而欲流长也。 1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 谦冲而自 1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 百川; 1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1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 心以纳 心以纳下; 吾所以为此者 1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 1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后私仇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20、项庄舞剑,意在沛 人为刀俎 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 ,我为鱼 肉。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刎颈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且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且 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1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相如列传》 相如列传》) 15、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藉吏民, • 库,而待将军。(成语:秋毫无犯) 而待将军。(成语:秋毫无犯) 。(成语 1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成语:项 。(成语 成语: 、今者项庄拔剑舞, 庄舞剑,意在沛公) 庄舞剑,意在沛公) 1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成 ( 语:劳苦功高) 劳苦功高) •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 为鱼肉,何辞为。 为鱼肉,何辞为。
• 3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3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