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4古诗三首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4古诗三首诗意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4古诗三首诗意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4古诗三首诗意人教
部编版
一条石头小路曲折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鲜艳。

《夜书所见》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赠刘景文》
荷花枯萎,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确实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4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美景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秋天的风吹起来,不冷不热,正好适合户外活动。

古代的诗人们也对秋天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美。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三首古代诗歌中的秋天景色。

第一首是《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赏秋的美景。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形容了秋天阳光的温暖和明亮。

黄河流入大海的景象,则展示了秋天的广阔和壮美。

诗中的最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想要登上更高的楼层,以便欣赏更广阔的秋天美景,这也反映了他对秋天景色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首是《江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描绘了江南秋天的景色。

诗中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幽草铺茸茸,天净沙·秋思。

”通过描绘溪流、草地和蔚蓝的天空,诗人展现了江南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诗中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反映了秋天的晴朗和明亮。

而“绿阴幽草铺茸茸”则描述了江南秋天的绿意盎然和富有生机。

最后一句“天净沙·秋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古原草原上秋天的美景。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人通过描写原野上一年一度的草的枯荣变化,展现了秋天的转变和循环。

诗中的“离离原上草”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展示了秋天的变幻和生机。

古原的远芳侵入古道和荒城,则给人一种古老和荒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唤起了读者的思乡之情。

通过这三首古代诗歌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诗人们对秋天的热爱。

每一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展现秋天的特点和魅力。

部编-三上-4-古诗三首

部编-三上-4-古诗三首
夜深了,篱笆深处,灯光闪烁,料想那是孩 子们正在忘情地逗蟋蟀。
促织:
蟋蟀,穴居,常栖 息于地表、砖石上、土 穴中、草丛间。夜出活 动。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里有两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用得 好在哪里。
诗句中的一“送”一“动”,寄情于物,赋予梧 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把梧叶、秋风写得有情有义。这 些物态声情的诗句烘托了诗人悲秋思乡之情,而且把读 者也带入了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情境中。
全诗的 中心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到的景物有:枫林、霜叶。
“晚”表明诗人对这满山红叶喜爱至极,流连 忘返。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对比
将“霜叶”和“二月花”作 对比,突出了霜叶的嫣红,展现 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 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 爱之情。
三首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
秋天
秋天是美丽的,自古 以来就有很多人赞美秋 天、描绘秋天,今天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 眼中的秋天吧!
4 古诗三首
三年级上册
会写字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寒径斜霜
zènɡ liú ɡài jú
赠刘盖菊
会写字
cán jūn chénɡ sònɡ
残君橙送
tiǎo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
是橙子金情
整体把握 《赠刘景文》写的是 秋 季的景色, 从“ 荷尽 、 菊残 、 橙黄 、 橘绿 ”这些景象中能看出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橙黄橘绿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的三⾸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描绘的是秋之⾊,展现了⼀幅动⼈的寒⼭秋⾊图;《赠刘景⽂》写的是秋末的景⾊,让⼈从残败中看到⽣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回味⽆穷;《夜书所见》写诗⼈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1 教学要求: 1.⾃主学习本课⽣字,能⼯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课时 ⼀、说话训练,进⼊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句或⼏句描写秋天景⾊的句⼦吗?(⽣说话练习) ⼆、故事导⼊,揭⽰课题:介绍杜牧、岳麓⼭。

1.下⾯请同学们先听⼀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位⽂学家,他从⼩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

他的诗⽴意新奇,优美隽永,⾻⽓雄劲,在当时⽂坛别具⼀格。

他⼜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武全才。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含答案)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第2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枝。

..犹有傲霜..已无擎雨盖...,菊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3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课后作业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径斜.( ) 霜.叶( ) 犹.有( ) 傲.霜( )擎.雨盖( ) 萧.萧( ) 篱.落( ) 挑.促织( )二、比一比,组词语。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解了诗句的意思,还通过反复的朗读, 读出了这首诗的味道。
字词乐园
会写字
zènɡ liú ɡài jú
赠刘盖菊
cán jūn chénɡ
残君橙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 家。他的诗在晚唐成就很高,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人 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yóu
犹 组词:犹如 犹豫
字词乐园
会认字
ào
傲 组词:骄傲 傲人 引以为傲
jūn
君 组词:君子 君子兰
chénɡ
橙 组词:橙子 橙汁
字词乐园
会认字

橘 组词:柑橘 橘子 橘树
tiǎo
挑 组词:挑拨 挑战 挑逗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擎:举,向上托。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重难点解析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资料宝袋
叶绍翁: 字嗣宗,南宋诗人。诗以七 言绝句最佳。代表代《游园不 值》,历来为人所传诵。
重难点解析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重难点解析
题解
夜书所见: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重难点解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石径
弯曲 绵长
重难点解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人家
重难点解析
从哪里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
停下来欣赏 这枫林的景色, 那火红的枫叶比 江南二月的花还 要红。

描写秋天的古诗三首三年级

描写秋天的古诗三首三年级

描写秋天的古诗三首三年级秋天是变幻多姿的季节,那金黄的稻田,红红的枫叶,是如此美丽。

下面是三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带你领略秋天的美丽景色。

一、《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田野,枫叶红如火,金黄的稻穗,迎着秋风摇。

稻田里的蟋蟀,在稻谷中响,秋风渐渐凉爽,秋天真美妙。

天空明净如镜,草地铺满露水,黄昏的太阳,温柔地慢慢沉没。

田野里的农民,辛勤劳作带笑脸,丰收的果实,填满他们的篮筐。

岁月静静流转,秋天带走夏阳,生命的轮回,诉说着自然的律令。

让我们悄悄回望,秋天的美丽瞬间,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温馨。

二、《秋风轻轻吹》秋天的风儿轻轻吹,金黄的叶子像金币。

梧桐树下,蟋蟀齐声响,乡村的田野,一片寂静。

稻谷金黄,水稻丰收,农民伯伯喜笑颜开。

摘下秋果,苹果红彤彤,满树的果实,如此诱人。

牧童放羊,笑语盈盈,小河里的鱼儿游来游去。

白天旷野,夜晚星光沐,秋风深思,醉在心底。

三、《金黄的秋天》秋天的天空那么蓝,枫叶红艳如火焰。

金黄的稻田,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的蟋蟀齐声唱。

太阳慢慢西沉下,黄昏的天空熠熠星光。

梧桐树下唱起儿歌,美丽的秋天,赋予我们欢乐。

稻谷熟了,麦子金黄,农民伯伯笑开颜。

丰收的果实填满盘,秋风送来神奇美好。

秋天的美景如此丰富,金黄的季节,值得歌唱。

走进田野,感受大自然,秋天的美丽,铭记在心上。

这三首古诗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金黄的田野、红红的枫叶、蟋蟀齐鸣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丰收的笑脸和填满篮筐的果实,展现了劳动的甜蜜和自然的慷慨。

而在美丽的秋天中,人们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轮回,体会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妙。

让我们回望秋天的美丽瞬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
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1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白居易《秋思》
13、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唐】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1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唐】白居易《中秋月》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17、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1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20、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2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23、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2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范仲淹《渔家傲》
2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8、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
31、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2、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3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34、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秋歌》
36、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7、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宋】陆游《秋波媚》
38、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唐】杜甫《客亭》
3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宋】程颢《秋月》
40、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4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苏轼《中秋月》
4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43、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4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4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46、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47、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49、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5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5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53、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唐】刘禹锡《秋风引》
5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5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5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57、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58、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59、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60、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61、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唐】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62、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唐】高适《河西送李十七》
6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64、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唐】杜牧《秋晚江上遣怀》
65、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66、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唐】孟浩然《初秋》
6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