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什么是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怎么算

什么是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怎么算购房的时候很多朋友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都不够了解,占地面积是项目进行报批的时候最常用到的词语,占地面积怎么算?下面一起来学习下。
占地面积是什么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仅仅指整栋建筑水平投影的地面面积,就比如我们坐飞机时从上往下看,所看到的那唯一一块,正是一栋建筑的占地面积。
通俗来讲,就是这座建筑建成,其实只用了这片土地的这一块面积,这就是它的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区别建筑面积包含占地面积,通俗讲就是大家买房的时候合同写的房屋的整体面积就是指建筑面积,而我们买的房子室内面积就是占地面积或者说是使用面积,最后解说下,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即使用面积或室内面积)+公摊面积(室外楼梯、走道等等)。
占地面积是指一座建筑物最基层的平面面积所用的土地。
建筑面积是指整个建筑物每层和楼内所有面积的总和。
用词不太专业,举例说明就是比如书柜放在屋内的面积为占地面积,每层隔断每个平面加起来的总和就是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怎么算第一,占地面积主要来计算占地实际的面积,包括建筑物在地下的部分,在计算的时候楼面建筑面积可以平分到每个建筑单位上,若是瓦屋则需要按照瓦檐的外展滴水线来进行计算。
若是普通的混合结构在计算占地面积的时候多数要把排水沟计算在内。
第二,占地面积计算的时候按照建筑物树立的外墙的外延所占有的横向比例来计算,这样计算可以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进行规划,一般都是计算楼盘的容积率的时候会使用这样的方式计算占地面积。
第三,按照建筑物的外墙投影的范围来计算占地面积,这样的计算方式在目前来看属于比较科学的是,虽然说和前两种计算方法一样存在一定的正义,但是多数的规划师在规划的时候都采用此种方式,这样楼盘建筑的飘窗一般都是不计划在内的。
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占地面积是指一些物体或建筑项目所占据的水平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作为单位进行衡量。
在不同的场景中,计算占地面积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占地面积的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实际测量物体或建筑的边界线长度来计算占地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或建筑,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1.长方形或正方形:假设一个建筑物的边界线长分别为a和b,那么其占地面积为a×b。
2.圆形:假设一个圆形的半径为r,那么其占地面积为π×r²,其中π取近似值
3.14
二、剖面面积法
剖面面积法是通过在建筑物或物体上选择一条横截面线,测量该线与垂直方向的距离的一系列值,然后计算剖面线下表面的面积,最后将所有的剖面面积相加得到占地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或建筑。
三、网格法
网格法是将占地面积的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规则的小网格,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网格的面积并相加得到总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不规则形状且需要较高精度的占地面积计算。
四、CAD软件测量法
对于复杂的建筑物或物体,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测量占地面积。
通过在CAD软件中导入建筑物或物体的平面图,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功能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到占地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占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考虑到测量误差、精度要求和测量对象的特性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占地面积计算规则

发一个地方性对于占地面积的计算规则
1、建筑占地面积计算:
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
(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算。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两个建筑物间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9)室外楼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以下部分不计入建筑占地面积:
(1)无顶盖的花架等建筑小品不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3)城市公共通道不计算。
(4)骑楼不计算。
货物占地面积如何计算公式

货物占地面积如何计算公式货物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在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中,货物的占地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仓库的利用率和运输成本。
因此,准确计算货物的占地面积对于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货物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探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货物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货物的形状和堆放方式来确定。
一般来说,货物可以分为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三种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情况下货物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
1. 长方形货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长方形货物,其占地面积可以通过货物的长、宽两个方向的尺寸来计算。
假设货物的长为L,宽为W,则货物的占地面积S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L × W。
其中,S为货物的占地面积,L为货物的长,W为货物的宽。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货物的长为10米,宽为5米,则其占地面积为10米×5米 = 50平方米。
2. 圆形货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圆形货物,其占地面积可以通过货物的直径来计算。
假设货物的直径为D,则货物的占地面积S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π× (D/2)²。
其中,S为货物的占地面积,π为圆周率(取3.14),D为货物的直径。
例如,如果一个圆形货物的直径为6米,则其占地面积为3.14 × (6/2)² = 28.26平方米。
3. 不规则形状货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货物,其占地面积可以通过将货物分割为若干个规则形状的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个部分的占地面积,最后将所有部分的占地面积相加得到整个货物的占地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货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常常会受到货物堆放方式的影响。
例如,在仓库中,货物可以采用堆积、码放等不同的堆放方式。
不同的堆放方式会导致货物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堆放方式来确定货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除了货物的形状和堆放方式外,货物的占地面积还受到货物之间的间隙和安全距离的影响。
建筑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建筑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1.矩形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矩形建筑物,其占地面积等于建筑物的长度乘以宽度,即:
占地面积=长度×宽度
2.正方形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正方形建筑物,其占地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
占地面积=边长×边长
3.圆形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圆形建筑物,其占地面积等于π(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即:
占地面积=π×半径²
4.椭圆形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椭圆形建筑物,其占地面积等于π(圆周率)乘以长轴的一半乘以短轴的一半,即:
占地面积=π×长轴×短轴/4
5.多边形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多边形建筑物,其占地面积可以通过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或梯形来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将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将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占地面积。
-将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然后将所有梯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占地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时,需要知道多边形的边长或者各个顶点的坐标。
此外,如果多边形具有凹凸性,计算过程会更加复杂,可能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算法。
总结起来,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主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形状采用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建筑物的计算相对简单,而多边形建筑物的计算则相对复杂,需要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或梯形进行计算。
当计算建筑占地面积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尺寸单位一致,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行业通用计算公式计算占地面积

行业通用计算公式计算占地面积
本文将介绍行业通用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占地面积。
在不同的行业中,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以下公式适用于大多数行业。
1. 矩形区域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 长度×宽度
例如,一个长为10米、宽为5米的矩形区域的面积为50平方米。
2. 圆形区域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 π×半径
其中,π的值约为3.14。
半径是圆形的半径长度。
例如,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形区域的面积为78.5平方米。
3. 三角形区域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 底边长度×高÷ 2
其中,底边长度是三角形底边的长度,高是从底边到三角形顶点的垂直距离。
例如,一个底边长度为6米,高为4米的三角形区域的面积为12平方米。
4. 梯形区域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2
其中,上底和下底是梯形上下两个平行的边的长度,高是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距离。
例如,一个上底长度为5米,下底长度为10米,高为3米的梯
形区域的面积为22.5平方米。
以上是常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行业中的相关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占地面积。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建筑结构等,以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占地面积计算方法占地面积通常是指一些建筑物或土地的面积大小,对于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不同的领域和目的下,占地面积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1.矩形法:当建筑物或土地的形状为矩形时,可以直接使用矩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度乘以宽度,即:面积=长度×宽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场景,例如一些长方形的房间或大片矩形土地的面积计算。
2.面积测绘法:面积测绘法是通过实地测绘来获取建筑物或土地的面积。
通常使用的工具是测量仪器,如测绘仪、全站仪等。
在测绘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或土地的形状和特征进行逐段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面积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面积结果,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的土地或建筑物。
3.栅格法:对于不规则的土地或建筑物,可以使用栅格法进行面积计算。
栅格法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小方格,然后根据方格中的地块情况判断其是否被占据,进而统计被占据的方格数量,最后通过计算方格数量乘以方格面积得到整个区域的占地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大型土地或复杂建筑物进行面积计算的情况。
4.自动化软件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些专门用于计算占地面积的自动化软件。
这些软件通过输入建筑物或土地的相关信息,如边界坐标、高程数据等,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面积计算。
自动化软件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处理复杂的地形和建筑物形状,是一种较为便捷和高效的占地面积计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对占地面积的影响。
例如,对于建筑物,需要考虑墙壁、柱子等固定结构的面积;对于土地,需要考虑地形的起伏、挖填方等因素。
此外,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还可能有一些特殊的面积计算方法,例如农业中的农田面积计算、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用地面积计算等。
总之,占地面积计算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的进行,同时需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土地计算面积公式

土地计算面积公式
农村土地的面积,可以通过土地的形状来进行计算。
1、如果是三角形的土地,可以先丈量出长度和宽度,然后使用长乘宽,用得出来的结果除以2得出面积。
2、如果是正方形的土地,可以先丈量出4个边的边长,然后使用边长乘以边长得出面积。
3、如果是长方形的土地,可以先丈量出长度以及宽度,然后使用长乘宽得出面积。
4、如果是梯形的土地,可以先丈量出长边以及短边的程度,同时还有宽度,然后将长边和短边的长度相加,相加之后再乘以宽度,将得出来的结果除以2就能够得出最终的面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面积计算方法(2009-12-26 00:
00:
58)转载▼标签:
分类:
建筑房产建筑投影面积绿地面积通道杂谈
1、建筑占地面积计算: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
(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
(5 )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两个建筑物间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
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9)室外楼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以下部分不计入建筑占地面积:
(1)无顶盖的花架等建筑小品不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3)城市公共通道不计算。
(4)骑楼不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
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计算:
(1)对高度为
2.2m 以下(含
2.2m)的设备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2)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建筑容积率计算:
(1)在计算容积率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但地下室作为商场或其他营业性公共场所的,应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屋面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 的不计;用作开放空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m的不计。
(2)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m的,按下式计算建筑面积:
A二KA 中:
A——折算的建筑面积,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3)商业综合楼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成。
F= (FIX P1%+ (F2X P2%式中:
F――核定容积率F
1、F2不同性质的建筑容积率P
1、P2——不同性质的建筑所占比例。
如同一建设用地内由不同类型的多幢建筑混合而成,应将不同类型的建筑
占地面积分别划定后,再以上式核定其各自的容积率。
( 4)商住综合楼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
成。
高层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至少占总建筑面积的10%,不足10%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按高层住宅建筑的规定执行;多层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至少占两层以上(含两层),仅设底层商店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多层住宅建筑的规定执行。
4、绿地面积的计算:
( 1 )公共绿地包括各级中心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它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川。
( 2)中心绿地与宅旁(宅间)绿地的主要区别为:
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
可作为中心绿地,否则作为宅旁(宅间)绿地。
3)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
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距房屋墙脚
1.5m,对其它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4)道路绿地面积计算:
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
(5)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
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
1.5m。
(6)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5、建筑用地面积计算:
建筑用地面积以福州市城市规划局正式划定用地范围的面积为准,城市道路红线内、河道蓝线内、绿地绿线内面积不得计入。
6、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
(1)开放空间是指在建设用地内,能够全天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和屋顶平台)。
开放空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a.沿城市道路、广场留设;
b. 一方向的净宽度在5m 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100 m2;
c.以净宽
1.5m 以上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用地地面或道路,且与用地地面或道路的高差在±
5.0m 以内(含±
5.0m) ; d.提供室内连续开放空间的,其最大高差为-
5.0m 至+
12.0m,且开放地面层;e.向公众开放绿地、广场的,应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f .建筑竣工后,应设置相应的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代行管理;g.常年开放,且不改变使用性质;h.室内或室外开放空间,应是无障碍
设计的空间;i.室内净高不少于5m。
(2)开放空间有效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F=MX N式中:
F――开放空间的有效面积,M ――开放空间中对公众开放的实际使用面积,N -------- 有效系数。
有效系数(N)按下列条件确定:
a.室外开放空间在地面层的,其地标高与道路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士
1.5m 以内(含±
1.5m)时,N=
1.0。
b.室外开放空间在屋面上或为下沉式广场的,其标高与道路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
1.5m 至+
5.0m (含+
5.0m) 或-
1.5m 至-
5.0m (含-
5.0m)时,N=
0.7。
c.提供室内开放空间,其标高与室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士
5.0m 以内,或提供室内连续开放空间,其标高与室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
5.0m 至+
12.0m 时,N二
1.0。
7、建筑间距计算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
坡度大于45°的坡屋面建筑,其建筑间距指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
8、建筑高度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9、沿路建筑高度(1)沿路一般建筑高度的控制HW
1.5 (W+S)(见图五)式中:
H ――为建设允许高度;W――为道路宽度;S为建筑退距。
(2)沿路高层组合建筑高度的控制a.A w(W+S)(见图六)式中:
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
1.5(即
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建设用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
b.在实际运用中,为了简化作图和计算方法,也可采用下列演化而来的算式和图七的作图方法控制建筑高度。
A'<
1.5L (W+S式中A为沿路建筑以1:
1(即45度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面积。
L、W、S 的意义同前。
(见图七)图中斜线部分A为1:
1(即45度)高度角的投影面积;H
1 、H
2、H3为组合建筑各部分实际高度。
1
0、建筑高度控制的视线分析方法根据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环境,选择适当视点确定视线走廊,进行视线分析,视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H,因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按3H 视点距离控制高度的,视点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
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