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件中的计算题 (1)
分析化学课件分析题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例:设天平称量时的标准偏差s=0.10 mg ,求称量试样时的标准偏差sm 。
解2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0001 g ,为使称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3例:可能造成的最大误差是0.02 ml ,要使相对误差在0.1%4结果分别是:0.1014mol/L 、0.1012mol/L 、0.1026mol/L 0.1026mol/L ,是否应舍弃(置信度90%)?Q5例:用两种方法测定某试样中铁的含量,n1=6,S1=0.055%;n2=4,S2=0.022%;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解:f1=6-1=5;f2=4-1=3s s s m m m m 222121=+=∴-=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试样质量解:m lV 20==解:5.01012.01026.01019.01026.0=--=25.6%)022.0(%)055.0(F 22221===SS 计查表得:F0.05,5,3=9.01F 计<F 表,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6例: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 的百分含量,结果为10.48%,10.37%,10.47%,10.43%,10.40%;计算单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7例:用移液管移取NaOH 溶液25.00mL,以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的标准差s1=0.02mL,8例:在吸光光度分析中,用一台旧仪器测定溶液的吸光度6次,得标准偏差s1=0.055;用性能稍好的新仪器测定4次,得到标准偏差s2=0.022。
试问新仪器的精密度是否显著地优于旧仪器?9例:采用不同方法分析某种试样,用第一种方法测定11次,得标准偏差s1=0.21%;第二种方法测定9次得到标准偏差s2=0.60%。
试判断两方法的精密度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P=90%)00048.0,022.0,40030.0,055.0,6222211======小大s s n s s n 25.600048.00030.0==⇒F 01.935%,95=⇒===表小大,由F f f P 显著性差异两仪器的精密度不存在表⇒<F F %43.10=x ==∑nd d i .0%100%43.10%036.0%100=⨯=⨯xd 046.04=-10043.10%046.0%100⨯=⨯xsL V V C C NaOH HCL HCL NaOH ⨯=22222121222V s V s C s NaO H C +=44101.1102.9⨯=⨯=⇒-NaOH C C s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1例:已知TK2Cr2O7/Fe=0.005000 g/mL ,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21.50 ml ,求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2例:已知K2Cr2O7标液对Fe2+的滴定度为0.005022 g/ml ,测定0.5000 g 铁样,用去标液25.10 ml ,求该标液对Fe3O4的滴定度,及试样中铁以Fe 、 Fe3O4表示时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A. Ka1=1×10-3, Ka2=3×10-6;B. Ka1=×10-3, Ka2=×10-6 ;C. Ka1=×10-3, Ka2=×10-6;D. Ka1=1×10-3, Ka2=×10-6;…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C. ;D.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A. [H+]+[HCO3-]+[Na+]=[OH-];B. [H+]+[Na+]=[OH-]+[CO32-];C. [H+]+[H2CO3]= [OH-]+[CO32-];D. [HCO3-]+[Na+]=[OH-]+[CO32-];—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A. KMY/KNY104;B.KMY/KNY105;C.KMY/KNY106;D. KMY/KNY108;~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
分析化学计算题

1. (6分) 用标准分析方法分析某含铜试样,确定铜的含量为0.520%。
某人用新方法对此样进行了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0.515%、0.525%、0.527%、0.532%,问:与标准分析方法比较,新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已知:置信度95%时t=3.182. (10分) 试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0.010mol/L NH4Cl(2)0.020mol/L NaH2PO4已知:NH3:Kb= 1.8×10-5H3PO4: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3. (8分) 试计算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设化学计量点时[NH3]=0.10mol/L,用0.0200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Zn2+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Zn和pZn'值。
[ lg K(ZnY)=16.5;pH=10.0时lgαY(H)=0.5,lgαZn(OH)=2.4,Zn(NH3)42+的lgβ1~lgβ4分别是2.37、4.81、7.31、9.46 ]4. (8分) 试计算在0.10mol/L NaF溶液中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E0 (Fe3+/Fe2+)= 0.771 VFe3+-F-络和物:Lgβ1~ Lgβ3分别为:5.28,9.30,12.065. (10 分) 分别计算BaC2O4在(1)pH为4.00的酸性溶液中;(2)pH为4.00的0.050mol/LH2C2O4中的溶解度。
已知:Ksp(BaC2O4)=2.3×10-8,H2C2O4的Ka1=5.9×1 0-2,Ka2=6.4×10-5 6. (8分) 用铬天青分光光度法测Al3+,已知Al3+的浓度为1.50 mg/L,用2 cm比色皿于520 nm处测得T=50.0%,计算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分析化学复习计算题

1.有一铜矿试样,经三次测定,含铜量为24。
87% ,24。
93% 和24.69%而铜的实际含量为25。
05%。
求分析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三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X=24。
87% +24.93% +24.69%/3=24.83%绝对误差E=X T —X=25.05%—24。
83%=0。
22%相对误差ER=X T -X/ X T ×100%=0.8782%答: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0.22%,相对误差为0.8782%3.某试样由甲、乙两人进行分析,其结果是:甲:40.15% ,40。
14% ,40。
16% ,40.15%乙: 40.20% , 40.11% ,40.12% ,40。
18%计算二人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并说明那一位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解: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40.15%+40.14%+40.16%+40。
15%/4=40。
15%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偏差D 甲=d/X ×100%=1/4(∣40.15%-40。
15%∣+∣40。
15%-40。
14%∣+∣40。
15%—40.16%∣+∣40。
15%—40.15%∣)/ 40.15%×100%=0。
01245%乙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40.20%+40。
11%+40.12%+40。
18%/4=40。
15%甲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偏差D 乙=d/X ×100%=1/4(∣40。
15%—40.20%∣+∣40.15%—40。
11%∣+∣40。
15%—40.12%∣+∣40.15%40。
18%∣)/ 40。
15%×100%=0.08717%由于D 甲<D 乙,说明甲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答:甲的分析结果较为可靠4.按GB 534—1989规定,检验工业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公差(允许误差)为≤±0。
20%。
今有一批硫酸,甲的测定结果为98。
05% ,98。
37% 乙的结果为98.10% ,98。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解答课件

解:(1) 同上题,用一元弱酸最简式计算其 pH。
pH lg[H ] lg
0.1000 2
1.0 1014 1.0 105
5.15
(2) 当滴定分数为 99.9%, 即用去 HCl 溶液体积为 19.98 mL 时,用缓冲溶液 pH 计算公式:
第 2 章 酸碱滴定法
P47 2.12 解:(2)
即 pH 突跃范围为 4.3 ~ 6.0。
(3) 应选择甲基红(或溴甲酚绿)指示剂。
第 2 章 酸碱滴定法
P47 2.13 浓度为 0.10 mol/L 某二元酸 (Ka1=1.010-3, Ka2=1.010-7) 溶液,用相同浓度的 NaOH 标准溶液 滴定,第一化学计量点的 pH 约为 5.00 ;第二化学
P46 2.4 用简化式求出下列水溶液的 pH:
(4) 0.10 mol/L 的草酸钠溶液;Ka1 = 5.910-2,Ka2 = 6.410-5 (5) 0.10 mol/L 的H2A-溶液;pKa1=4.00, pKa2=6.00, pKa3=8.00 解:(4) 二元弱碱
Kb1 Kw / Ka2 1.6 1010 Kb2 Kw / Ka1 1.7 1013
解:(1) 草酸 Ka1 = 5.910-2,Ka2 = 6.410-5
cKa1
109,cKa2
109, Ka1 Ka2
5.9 102 6.5 105
9.1102
104
只有1个 pH 突跃,1个滴定终点,对应第二个化学计量点。
第 2 章 酸碱滴定法
P47 2.14 解:(1) 滴定终点生成 C2O42-,用二元弱碱最
选用酚酞指示剂。
0.10 1.0 1014 4 4.0 107
分析化学练习题1

分析化学练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定量分析的是A.植物混合色素中叶绿素的分离分析B.可口可乐中甜蜜素的鉴定分析C.血液中血糖蛋白含量的分析D.纯甄牛奶中三聚氰胺的鉴别分析2.某工作人员称量实际为0.8000g试样,结果电子分析天平显示的读数为0.8012g,其称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A. -0.0012,-0.15%B. 0.0012,0.15%C.-0.0012,0.15%D. 0.0012%,-0.15%3.分析化学要求回收率在什么范围则说明方法的准确度是可行的A. 90%~100%B. 95%~105%C. 85%~105%D. 80%~100%4.某溶液的pH = 11.20,该值的有效数字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位B. 四位C. 三位D. 以上都不对5.滴定终点的英文缩写是A. apB.epC. spD. pp6.使用50mL酸式滴定管,为保证滴定误差≤ 0.1%,每次滴定消耗的体积应不小于A. 15mLB. 30mLC. 35mLD.20mL7.HCOOH pKa为3.37,用NaOH滴定该酸时,滴定反应常数Kt值是A. 10-3.37B. 10-10.63C. 1010.63D. 103.378.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2+Ac—HAcB. NH3—NH2-C. HNO3—NO3-D. H2SO4—SO42-9.H3AsO4的pKa1~pKa3分别为2.20,7.00,11.50。
pH=7.0时,[H3AsO4]/[ AsO43-]的比值为A. 100.4B. 10-0.3C. 1020.6D. 10-20.610.c mol/L的H2C2O4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A.[H+] = [OH-]+ [ HC2O4-] + [ C2O42-]B.[H+] = [OH-]+ [ HC2O4-] +2 [ C2O42-]C.[H+] = [OH-]+ [ HC2O4-] + 1/2[ C2O42-]D.[H+] = [OH-]+ c11.配位滴定中,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一般是A.1:1B.2:1C.1:3D.1:212.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叙述正确的是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13.在配位滴定时,使用铬黑T作指示剂,溶液的酸度用下面哪种来调节A.硝酸B.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C.盐酸D.氨-氯化铵缓冲溶液14.氧化还原滴定中,当氧化剂和还原剂浓度均增大10倍,突跃大小变化为A. 2个电势单位B. 1个电势单位C.0.5个电势单位D.突跃大小不变15.为测定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用莫尔法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A.铬酸钾B.硫酸铵铁(III)C.曙红D.荧光黄16.参比电极的电位A. 电极电位为零B. 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C. 电位与温度无关D.电极电位为一定值17.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该第2页,共7页溶液的最佳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A.不变、增加B.不变、减小C.向长波移动、不变D.向短波移动、不变18.用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时,需要选用参比溶液,该参比溶液的组成应该是A.溶剂水B.溶剂水和显色剂C.显色剂D.除铁以外所有组成测量溶液的试剂19.分子荧光的产生对应于下列哪种能级跃迁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B.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C.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D.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20.分子C 8H8 O 的不饱和度是A. 2B. 3C. 5D. 42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对称伸缩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峰B.反对称伸缩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峰C.面内弯曲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峰D.面外弯曲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峰22.原子吸收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下列哪种粒子吸收A.分子B.离子C.电子D.基态原子23.原子吸收谱线变宽主要取决于A.自然变宽和多普勒变宽B.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C.洛伦兹变宽和霍尔兹马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和场致变宽24.自旋量子数I=1/2的原子核在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多少种取向A.1B.2C.3D.425.下面关于分子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离子含有奇数个电子B.分子发生共价键断裂形成的离子C.分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离子D.分子离子符合氮律二、多项选择题26.在滴定分析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有A.指示剂法B.色谱法C.电位法D.重量法27.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下列选项哪些可以确定其准确浓度A.基准物质标定法B.标准溶液滴定法C.“标准试样”标定法D.相对定量法28.浓度为c mol/L的HCl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A.[H+] = cB.[H+] = c + [OH-]C.[H+] = [Cl-] + [OH-]D.[H+] = c - [OH-]29.直接电位法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A.保持电极电位恒定B.控制溶液酸度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D.消除共存离子干扰30.荧光波长固定后,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A. 荧光光谱B. 激发光谱C.发射光谱D.吸收光谱3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存在的干扰有A.光谱干扰B.电离干扰C.化学干扰D.物理干扰32.产生核磁共振需要的条件是A.原子核有磁性B.有外磁场C.照射频率与进动频率相等D.符合跃迁选律33.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时,对内标物的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试样中不能存在该物质B.与被测组分性质相近,且与试样互溶C.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D.内标物的色谱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且与其它组第4页,共7页分峰完全分开34.分配系数不等是色谱分离基本前提,下列表示组分分配系数不正确的是A. m s/m mB. c s /c mC.m s/(m m +m s)D.c m /c s35.描述色谱柱效能常用的参数是A.塔板数B.塔板高度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三、判断题36.分析化学和医学、生物学、药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是不同的学科,没有任何关系。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最新整理)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 选择题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A. 越小越好B. 等于零C. 接近零D.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系统误差D. 绝对偏差3.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A.<10mLB. 10~15mLC. 20~30mLD. >50mL4.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A. 0.1gB. 0.2gC. 0.3gD. 0.4g5. 下列有关误差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A. 精密度好误差一定较小B. 随机误差具有方向性C. 准确度可以衡量误差的大小D. 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6. 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叙述是()A. 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B. 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C.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D. 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7.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B. 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高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8.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分析结果影响恒定,可以测定其大小B. 具有正态分布规律C. 在平行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D. 可用Q检验法判断其是否存在9. 关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B. 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等因素带来的误差C. 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 通过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免偶然误差10. 若不知所测样品的组成,则要想检验分析方法有无系统误差,有效的方法是()A. 用标准试样对照B. 用人工合成样对照C. 空白试验D. 加入回收试验11.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很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分析B. 空白试验C. 提纯试剂D. 分析结果校正12.做对照实验的目的是()A. 提高实验的精密度B. 使标准偏差减小C. 检查系统误差是否存在D. 消除随机误差13.为消除分析方法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校准仪器D. 增加测定次数14.能有效减小分析中特定随机误差的方法有()A. 校正分析结果B. 进行空白试验C. 选择更精密仪器D. 应用标准加入法15.pH=7.1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A.1B. 2C. 3D. 难以确定16.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的位数为4位的是()A. [H+] =0.0330mol·L-1 C. pH=10.53B. [OH-] =3.005×10-3mol·L-1 D. m(Ca2+)=1.4032g17. 测定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用去EDTA 20.8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 10%B. 10.0%C. 10.08%D. 10.077%18. 用下列哪种器皿取一定量的溶液时,应读至0.01mL?()A. 烧杯B. 量筒 C . 滴定管 D. 量杯19. 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和35.42%,其平均值应表示为()A. 35.215%B. 35.22%C. 35.2%D. 35%20. 测定BaCl2试样中Ba的质量分数,四次测定得到置信度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62.85±0.09)%,对此区间有四种理解,正确的是()A. 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B. 有90%的把握此区间包含总体平均值在内C. 再做一次测定结果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0%D. 有90%的测量值落入此区间21.以下是有关过失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Grubbs检验法判断其是否正确B. 具有正态分布规律C. 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D. 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可以估计其大小22. 两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是()A. 可疑数据的取舍-精密度检验-准确度检验B. 可疑数据的取舍-准确度检验-精密度检验C. 精密度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准确度检验D. 精密度检验-准确度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2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 F检验B. t 检验C. u 检验D. Q检验二. 填空题1. 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准确度的高低主要是由________误差所决定。
分析化学计算题

1、纯净的KIO x盐0.5000g,还原为碘化物后用C(AgNO3)=0.1000mol·L-1的硝酸银溶液滴定,用去23.36ml。
求该盐的化学式。
(原子量K=39.1,I=126.9,O=16.0)2、有一含有NaOH和Na2CO3试样0.3720g,用HCl液(0.1500mol·L-1)40.00mL滴定至酚酞变色,问还需加多少毫升HCl滴定至甲基橙终点?3、不纯的碘化钾试样0.5180g,用0.1940gK2Cr2O7(过量的)处理后,将溶液煮沸,除去析出的碘,然后再加入过量的KI处理,这时析出的碘用C(Na2S2O3)=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10.00ml滴定至终点,计算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
(原子量K=39.1,Cr=52.0,O=16.0,I=126.9)4、计算C(H2Y2-)=0.02mol·L-1的EDTA滴定等浓度的Zn2+时的最低PH值(最高酸度)和最高PH值(最低酸度)(lgKθf=16.50,pH=2.0时lga Y(H)=13.37;pH=3.0时lga Y(H)=10.63;pH=4.0Zn(Y)时lga Y(H)=8.44;pH=5.0时lga Y(H)=6.45;Kθsp Zn(OH)2=1.2×10-7)5、称取氨盐样品2.000g,加入过量的KOH溶液,加热,蒸出的NH3吸收在50.00mlC(HCl)=0.5000mol·L-1标准盐酸中,过量的酸用C(NaOH)=0.4500 mol·L-1标准液2.31ml回滴至终点。
计算样品中NH3的百分含量。
6、称取某KCl和KBr的混合物0.3028g,溶于水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C(AgNO3)=0.1014 mol·L-1的标准溶液30.20ml。
计算混合物中KCl和KBr的百分含量。
(M KCl=74.55、M KBr=119.00)7、判断pH=10.0时能否用EDTA 准确滴定Ca 2+和Mg 2+?计算100.0 ml 水样,在pH=10.0时,以EBT 为指示剂,用C(H 2Y 2-)=0.01000 mol ·L -1滴定至终点,共用去21.56m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计算NH4Cl液(0.10mol/L )的pH值。 解:查表可得 Kb= 1.8×10-5
Ka= KW/ Kb=5.7×10-10 由于CKa>20Kw, C/Ka =0.10/ 5.7×10-10 >500,故可按最简式计算:
[H ] CKa 0.105.71010 7.5106 mol / L pH 5.13
解:查表得Ka=1.8×10-5 由于CKa>20Kw, C/Ka =0.010/1.8×10-5 >500,故可按最简式计算:
[H ] CKa 0.0101.8105 4.2104 mol / L pH 3.38
例:用0.1000mol/LNaOH滴定0.1000mol/L HAc 终点时较计量点时的pH值高0.5,计算 滴定的终点误差。
解:
pH
1 2(pKΒιβλιοθήκη a1pK a 2)
1(6.38 10.25) 8.32 2
例:求0.10 mol/L NH4HF2 溶液的pH。
解:
pKa (NH4 ) 9.25 pKa (HF) 3.17
pH
pKa
lg
Cb Ca
3.17 lg
0.10 0.10
3.17
例:计算HAc液(0.010mol/L )的pH值。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例: 分析铁矿中的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 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 (%)。
计算此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 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题解
x 37.45 37.20 37.50 37.30 37.25 % 37.34% 5
例:计算pH=5.0时,HAc溶液(0.1000mol /L)中HAc和Ac-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
解:
HAc
[H ] Ka [H ]
1.010 5
1.78 10 5 1.010 5
0.36
Ac 1 0.36 0.64
[HAc] C HAc 0.1000 0.36 0.036mol / L [ Ac ] C Ac 0.1000 0.64 0.064 mol / L
例:对某未知试样中Cl-的百分含量进 行测定,4次结果为47.64%,47.69%, 47.52%,47.55%,计算置信度90%, 95%和99%时的均值μ的置信区间?
解:
x 47.64% 47.69% 47.52% 47.55% 47.60% 4
x
2
x
s
0.08%
n 1
P 90% t0.10,3 2.35
4
第四章 酸碱滴定
例:测定药用 Na2CO3 的含量,称取试样 0.1230 g,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6mol/L的 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该 HCL 标液23.50mL,求试样中Na2CO3的百分含 量。
解:
nNa2CO3 nHCL 1 2
Na2CO3
%
1 2
0.1006 23.50 106.0 0.1230 1000
0.13%
RSD S 0.13 / 37.34100% 0.80 x
分析结果:
n 5, x 37.34%,s 0.13%
d 0.11%, d / x 0.29, RSD 0.80%
例: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的 百分含量,结果为 10.48%,10.37%, 10.47%,10.43%,10.40%;计算单次分析 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 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首先判断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
解:
CNaOH
CHCL VHCL VNaOH
0.1000 30.00 25.00
0.1200mol / L
sC2
s12
2
s
2 2
C
2 NaOH
V12
V22
sC CNaOH
0.02
2
2
0.01
2
0.12 9.2104
1.1104
25 30
第四小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解: x 10.43% d di 0.18% 0.036%
n
5
d 100% 0.036% 100% 0.35%
x
10.43%
s
d
2 i
8.610 7 4.610 4 0.046%
n 1
4
s 100% 0.046% 100% 0.44%
x
10.43
例:用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25.00mL, 以0.1000 mol/L的HCL溶液滴定之,用 去30.00mL,已知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的 误差s1=0.02mL,每次读取滴定管读数 的误差s2=0.01mL,假设HCL溶液的浓 度是准确的,计算标定NaOH溶液的误 差?
100%
99.70%
练习: 有工业硼砂1.0000 g,用 0.2000 mol/L 的HCL滴定至甲基 橙变色,消耗24.50 mL,计算试 样中 Na2B4O7·10H2O的百分含量。
解:因为化学计量数之比1:2
硼砂% CHCLVHCL M硼砂 100% 93.44% S 2000
例:计算HAc液(0.010mol/L )的pH值。
解:查表得Ka=1.8×10-5 由于CKa>20Kw, C/Ka =0.010/1.8×10-5 >500,故可按最简式计算:
[H ] CKa 0.0101.8105 4.2104 mol / L pH 3.38
例:0.10 mol/L NaHCO3, pKa1 = 6.38, pKa2 = 10.25。
解:化学计量点时pH=8.73,如终点pH值高 0.5,此时终点pH值为9.23,则[H+]=5.9× 10-10mol/L,[OH-]=1.7 ×10-5mol/L,而 CSP =0.1000/2=0.0500 mol/L,则:
47.60% 2.35 0.08% 47.60% 0.09%
4
P 95% t0.05,3 3.18 P 99% t0.01,3 5.84
47.60% 3.18 0.08% 47.60% 0.13%
4
47.60% 5.84 0.08% 47.60% 0.23%
d
1 n
di
1 n
xi x
1 5
(0.11
0.14
0.04
0.16
0.09)%
0.11%
d 100% 0.11/ 37.34100% 0.29% x
s
di2 (xi x)2
n 1
n 1
(0.11)2 (0.14)2 (0.04)2 (0.16)2 (0.09)2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