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NVH主观评价
汽车NVH性能主观评价的常用术语解析【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汽车NVH性能主观评价的常用术语解析【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抖动(Shake):车辆的振动,在方向盘、地板及仪表板上,频率大约在10到35Hz的低频振动,手脚接触会有麻感。
跳动:车辆或发动机上下颠簸的振动,通常是它们的低频刚体运动。
晃动:车辆或发动机左右摇摆的振动,通常是它们的低频刚体运动。
耸动:车辆或发动机前后窜动的振动。
扭动(Nibble):通常是指方向盘的扭转振动,它是由车轮的不平衡和转向系统的共振一起诱发的。
语音清晰度(AI):是车内乘客间对话的可听清晰度。
结构噪声(Structure:borne Noise):由结构振动引发的低频噪声,通常是在20到500Hz的范围内。
空气噪声(Air:borne Noise):是直接从源通过空气传播的中高频噪声,通常是在250到5000Hz的范围内。
哨叫声(Whistle):类似口哨声,通常是由小缝、小孔,如增压器、进气系统、后视镜等发出,如沸腾的水蒸汽从壶口发出的声音。
吱吱嘎嘎嗒嗒声(Squeak & Rattle):通常是指摩擦挤压、碰撞敲击等异响,一般为内装饰件的松动所诱,或相近零部件间的碰击声。
Boom:低频隆隆噪声,又叫轰鸣声,频率约在20到100Hz范围,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励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Moan:低沉呻吟声,频率约在80到300Hz范围,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励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Whine:呜呜悲嗥声,频率约在300到1000Hz范围,一般是齿轮啮合力的变化所引起,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Shudder:常指take:off shudder颤动,频率约在10到30Hz范围,源于传动轴万向接角度不合适、传动轴不平衡、或驱动轴的磨损等,激发数个模态而产生的抖动,周期的用“阶次”分析,瞬态的用时间域分析。
Roughness:指约在20到80Hz范围内的振动,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是以个体用户的主观意见和感受为基础,对乘用车产品进行评价的方法。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用户对乘用车的外观、内饰、动力、驾驶感受、舒适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外观评价。
外观是乘用车的第一印象,通过评价乘用车的外观设计、车身线条、前脸设计、车身比例等因素,判断外观的美观程度。
评价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对车身外观的喜好,对不同车型的外观进行比较与评价。
其次,内饰评价。
内饰评价是对乘用车内部的设计、用料、做工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价人员可以从乘坐舒适度、内饰材质的选择与搭配、内饰布局的合理性等角度出发,对乘用车的内饰进行评价。
接着,动力评价。
动力评价是对乘用车的发动机性能、加速能力、悬挂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价人员可以通过测试乘用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性能,以及在不同路况下的操控能力,综合评价乘用车的动力性。
第四,驾驶感受评价。
驾驶感受评价是对乘用车在驾驶过程中的操控性、驾驶稳定性、翻滚性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价人员可以通过测试乘用车在不同路况下的转向精准度、刹车稳定性等来评估驾驶感受。
最后,舒适性评价。
舒适性评价是对乘用车的座椅舒适性、噪音控制、空调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价人员可以通过长时间乘坐乘用车,感受座椅对身体的支撑程度、车内噪音的大小、空调系统对车内环境的影响等来评价舒适性。
此外,安全性评价也是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的重要一环。
评价人员可以根据乘用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技术,评估乘用车在碰撞、刹车等关键情况下的运行表现,从而评价乘用车的安全性。
在进行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时,评价人员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尊重每个人的主观感受。
此外,评价人员的评价应该具备可比性,对于不同车型的评价应该基于同样的标准进行比较。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结果。
S11、A11、B11提升项目NVH总结

其他方面: 乘坐舒适性 A11和BORA在一个水平上。 排气噪声 overall A 计 权 噪 声 水 平 A11 比 BORA好,但还可以降低5~10 dB(A),提高消 声器在300HZ对噪声的衰减;降低自身产生的 气体流噪声 整车悬架 前悬架:振动基本和BORA在一个水平上,但悬 架系统对振动的衰减比BORA低了10 dB(A)。 后悬架:振动比BORA高了3 dB(A),并且对振 动的衰减比BORA低了5~10 dB。
发动机中高频噪声(机 械噪声) 共鸣声 变 速 箱 噪 声 ( whine , rattle,) 进气噪声 排气噪声 控制件的振动和噪声 空调系统噪声 方向盘振动 Squeak and rattle 风噪声和轮胎噪声 怠速时噪声和振动 发动机的启动和关闭
3000rpm
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进气噪声 对于主要阶次B11的进气管口噪声比PASSAT高 了20~30dB,虽然在前排座位能够听到进气噪 声,但是主要的影响还是在后排座椅。 进气系统的第一部分是由两个管子组合在一起 再连接到空气滤清器的,这种连接很有可能有 泄漏出现,应该加以提升; 解决进气噪声措施建议如下: 避免进气管的泄漏 增加空气滤清器的体积 减小进气管的截面积 调整或增加谐振腔
5、方向盘的振动 车速90km/h时方向盘有很大的振动。在 这个车速下方向盘振动同时伴随着前底 板的振动。 解决方法: -控制前轮的平衡; -调查车辆对车轮不平衡的敏感度。
6、 风噪声 车速100km/h时,1/3倍频程800HZ以上风噪声 有很大的贡献。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找到严重的点。 解决方法: -提高前门的密封性 -提高前门玻璃的密封性 -更改后视镜的外形
汽车NVH性能主观评价的常用术语解析

汽车NVH性能主观评价的常用术语解析抖动(Shake):车辆的振动,在方向盘、地板及仪表板上,频率大约在10到35Hz的低频振动,手脚接触会有麻感。
跳动:车辆或发动机上下颠簸的振动,通常是它们的低频刚体运动。
晃动:车辆或发动机左右摇摆的振动,通常是它们的低频刚体运动。
耸动:车辆或发动机前后窜动的振动。
扭动(Nibble):通常是指方向盘的扭转振动,它是由车轮的不平衡和转向系统的共振一起诱发的。
语音清晰度(AI):是车内乘客间对话的可听清晰度。
结构噪声(Structure:borne Noise):由结构振动引发的低频噪声,通常是在20到500Hz的范围内。
空气噪声(Air:borne Noise):是直接从源通过空气传播的中高频噪声,通常是在250到5000Hz的范围内。
哨叫声(Whistle):类似口哨声,通常是由小缝、小孔,如增压器、进气系统、后视镜等发出,如沸腾的水蒸汽从壶口发出的声音。
吱吱嘎嘎嗒嗒声(Squeak & Rattle):通常是指摩擦挤压、碰撞敲击等异响,一般为内装饰件的松动所诱,或相近零部件间的碰击声。
Boom:低频隆隆噪声,又叫轰鸣声,频率约在20到100Hz范围,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励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Moan:低沉呻吟声,频率约在80到300Hz范围,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励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Whine:呜呜悲嗥声,频率约在300到1000Hz范围,一般是齿轮啮合力的变化所引起,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Shudder:常指take:off shudder颤动,频率约在10到30Hz 范围,源于传动轴万向接角度不合适、传动轴不平衡、或驱动轴的磨损等,激发数个模态而产生的抖动,周期的用“阶次”分析,瞬态的用时间域分析。
Roughness:指约在20到80Hz范围内的振动,一般是由动不平衡为激源,激振源具有周期性,通常用“阶次”分析。
整车NVH评价

噪声
- 因 发 动 机 的 旋 转 角 度 -怠速
变化导致 T/M 齿轮相撞 -慢加速
产生的噪音
4-8 齿 轮 变 速 机 -齿轮变换时的振动
-光滑沥青路
在低加速和低
构振动(行驶
-行驶中
挡急加速下分
中)
-在节气门位置 30%、50 别评价
%及 100%情况下分别评价
粗糙路面(水泥路或粗糙的沥青路)
编号
发动机
2-4 进气噪声
- 急 加 速 时 进 气 在 进 气 -光滑沥青路
系统中产生的噪声
-从前面传来的低频轰
鸣声
2-5 排气噪声
-排气系统的噪声
-光滑沥青路
-从后面传来的低频轰
鸣声
-振鸣声(whistle)
2-6 轰鸣声(共鸣 - 是 随 车 身 结 构 物 和 内 -光滑沥青路
声)
部 车 舱 的 连 贯 性 的 低 频 -慢加速
1) 加速到 180Km/h 后,WOT,听风的噪声 2) 在车速为 60Km/h、120Km/h、180Km/h 时,听风的噪声 F. 进气及排气系统 1) M/T 挂三挡、A/T 挂二挡,加速到 80km/h,WOT 时进气系统导致的噪声以及嗡嗡声 2) 评价排气系统(排气管、消声器等)产生的噪声 3) 行驶中和怠速下 WOT 时进、排气系统噪声进行参照评价 G. 在加速过程中评价一定发动机转速(或速度)下车内车身共鸣点和共振点 H. 齿轮噪声 1) 发动机空转跟随 RPM 变化的发动机噪声 2) 在各挡位固定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提高到 1000~4000RPM 时评价 3) 节气门位置为 10~30% I. RATTLE 噪声 1) 评价不同齿轮变换时的脆响声 2) 在 2、3、4、5 各挡上将发动机 RPM 上调基准 1000~2500 RPM 进行评价 3) 在发动机 COLD/HOT 状态下进行评价
汽车NVH评价方法课件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车辆在 各种工况下的振动、噪声和
粗糙度数据。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有关NVH性能的信
息。
评价与评估
根据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对车辆的NVH性能进行评 价和评估。
问题诊断与优化
针对评价和评估结果,诊断 潜在的问题并制定优化措施 ,改进车辆设计和性能。
02
汽车nvh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
01
专家评审法
02
03
消费者评分法
调查问卷法
依靠专家对汽车NVH性能进行主 观评价,通常采用双盲法确保评 价的公正性。
让消费者对汽车的NVH性能进行 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评价NVH 性能的好坏。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让受访者对 汽车的NVH性能进行打分,根据 打分结果来评价NVH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1 2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简单基于主观感受的评价,到后来的客 观评价方法,再到现在的综合评价方法,经历了 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VR)的评价, 以及人体对NVH的感受和反应。
3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不仅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还广泛应用于汽车设 计、研发、改进和优化等方面。
汽车nvh评价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款新车nvh性能评价
总结词
某款新车的nvh性能表现优异,车内噪音水 平低,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较高。
详细描述
该款新车在发动机噪音、轮胎噪音和风噪等 方面都表现出色,车内的噪音水平明显低于 同级别车型。同时,车辆的悬挂系统和座椅 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为驾驶员和 乘客提供了较高的舒适度。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气流激励
排气系统
坏路面激励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的传播
发动机、传动系 等运动机构
孔 缝 泄 漏 噪 声
进气、排气、冷却风扇等 空气动力性噪声
汽车车架、车身结构
路面 激励
汽车轮胎、悬架
汽车车内噪声
直接辐射
汽车车外噪声
摘自邓兆祥教授的《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开发的目标
例:阶次声压级与总声压级的比较定量说明了冷却风扇的主观评价抱怨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工程实践:主观评价中的高效率经验判断
例:动力总成支承安装不当引起的瞬变怠速抖动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工程实践:客观测试的系统化分析
例:专家经验判断的排气噪声抱怨事实上是进气噪声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内容
一、整车NVH的发生及传播 二、整车NVH开发的目标及流程 三、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四、整车NVH舒适性评价的工程实践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的发生
舒适性装备
动力总成
进气系统
辅助总成 驱动系
车轮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主观评价vs客观测试
主观评价
直观的用户感受 全面评价 主观的局限
(代表性、经验、心情)
定性判断 专家经验
(快速反应)
客观测试
如何选择指标 有限工况
客观一致性
(可重复、易转述)
定量比较 系统分析
(流程化作业)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主观评评价 工程实践:客观测试的片面性
整车NVH主观评价

3档,以最低转速缓慢加至额定转速;再缓慢降至最低转速;反复以上造作,记录轰鸣声时的转速、大小。
主要是由发动机2阶点火频率产生(对于4缸机)
(Transmission noise)变速箱噪声
以尽量低的车速、转速(1000rpm~2000rpm),较高的档位,加速、减速(2~4S),重复操作;并记录主观的声音大小
方向盘、后视镜、顶棚、地板、座椅、换档杆、踏板等
(en及噪声
反复点火启动、关闭熄火反动机;评价启动、关闭瞬间的振动、噪声。
主要是否有明显金属撞击声、齿轮啮合的声音
jiji
(Intake noise)进气噪声
3档,车速100km/h左右,关闭发动机滑行,使发动机处于反拖状态,及时开启、关闭节气门;记录噪声大小及变化
感觉噪声是否变化
huhu
Exhaust noise排气噪声
车辆定置,提高发动机转速,开、关车门感觉来自车辆尾部的噪声;并记录。
整车运行时,方向盘的左右摆动主要由于前轮的轮胎不平衡所致,方向盘的前后摆动是由于后轮的不平衡所致。
(noise and vibration at idle)怠速时的振动、噪声
车辆怠速时,评价车内的噪声及各部件的振动;
怠速开空调,评价车内的噪声及各部件的振动;
怠速开空调、大灯、刮水器、踩制动时,评价车内的噪声及各部件振动;
排除发动机的噪声
(Squeak and rattle)叽叽喳喳声
车速30km/h、50km/h,在保证车辆平稳行驶时,尽量使转速低,在沙石路面,评价并记录噪声发生的部位及发生的工况。
要求路面对车辆的激励占主要体
(Steering wheel vibration)方向盘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