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五篇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五篇第一篇: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艺术考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XX。
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这一次艺术考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
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XX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
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
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XX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
XX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
XX的油菜花跟古朴的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其他油菜花开的地方不能比的。
他们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谐的图画行驶在XX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画中走。
赣中古建筑的每栋建筑都有明显突出徽派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还有家具、木椅的设计风格,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
在XX沱川古村落间行走,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讲究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
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外出写生是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程,那么该如何写写生的考察报告呢。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起来看看吧!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其实在之前就听说区里要安排外出写生,也就一直暗暗盼望着,特别是前不久参加市里的美术年会时,看到一位老师的写生油画创作,内心真是“羡慕嫉妒恨”!这回好了,终于我们也有机会了!虽然自己绘画功底不怎么好,但是可以学习,可以进步,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只是天公不作美,临出发前下起了雨,并且一直持续到写生结束的前一天。
为期两天半的写生时间虽然短了点,但是也是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第一次见识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大洼确实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特别是这个季节,山里的色彩变得丰富艳丽,随处可见的杨树,一丛一丛,叶子由黄到绿,其间点缀着几棵悬挂着如小灯笼一样可爱果子的柿子树,再加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有着各色颜色的植物,星星点点,满眼灿烂,马上就让人想起一个词——“层林尽染”-----很多画画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写生,作为省内的“写生胜地”,还是很名不虚传的。
只可惜连这里水都被污染了,很多原本很清澈的溪流都变得污浊,连其间的山石也被染成了黑色,曾经的小鱼小虾们更是踪迹全无——虽然这里的乡民们依然淳朴善良,但是他们不知道丢失了的最宝贵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伤感的思绪拉回来,还是说说画画的事吧,我们这次一共是来了27名老师,按照“国画”、“速写”和“色彩'分了三个小组。
为了节约时间,一到目的地后就马上放好行李,每人领了一包干粮开始集合进山。
我们一行人跟随有经验的尚主任走在最前面,走过一处小桥,再向右转,眼前突然展现出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蜿蜿蜒蜒,指向不知名的远方,我们一边赞叹着这神秘美丽的大自然,一边继续继续前行寻找适合画画的地点,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茅草屋,有山石垒成的矮矮的围墙,听到里面传出“咩咩”的叫声,原来是一个羊圈——这里的羊们也很有意思,清一色的黑山羊,平日我们所熟知的白羊一只也看不到。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前言大学期间,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扩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进行写生考察则是其中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活、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世界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本次写生考察报告将围绕着我去大学外进行的一次写生活动展开,具体内容的详细介绍将占据本次报告的大部分篇幅。
二、写生地点选择在进行写生考察之前,我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商量了写生地点的选择。
我们希望能够体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景色,因此最终决定选择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我们选择了位于山区的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四周环绕着山脉,风景秀美,非常适合进行写生考察。
而且,这个小镇并没有太多的游客,相对来说比较宁静,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三、写生考察活动1. 到达目的地我们提前作好了行程安排,一早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整个小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宁静和舒适。
我们入住的小别墅坐落在山间,周围被大片的绿树包围着。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幸福的感觉。
2. 观察与记录在小镇里,我们每天早晨会一起出发,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写生活动。
我们走在小镇的街道上,观察周围的建筑、人物和风景。
有的同学选择了画画,有的同学选择了拍照,而我则选择了用文字记录下一切触动我的事物。
这个小镇上的建筑有着典型的山区特色,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古朴而精致。
而且,建筑之间的街道狭窄而蜿蜒,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在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居民们生活的痕迹,他们悠然自得的步伐,朴实而热情的笑容,这些都成为了我的观察对象。
除了观察人物,我也将目光放在了大自然上。
这个小镇周围的山脉环抱着我们,山上的植被繁茂而多样,不同时间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我用文字来描述山峦的轮廓、森林的颜色和河流的潺潺流淌,希望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我对这些美景的感受。
3. 交流与分享除了进行个人写作之外,我们也会定期组织交流与分享活动。
写生调查报告

写生调查报告第一篇:写生调查报告云南写生考察报告写生班级:艺术设计10级4班写生地点:云南写生时间:2011.4.17—2011.4.27共计10天写生路线:宜宾—昆明—丽江—大理—昆明—宜宾写生内容:了解民族风俗、风景速写和水粉、考察报告。
完成状况:良好出发2011年4月17日凌晨2:30,我们10级4班和13班一行人火车前往我们向往已久的云南,开始我们的写生之旅。
本次专业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带着兴奋,带着期待,踏上了即将渡过16个小时的火车。
外出专业考察,就我个人的理解,一是开拓我们的设计视野,看的东西多了,视野面广了,相应地设计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二是以专业的视野和角度学习和总结外面的优秀设计元素,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自己的设计思维和个人情感,把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三是让我们既亲近自然又与社会接,许多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许多设计作品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被赋予生命!18日早我们又随着汽车的行进,渐渐远离昆明市区,驶向丽江。
在高速上,窗外是大片大片的田地,远处的房屋是白色的墙,灰色的瓦,翘起的屋角,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
途中还看到美丽的洱海,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是吃的洱海的水,洱海就是他们的母亲河。
而还没有受到一点污染,干净清透,吹来的风是清清凉凉的,没有一点异味。
丽江踏进灯火滥觞的丽江古城,踩着滑滑的石板路,熙熙攘攘的观光客,古老的石板路丰富着这个带着几分梦幻色彩的边陲古城,神秘的茶马古道,浓郁的白族风情,外来元素的渐次渗透,也许只有富于动感,把握瞬间的速写手法才能描绘我们复杂的情感。
拐了个弯,远处玉龙雪山白白山顶冲破天际,出现在屋顶上,又是另一幅别样的画。
蓝色和白色衬着格外抢眼。
忍不住拿出相机狂派一把。
逛在古城的巷子里,到处是满满的阳光,都快溢出来一样。
高校太行山写生总结范文(二篇)

高校太行山写生总结范文太行山写生考察报告艺术设计学院考察课探索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
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____,分多批次____学生到太行山进行第二次采风、考察。
考察目的。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视野,开拓眼界,体会创意本源于生活,并为即将毕业的毕业设计内容收集好素材,为创作品做好准备题材。
考察计划与内容。
在这十天的考察当中,每天必须按小组进行外出收集素材,关于太行山本地土特产,当地人文,风情,传统工艺等,每人每天____张以上速写,内容不限。
任务完成情况。
在采风中不仅增长了同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了体能,开拓了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把生活中的素材升华为艺术创作,使作品从源于生活,同时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考察收获与感受:通过这次考察,对太行山的感悟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进一步领悟到只有景与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所表现的画幅才会更有生命力,自我创作才更有意义。
虽然我们这是第二次外出去太行山,但是我们的心情还是一样的激动,在临出发之前,我们还对这次考察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不知从哪着手去收集素材,但是我们都满怀期待。
期待着第二次的“相见”。
太行山位于____省和____省的交界处,向南延伸至黄河的王屋山,北起____市西山。
我们这一行主要考察具有“白里画廊”之称的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林洲市,____省和____省的交界处。
在驶入一道长长的隧道后,便进入了太行山大峡谷。
大峡谷内群山环绕,奇峰突兀,台壁交错,郁郁葱葱,加上正值,景色更是震撼人心,进入群山的环报中,仿佛像是找寻到了当年的世外桃源,这里完全与世不同。
汽车将驶入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石板岩。
我们的心情也有些紧____迫切。
虽然吃住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农家小院以及附近的风景也别具一格。
这里居民楼房都为石板房,景区周围的垃圾箱也极具环保,各有特点,民间艺术丰富,民间文化多为手工制作,工艺品-香包、坐垫、草鞋都是手工制作,传统织布仍能在这里看到。
深深呼吸这山里的新鲜空气,在农家小院门外晒着山里的太阳,感叹着我们北方山景的壮美。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一、引言大学生外出写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拓宽视野、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外出写生活动,并将在本报告中详细记录这次经历。
二、地点选择与准备工作为了取得更好的写生效果,我们选择了位于乡村的某庄园作为我们的外出写生地。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对庄园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收集了绘画、摄影以及文学作品方面的资料,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基础。
三、写生记录1. 庄园自然景观的描绘庄园位于山水环绕的乡村,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我在写生过程中着重捕捉了庄园中的自然风光,绘制了蓝天、翠绿的树木和细腻的花朵,使画面呈现出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2. 庄园建筑与人物的刻画庄园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绘画,记录下了柴房、亭台和石桥等建筑物的特色。
此外,我也非常关注了庄园内的人物,绘制了工作人员和游客们的神态和动作,力求抓住瞬间的情感表达。
3. 写生感悟与思考写生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刻画发现,自然景观和人物描绘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自然中的美与人的情感相互作用,给人带来了宁静、美好和深思。
通过这次外出写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四、作品展示与总结在写生活动结束后,我整理并展示了我的写生作品。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展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今后的艺术创作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大学生外出写生是一种极具意义和价值的学习体验。
通过观察和创作,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对于艺术和自然的敏感度。
这次外出写生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去理解和表达自然与人文之美,也让我更加热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
(字数:511)。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6篇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6篇Report docu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going out to sketc h编订:JinTai College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6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报告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
本文档根据工作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2、篇章2: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3、篇章3: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4、篇章4: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文档5、篇章5: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文档6、篇章6: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文档外出写生实践教学是美术专业外出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特色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一起来看看吧!篇章1: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文档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沐抚镇是土家族的一个集中居住地带,正犹如诗中描写的那般: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现象,绮丽的八百里清江画廊。
被崇山峻岭所包围的沐抚镇是其中的一小块盆地,虽然不大,但是这儿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却得以完好的保存。
画家们所去的恩施大峡谷,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而且这里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印第安文化的魅力相媲美。
这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据说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处无峰丛,有峰丛处无绝壁,但在这里不仅兼而有之,并且面积大,品味高。
既有四面绝壁凹陷在丛峰之中,也有四面绝壁突兀于丛峰之上,更有20多公里长的裂谷地缝,真可是蔚为壮观。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学校一般会让学生外出考察一番去增长见识。
那么外出考察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模板,供大家阅读!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篇1院系:历史与文博学院班级:xx姓名:学号:xx一、考察时间:20XX年6月18日至20日二、考察地点:河南大学、龙亭、延庆观、城摞城遗址、河南博物院、洛阳偃师商城博物院、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三、考察对象:历史遗址和博物馆等四、考察方式:参观各个景点、遗址和博物馆,在指导老师和解说员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思考,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历史文化的内涵,记录和拍摄相关照片。
五、考察报告(内容)前言:本次外出考察是在院系的组织下11级历史学专业,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在开封、郑州和洛阳进行的为期三天的考察。
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是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外出实地学、参观文物、名胜古迹以增加我们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更深切的感受历史内涵,了解历史真实性,以激发我们对历史学的浓厚兴趣;也是为我们更深切了解河南历史文化,以开阔我们视野,增强地域自豪感。
第一站,便是参观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下午一路龙亭风景区、延庆观到城摞城遗址;第二天一早参观了省博物院,下午到偃师、白马寺;第三天首站龙门石窟,下午从邙山区洛阳古墓博物馆驱车返程。
不可否认,这次考察我们玩的很开心,整个班级的同学在一起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篇考察报告我不打算每个地方都详写,那样显得没有主次了,也跟记流水账差不到哪儿去,所以以小标题的方式来分四部分来写,也都是我本次考察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历历在目”人们通俗的理解历史就是,指一切过去的事实,或者已经过去的经历或事迹(的痕迹)。
当然,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我们还应该知道,历史还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过去事实的记载;或者就是指历史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其实在之前就听说区里要安排外出写生,也就一直暗暗盼望着,特别是前不久参加市里的美术年会时,看到一位老师的写生油画创作,内心真是羡慕嫉妒恨。
这回好了,终于我们也有机会了。
虽然自己绘画功底不怎么好,但是可以学习,可以进步,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只是天公不作美,临出发前下起了雨,并且一直持续到写生结束的前一天。
为期两天半的写生时间虽然短了点,但是也是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第一次见识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大洼确实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特别是这个季节,山里的色彩变得丰富艳丽,随处可见的杨树,一丛一丛,叶子由黄到绿,其间点缀着几棵悬挂着如小灯笼一样可爱果子的柿子树,再加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有着各色颜色的植物,星星点点,满眼灿烂,马上就让人想起一个词;层林尽染-----很多画画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写生,作为省内的写生胜地,还是很名不虚传的。
只可惜连这里水都被污染了,很多原本很清澈的溪流都变得污浊,连其间的山石也被染成了黑色,曾经的小鱼小虾们更是踪迹全无;虽然这里的乡民们依然淳朴善良,但是他们不知道丢失了的最宝贵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伤感的思绪拉回来,还是说说画画的事吧,我们这次一共是来了27名老师,按照国画、速写和色彩'分了三个小组。
为了节
约时间,一到目的地后就马上放好行李,每人领了一包干粮开始集合进山。
我们一行人跟随有经验的尚主任走在最前面,走过一处小桥,再向右转,眼前突然展现出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蜿蜿蜒蜒,指向不知名的远方,我们一边赞叹着这神秘美丽的大自然,一边继续继续前行寻找适合画画的地点,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茅草屋,有山石垒成的矮矮的围墙,听到里面传出咩咩的叫声,原来是一个羊圈;这里的羊们也很有意思,清一色的黑山羊,平日我们所熟知的白羊一只也看不到。
然后,第一幅画就献给了这个古色古香的羊圈。
现在再看这幅画,虚实关系处理得不好,主体物也不突出,画得很不成熟-----在山里吃过中饭后,我们又找到一家山间小屋,只是很可惜,还没怎么画完,天空就飘起了雨,我们只好打道回府,雨一直下到晚上。
第一天只算是画了半天的画。
第二天吃早饭前,进行了统一评画,很多国画与色彩作品都画得很漂亮,特别是陈俊河老师的国画,很让人佩服,功底深厚,技法纯熟,一看就是老国画手了-----吃过早饭后再次出发,只是这次还没画满一个小时老天又下起了雨,我们只好奔回住处,路上遇到不少狂奔回去的老师们,他们也是很无奈得叹气。
回到宿舍把刚没画完的速写根据记忆补了补,听说尚主任和顾老师画画极好,我们几人去学习了一下,感觉自己真是差太远了。
顾老师笔法熟练,构图大气,无论是造型还是笔法线条都处处显示出深
厚的美术功底;尚主任的画更是笔法灵活,造型严谨,虚实得当,笔法熟练而富于变化,无论是树的变化还是山石的变化都极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同时也给我们几人的作品指点了一下,哪里不足,应该怎样改进,都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我们在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感到通过学习确实是有了进步,至少在眼界上开阔了很多,并且非常感谢尚主任的不吝赐教。
到了下午雨稍停了,我们带伞出去继续画画,找到第一天的山间小路,漫步在落满金黄色树叶的小径上,两旁满是姿态各异颜色各异的树,树的对面还有层林尽染的一丛丛的更多的树,小溪,大小不一的山石,以及掩映于树木之间的山间石屋,秋风乍起,纷纷扬扬的树叶翩然而下,绚烂至极,即使是飘着雨,也是极美的意境啊。
可以想象,若是有着灿烂的阳光,那该是另有一番景致了。
我对好友说,这真是世外桃源啊。
可惜,不久大雨又至,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带着未完成的画,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这世外桃源。
最后一天了,我们要回去了,老天反倒晴了。
清晨,饭前评画,这次好作品非常地多,不仅是好的国画,好的油画,好的色彩,还有很多好的速写,相比之前,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速写拿出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风格,陈俊河老师这次的国画是一幅为了表现黑白灰对比的山间石屋,仍然是让人叹服的深厚的造型能力和纯熟的国画手法。
而其他几位老师的国画也是各有特色,效果都不错;另外几幅色彩作品包括油画,颜色都非常地
丰富;两位用色粉笔完成的色彩作品,色彩艳丽,很富有装饰性;还有努力认真的王真真老师的色彩画,色彩淡雅,很有灵气;最后一组速写作品也是各有千秋,印象比较深的有周文秋老师的,构图巧妙,中远近景的空间大关系处理得很好,并且最后上了一点颜色,更显得古朴秀丽,效果非常好;另外有位张老师的速写笔法熟练,构图漂亮,整体效果非常好------还有另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老师的作品,有的专取一个小景,但是也是画得很有意思,富有装饰美感,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总之,大家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效果很明显。
评完画,还剩下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利用这剩下的宝贵时间,我们又画了一幅速写,拍了几张美景,到了中午12点不得不集合了,最后全体老师合影留念,离开了这令人难忘的地方。
两天半的时间,真的是太短,感觉不够用的,因为自己的绘画水平不是很好,学习到了很多,进步了很多,这就是最好的收获了,难忘的美景,难忘的同事们,难忘的好吃的饭菜,难忘的虽然互相还叫不上名字但仍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可贵精神。
希望明年我们还能再来。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二
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安徽写生实习的旅途这。
是我们20xx级建筑学第一次外出实习。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
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
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
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
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
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
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
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
在西递我们待了4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不舍村中的那条大黄狗,我们却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
对于南屏,最深的
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
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
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
之后,我们来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
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
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
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
宏村里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
惆怅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感慨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浮躁,刚刚拂去尘污的心灵不知是否又要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