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第一节,1东,内容解析

声律启蒙,第一节,1东,内容解析

①晚照夕阳的余晖。

[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云:“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唐]杜甫《秋野》诗云:“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晴空晴朗的天空。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云:“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唐]刘禹锡《秋词》诗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来鸿去燕鸿雁和家燕都是候鸟,春回北方繁殖,秋来南方越冬。

文人常用“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③宿鸟鸣虫归巢栖息的鸟与会鸣叫的昆虫。

[唐]无可《陨叶》诗云:“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④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故名。

刘邦(今江苏丰县人)任泗上亭长时,为沛县衙送民工往骊山(在今陕西西安)筑秦始皇墓。

夜经大泽,一条白蛇(传说是秦朝“白帝子”)当道,便拔剑斩之。

刘邦推翻秦朝、被封为汉王后,曾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见《史记·高祖本纪》)⑤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

一钧相当于30斤,六钧即180斤。

比喻强弓。

据《左传·定公八年》记载,鲁定公入侵齐国,夸耀说:“颜高(鲁国武臣)之弓六钧。

”令众士传观。

齐人出城应战,六钧弓施展不开,颜高便夺来下士的弱弓射杀齐兵。

⑥岭北泛指山的北面。

特指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五岭以北;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以北。

[唐]韩愈《次同冠峡》诗云:“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

”江东泛指江河的东面。

特指从芜湖、南京到入海的长江以南地区,史称“江东”。

西楚霸王项羽(今江苏宿迁人)领江东八千子弟西渡打天下,最后兵败乌江(在安徽和县东北),“无一人还”,项羽仗义自刎,而“不肯过江东”。

(见《史记·项羽本纪》)⑦人间清暑殿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396)春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建造清暑殿,“殿前重楼复道,通华林园,爽垲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见《晋书·孝武帝纪》、王琦《景定建康志》)南北朝的北魏时期,洛阳华林园的主体建筑也叫“清暑殿”。

第1章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第1章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声律启蒙》(节选一)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进一步理解内容。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声律启蒙》(节选一)。

学生理解《声律启蒙》(节选一)的意义。

多媒体第一课时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晚照:晴空:宿鸟: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弯弓: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户:窗:巨海:长江:泽:岌岌:淙淙:故国:他邦:二、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

《声律启蒙》有感

《声律启蒙》有感

《声律启蒙》有感声律启蒙全文1《声律启蒙》节选一篇一:《声律启蒙》有感1 《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声律启蒙》有感}.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在一个多月的《声律启蒙》教学中,使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声律启蒙》第1课

《声律启蒙》第1课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三尺剑
汉高祖刘邦散布流言:“天上有两条 龙,化身为白帝子和赤帝子,终有一天, 二龙会相斗,赢的会成为真龙天子。”一 天,刘邦带军经过丰西泽时,突然从旁窜 出一条大白蛇,刘邦立刻抽出三尺剑,斩 杀白蛇。此后,人们都说大白蛇就是白帝 子,刘邦就是赤帝子,是真龙天子。
weng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yǔ fēng 云对雨,雪对风。 zhào kōng 晚照对晴空。 yàn chóng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jiàn gōng 三尺剑,六钧弓。 běi dōng 岭北对江东。 diàn gōng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lǜ hóng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kè wēng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蝶舞

鸟 鸣
蝶 舞花 艳

鸟 鸣涧 幽
送给同学们
明 朝 高 中 品 甘 甜 今 日 勤 学 尝 苦 辣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岭北 江东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feng 云对雨,雪对风。 kong 晚照对晴空。 chong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gong 三尺剑,六钧弓。 dong 岭北对江东。 gong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hong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声律启蒙》一东1

《声律启蒙》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 一东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雨风对雪源自对晚照晴空

来鸿
去燕
鸣虫

宿鸟
三尺剑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 《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 天命乎?”
• 强弓。 唐 罗隐 《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 ,一枝长戟六钧弓,一钧30斤。
• 岭北 江东,岭,秦岭,南北分界。江,长江,安徽芜湖 到南京
• 洛阳皇宫中有个清暑殿,广寒宫,月宫,嫦娥和玉兔 • 苏轼·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
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钧弓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
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 鬓 风 霜
途 次 早 行 之 客
一蓑烟雨 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
• 《声律启蒙》是有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 按韵分编。 • 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知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
译文: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鬓: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具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 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历史典故
三尺剑的典故
“三尺剑”说的是汉代的第一个皇帝刘邦。刘邦一开始,还 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官,差不多就是咱们现在 的居委会主任。后来皇帝下命令了,让他带着县里老百姓走 很远很远的路给自己盖房子、修坟墓,还不给钱。刘邦一看, 这个活划不来。于是,刘邦就带着老百姓逃跑了。走到半路 上,有人看到一条白蛇拦着路,大家谁都不敢碰那条白蛇。刘 邦一看,急了,皇帝不让咱们好好过日子,你一条蛇不让咱们好 好逃跑,这都什么事!一怒之下,他拔出腰间佩戴的三尺剑,就 把这条大蛇给杀了。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他手下的这个 军队,才终于发展了起来。
liǎnɡ àn xiǎo yān yánɡ liǔ lǜ yì yuán chūn yǔ xìnɡ huā hónɡ
两 岸晓 烟 杨 柳绿,一园 春 雨 杏 花 红。
liǎnɡ bìn fēnɡ shuānɡ tú cì zǎo xínɡ zhī kè
两 鬓 风 霜, 途次 早 行 之 客;
yì suō yān yǔ xī biān wǎn diào zhī wēnɡ
只剩第四位将军了,他遇到匈奴了吗?
他还在大草原上转悠。这第四支军队的将军叫卫青,是皇后的弟弟,以前根本没带过 兵,所以大家都不看好他,觉得他不过就是借着皇后的面子,出来兜兜风、旅旅游。就 连卫青的手下都跟他说:“将军,不然咱们回去吧,这么在草原上晃悠,也是瞎耽误工 夫。”可这个卫青特别有志气,他不管别人怎么想,很坚决地说:“不行!咱们是出来打 匈奴的,没见到匈奴就往回走,这算怎么回事呀!”于是,卫青就带着兵一直往北走。走 着走着,竟然发现了一大片帐篷,仔细一看,原来这是匈奴的大本营。按理说,卫青只带 了一万人,碰上敌人的大本营,那也很危险。但我们前面说了,匈奴听说李广来了,就派 出了大部队对付李广去了:这下攻打大本营,简直就是最好的机会。卫青很机灵,赶紧 敲战鼓、吹号角,带领自己的军队,一口气拿下了匈奴的大本营。这下,大家终于意识 到,这个小卫青还真不简单。接下来,卫青又打了好几场胜仗,没过几年,他就变成了最 重要的大将军。这时候,汉武帝也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一场终极大战,把匈奴彻底赶跑。 汉武帝让卫青和另一位大将军领头,再派出十万大军和十四万匹战马,浩浩荡荡地出 发了。汉朝军队一路向北,在岭北碰上了匈奴的大部队。在这里,卫青跟匈奴又发生 了一场大战,并且把匈奴的主力部队给彻底打败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终于不用总是 打打杀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