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节选一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一东

《声律启蒙》一东

《声律启蒙》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便是《声律启蒙》“一东”的内容。

它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仿佛是一场音韵与意境交织的美妙之旅。

首先,我们来看“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云与雨、雪与风,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对应现象。

云聚而成雨,雪飘因有风,而晚照与晴空,则是一天中不同时段天空的两种状态。

晚照,那是夕阳余晖洒下的温暖光芒,给万物染上一层金黄;晴空,则是湛蓝如宝石,万里无云,一片澄澈。

这种对仗,不仅是词语的对仗,更是画面的对仗,让人在脑海中轻易就能构想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象。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鸿和燕都是候鸟,春来秋去,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转。

宿鸟在巢中安睡,鸣虫在草丛中吟唱,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象一下,夜晚的树林中,鸟儿在巢里做着甜美的梦,而虫子的歌声则像是为它们演奏的小夜曲,多么和谐的画面啊!“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剑是古代武士的象征,代表着英勇和正义;弓则是战争中的利器,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三尺剑和六钧弓,不仅在长度和重量上形成对比,更在其所代表的力量和气势上有所不同。

岭北和江东,是地理上的方位对仗,展现了广阔的地域。

岭北可能是山峦起伏、寒冷险峻的地方,而江东则可能是水乡泽国、富饶繁华之地。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清暑殿是人间帝王避暑的宫殿,华丽而舒适;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清冷而孤寂。

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一个充满神话色彩。

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人间的繁华与天上的神秘。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清晨,河两岸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杨柳依依,翠绿欲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园子里的杏花绽放,如火焰般红艳。

这是多么生动的春景图啊!晓烟、春雨,为画面增添了朦胧和清新之感,而杨柳绿和杏花红,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声律启蒙是清代著名文化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部儿童韵文诗集,以声韵相似的文字组合,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听写来学习汉字和培养音韵感觉。

以下是声律启蒙全文的注音版:(一)[编者]序(伪托)癸卯正月吉日,所谓归甲乙属相相生,最喜明堂上日未落而变者。

胥臣黄景仁宗瞻御制“声蒙教坊席卷全真功果”一十二字请(乞)于明堂上行歌。

(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三)京、京、京,石径通幽径。

园中有桃树,花发正中红。

(四)单、单、单,洒扫别传病。

人人爱才子,家家爱才貌。

(五)列、列、列,岸边渐春晖。

河水复盈盈,脉脉含辽海。

(六)奔、奔、奔,六月梅雨季。

江南人家多,依约住西溪。

(七)比、比、比,卧听春潮起。

竹簸声不绝,岸芦随丝微。

(八)绿、绿、绿,愁翠迷神州。

河路阻遇溃,濮水缓泻流。

(九)殷殷歌,燕莺脆声玩斑竹。

横见双乌鸟,仰而急更走蜡烛。

(十)贝锦堂前芳草茂,南楼西陌红日红。

杨柳带缆渔船,蓼花浸酒卖瓜僮。

(十一)鹿角长城,暮角掉乡。

汉将歌、南雁回、北雁藏、万众瞩望。

经年未遇沈阳夜市红绡帐有海棠树,有富贵村庄。

(十二)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三)张三丰夜深坐石床,葵花一现似断肠。

远处枯骨满秦城,只此开怀云日长。

(十四)梅花还可解劲尘,千里雪飘岂偶然。

风从北方来,何似解封后更甜。

(十五)铃、铃、铃,黄昏深中。

蛮笋柳,油云巜。

(十六)云、云、云,仓耳有盘文。

旭日落,棠梨木。

(十七)标、标、标,高阁生帅云。

殷殷漏中钟,松风微荡天。

(十八)菜、菜、菜,公忙极帝少。

馈馕豆肴漕麦食,穷困颠簸庙堂到。

(十九)老家杨柳贞静愁杀路傍人。

竹篱箐,犬吠起。

(二十)清、清、清,新品贺元夕。

酒楼灯,江槛花。

(二十一)藏、藏、藏,美人携高杖。

坐赠无尘臣,慌怆怀平章。

(二十二)守山老人逊青童,将与儿童登高冈。

吹云松子渔朝起,寄言山下桃花帮。

(二十三)鸣、鸣、鸣,妍媸不仔肩。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沿对革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沿对革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沿对革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注释】:沿:继承;革:改变。

现在沿和革组成一个词,即沿革,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白叟:指白发老人。

唐朝韩愈的《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宋朝苏辙的《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明朝王錂的《寻亲记?惩恶》:“白叟休猜,黄童莫覩,违者断无轻恕。

”清朝洪昇的《长生殿?改葬》:“黄童白叟共相扶,尽欢呼,天颜重覩。

”清朝陈康祺的《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

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

”黄童:幼童,幼童发色黄,故称。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

”黄童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指汉时的黄香,但该意不能用在此处,因为此处是老与少的相对,都是泛称,而不是专某人。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注释】:江和海相对,风和雾相对。

江风取其飘渺之韵,海雾取其浩大之境。

所以杜甫的《赠花卿》里描写歌曲音韵之美就有江风一词。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描写月的朦胧意境,用的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牧子:指牧童。

《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

”《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渔翁:指老渔人。

唐朝杜甫的《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李俊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这里是从事不同职业的老和少的相对,一个是放牧为生的小童,一个是养鱼糊口的老翁。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注释】:颜巷陋:说的是孔子弟子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1.原文家对国,武对文。

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

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

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

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

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1.注释第一段注释•“家对国,武对文”:家庭和国家相对,武力和文治相对。

•“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有不同说法,一般指四个辅佐天子的官职。

•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后泛指军队。

•“九经对三史”•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一般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

•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菊馥对兰芬”:“馥”(fù)和“芬” 都是香气浓郁的意思,菊花的香气和兰花的芬芳相对。

•“歌北鄙,咏南薰”•歌北鄙:歌唱北方边鄙之地的粗陋音乐。

鄙,边境地区。

•咏南薰:相传舜唱南风歌,其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的句子,用来表示君主对百姓的关怀。

•“迩听对遥闻”:迩(ěr),近的意思。

近听和远闻相对。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召公:周文王之子,曾为周太保,辅佐成王,在周初的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广:西汉名将,被称为“飞将军”,抗击匈奴,作战英勇。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闻化蜀民皆草偃:西汉文翁为蜀郡太守,推行教化,使当地百姓像风吹草伏一样顺从教化。

•争权晋土已瓜分:春秋末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争夺权力,最终瓜分晋国。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续小儿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增广贤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
译文: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鬓: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具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 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历史典故
三尺剑的典故
“三尺剑”说的是汉代的第一个皇帝刘邦。刘邦一开始,还 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官,差不多就是咱们现在 的居委会主任。后来皇帝下命令了,让他带着县里老百姓走 很远很远的路给自己盖房子、修坟墓,还不给钱。刘邦一看, 这个活划不来。于是,刘邦就带着老百姓逃跑了。走到半路 上,有人看到一条白蛇拦着路,大家谁都不敢碰那条白蛇。刘 邦一看,急了,皇帝不让咱们好好过日子,你一条蛇不让咱们好 好逃跑,这都什么事!一怒之下,他拔出腰间佩戴的三尺剑,就 把这条大蛇给杀了。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他手下的这个 军队,才终于发展了起来。
liǎnɡ àn xiǎo yān yánɡ liǔ lǜ yì yuán chūn yǔ xìnɡ huā hónɡ
两 岸晓 烟 杨 柳绿,一园 春 雨 杏 花 红。
liǎnɡ bìn fēnɡ shuānɡ tú cì zǎo xínɡ zhī kè
两 鬓 风 霜, 途次 早 行 之 客;
yì suō yān yǔ xī biān wǎn diào zhī wēnɡ
只剩第四位将军了,他遇到匈奴了吗?
他还在大草原上转悠。这第四支军队的将军叫卫青,是皇后的弟弟,以前根本没带过 兵,所以大家都不看好他,觉得他不过就是借着皇后的面子,出来兜兜风、旅旅游。就 连卫青的手下都跟他说:“将军,不然咱们回去吧,这么在草原上晃悠,也是瞎耽误工 夫。”可这个卫青特别有志气,他不管别人怎么想,很坚决地说:“不行!咱们是出来打 匈奴的,没见到匈奴就往回走,这算怎么回事呀!”于是,卫青就带着兵一直往北走。走 着走着,竟然发现了一大片帐篷,仔细一看,原来这是匈奴的大本营。按理说,卫青只带 了一万人,碰上敌人的大本营,那也很危险。但我们前面说了,匈奴听说李广来了,就派 出了大部队对付李广去了:这下攻打大本营,简直就是最好的机会。卫青很机灵,赶紧 敲战鼓、吹号角,带领自己的军队,一口气拿下了匈奴的大本营。这下,大家终于意识 到,这个小卫青还真不简单。接下来,卫青又打了好几场胜仗,没过几年,他就变成了最 重要的大将军。这时候,汉武帝也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一场终极大战,把匈奴彻底赶跑。 汉武帝让卫青和另一位大将军领头,再派出十万大军和十四万匹战马,浩浩荡荡地出 发了。汉朝军队一路向北,在岭北碰上了匈奴的大部队。在这里,卫青跟匈奴又发生 了一场大战,并且把匈奴的主力部队给彻底打败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终于不用总是 打打杀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ā duì guǒ lǐ duì táo 瓜 对 果 ,李 对 桃, quǎn zǐ duì yáng gāo 犬 子 对 羊 羔。 chūn fēn duìxià zhì , 春 分 对 夏 至, gǔ shuǐ duìshān tāo 谷 水 对 山 涛。
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 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 问赅博,善书法。
1.对桌相互读一读,看看谁读的更熟? 2.小组内容开火车读两遍,看谁能快速 的记住?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跟大家分 享一下吧~
yún duìyǔ,xuě duìfēng, 云 对 雨,雪 对 风 wǎn zhào duìqíng kōng。 晚 照 对 晴 空 lái hóng duìqù yàn, 来 鸿 对 去 雁 su niǎo duìmí ng chóng 宿 鸟 对 鸣 虫
《声律启蒙》节选一
Lái duì wǎng,mì duì xī, 来 对 往, 密 对 稀, yàn ēng qīng duì yuè lǎng, 风 清 对 月 朗, lù zhòng duì yān wēi。 露 重 对 烟 微。
《声律启蒙》节选一
tiān hào hào,rì róng róng 天 浩 浩, 日 融 融 pèi jiàn duì wān gōng 佩 剑 对 弯 弓
lóu duì gé,hù duìchuāng, 楼 对 阁, 户 对 窗‘ jù hǎi duì cháng jiāng 巨 海 对 长 江 qiān shān duìwàn shuǐ, 千 山 对 万 水 jiǔ zéduìsān jiāng 九 泽 对 三 江 shān jí jí,shuǐ cóng cóng 山 岌 岌,水 淙 淙 gù guó duìtā bāng 故 国 对 他 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