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学谐振腔理论-第七节-一般稳定腔的分析ppt
第二章 光学谐振腔基本理论

第二章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 (1)2.1光学谐振腔 (1)2.2非稳定谐振腔及特点 (1)2.3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2)2.4减小无源稳定腔损耗的途径 (2)反射镜面的种类对损耗的影响 (2)腔的结构不同,损耗不同 (2)第二章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2.1光学谐振腔光学谐振腔是激光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用来加强输出激光的亮度,调节和选定激光的波长和方向的装置。
光线在两镜间来回不断反射的腔叫光学谐振腔。
由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任何两块镜的组合,构成各类型光学谐振腔。
光学谐振腔的分类方式很多。
按照工作物质的状态可分为有源腔和无源腔。
虽有工作物质,但未被激发从而无放大作用的谐振腔称之为无源谐振腔;而有源腔则是指经过激发有放大作用的谐振腔。
2.2非稳定谐振腔及特点非稳定谐振腔的反射镜可以由两个球面镜构成也可由一个球面镜和一个平面镜组合而成。
若R1和R2为两反射镜曲率半径,L为两镜间距离,对于非稳腔则g1,g2:满足g1*g2<O或g1*g2>l 非稳腔中光在谐振腔内经有限次往返后就会逸出腔外,也就是存在着固有的光能量可以横向逸出而损耗掉,所以腔的损耗很大。
在高功率激光器中,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模体积和好的横模鉴别能力,以实现高功率单模运转,稳定腔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而非稳腔是最合适的。
与稳定腔相比,非稳腔有如下几个突出优点:1.大的可控模体积在非稳腔中,基模在反射镜上的振幅分布式均匀的,它不仅充满反射镜,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向外扩展。
非稳腔的损耗与镜的大小无关,这一点是重要的,因此,只要把反射镜扩大到所需的尺寸,总能使模大致充满激光工作物质。
这样即使在腔长很短时也可得到足够大的模体积,故特别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腔型。
2.可控的衍射耦合输出一般稳定球面腔是用部分透射镜作为输出耦合镜使用的,但对非稳腔来说,以反射镜面边缘射出去的部分可作为有用损耗,即从腔中提取有用衍射输出。
3.容易鉴别和控制横模对于非稳腔系统,在几何光学近似下,腔内只存在一组球面波型或球面一平面波型,故可在腔的一端获得单一球面波型或单一平面波型(即基模),从而可提高输出光束的定向性和亮度。
第二章 光学谐振腔

Pm
1 V
dN 模
d
8
c3
2
(7)同样在V=1cm3的闭合谐振腔中,其所包含的可 能振荡的模数目是差异很悬殊的:
微波区
光频区,
λ=3cm
| λ=5000埃
υ=c/λ=1010Hz | υ=c/λ=6*1014Hz
带宽Δυ=1010Hz | Δυ=1010Hz
N总
PmV
8
c3
2
2、其他方向开放导致损耗,限制了模数
(包括扩散、衍射、镜面非完全反射、工 作物质吸收等)
纵模:只有沿轴方向传播的模才能维持
振荡, 满足
q l.............(折射率 1, m, n 0)
2
波矢k k0,0,q ,............v vq
He-Ne:λ=6328埃, q 2l 2 100 3106
f=1-R
tc
l (1 R)c
例如: l=100cm,
R 0.98....... tc 100 0.02 31010 1.7 10 7
R 1....... tc
R
0.......t.c
l c
100 31010
3.3109 s
(2)纵模间距 • 暂不考虑横模,即m=n=0。
(5)振荡模总数
km, kn, kq 0
N模
2
1(球体积) k空间的模密度 8
因子2:每一个模有两个相互垂直偏振方向
N模
2 1 [ 4(2
83 c
)3]
8V
(2 )3
N模
第二章 光学谐振腔

2009
湖北工大理学院
14
激光谐振腔内低阶纵模分布示意图
2009
湖北工大理学院
15
激光纵模分布示意图
2009
湖北工大理学院
16
横模-横向X-Y面内的稳定场分布
激光的模式用符号: TEMmnq
q为纵模的序数(纵向驻波波节数),m,n (p,l)为横模的序数。 对于方形镜,M表示X方向的节线数, N表示Y方向的节线数; 对于圆形镜, p 表示径向节线数,即暗环数,l表示角向节线数,即暗直径数
这是激光技术历史上最早提 出的平行平面腔(F-P腔)。 后来又广泛采用了由两块具 有公共轴线的球面镜构成的 谐振腔。从理论上分析这些 腔时,通常认为侧面没有光 学边界,因此将这类谐振腔 称为开放式光学谐振腔,简 称开腔
闭腔
固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通 常具有比较高的折射率, 因此在侧壁上将发生大量 的全反射。如果腔的反射 镜紧贴激光棒的两端,则 在理论上分析这类腔时, 应作为介质腔来处理。半 导体激光器是一种真正的 介质波导腔。这类光学谐 振腔称为闭腔 2009
示波器的锯齿波扫描电压,对激光允许通过的频率作周期性的扫描
光电探测器:接收扫描到的激光频率
双凸薄透镜:待测的激光光束变换为无源腔的高斯光束。使待测激 光束的全部能量耦合到无源腔的基模中去。
偏振器和1/4波片组成光学隔离器,防止光重新回到待测激光器中去
2009 湖北工大理学院 27
小结:光学谐振腔的构成、分类、作用和模式
C q阶纵模频率可以表达为: q q 2L C 基纵模的频率可以表达为: 1 2L
谐振腔内q阶纵模的频率为基纵模频率的整数倍(q倍) 纵模的频率间隔:
2009
q q 1 q
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43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问题资料课件

减小腔镜间距
减小腔镜间距可以减小光 束在腔内的损耗,从而降 低谐振腔对外部环境的敏 感性。
优化腔镜形状
采用合适的腔镜形状,如 球面或抛物面,可以减少 光束在腔内的散射和折射 ,提高谐振腔的稳定性。
采用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
采用高反射率材料
采用反射率更高的材料制 作腔镜,可以减小光束在 腔镜上的反射损失,提高 谐振腔的稳定性。
在这一领域中,光学谐振腔的 稳定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减 小测量误差和提高测量精度。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 施来提高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 ,如采用高精度位移台、光学 锁相等技术。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稳定性问题的物理机制
01
深入研究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问 题,需要深入理解其物理机制, 包括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细节 、光学元件的散射和损耗等。
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性
光学谐振腔在激光雷达、光学通信、光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稳定性 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些领域的应用效果和性能。因此,解决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 光学谐振腔的应用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谐振腔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01
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些因
素会导致光学元件的位置和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光束的输出质量和
稳定性。
02
光学元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
光学元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对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元件
的加工和装配误差会导致光束的聚焦位置、模式质量和光束指向发生变
化,从而影响光束的输出质量和稳定性。
03
光学谐振腔的设计
光学谐振腔的设计参数也会影响其稳定性。例如,腔长、反射镜曲率、
2.1光学谐振腔结构与稳定性

1——平行平面腔
2——半共焦腔 3——半共心腔 4——对称共焦腔
4 (0,0) 0 3 (0,1) ,(1,0) 5 (-1,-1)
g1
5——对称共心腔
稳定腔:2, 4 临界腔:1, 3, 5
稳区图
2.1.3 稳定图的应用
一、制作一个腔长为L的对称稳定腔,反射镜曲率半径的取值 范围如何确定? 由于对称稳定腔有: R1= R2= R 即: g1 = g2
共心腔, 满足条件R1+R2=L,对应图中第一、三象限的 g1g2=1的双曲线。 半共心腔,由一个平面镜和一个凹面镜组成,R=L,对应图中C 点和D点。 g1=1,g2=0 (3) 非稳腔 :g1 g2>1 或 g1 g2<0
对应图中阴影部分的光学谐振腔 都是非稳腔。
稳定图
g2
2 (1/2,1) ,(1,1/2) 1 (1,1)
图(2-2)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图
3.利用稳定条件可将球面腔分类如下: (1) 稳定腔 (0<g1 g2 <1) 双凹稳定腔,由两个凹面镜组成,对应 图中 l、2、3和4区. (0<g1<1 ,0<g2<1; g1<0, g2<0)
平凹稳定腔,由一个平面镜和一个凹面 镜组成,对应图中AC、AD段 (0<g1<1 ,g2=1; 0<g2<1 ,g1=1)
2 R1 R2 L ∴ L R1 R2 R1 R2
R1
R2
L
R1 R2 L L L2 (1 )(1 ) 1 L <1 R1 R2 R1 R2 R1 R2
即
g1g2<1
0< g1g2<1
如果 R1=R2
,则此双凹腔为对称双凹腔
2.平凹稳定腔: 由一个凹面发射镜和一个平面发射镜组成的谐振腔称为平 凹腔。其稳定条件为:R L
《光学谐振腔理论》PPT课件

规定:光线出射方向在腔轴线的上方时, 为正;反之,为负。
当凹面镜向着腔内时,R取正值;
当凸面镜向着腔内时,R取负值。
精选ppt
18
2.2 开放光学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
用一个二阶方阵描述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坐标变换。该 矩阵称为光学系统对光线的变换矩阵T。
r2
2
A
C
B D
r1
1
近轴光线通过焦距为f的薄透镜的变换矩阵
r2 2
r1
1 f
r1 1
r2
2
1
1
f
0
1
r1
1
1
2
r1
r2
P1 P2
精选ppt
22
2.2 开放光学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
精选ppt
23
2.2 开放光学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
精选ppt
24
2.2 开放光学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
2)光线在谐振腔中往返一周变换矩阵
y
sin
p
l
z e im ,n, pt
k k xex k ye y kzez ,k x m / a,k y n / b,kz p / l
m,n,p c / k
c
m / a 2 n / b2 p / l 2
精选ppt
6
2.1
光学谐振腔概论
相邻两个模式波矢之间的间距
精选ppt
8
2.1 光学谐振腔概论
谐振腔内只能存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光场:经腔内往返一周再回 到原来位置时,与初始出发波同相(即相差是2的整数倍—— 相长干涉
q
q 2cLq
c 2L
2 2L q2L q q
q
2.1光学谐振腔结构与稳定性ppt课件

(3) 非稳腔 :g1 g2>1 或 g1 g2<0 ➢对应图中阴影部分的光学谐振腔都是非稳腔。
f ——透镜焦距
2.光腔的稳定条件:
(1)条件:使傍轴模(即近轴光线)在腔内往返无限多次不逸 出腔外的条件, 即近轴光线几何光学损耗为零, 其 数学表达式为
0g1g21
(2)据稳定条件的数学形式,
稳定腔:
0g1g21
非稳腔: 临界腔:
g1g或2 1
g1g2 0
g1g或2 g11 g2=0
2.1.2 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图及其分类
稳定腔 (光腔中存在着伴轴模,它可在腔内多次传播而不逸出腔外) 光腔 临界腔 (几何光学损耗介乎上二者之间)
非稳腔 (伴轴模在腔内经有限数往返必定由侧面逸出腔外,有很高的几
何光学损耗)
2.1.1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
一.光腔稳定条件:
球面
1.描述光腔稳定性的g参量,定义:
R1
g1
1
L R1
g2
L
4.共心腔—— 两个球面反射镜的曲率中心重合的共轴球
面腔
实共心腔——双凹腔 g1< 0 ,g2< 0
虚共心腔——凹凸腔 g1> 0 ,g2> 0
都有 R1+R2= L g1 g2 =1
(临界腔)
R1
R2
o
o
虚
光线即有简并的,也有非简并的
0g1g21
二.稳定图: 稳定条件的图示 0g1g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
1/ 4
等价共焦腔
将(1)式中求出的 z1和z2 代入(z),可得镜Ⅰ 和镜Ⅱ上的基模光斑尺寸为
L R R2 L s1 L R L R R L 1 1 2
2 2
单程损耗
定义 N efi ai 2 πωsi
2
——稳定球面腔的有效菲涅耳数
则镜 I和镜 II的有效菲涅耳数分别为 :
2 2 2 a1 a1 (R1 L)(R1 R2 L) a1 g1 ( 1 g1 g 2 ) N ef1 2 R1 λ L(R2 L) Lλ g 2 πωs1 2 2 2 a a (R L)(R R L) a g2 2 1 2 2 N ef 2 2 ( 1 g1 g 2 ) 2 2 R2 λ L(R1 L) Lλ g1 πωs2
2 2
14
14
稳定腔的模体积
一般稳定球面腔基模模 体积定义为 2 ωs1 ωs 2 V00 Lπ 3 2 则得 2 2 g1 g2 1 V00 L 2 4 1 g g 3 g g 2 1 1 2 一般稳定腔中 , TEM mn 模的模体积Vmn 与TEM 00 模 的模体积V00之比为:
等价共焦腔
L( R2 L) Lg2 ( g1 1) z1 ( L R1 ) ( L R2 ) g1 g 2 2 g1 g 2 L( R1 L) Lg1 ( g 2 1) z (1) 2 ( L R1 ) ( L R2 ) g1 g 2 2 g1 g 2 2 L ( R L )( R L )( R R L ) g g ( 1 g g ) L f2 2 1 1 2 1 2 1 2 2 2 [( L R ) ( L R )] ( g g 2 g g ) 1 2 1 2 1 2
单程损耗
当a1 a2 a时 ,有 : a2 Nef1 Lλ a2 Nef2 Lλ g1 g1 ( 1 g1 g 2 ) N 0 ( 1 g1 g 2 ) g2 g2 g2 g2 ( 1 g1 g 2 ) N 0 ( 1 g1 g 2 ) g1 g1
a2 其中 :N 0= 表示腔长为 L、反射镜线度为 a的谐振腔 Lλ 的菲涅耳数 。 只有对于 a1 a2 ,R1 R2的对称腔,才有: N ef1 N ef2
基模远场发散角
一般稳定球面腔的基模 发散角为: λ λ 2( 2 L R1 R2 )2 θ0 2 2[ 2 ]1/ 4 fπ π L(R1 L)(R2 L)(R1 R2 L) λ ( g1 g 2 2 g1 g 2 ) 2 1/ 4 2 [ ] πL g1 g 2 (1 g1 g 2 )
L
等价共焦腔
已知球面腔的两个反射 镜面和它的等价共焦腔 行波场的等相位面重合 , 则 : f2 R1 R( z1 ) ( z1 z ) 1 f2 ) R2 R( z2 ) ( z2 z2 L z2 z1 联立求解 , 得 :
(z) 0
z 2 [( L R1 ) ( L R2 )] 2 1 L( R1 L)( R2 L)( R1 R2 L)
等价共焦腔
其中 0是基模高斯光束的束腰 半径
0
LR2 L R1 L R1 R2 L 2 L R1 L R2
单程损耗
1 2 设反射镜上的损耗分别 为 mn , mn ,则稳定球面腔
的平均单程损耗为: 1 1 2 mn= ( mn+ mn ) 2
谐振频率
方形镜稳定球面腔两个反射镜面中心位置处的相位分别为
z1 mn 0,0, z1 k f z1 m n 1 4 arctg f z2 mn 0,0, z 2 k f z 2 m n 1 4 arctg f
一般稳定球面腔的模式特征
一般稳定球面腔的模式特征
一般稳定球面腔 :由两个曲率半径不同 的球面镜 按照任意间距组成的腔 ,当它们满足 0 g1 g 2 1,即 L L 0 1 R 1 R 1 时,称为一般稳定球面 腔。 1 2
证明一般稳定球 面腔与共焦腔具 有相同的行波场
由谐振条件 mn mn 0,0, z2 mn 0,0, z1 q 得方形镜稳定腔模的谐振频率为 c 1 z2 z1 mnq q m n 1 arctg arctg 2 L f f
谐振频率
令 arctg
z2 z , arctg 1 ,并代入 z1、z2 和 f,得 f f z2 z1 f 1 g1 g 2 tg 2 f z1 z2 g1 g 2
利用三角函数变换公式可得 cos g1g2
因此,方形镜稳定腔的谐振频率为
ω0 s
单程损耗
共焦腔的菲涅耳数正比 于镜的面积与镜面上光 斑 面积之比。 N , d
若以 : ai 表示稳定球面腔的反射 镜线度 ; ωsi 表示其镜面上的光斑半 径; a0表示其等价共焦腔反射 镜线度 ;
0 s表示镜面上的光斑半径 .
则当 : ai a0 2 2 πωsi πω0 s 时, 这两个腔的单程损耗应 该相等。
2 1 14
L g2 g 1 g g 1 2 1
L g1 g 1 g g 1 2 2
14
L R R2 L s2 L R L R R L 2 1 2
一般稳定球面腔 R1,R2 ,L 一般稳定球面腔的 模式特征
求解
等价共焦腔 z1 , z2 , f 等价共焦腔 模式理论
描述
等价共焦腔
二、一般稳定球面腔的 模式特征 1. 镜面上的光斑尺寸 已知共焦腔中基模的光 斑尺寸为
2 2 z z f z 1 0 1 f f 将(1)式中求出的 f 代入上式,可得一般稳定球 面腔(R1,R2,L)行波场的基模光斑尺寸为
只有满足稳定性条件 0 g1 g2 1 时, f 2 0, f 为实数,等价共焦腔存 在。
等价共焦腔
对于一个稳定球面腔来说,总可以找到一个且 只能找到一个共焦腔,其行波场与稳定球面腔的行 波场相同,此共焦腔即为稳定球面腔的等价共焦腔。 稳定球面腔的模式特征可用等价共焦腔的模式特征 来描述。
L L 0 1 R 1 R 1 1 2 因此,由等相位面 C1,C2构成的球面腔是稳定球 面腔
等价共焦腔
( . 2) 任一稳定球面腔唯一的 等价于一个共焦腔 以双凹腔为例,如图所 示:
I
等价共焦腔
R1
z1 c
0
R2
II
z2
实际稳定腔
c' f
mnq
c 1 q m n 1 arc cos g g 1 2 2 L L L 1 R 1 R 1 2
c 1 q m n 1arc cos 2 L
利用共焦腔模式 理论研究一般稳 定球面腔的模式
等价共焦腔
已知与腔的轴线相交于 任意一点 z的等相位面的曲率 半径为
2 f 2 f R( z ) z 1 z z z
证明
(1)任意一个共焦腔与无穷多个稳定球面腔等价。
(2)任意一个稳定球面腔唯一地等价于某一个共焦 腔。
等价共焦腔
(1)任意一个共焦球面腔 与无穷多个稳定球面腔 等价 在共焦腔场的任意两个 等相位面上放置两块具 有 相应曲率半径的球面反 射镜,构成新的谐振腔 ,而共 焦场将不受扰动。
z
共焦腔面
等价共焦腔
对放置在 C1,C2处的反射镜,应有 f2 R1 R z1 z1 z 1 f2 R2 R z2 z2 z 2 L z z 2 1 可以证明, R1,R2,L 满足关系式
0 Vmn Vmn (2m 1)(2n 1) 0 V00 V00 2
单程损耗
共焦腔理论证明: 每一个横模的单程衍射 损耗 单值地由腔的菲涅耳数 决定 : a2 a2 N L λ 2 fλ Lλ 2 Lλ πω0 s π
共焦腔镜面上的光斑尺 寸为 : 可将共焦腔的菲涅耳数 表示为 a2 N 2 πω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