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第1讲实数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实数复习课教案

初中实数复习课教案

初中实数复习课教案1. 理解实数的意义,掌握实数的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掌握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3. 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性质。

4. 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及开方运算。

5. 能运用实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性质。

3. 实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实数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轴引入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1)实数的分类讲解实数的分类,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2)实数与数轴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实数都在数轴上有一个对应的点,反之亦然。

(3)相反数和绝对值讲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性质。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等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实数的四则运算,引导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律。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实数的知识和技能。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实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实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实数.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实数.

初三专题复习:第1讲 实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数轴、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无理数)2、理解并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意义,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会比较实数的大小,会利用绝对值知识解决简单化简问题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的运用.4、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真思考的学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数相关概念的理解难点:实数运算法则的正确运用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学情分析:实数的相关概念,部分同学已经忘记,实数的的知识点虽简单但是知识点比较碎,让学生多练多做。

五、教学方法:归纳、讨论六、教学资源:PPT七、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1、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组成{}⎧⎧⎧⎫⎪⎪⎪⎪⎨⎪⎪⎪⎪⎨⎬⎩⎪⎪⎪⎪⎨⎪⎪⎪⎭⎩⎪⎧⎪⎨⎪⎩⎩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正分数实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3)相反数:实数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效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4)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5)倒数:实数a(a ≠0)的倒数是a 1(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零没有倒数.二、典例精析例1 实数tan 45°,,0,-π,,,0.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sin 60°,其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例2 (1)(2020南宁一模)|-|的相反数是( )A. B.- C.6 D.-6(2)(2020黔东南)-2 020的倒数是( )A.-2 020B.-C.2 020D.变式1 (2020新疆)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B.|a|>|b|C.-a<bD.a+b>0变式2(1)(2020合肥二模)的平方根是( )A. B.- C.± D.±(2)(2020陕西模拟)-的立方根是( )A.-B.C.-D.例3已知+|b-1|=0,则a+1= .例4 (2020泰安)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今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预计将超过4 000亿元.把数据4 0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1012元B.4×1010元C.4×1011元D.40×109元思政元素: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中学生,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贡献。

实数(单元复习)标准教案

实数(单元复习)标准教案

实数(单元复习)标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定义及分类,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

2. 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

3. 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数的定义及分类2.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3. 实数的运算规则4. 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及分类,实数的运算规则,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方和开方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实数的定义及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4. 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实数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6.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实数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组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实数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实数相关章节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 PPT:制作精美PPT,辅助讲解实数概念和运算规则。

3. 网络资源:收集相关实数应用案例,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4. 练习题库:准备各类实数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实数的定义及分类。

2. 第3-4课时: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

课时41_总复习_初中数学总复习第一讲:实数-教案

课时41_总复习_初中数学总复习第一讲:实数-教案

2020 年中考总复习第一讲《实数》【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3.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4.理解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的概念,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5.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会用各种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实数的概念及运算;教学难点是非负数 a2、|a|、 a (a≥0)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知识点1: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零⎪⎪有理数⎪⎪负整数⎪⎨⎩⎬实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无理数⎭1、(2019 桂林)若海平面以上1045 米,记作+1045 米,则海平面以下155 米,记作()(A)-1200 米(B)-155 米(C)155 米(D)1200 米2、(2019 峡西)已知实数-1,0.16, 3 ,π,25 ,23 4 ,其中为无理数的是.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2.相反数:像 2 和-2 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知识点 2:相反数.特别地,0 的相反数是 0.数轴、相 3.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反数、倒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数、绝对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3、(2019 广州) | -6|= ( )A.-6 B.6 C.-1D.1 6 64、(2019 玉林) 9 的倒数是 ( )A.1B.-1C.9 D.-9 9 95、(2017 广州)如图,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表示的数为( )(A)-6 (B)6 (C)0 (D)无法确定1.科学记数法示,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a|<|b| (C)a+b>0 (D a<0)b知识点 6:实数的运算1、六种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开方,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3、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 b=b a乘法结合律:(a b)c=a(b c)分配律:(a+b)c=a c+b c、2019深圳)计算:9-2cos600+(1)-1+(π-3.14)0812、(2018 广东)已知a -b +b -1 = 0 ,则a +1 =.13.(2019枣庄)对于实数a、b,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a ⊗b=2a+b.例如3 ⊗ 4=2×3+4=10.求4 ⊗(一3)的值.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小结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分类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作差比较法实数实数的大小比较作商比较法数轴图示法数轴、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常考运算及法则实数的运算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完整版)《实数》复习课教案

(完整版)《实数》复习课教案

《实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能用平方或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2.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开方运算;3.了解无理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4.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实数范围.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二、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无理数与实数的意义;2.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性质.三、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四、教学过程一、知识疏理,形成体系(课前要求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师: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开方运算.从定义出发解题是解本章有关题目的基本方法,我们注意掌握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的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区分清楚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小结一下本章的知识点.生:我们认为这一章主要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开方,开方与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开方包括开平方与开立方.通过开平方可求一个非负实数的平方根;通过开立方可求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依据这一思路,我们画出的知识结构图是:()⎩⎨⎧−−−−−→←立方根开立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开方乘方互为逆运算________ 师:好!他们组是以运算为线索总结的,侧重总结了开方运算,还有补充吗? 生:我们认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性质也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是这样总结的:⎪⎪⎪⎪⎪⎪⎪⎪⎪⎪⎪⎩⎪⎪⎪⎪⎪⎪⎪⎪⎪⎪⎪⎨⎧⎪⎪⎪⎪⎩⎪⎪⎪⎪⎨⎧⎪⎪⎪⎩⎪⎪⎪⎨⎧⎪⎪⎪⎪⎪⎪⎩⎪⎪⎪⎪⎪⎪⎨⎧⎪⎩⎪⎨⎧⎩⎨⎧⎪⎪⎪⎩⎪⎪⎪⎨⎧⎪⎪⎩⎪⎪⎨⎧−−−−−→←.00;;___00;.;00:,的立方根是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性质定义立方根开立方的算术平方根是的正的平方根正数性质定义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的平方根是们互为相反数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性质定义平方根开平方开方乘方互为逆运算a 师:当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时,可能会出现无理数,使得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所以实数的意义、分类以及相关的内容也需总结.生:我们是这样总结的:1.分类⎪⎪⎪⎩⎪⎪⎪⎨⎧⎩⎨⎧⎪⎩⎪⎨⎧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实数02.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又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实数,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师: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表示成分数形式,任何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给定精确度的有理数来近似地表示.二、强化基础,巩固拓展.(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典型薄弱题型进行讲解)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972;(2)25;(3)252⎪⎭⎫ ⎝⎛-. 师:本题要审清是求哪个实数的平方根,只有非负实数才有平方根. 生:(1)是求925的平方根;(2)是求5的平方根;(3)是求254的平方根. 由学生独立完成.2.x 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1)x -2; (2)12+x .师:a 在什么情况下有意义?生:对于a ,必须满足a ≥0,它才有意义,所以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1)2-x ≥0;(2)x 2+1≥0.师:如何求出x 的范围呢?生:我们讨论后,得出如下结论:(1)x ≤2;(2)不论x 取什么实数,x 2≥0,x 2+1>0,即x 的取值范围是:x 为全体实数.3.求下列各数的值:(1)()23π-;(2)122+-x x (x ≥1).师:如何化简2a 呢?生:我们认为首先应考虑2a 中a 的范围.(1)当a ≥0时,2a =a ;(2)当a <0时,2a =-a .师:求下列各数的值,必须先确定a 的范围.生:因为3-π<0,所以()23π-=-(3-π)=π-3.师:如何化简122+-x x 呢?生:将122+-x x 化为2a 的形式,即()22112-=+-x x x再考虑x -1的范围,由学生独立完成.4.已知:|x -2|+3-y =0,求:x +y 的值.师:认真审题,考虑一下所给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生:|x -2|和3-y 都是非负数.师:两个非负数的和可能是0吗?生:只有当两个非负数都取0时,其和才为0,其他情况下,都大于0. 由学生独立完成.师:哪些数为非负数呢?生:实数a 的绝对值,表示为|a |,|a |是非负数;实数a 的平方,表示为a 2,a 2是非负数;非负实数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 ,a 是非负数.师:非负数有什么特点?生:(1)几个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2)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必须为0.师:绝对值、平方数、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解题时要注意这一隐含条件,不可把0漏掉.5.计算:32725-+(精确到0.01). 师: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那么如何计算呢?生: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因为精确到0.01,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可用2.236代替、5,1.732代替3. 由学生独立完成.6.在实数2-、13.0 、3π、71、0.80108中,无理数的个数为_______个. 师: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生:一个无理数不能表示成分数形式,或者说成数位无限,且不循环. 7.|x |<2π,x 为整数,求x师:|x |=2π,x 的值是多少?生:当x =2π,x =-2π时,|x |=2π,所以|x |<2π时,x =±2π.师:|x |=2π的含义?生:实数x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π.师:|x|<2π的含义呢?生:实数x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小于2π.师:结合数轴,你能说出满足|x|<2π这一条件的点在数轴的什么位置上吗?生:→在如图所示的范围内,因为x为整数,所以x=6、5、4、3、2、1、0、-1、-2、-3、-4、-5、-6.师:非常好!三、查缺补漏,归纳提升.1.通过今天的探究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2.非负数的和等于零的条件是:当且仅当每个非负数的值都等于零.此性质在解题时经常会被用到.3.对于本章的内容你还有那些疑问?四、作业1.教科书第19页复习题A组五、板书设计第6章实数1.知识疏理2.巩固训练3.归纳提升六、教学反思(略)七、课堂小卷(1)填一填:1.16的平方根记作_______,等于________.16________.3.31-2-3(1)_______.55.两个无理数的和为有理数,这两个无理数可以是______和_______.6.若│x 2-则x=_______,y=_______.7.已知x 的平方根是±8,则x 的立方根是________.(2)选一选:8.4的平方根是( )A.2B.-2C.±29.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B. 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2与B.-2C.-2与-12D.│-2│与2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平方根是1;B.1的算术平方根是1;C.-2是2的平方根;D.-1的平方根是-1(3)做一做:12.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81;(2)1625;(3)1.44;(4)214; (513. 求下列各式中的x:①x 2=1.21; ②27(x+1)3+64=0.14. a≥0a 的算术平方根.由此你会求下列各式有意义时x 的取值范围吗?试试看:(1 (2; (3 (415.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 的平方根.。

实数复习教案

实数复习教案

实数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实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强化学生对实数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实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数的基本概念回顾:a. 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b. 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c. 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

2. 实数的性质复习:a. 实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b. 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规则;c. 实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d. 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

3. 实数运算的应用:a. 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方法;b. 利用实数进行计算和推理;c. 实数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Step 1: 概念回顾和讲解(约10分钟)a. 复习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b. 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c. 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

Step 2: 性质复习和讲解(约15分钟)a. 复习实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比较运算的规则;b. 强化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规则,通过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c. 复习实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d. 复习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解释运算规则和性质。

Step 3: 实数运算的应用(约20分钟)a.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b.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实数进行计算和推理;c. 引导学生将实数运用于几何问题,加深对实数在几何中的理解。

Step 4: 练习与巩固(约15分钟)a.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实数知识和运算规则;b. 鼓励学生解答问题时进行思考和讨论;c.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Step 5: 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c.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1.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材料;2. 数轴和实数的图示工具;3. 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题。

中考数学 第1讲 实数复习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中考数学 第1讲 实数复习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第一讲实数教学目标:1.明确实数的有关概念:有理数、无理数、数轴、互为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平方根、立方根.2.能够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并进行实数的大小的比较.3.会运用运算规律,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混合运算.4.了解近似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或较小的数.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明确实数的有关概念,会运用运算规律,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混合运算.难点:能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混合运算,尤其是掌握有关绝对值、负指数幂、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运算.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入语)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对三年以来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在这一轮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重点是完成对基本知识梳理,同时也要对基本的数学技能进一步完善提高.今天我们首先开始复习第一讲实数(教师板书课题).问题:本章有哪些知识点?处理方式: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对本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时间5分钟.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首先对本章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使学生对本章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二、知识梳理活动内容:梳理知识点1.实数的分类实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2.实数的相关概念(1)数轴: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2)相反数:实数a 的相反数是________,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a +b =________. (3)倒数:实数a (a ≠0)的倒数是________,a 与b 互为倒数,则ab =________.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________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a |=⎩⎪⎨⎪⎧a (a>0),0(a =0),-a (a<0).3.近似数与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 ×10n(1≤|a|<10,n 为整数)的形式. 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5.实数的运算(1)零指数幂:a 0=________(a ≠0).如(3-π)0=1.(2)负整数指数幂:a -p =________(a ≠0,p 为正整数).如2015-1=12015.(3)(-1)n=1(n 为偶数),如(-1)2014=1;(-1)n =-1(n 为奇数),如(-1)2015=-1.(4)实数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处理方式:各小组代表展示梳理的知识点,小组之间可相互补充,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完善学生的梳理结果.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梳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出本章的知识结构,理清各板块内容间的联系,教师进行全班展示,学生对照自己的总结查缺补漏.三、典例分析考点一:实数的相关概念 【例1】5的相反数是________.考点分析:据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采用逐一检验法求解即可. 变式题1: [2014·甘肃] -3的绝对值是( )A .3B .-3C .-13D . 13变式题2: [2014·襄阳] 有理数-53的倒数是( )A . 53B .-53C . 35D .-35变式题3: [2014·潍坊]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227B .2-2C .5.1·5·D .sin 45° 方法提炼(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2)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3)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4)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关键就看它能否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常见的无理数共分三种类型:①含根号且开不尽方的数;②化简后含π(圆周率)的式子;③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掌握常见的无理数类型有助于识别无理数.考点二:科学记数法【例2】[2014·云南] 据统计,2013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支持了1394000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394×107B .13.94×107C .1.394×106D .13.94×105考点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变式题: [2014·泰安]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0.0000025米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5×10-7B .2.5×10-6C .25×10-7D .0.25×10-5考点三:实数的运算【例3】 [2014·莱芜] 计算:|3-2 3|+(π-2014)0+⎝ ⎛⎭⎪⎫12-1考点分析:综合考查了绝对值、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等相关概念及实数的基本运算. 解:原式=2 3-3+1+2=2 3.变式题1:[2014·台州] 计算:|2 3-1|+(2-1)0-(13)-1.(答案3)变式题2:计算:⎣⎢⎡⎦⎥⎤213×⎝ ⎛⎭⎪⎫-12-23×3-8÷16×(-6).(答案:41) 变式题3:计算:32÷(-3)2+⎪⎪⎪⎪⎪⎪-16×(-6)+49.(答案:7)处理方式:每例均由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矫正,最后师生共同进行题后分析,明确每例的考点,真正发挥例题的典型作用.每例后的变式练习是对每个考点类型完善补充,为提高解题效率,可由小组间进行比赛的形式完成.方法提炼有关实数的运算,往往综合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三角函数值和实数的运算等,需要一步一步算.设计意图:选取紧扣中考,并以典型例题的形式对相关考点进行呈现,针对中考题型强化训练,让学生知道中考怎么考,考什么,提高实效性.其中变式训练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通过变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考点,提升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力.四、强化训练1.实数227,sin 30°,2+1,2π,(3)0,|-3|中,有理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4的平方根是( )A .±8B .±4C .±2D .±13.如图1-1-3,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3,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则点B 所表示的数是( )A .3-1B .3+1C .3-1或3+1D .1-3或1+ 3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12B .|-2|与 2C .(-2)2与3-8D .3-8与-385.[2014·贺州] 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450亿元用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845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845×104亿元B .8.45×103亿元C .8.45×104亿元D .84.5×102亿元6.下列说法: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③-2是4的平方根;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2的算术平方根是3B .225的平方根是±15C .当x =0或x =2时,x x -2=0D .32是分数 8.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A .-|-5|<4B .3<|-3|C .-|-4|=4D .|-5.5|<59.计算:|-2015|=________.10.若|m +6|=0,则m =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你写出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无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于3且小于10的整数是________.处理方式:由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矫正,最后师生共同对统一答案,并对个别题目点拨.设计意图:设置强化训练目的使学生对所复习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对学生的解题的速度、灵活水平等各方面能力进行训练.五、回顾反思,提炼升华图1-1-3师:同学们,各位同学表现非常积极,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的收获一定不少,先思考一下,把你的收获与不足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处理方式: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组织学生小结,并作适当的补充,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复习效果.六、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多媒体演示) 1.16的平方根是( )A .4B .±4C .2D .±22.-8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之和是( )A .0B .4C .0或-4D .0或43.设26=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4.5<a<5.0B .5.0<a<5.5C .5.5<a<6.0D .6.0<a<6.5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4B .364=4 C .-9=3 D .2519=513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1=0B .-|-3|=-3C .(-3)2=-3D .9=±36.已知0<x <1,那么在x ,1x,x ,x 2中最大的数是( )A .xB .x 2C .xD .1x7.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是-2 ℃,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________℃. 8.计算(-2)2-(-2)3的结果是________.9.(2)0=________,⎝ ⎛⎭⎪⎫12-2=________.10.[2014·曲靖] 计算:|-2|-⎝ ⎛⎭⎪⎫14-1+(2-1.414)0+9.处理方式:学生在练习本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完成后各小组内进行交流矫正,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对又快,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设计意图:通过达标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复习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A类:初中复习丛书:第5页强化训练部分1-8题.B类:初中复习丛书:第6-7页强化训练部分9、10、11、12、13、14题.设计意图:本作业是巩固实数的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采取分层做题,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保持爱好数学的兴趣,让优等生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的广阔空间.板书设计:。

数学中考实数的教案

数学中考实数的教案

数学中考实数的教案教案标题:数学中考实数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3. 能够运用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

2. 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练习册和试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实数的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实数的定义和范围。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实数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关系吗?请举例说明。

二、讲解实数的性质(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讲解实数的有序性、稠密性、无限性等性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性质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距离等。

三、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20分钟)1. 讲解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加为负等。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的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实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规则。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他们的错误。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实数的性质和四则运算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经济学、物理学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实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进一步了解实数的性质和应用。

2. 教师可以组织实数的游戏或竞赛,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批改学生练习册上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实数概念和四则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讲实数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能正确识别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5.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会用各种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运用运算规律,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混合运算.难点:掌握数学思想,熟练应用各个知识点解题.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构建网络(一)知识梳理师:课前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并回忆实数的有关内容,熟记概念、性质等知识点,完成了知识梳理.下面我们比一比看看谁做得最好(导学稿,提前下发,学生在导学稿中填空.)处理方式:学生边口答边在导学稿中填空,师生共同回顾矫正.考点一实数的分类1.统称为实数,一般地实数有两种分类(如图)考点二实数的有关|a|=⎨___(a=0)⎪___(a<0)(4)倒数比较法:若>,a>0,b>0,则a b..概念2.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是一一对应.3.相反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零的相反数是,a与b互为相反数,则;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___(a>0)⎪⎩5.倒数:若实数a不为0,则a的倒数为,若ab=1,则a与b互为.考点三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6.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记作a×10n,其中(1≤|a|<10,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当原数的绝对值≥10时,n为正整数,n等于原数的;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为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零)7.有效数字: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8.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2),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只看乘号前的部分.考点四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9.若x2=a(a≥0),则x叫做a的,记做;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0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记做a,0的算术平方根是0.10.若x3=a,则x叫做a的,记做;正数的立方根有1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考点五实数的大小比较11.比较实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数轴比较法:将两数表示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2)性质比较法:正数大于;负数小于;正数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3)差值比较法:设a,b是两个任意实数,则:a-b>0则a___b,如a-b<0,则a<b,如a-b=0,则a___b.11a b(5)平方比较法:∵由a>b>0,可得a b,∴可以把a与b的大小问题转化成比较a和b的大小问题.考点六实数的运算12.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在实数范围内都适用,其中常用的运算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1 (2013 安顺)下列各数:3.14159, 8,0.131131113…,-π, 25,无理数的个数13 .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运算的顺序是先算 ________、 ________,再算 _________,最后算 __________,运算中有括号的,先算________,同一级运算从_____到______依次进行.14.写出你熟悉的三种非负数的形式: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 . 处理方式:学生举手回答,畅所欲言,其他同学互相补充、交流、回顾实数的相关知识点,教 师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关注每位学生,在巡查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 .设计意图:实数的知识点较多,如果用课堂时间来看书梳理很占用时间,因此自主复习放在课 前,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导学稿”形式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回顾实数的相关知 识,如有遗忘,借用课本或同学间交流进行补充.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课上时间,也能为知识网络图的 理解作准备.(二)构建网络师:本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实数的世界,进一步复习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通过前面 知识梳理,相信同学们对本节的知识结构已胸有成竹,请同学们结合下列知识网络图对实数的有关 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处理方式: (多媒体展示课件)学生举手回答,畅所欲言,其他同学互相讨论补充 .在学生充 分交流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本讲的知识结构网络,理清各板块内容 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本讲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二、范例导航、方法指导考点一 实数的分类3171.(2014合肥)实数π,,0,-1中,无理数是()A.πB.C.0D.-12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其中的无理数有:0.131131113…,-π,故选B.方法总结:对数的判断不能从形式上判断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应先把它们化简后从结果上作判断,再根据无理数的四种类型: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某些三角函数值,③含有π的数,(4)特殊结构数来判断即可.跟踪练习:15152.(2014安庆)下列各数中,为负数的是()1A.0B.-2C.1D.考点二实数的有关概念例2(1)(2014珠海)﹣的相反数是.(2)(2014广西玉林市)3的倒数是.(3)((2014四川成都)计算:|﹣|=.(4)(2014呼和浩特)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解析:(1)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相反数为.(2)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3的倒数是.(3)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解:|﹣|=.(4)先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出其大小,再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由图可知,a<b<0<c,∴A、ac<bc,故本选项错误;B、∵a<b,∴a﹣b<0,∴|a﹣b|=b﹣a,故本选项错误;C、∵a<b<0,∴﹣a>﹣b,故本选项错误;D、∵﹣a>﹣b,c>0,∴﹣a﹣c>﹣b﹣c,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解决本类题的关键是弄清实数中的有关的概念,关于绝对值除了了解几何意义,还应理解“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内涵.实数与数轴问题,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跟踪练习:3.(2014年黑龙江绥化)-2014是2014的()A.相反数B.倒数C.绝对值D.算术平方根4.(2014湖北荆门)若()×(﹣2)=1,则括号内填一个实数应该是()A.B.2C.﹣2D.﹣5.(2014 蚌埠)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 B 与点 C 关于点 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 3和-1,则点 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 3B .2+ 3C .2 3-1D .2 3+1考点三 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例 3 (2014 湖南衡阳)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新 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PM 2.5 检测指标,“PM 2.5”是指大气中危害健康的直径小于 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2.5 微米即 0.0000025 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025 为( )A .2.5×10﹣5B .2.5×105C 2.5×10﹣6D .2.5×106解析:绝对值小于 1 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 ×10﹣n ,与较大数的科 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 的个数 所决定.解:0.000 0025=2.5×10﹣6;故选:C .方法总结 :科学记数法一般表示的数较大或很小,所以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确定 n 的值时, 把大数的总位数减 1 即为 n 的值,较小的数表示时就数第 1 个有效数字前所有“0”的个数(含小数 点前的那个“0”)即为 n 的值.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 a ×10﹣n ,其中 1≤|a |<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跟踪练习:6.近似数 2.5 万精确到__ __位.7.( 2014 广西玉林市)将 6.18×10﹣3 化为小数的是()A .0.000618B .0.00618C .0.0618D .0.6188.(2014 芜湖)餐桌上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 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1010 千克B .50×109 千克C .5×109 千克D .0.5×1011 千克 考点四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例 4 (1) (2014 年江苏南京)8 的平方根是()A .4B .±4C . 2D .(2)(2014 山东威海)若 a 3=8,则 a 的绝对值是 . 解析:(1)直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 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解:∵,∴8 的平方根是 .故选 D .(2)运用开立方的方法求解,关键是确定符号.解:∵a 3=8,∴a =2.方法总结 :1.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 根.2.对于算术平方根,要注意:(1)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 平方根,它是一个正数;(2)0 的 算术平方根是 0;(3)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4)算术平方根 a 具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 a3 3是非负数,即 a ≥0;②算术平方根 a 本身是非负数,即 a ≥0.3.( a )3=a , a 3=a .12.(2014 浙江金华)计算: 8 - 4cos 450 + ⎪ + -2跟踪练习:9.(2014 陕西)4 的算术平方根是()A .﹣2B . 2C .±2D . 16考点五 实数的大小比较例 5 (1)(2014 益阳)四个实数﹣2,0,﹣A .﹣2B .0C .﹣,1 中,最大的实数是( )D .1(2)(2014 河北)a ,b 是两个连续整数,若 a < 7<b ,则 a ,b 分别是()A .2,3B .3,2C .3,4D .6,8解析:(1)根据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比较即可.解:∵﹣2<﹣<0<1,∴四个实数中,最大的实数是 1.故选 D ..(2) 4 < 7 < 9 ,所以 a=2,b=3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关键要熟记:正实数都大于 0,负实数都小于 0,正实 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实数的各种比较方法,要明确应用条件及适 用范围.跟踪练习:10.(2014 年江苏南京)下列无理数中,在﹣2 与 1 之间的是()A .﹣B .﹣C .D .11.(2014 新疆)规定用符号[x ]表示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3.69]=3.[定,[﹣1]= .考点六 实数的运算]=1,按此规例 6 (2014 湖北黄石)计算:|﹣5|+2cos 30°+( )﹣1+(9﹣)0+.解析:先分别算出每一项的值,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原式= 5 - 3 + 2 ⨯3 + 3 + 1 + 2 =11.2方法总结:实数运算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知识, 此类题中常常结合绝对值、零指数、负指数、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无理数的化简等概念,牢记这些概念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解题时还应注 意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技巧.跟踪练习:⎛ 1 ⎫-1⎝ 2 ⎭13.(2014 东营)计算:(-1)2014+(sin 30°)-1+(3 5- 2)0-|3- 18|+83×(-0.125)3.考点七 实数非负性质的应用例 7 (2014 河北)若实数 m ,n 满足|m ﹣2|+(n ﹣2014)2=0,则 m ﹣1+n 0= .C . 5.15D .sin450解析:根据绝对值与平方的和为 0,可得绝对值与平方同时为 0,根据负整指数幂、非 0 的 0次幂,可得答案.解:|m ﹣2|+(n ﹣2014)2=0,m ﹣2=0,n ﹣2014=0,m =2,n =2014.m ﹣1+n 0=2﹣1+20140= +1= ,故答案为: .方法 总结:中考中对于非负数考查也比较多,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及几 4 种形式.常 见的非负数的形式有三种:|a |, a (a ≥0),a 2,若它们的和 为零,则每一个式子都为 0.跟踪练习:14.(2014 四川泸州)已知实数 x 、y 满足+|y +3|=0,则 x +y 的值为()A .-2B .2C .4D .﹣4处理方式:以上例题及练习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再现,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各小组 巡视.完成后先由学生相互补充、交流、评价.教师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 知识点和方法,反馈矫正,做到查缺补漏.例 6 让两名学生主动到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 完成.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学生完成后及时点评,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七个有代表性的关于实数的典型考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每种 类型题解题的关键. 同时学生通过练习,自查补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 方法、学会学习.三、回顾反思,提炼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同时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四、达标测试,反馈提高1.(2014 年山东东营) 的平方根是( )A .±3B . 3C .±9D . 92.(2014 德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2=9B . =3C .﹣(﹣2)0=1D .|﹣3|=﹣33.(2014 山东潍坊)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22A .B .2-2 7⋅ ⋅4.(2014 年广东深圳)支付宝与“快的打车”联合推出优惠,“快的打车”一夜之间红遍大江 南北.据统计,2014 年“快的打车”账户流水总金额达到 47.3 亿元.47.3 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73×108B .4.73×109C .4.73×1010D .4.73×10115.(2014 湖北宜昌)如图,M ,N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 m ,n ,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 .m +n <0B .﹣m <﹣nC .|m |﹣|n |>0D .2+m <2+n⎛1⎫ ⎝3⎭ (6. 2014 山东临沂)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称为集合.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如一组数1,1,2, 3,4 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记为 A ={1,2,3,4}.类比实数有加法运算,集合也可以“相加”.定 义:集合 A 与集合 B 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和,记为 A +B .若 A ={﹣2,0, 1,5,7},B ={﹣3,0,1,3,5},则 A +B =7.(2014 年广东深圳)计算: 12-2tan60°+( 2014-1)0- ⎪-1处理方式:学生用 6 分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矫正.对于出错较多的题目重点讲解.设计意图:限时训练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培 养学生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道小题都各有目的,从不同的侧面考查了这节的知识点,从 而达到熟练应用知识的目的.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必做题:完成复习指导丛书第 4 页到 7 页内容.选做题:1.(2014 年四川达州)《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如果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图1 1 1 1由图易得:2+22+23+…+2n =________.2.(2014 甘肃兰州)为了求 1+2+22+23+…+2100 的值,可令 S=1+2+22+23+…+2100,则2S=2+22+23+24+…+2101,因此 2S ﹣S=2101﹣1,所以 S=2101﹣1,即 1+2+22+23+…+2100=2101﹣1,仿照以上 推理计算 1+3+32+33+…+32014 的值是 .板书设计:第一讲实数1.知识梳理2.范例导航考点一:实数的分类考点二:实数的有关概念考点三: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有效数字考点四: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考点五:实数的大小比较 考点六:实数的运算考点七:实数非负性质的应用学生活动区投影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