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应急预案

一、背景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解除患者呼吸道阻塞,保障患者呼吸通畅。
由于手术操作复杂,风险较高,为确保手术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经皮气管切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急性呼吸道阻塞;2. 重度喉头水肿;3. 喉部肿瘤;4. 重度烧伤;5. 重度昏迷;6. 呼吸机依赖患者。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经皮气管切开术应急小组,由麻醉科、呼吸科、急诊科、ICU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各部门设立应急联系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应急预案1. 术前准备(1)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手术指征。
(2)备齐手术器械、药品及耗材。
(3)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
(4)对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 手术过程(1)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
(2)术者位于患者右侧,助手位于患者左侧,进行皮肤消毒、铺巾。
(3)局部麻醉,注射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4)穿刺点位于第2、3气管环处,垂直向下作1cm长皮肤切口。
(5)将气管插管撤至顶端位于声带下。
(6)将气管穿刺针以45度角斜向尾端刺入气管前壁,直至抽出大量气体。
(7)将尖端呈J形的导丝及导管插入气管,引导扩张器扩张气管开口。
(8)将气管插管通过扩张器及导丝和导管插入气管。
(9)撤出扩张器、导丝及导管,将插管缝于皮肤上。
3. 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痰。
(3)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出血、感染等,及时处理。
(4)做好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经皮气管切开术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及时改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紧急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紧急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8例和常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 组38例,观察两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以及导管破损情况。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快速、愈合快及创伤小的优点,利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快速的床边气管切开的方法,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与常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相比更加简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我院ICU 自2004年7月~2007年10月间,对38例患者开展了PD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ICU收治的76例危重病患者均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无明显禁忌证。
其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36岁。
气管切开前气管插管者67例,紧急气管切开9例。
随机分为两组,38例采用PDT(PDT组),38例采用OT(OT组)。
两组患者的手术由一组医师完成。
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及凝血象,两组一般资料相仿。
2 方法采用英国Portex公司经皮气管切开产品套装。
患者仰卧,垫枕抬肩。
常规穿刺部位消毒后,于气管2~3软骨环间皮肤局麻后切一约1.5cm大小横行切口,钝性分离至皮下组织,穿刺套管针抽取2ml液体后沿切口中心垂直刺人气管,抽出气泡后退穿刺针留套管外鞘于气管内,放导引钢丝进入气管内约15~20cm,拔出套管外鞘。
扩张钳沿导丝扩张皮下至气管前壁,继续扩张气管间隙后经导丝置入气管导管。
3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优势

2例 , 而经皮切 开者 未发 生此 病例 。( ) 6 术后 的长期 护理 相
似 , 有 明显 区 别 。 ( ) 管 后 , 规 组 愈 合 时 间 在 3~ , 没 7拔 常 4 d 有 声 音 改 变 者 3例 , 经 皮 切 开 组 为 2~ , 切 口较 小 , 而 3d 且 无
利多卡 因,% 肾上腺素 , m 注射器 , 1 5 l 生理 盐水 , 异丙酚 , 无菌 手套 , 碘伏 , 一次性手术 衣 , 中心负压 吸引 , 吸痰管 , 易 呼吸 简 囊, 备用急救用 品。术后 重点 : 录两组 的手术 总时 间, 记 手术 中出血量 , 及术后有 无 出血 、 感染 、 气胸 、 道狭 窄、 下气 肿 气 皮
本 文 对 87例 接受 抗 结 核 治 疗 患 者 分 组 使 用 硫 普 罗 宁 注 7
对 于 老 年 组 患 者 以及 乙肝 病 毒 携 带 者 , 护 肝 效 果 自高 至 低 其
排序为硫普罗宁注射 剂 、 口服剂 、 肌苷 , 且均有 显著 差别。 由 此可知 , 使用硫普罗 宁护肝治疗 , 可明显降低抗结核治疗所致 肝损伤的发生率 , 保证治疗 的顺利进行及保 护患者用药安 全。 对于老年患者及 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使用硫普罗宁注射剂护
观察 2组 中发生肝损伤者平均 A 无显著差 别 , 均明显优 且 于对照组 ; 中青年组 中使 用硫 普罗 宁护肝者肝 损伤 发生率 也
明显 低 于 肌 苷 组 , 硫 普 罗 宁 注射 剂 与 口服 剂 之 问 差 别 不 大 ; 而
察. 中国实用医刊 ,0 8 3 (O :7 20 ,5 1 ) 8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

21 0 0年 1 月 第 8卷 2
第3 0期
C I E EA D F R IN M DC L 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A E E R H
占 , 研 床
乡 。 l 。_ |
叠 曩 曩
一 l ≈l 曩 l_ 曩 I≯ ≯_ ≯
定架主要的优点就是 , 软组织 的剥离少 , 动力化外 固定架有助 于 干骺端不愈合。即使 骨缺损很 严重 , 外骨架 也能 达到一 个 良好
的 效 果 , 于 产 生 畸 形 时 , 可 以对 外 固架 进 行 调 整 。 对 还 12 3 手 术 后 的治 疗 .. 在 手 术 后 的一 段 时 问 内 , 要 使 用 抗 生 都
肌 皮 瓣 甚 至 游 离组 织 移 植 闭 合 伤 口。
[] 4 李学文. 骨性 关 节炎的 治疗 与康 复. 北京 : 京师 范大 学 出 北
版 社.0 9:3 20 6 .
【 收稿 1期 】 2 1 0— 6 5 t 0 0—1 2
( 文编辑 : 本 郎威 )
经 皮 扩 张气 管切 开术 在 I U的应 用 C
≯曩 爹l 一蕾譬lj ≯ 。 l≯ ≯ ≯
降低细菌 的污染 。彻底的清洗后对关节面骨折行切开 复位有限 内固定 。在手术结束后 , 有必要在 4 8h之后进 行一次 清创。当 软组织被破坏的时候 , 以使用超关节外 固定架 临时的制动 , 可 待
软 组 织 条 件 允 许 后 , 更 换 为 混 合 的外 固 定 或 是 内 固定 。外 固 要
3 膝 关 节损 伤 的 机 制
在过去都是出现一些低 能量 的损伤 , 目前都是 一些人 为 而
的 损 伤 , 数 由轴 向暴 力 直 接 压 缩 平 台 引起 , 时 合 斤 内 翻 或 外 多 同 翻 力 矩 ; 有 间接 剪 切 暴 力 引起 的 , 骨 髁 前 部 楔 形 ; 膝 关 也 股 在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1 8 8 6・
浙江临床医学 2 0 1 3 年1 2 月第 l 5 卷第 l 2 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曾怀文 陈思强 高潮 曹彦荣 甘永雄 郑孝敬
重症 颅脑 疾 病患 者 由于 昏迷 时 间 长 ,不 能 自
门齿 约 1 8 . O c m) ,然 后 再 行 上 述 操 作 ,待 置 人 气
管套管,拔出导丝及管芯,套囊充气 。确认气管 套管位于气管 内且位置正确后固定气管套管 。本 组7 例为气管切开前就行气管插管。做经皮扩张 气管切开术时,先将气管插管向外部分拔出 ( 距
作 者单 位 :3 1 7 6 0 0浙 江省玉 环县 人l 5 卷第 1 2 期
・
1 8 8 7・
症少 。
时, 不 可强行 置人 , 应行 再次 扩 张后重 新置入 [ s - 。
P D T术 主要 并 发 症 是 出血 感 染 和 气 囊 破 裂 。 ( 1 )出血与感 染 : 由于 P D T切 口小 ,无 需 解剖 分 离颈 前 组织 和切 开气 管 前壁 , 同时 由于 切 口紧贴
前壁 ,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同时 由于切 口紧贴气 管套管 ,死腔减少 ,可压迫出血的血管并阻止感 染 ,故出血量少 ,术后创 口愈合快 ,瘢痕更小 ; ( 2 ) 操作简便 : 常规气管切开术要求手术者有一 定 的外科解剖和手术基础 ,并且需要二人手术 。 而P D T 操作简便 ,受过培训 的医生可单人操作完 成 ; ( 3 ) 手术时间短 : 由于操作简便 ,无需分离 、 解 剖 气 管前 组织 ,故 手术 耗 时 短 ; ( 4 )术 中生 命 体征平稳 : 术 中无需用力暴露气管 ,损伤小 ,手 术时间短 ,对患者生命体征干扰较少 ; ( 5 ) 并发
经皮气管切开术

适应证 利用扩张器经皮气管切开术只适用于选 择性病例。其适应证与传统的选择性气管切 开术基本一致。经皮气管切开术的相对禁忌 证包括年龄较小(小于16岁),无法触及正常 喉部软骨和环状软骨,甲状腺肥大,气管环 钙化,以及凝血机制障碍。需要紧急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时绝对禁止行经皮气管切开 (Anderson和Bartlett,1经皮气管切 开术的优点、局限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良好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极少。近来,我们正 对经皮气管切开和传统气管切开进行随机对 照。 文献报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各不 相同。有些作者报告了成功的经验(Hazard等, 1988;Ciaglia等,1985;Schachner等, 1989)。我们初步的经验与另一些作者相同, 术中并发症包括穿刺失败、气胸和死亡 (Wavey等,1992)。迄今为止,我们大学附 属医院记载的100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并发 症发生率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同。
经皮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由Toye和Weinstein于 1969年首次介绍,并在1986年再次提出。 1985年以后专用器械投放市场(Shiley lnc, Cook,Inc.)。手术方法由经皮肾插管造口术 演化而来(Ciaglia等,1985)。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迅速、有效,相对于在手术室进行气管 切开的统方法来说,本法节省花费。但是, 大量并发症发生的报告使得最初希望所有医 生都能广泛应用此法的热情受到了打击 (Wavey等,1992)。
手术方法 学习这种手术技术最好是通过观察和帮助有经 验的医师具体操作。手术者必须精通传统的气管切 开方法,一旦经皮气管切开不成功即可改为手术切 开。 病人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单与传统的气管切开 相同。Cook Inc.提供的经皮导入器械(Bloomington, IN),包括成套的气管穿刺针和把穿刺孔扩大到合适 直径的扩张器,事先应准备好气管切开托盘和插管 设备。第2、3气管环处的皮肤注射含1:100000肾上 腺素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从环状软骨下缘起垂直 向下作1cm长皮肤切口。将气管插管撤至顶端位于 声带下。将气管穿刺针以45度角斜向尾端刺入气管 前壁,直到可抽出大量气体。把尖端呈J形的导丝及 导管插入气管,以之引导,用直径逐步增大(12— 36Fr)的扩张器扩张气管开口,直到达到合适大小(图 16-3)。然后将气管插管通过扩张器及导丝和导管插 入气管。撤出扩张器、导丝及导管,把插管缝于皮 肤上。有关术后护理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同。
重症医学科中的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中的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医学科是近年来新增加的诊疗科目,目的就是在于抢救病危患者,为其提供延续生命的支持,并为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支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该科收治的患者一般是病危患者、大手术后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或者是需要持续观察生命体征,保障生命特征延续的患者。
在重症医学科内,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呼吸障碍情况,发生这一情况,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善呼吸状态。
气管切开术是在此过程中常用的方案,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呼吸状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传统切开术切口较大,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损伤,甚至出现大出血情况,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加之患者本就病情凶险,身体情况不佳,难以承受手术带来的损伤。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属于微创手术方案,极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手术方案存在的不足,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更利于对呼吸道的管理,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在应用阶段还是需要注意一些情况。
首先是要明确患者身体状态,该手术属于微创,但是毕竟是手术范畴,还是需要考虑适应证,一般而言,只要能够准确确认患者器官部位,且身体骨骼状态正常,并且没有既往手术史,内脏功能、凝血功能可以正常运行,都可以采取该手术方式,其主要适应证有喉阻塞、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呼吸困难、气管存在异物。
但是需要注意。
若是患者存在其他疾病,或是呼吸道已经感染,会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在手术实施之前,一定要明确患者身体状态,以及既往病史,并且对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
确认患者符合手术标准之后,即可执行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在不会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充分暴露颈部,可以适当加个垫肩,助手妥善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随后执行消毒、麻醉、镇静、镇痛,选取适当的穿刺点,一般在2、3气管软骨环之间,穿刺定位横切口1.5~2cm,将穿刺针置入气管,随后用气切钳切开皮下组织,置入气切套管,然后扩张气管前壁,吸出气管内异物,使之能够保持通气。
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分析

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及护理差异。
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临床选择60例患者(分pdt试验组30例及ot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
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切口大小明显大于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试验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操作优势 icu 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surgery,pdt))是由toye和weinstein于1969年首次介绍,并在1986年再次提出。
1985年以后专用器械被投放市场(shiley lnc,cook,inc.)。
资料显示经皮气管切开术能将病人的机体损害降低,有利于病人的后期恢复,能减少医务人操作时间等[1]。
由于其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2]。
我院从2008年开始引进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行气管切开病人6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9-87岁。
0t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和pdt组(2010年1月—2011年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24h应调整固定带一次,以固定带与病人颈 部刚能插入两指为佳;
• 定期吸痰,最好配合内套管使用;
• 气切导管最长建议使用时间为一个月。
a
35
气切导管脱出的原因及处理
a
17
定位穿刺点皮肤
在手术过程中应 保持患者的头、 颈在正中位置并 维持气道通畅,可 减少手术并发症 (如气切套管错位、 气管损伤)。
a
18
四、局部麻醉
a
19
局部麻醉并诊断性穿刺
a
20
局部麻醉并诊断性穿刺
a
21
五、切开穿刺点皮肤
• 1、在选择的穿 刺点做 1.5~2.0厘米 水平或垂直皮 肤切口;
切套管,
顺自然方
向撤出导
丝及管芯
;
2、吸掉分
泌物,连
接呼吸管
路;
3、气囊充
气
,固定气
a
切套管。
31
固定气切套管
1、应注意 尽量与呼吸 机联接处应 保持直立位; 2、不可频 繁移动呼吸 机管道或病 人;
a
32
新扩张管
a
33
气管切开导管型号的选择
• 成年女性气管平均直径18mm,男性气管 最大直径可达28mm;
• 尽量选择直径比较大的气切导管,以利 于通气;
• 建议女性使用7.5~8.0的气切导管,男性 使用8.0~8.5的气切导管;
• 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选 择合适的气切导管。
a
34
气切导管使用注意事项
• 气切术后48h内切忌更换导管;
• 气囊压力应在15~25cmH2O之间; • 在气切插管头一周内,建议将气切导管缝合在
a
11
一、患者常规准备
提高吸氧浓度并密切监护
1、仰卧,头颈部呈过伸 位;
2、寻找解剖标志,确定 适合的穿刺部位:
• 甲状软骨 • 环状软骨
• 气管软骨环 • 胸骨角
a
12
甲状软骨 —————— 环状软骨——————
气管软骨环————
a
13
患者常规准备
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
a
27
重复使用扩张钳扩张组织
1、按上一步的方法重新放入扩张钳,并穿透气管前壁。
2、将扩张钳手柄向病人头部推移,保持扩张钳纵轴与病人身体
纵轴平行,使扩张钳尖端进一步进入气管内。
3、打开扩张钳扩张气管,在扩张钳打开的情况下移去扩张钳。
a
28
置入气切套管
沿导丝放入带内芯的气切套管。
a
29
十、置入气切套管
• 2、钝性分离皮 下组织进一步 明确解剖标志。
•.
a
22
六、带套管穿刺气管针
• 1、空针筒抽半 管生理盐水;
• 2、以 14G 套管 针穿刺气管针稍 向头部倾斜,进 针直到气泡抽出 ;
• 3、拔出穿刺针 ,留置套管于原 位。
a
23
带套管穿刺气管针
a
24
七、置入导丝
置入导丝: 1、用导丝引导器将导丝送入套管内 ,
导丝进入到第一标记位于皮肤平面即可. 2、撤出套管,留导丝于原位.
a
25
皮肤扩张器
沿导丝送入皮肤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前壁。
a
26
九、扩张钳扩张前方的软组织、气管前壁
1、将内侧开槽的专利扩张钳夹在导丝上, 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
2、张开钳子使气管前壁前方的软组织扩张; 3、在保持扩张钳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4、重复上述步骤,撑开钳子扩张气管壁 。
• 1、先将带内芯气切套 管与套管导引器完全 锁扣;
• 2、沿着导丝和导引管 插入气切套管.
• 3、应注意尽量选用内 径9mm以下气管导管 ,避免使用硬质气管 套管;
• 4、术中置管困难者宜 选用较粗扩张器。
气管前小切口放置气管套管时有可能刮破气囊
a
30
十一、撤出导丝、固定气切套管
1、分离导
引器和气
• 可在床边进行,尤其适合ICU中危重病人的床边操作; • 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无需逐层切开、止血、确认解
剖关系,特别是处理甲状腺峡部。 • 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感染少 ; • 操作时无需专职呼吸师、麻醉师和外科医师,经培训的内科医师
即可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 • 避免了危重病人长期经喉插管造成的不适及远期并发症。 可在严密监控下用于急危重病人,有望替代大部分标准外科气管切
1、PDT适应证:
• 各种病因所致需要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尤其经 喉气管插管平均5~7天;
• 需要保持畅通的气道,如需抽吸气道分泌物、 机械通气等,需要进行肺部灌洗。
• 宜选择颈部皮下脂肪少、体表解剖标志明显的 病人。
a
5
禁忌证
2、 PDT禁忌证:原则上无绝对禁忌 证。
• 不利因素:如凝血疾病、颈部粗短肥胖、颈部 肿瘤、颈部后屈障碍及先前行甲状腺手术者等, 酌情采取相关措施。某些病人可经纤维支气管 镜引导解决气管造口问题。
a
14
患者常规准备
• 备皮 • 消毒 • 铺巾
a
15
二、调整气管插管位
1、备皮、消毒 、铺巾; 2、吸痰; 3、当气管内有 气管插管时, 要调整气囊位 置到声带上方 (<20cm):以 免穿刺困难、 损伤气管插管 。
a
16
三、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
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建议选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 可以在局部行局麻。 (位置在第1、2气管环或2、3气管环之间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a
1
经皮式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先 进、低侵害技术,较传统外科技 术更简易、快速,且可在病床边 施行。
a
2
PDT在急危重病人中应用的优点
• 1909年Jackson描述的标准外科气管切开术一直沿用至今,其手术 费时、对术者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亦日益显现。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优点:
开术。
ICU的医护人员可控制整个过程!
a
3
新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导引钢丝和扩 张钳撑开气管,再将气切套管插入气管。 扩张钳可将外力平均分布在钳臂上,尽量 减少对气管璧定点伤害,减少对气管的伤 害。导引钢丝亦可用于最后阶段中固定气 切套管.
a
4
PDT适应证
目前提倡采用的为多次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
•仍以此法成功地气管造口。
a
6
PORTEX经皮气切完整包装
1、一次性刀片。 2、穿刺针,套管,空针。 3、导丝和推送架。 4、皮肤扩张器。 5、扩张钳。 6、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 7、弹力固定带。
a
7
a
8
a
9
手术前准备
a
10
选择穿刺部位 选择套管、检查气切套管组 严密检测病人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