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情简介(定稿)

大庆市情简介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北部,是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开展石油会战,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5区4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驻有大庆油田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大庆中蓝石化公司4家中直石油石化企业。幅员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51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0万,户籍人口273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2.9%。

世界著名的石油城市。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世界能源城市伙伴组织19个会员城市之一。大庆油田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5.2亿吨。油田开发建设近60年来,创造了原油产量、上缴税费、原油采收率“三个第一”的油田开发奇迹,连续27年保持5000万吨以上、12年保持4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

原油产量的40%以上,累计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7万亿元,2017年生产原油3400万吨、天然气40.1亿立方米,2020年油气当量仍将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国内外油气当量2035年保持在4500万吨、2050年4000万吨以上;三次采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先后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大庆油田开发与“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共和国科技发展史册。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工程和俄气东线管道建成投用,年可过境进口俄油3000万吨、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大庆能源供给地、集散地的战略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庆还培育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涵的大庆精神及其人格化具体化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新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庆产业基础长期以工业为主导,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时达到2630亿元、占全省54.7%。1992年,以辟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标志,大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正在着力打造

石油、化工、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5个千亿级和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5个超五百亿级“雁阵式”产业板块,支撑转型发展的多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最具代表性、成长性的接续产业是化工和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全市规上石化企业77家,炼油一次加工能力1820万吨,可生产8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000多个牌号产品,具备千亿级产业规模;“油头化尾”上升为省级战略、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有望5—8年内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乙烯和芳烃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学品生产基地。沃尔沃汽车SPA平台建成投用,2017年生产S90系列汽车5.3万辆、实现产值135亿元,2.46万辆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S60车型计划2019年投产,2020年汽车总产量超过10万辆。目前,大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0家,2016、2017连续两年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现代宜居的生态城市。全市有耕地1173.9万亩、森林409.5

万亩、草原529.5万亩、湿地747万亩、湖泊199个,地热静态储量5000亿立方米,扎龙湿地等自然保护区15个,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4A级景区13家,国家级生态乡镇22个,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5.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城市疏朗通透、恬静清新,呈现“组群组团布局、绿色空间相隔、快速通道相连、湖泽水系相通、森林草原相拥”风格特色。萨尔图机场开通13条国内航线、通航城市19个、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滨洲、让通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哈齐城际高铁穿城而过,哈大、大广、绥满高速贯通全域,肇源新港实现江海联运、具备24小时通达国际能力。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规划展示馆、奥林匹克公园等文体设施功能完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全省领先,拥有6所高校、178家科研院所和分支机构,在校生6.4万、各类人才13万;三级医院9家,医疗卫生机构1390个,各类医联体32个,入

围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每年承办斯诺克国锦赛、WCBA全国女篮联赛等国际国家级体育赛事20余项,俄罗斯交响乐团、英国交响乐团等文化盛宴竞相上演,东北首家承办央视中秋晚会。城市综合承载力被国家住建部评定为黑龙江省第一,跻身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居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第22位。

富裕和谐的幸福城市。人均GDP 9.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6元,在东北三省紧随沈阳、大连之后列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居全省第5位,居民人均存款4.7万元、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亿元,每百户居民私家车保有量51.2台,是全国42个相对富裕地区之一。深化“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到123项、全省第2少,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助大厅、手机移动大厅“四体联动”,政务服务办事便捷度被省政府评为A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各类市场主体近20万户、年均增长29%。拥有省级示范高中13所,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达到9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

达标率100%。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十二位一体”、农村“九位一体”综合救助和临时救助政策体系,城镇医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市区和四县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到1680元、1270元,保持全省领先。“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到92.5%,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6.7%、95.8%。

大庆享有崇高政治荣誉,党和国家亲切关怀、寄予厚望。1964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大庆时,作出“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的重要指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黑龙江省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这是对大庆的极大鼓舞和鞭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经济、城

市、生态、体制、社会治理“五个转型”,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旗帜”“标杆”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坚定不移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奋力开拓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振兴发展新路子,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80.5亿元、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75.8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为7.3:54.6:38.1,油与非油经济比重25:75,非公经济达到41.5%。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2%、15.2%,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