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合集下载

中小学音乐教学信息化技术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信息化技术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信息化技术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技术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57-01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因此,本文仅就音乐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便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成了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包括音乐教学的数字化、多媒体投影仪、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革命性的意义,其价值不可估量。

首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研究表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具体场景,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如北朝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叙事歌曲《木兰从军》,在欣赏该作品时,教师可以从该曲的故事背景、独特的音乐风格等方面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身临其境,体验木兰从军的内心情感。

传统的音乐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和求知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视听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音乐的信息化教学,实施音乐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材都配备了精美的教学电脑光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形相互结合的教学途径。

2019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2019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2019初中音乐新课标考试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和生动活泼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3.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

4.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节奏、、音区、音色、、力度、、调性、和声、织体、复调、曲式等。

5.《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欣赏为主。

()3.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理性讲述和分析。

()4.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5.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专业教育。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 )7.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8.音乐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专业性强的热点,因此音乐课必须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认真学习即可。

( )9.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 )10.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所以音乐教学只需要突出学科特点,而不用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

(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4.请简要回答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

四、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五个方面,请结合教学实际对上述五个方面的任意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以“美”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以“美”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以“美”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摘要: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关键词:提高、欣赏、创新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08(2011)02-024-0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美是生活美的艺术表现,更是生活美的组成部分。

我在音乐教学中,热别注重审美教育。

每一节音乐课,我都尽量引导学生认识、感受音乐美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如音乐课《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开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非常美的电声藏族音乐《神秘的西藏》把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再用自制的课件《美丽的日喀则》(其背景音乐是地方特色浓郁的《青稞飘香日喀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日喀则,记住关于西藏的一些特色文化,感受到“我的家在日喀则,人们很骄傲”;在课中欣赏少儿舞蹈《我的家在日喀则》,学生在模仿中感受到藏族歌舞的无限魅力;在课的结尾处由教师本人演唱藏族歌曲多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乐曲和歌曲。

整节音乐课的音乐含量很大,音乐贯穿始终。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西藏艺术的熏陶,从而达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美的认识,为进一步感悟、表现歌曲的美打下基础。

一、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学生音乐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有了以认识美、感受美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更要有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践。

我就这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学生要学习和形成音乐审美的艺术和能力,音乐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

但是音乐知识对小学来说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一般不喜欢音乐课堂上的乐理知识教学。

我根据知识结构内容,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创造性的设计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游戏、歌谣、知识问答、音乐知识情景剧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记忆、从而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投入以“音乐审美”为主线的课堂学习中来。

2022小学音乐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二套)

2022小学音乐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二套)

小学音乐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1、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交往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2、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面。

3、从民歌的体裁形式来讲,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曲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黄自是我国近代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之一,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清唱剧《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现代京剧《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场杨子荣在“深山问苦”中,猎户女儿常宝的一个唱段。

7、是属于大合唱性质的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其特点基本上与大合唱相同。

8、《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9、贺绿汀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其中作品《____________》在1934年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10、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选自写的歌剧《》,这部歌剧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元朝都城北京的故事。

11、咏叙调是融咏叹调与宣叙调为一体,篇幅不大,与小咏叹调相似的曲。

12、____________一生写有一百多首交响曲,号称“交响曲之王”。

1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创作的,为典型的____________结构,由序曲、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

"美"不可言的音乐课堂四部曲

"美"不可言的音乐课堂四部曲
课 堂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育剥研 论坛。
、 , 。 、 , 札
“ 美” 不 可 言 的 音 乐 课 堂 四 邹 曲
黄 舒 深圳 市龙 岗区依山郡小学
《 音 乐课程标 准》 明确 指 出 : “ 以音 乐审美 为核 心 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 最基本 的理念 ; 应渗透在各个 不同 的教学领域 中。 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 、 表现 、 创造 及音 乐与相 关文化 的学 习 , 培养学生 的审 美感知 , 丰 富审 美情感 , 发展审 美想象 , 深 化审美理解 , 有效地提 高学 生 的音乐 审美能力 。” 由此 , 音乐课通过 以聆 听音乐 、 表现 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 主的审美 活动 , 使 学生充 分体验蕴涵 于音乐音响形式 中的美 和丰 富的情感 , 为 音 乐所表 达的真善美 理想境界 所 吸引 、 所 陶醉 , 与之 产生强 烈的情 感共鸣 , 逐步形成 以培养学 生审美为核 心 的音乐课 堂 ,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 、 表 现美 、 鉴赏美 、 创造美 的能力 ,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部 曲—— 激发兴趣之课堂美 “ 教未见 趣 , 必不 乐学 ” ; “ 知 之者不如 好之 者 , 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兴趣 是学 习积极性 中最 现实 、 最 活跃的成分 , 是直接推动学生 主动学习的一种 内部 动力 。 是热 爱学习 、 产生强烈求知欲 的基础 。 只有 当学 生 自身对学 习产生 了浓厚 的兴趣 , 才能使 整个认识 活 动兴奋起来 , 促使 他去追求 知识 , 探索 科学奥 秘 。因 此, 在音乐课堂 中 , 我 以激 发学 生的音乐兴趣为始 , 吸 引学 生带着愉悦 的状 态进人课 堂学 习。 如 我们应该 大 力提倡将 传统 的教学方 法与现 代教学 手段有 机地 结 合起来 , 使多媒体 的使用 紧紧围绕教学 目标 、 内容 、 环 节、 需要来设计安排 , 做到合情合理 、 恰到好处 。学生 在看到音乐 画面或听到音乐乐 曲时 , 不仅 马上就 理解 了这段音乐所表 现的 内容 ,还充分调动 了学 习兴趣 。 总之 , 音乐教 师在教学 中应不断提高 自己的教育 水平 和教学 能力 , 调动学生 的兴趣 , 让他们 热爱 音乐并 充 分认识音乐 的美 。 学生每 次愿意带着浓郁 的兴趣走进课 堂 , 那 是因 为在音乐 中他 f j  ̄ J H L , - b 够发现美 ; 学生 时时保 持一种对学 习的积极 态度 ,那是因为在音乐 中他们 能够感受美 ; 学生 常常跟 着悠扬的琴声 和美妙 的音乐一起歌唱 、 一 起跳 动 , 那 是 因为在音乐 中他们能够表现美 。这才是 音乐教育教学真 正的价值所在 。 二部 曲—— 感受 画面之艺术美 音 乐艺术是声音 的艺术 、 听觉 的艺术。作品 中蕴 含着无 穷无尽 的奥妙 ,它用特殊 的语 言— —旋律 、 节 奏、 音高 、 速度 、 力度 、 调式 、 曲式 、 和声 等表 现异彩 纷 呈的声韵美 、 感情美 、 意境美 、 结构 美等 。教师要做 音 乐的富有者 ,带领他们用音 乐去感受歌 曲的艺术 美 。 如在执教花城 出版社 出版的二 三 年级下册《 草 原就是 我 的家 》 一课时 , 其教学 重点是 在歌 曲的学 习 中感受 蒙 古族 的音乐风格 及蒙古族小朋友对草原 的热爱 之情 。 因此 , 在学唱前 我请学 生闭上双 眼 , 边 听 老师范 唱旋

浅谈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浅谈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浅谈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陈卫萍摘要: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小学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音乐专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特色课程。

在一方面抓好现有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入音乐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充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素养,促进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学生成长;专业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音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学音乐”,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二是“通过音乐教育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为前提的。

小学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音乐专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特色课程。

在一方面抓好现有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入音乐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充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成长。

一、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校本课程的生成,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

同时,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0年小学音乐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年小学音乐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年小学音乐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公共部分(每空1分,共15分)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版)共有六条:爱国守法、、、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公正、法治,爱国、敬业、、友善。

3、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奈曼旗教体局大力推进“三说一看”活动,“三说一看”是指说、说、说、看演讲。

4、下列人员中,()监督指导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A、分管安全的副校长B、年级组长C、教研组长D、班主任5、任课教师要将()有机渗透到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

A、安全教育B、人文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6、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班主任开展安全工作,及时将班内的()向班主任反映。

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A、安全问题B、纪律问题C、学习态度D、学习习惯7、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时间开展学生安全教育。

A、课间操B、眼保健操C、晨午检、班会D、自习课8、发现学生在校出现身体不适或危险情况时,要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并及时()、报告学校。

A、通知家长B、报告分管安全的副校长C、报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D、报告教育局9、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第二部分:课标知识(35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1、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实践性。

2、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3、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四大领域,分别是:、表现、、音乐和相关文化。

4、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

5、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简谱和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乐谱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其基本目标可以理解为培养有审美修养的人。

《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为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得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由于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所以,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使学生能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并使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为学生创设没的情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三,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