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绿色的梦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中班语言:《绿色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科书,第五册,第五课《绿色的梦》。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绿色梦想。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培养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绿色梦想的理解,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通过阅读故事,培养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课件、绿色植物的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堂阅读(10分钟):学生自读故事《绿色的梦》,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绿色梦想,以及主人公为了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3. 讨论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主人公的绿色梦想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每组设计一个环保活动,如:制作环保标语、设计绿色生活手册等。

六、板书设计绿色的梦主人公的绿色梦想主人公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我们的绿色梦想七、作业设计1. 根据故事内容,设计一个环保活动。

答案:例如,制作环保标语,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文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绿色梦想,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设计环保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绿色的梦幼儿教案7篇

绿色的梦幼儿教案7篇

绿色的梦幼儿教案7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教案,通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绿色的梦幼儿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绿色的梦幼儿教案篇1设计意图在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绿色的世界中,为了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我选择了《绿色的世界》这首儿童诗来让幼儿欣赏、学习。

这首小诗清新优美,作者用别出心裁的构思,向幼儿展示绿色世界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想象。

本次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游戏、艺术创作等教学形式,让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眼镜感知色彩的变化,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活动目标1.学习并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2.尝试仿照诗歌结构进行简单创编。

3.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活动准备1.电子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个画框,小图卡,红、黄、蓝、绿胶片(幼儿人数的2倍~3倍)。

活动过程一、观察画面,了解诗歌内容1.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她是谁?(播放课件,卡通人物妞妞向小朋友打招呼)我们也和妞妞打个招呼吧。

2.师:妞妞要和我们一起去一个漂亮的地方,那里有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3.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效果先后出示云朵、小鸟、房子、小桥。

(1)这是美丽的什么?让我们的云朵飘起来吧。

(2)小鸟是怎么飞的?我们一起飞吧。

(3)房子是什么样的?大家来做做看。

(4)用动作怎样表现弯弯的小桥?4.(出示全景图)师:云朵飘呀飘,小鸟飞呀飞,可爱的房子,弯弯的小桥,真漂亮!(教学策略:为了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诗歌内容的呈现上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探照灯追光效果,形象的刺激、神秘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幼儿,高度的无意注意更是强化了幼儿的记忆。

)二、思考倾听,学习朗诵诗歌1.师:可是妞妞说,她看到的东西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点击课件,加上绿色背景)哪儿不一样呢?绿色的世界里有什么?(说出诗歌的前半部分)2.师:为什么妞妞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会发生什么变化?(说出诗歌的后半部分)3.师:把妞妞看到的绿色世界说出来就是一首很好听的诗歌。

绿色的梦说课稿

绿色的梦说课稿

绿色的梦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侯某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绿色的梦》。

一、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而儿童散文诗就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儿童文学形式。

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意境优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又不乏大胆、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进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留心周围美的事物,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所以,散文诗很适合中班的孩子欣赏、学习。

散文诗《绿色的梦》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特别的梦为线索,将小兔子、青蛙、瓢虫、小溪、种子和小孩众多动植物和人物巧妙地串起来,让幼儿在散文诗宁静的意境中,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梦到了绿绿的……”句型,激发幼儿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散文诗《绿色的梦》中会有许多生动优美的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生动逼真的情景中感受和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在理解作品主题的基础上,能学习用比较恰当的动词、绘画等形式体现诗歌美的方面,并尝试仿编散文诗,在优美的情景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及成长需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1.学会“绿茵茵的”“田田的”“晶莹的”等形容词,知道绿色是环保色。

2.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理解角色与绿色的关系,尝试用xx梦到了xx进行仿编诗句。

3.体会散文诗优美、宁静的意境,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留心大自然美的事物和变化,且充满了大胆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语言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中班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后面出现新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喜欢关于星星的童话,感受夜里宁静、温馨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优美的意境,大胆讲述自己的`愿意。

【活动准备】白纸每人一张,垫板每人一块,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孩子都是最棒,最能干的,对吗?师:那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注意认真的听好老师等一下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二、在安静的环境中,教师有感染力地讲述故事1-2遍。

1、提问: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这个故事,那老师问你们,在这深蓝色的天空里住着谁?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嗯,小朋友回答得真不错,那我们来听第二个问题:星姐姐带来了几颗星星?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师:好,那我们来听第三个问题:星姐(大考吧幼儿教育 )姐为睡着的小黄鸡带去了怎样的梦?师:好,那我们再来看第四个问题:星姐姐为小青蛙带来了怎样的梦?师:第五个问题是:星姐姐为小甲虫又带去了怎样的梦呢?师:好了,现在我们来听这最后一个问题:星姐姐最喜欢谁?她给孩子们带去了怎样的梦?三、想象并讨论。

1、师:嗯,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了星姐给小动物带来的梦,那如果是你,你想让星姐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梦呢?2、讨论: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想一想,等一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师:嗯,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不错,内容新颖,很有想象力。

师:好,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想要星姐姐给你带来的梦画下来。

四、幼儿作画。

1、构思、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2、根据幼儿的画面情况给予及时提示和启发丰富幼儿的画面。

3、作业展示。

师:好,小朋友们都画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谁的最漂亮?活动延伸: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续编1-2个小情节,大家欣赏。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篇二」设计意图:《梦》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的语言具有一种深深的吸引力,能够让孩子们陶醉其中,也非常有趣,很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中班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说、看的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理解能力。

3.在课堂中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及教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故事《绿色的梦》。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主题,并通过听、说、看等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激发注意力。

2.导入故事主题老师给幼儿讲述《绿色的梦》这个故事的背景,引导幼儿思考环保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与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

3.讲故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绿色的梦》,让幼儿听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

4.分小组活动让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在10分钟内选择一个“水”、“土壤”、“空气”、“植物”中的某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可以呈现为图片或文字,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更广阔的思路。

5.集体讨论让每个小组读出讨论结果,并进行汇报,老师在进行点评,让幼儿反思讨论结果,加深幼儿对环保概念的理解。

6.反思让幼儿在课程结束前,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展示本次课程得到的体验、感受、思考,让幼儿从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故事《绿色的梦》为主题的一节课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促使幼儿在语言表达和舞台表演方面获得了很大提升。

小组活动能充分发掘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幼儿在互动和合作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在集体讨论环节中,老师通过点评引导幼儿反思讨论结果,加深了幼儿对环保的理解。

反思环节让幼儿自主表达对本次课程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幼儿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五、作业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并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展示。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有一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面有一群可爱的中班小朋友。

今天,老师要给他们讲述一个特别的故事——《绿色的梦》。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奇的梦境。

”老师温柔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

“哇,老师,是什么样的梦呀?”小朋友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师微笑着说:“这是一个绿色的梦,一个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梦。

”在这个绿色的梦里,有一片广阔无垠的森林。

森林里,大树高高地挺立着,它们的枝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遮住了炎炎烈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光斑,就像金色的小精灵在跳舞。

“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那些大树是不是像勇敢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森林呀?”老师问道。

“是呀,老师!”小朋友们纷纷点头。

森林里,还有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

小溪里,有一群群可爱的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鱼们在水中嬉戏,它们是不是很快乐呢?”老师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

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快乐!”沿着小溪往前走,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绚丽多彩的地毯。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片草地美不美呀?”老师问。

“美!”小朋友们大声回答。

在草地的不远处,有一座小木屋。

木屋的周围种满了蔬菜和水果。

有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青菜,还有紫莹莹的葡萄。

“哇,好多好吃的!”一个小朋友忍不住叫了起来。

“这就是绿色的梦,一个充满了自然之美的梦。

”老师说道,“在这个梦里,没有污染,没有破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老师,那我们能让这个梦变成真的吗?”一个小朋友认真地问道。

老师点了点头:“能呀,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爱护环境,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这个绿色的梦就会成为现实。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小朋友们纷纷问道。

老师耐心地回答:“我们可以节约用水,不浪费纸张,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

2024年绿叶的梦说课稿

2024年绿叶的梦说课稿

2024年绿叶的梦说课稿2024年绿叶的梦说课稿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地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下来。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语句去理解感悟。

难点: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各种树叶的标本。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出示文中的挂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说出童年的乐趣。

2.师述:是的,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亲自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

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并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4.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如:搜、汇。

三、表情朗读,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

3.播放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1.抄写字词。

2.背诵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绿叶最使我着迷)2.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3.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4.通过看录像,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5.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收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勾出来,认真读一读。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绿色环保的概念。

2.通过互动学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通过幼儿园语言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绿色的梦”,主要内容包括:1.绿色环保概念的介绍2.生活中的绿色环保行为3.绿色环保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1.PPT和投影仪2.一些例子和图片展示3.环保小道具,如纸张、塑料瓶等四、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绿色环保概念(15分钟)1.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绿色环保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绿色环保是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行为。

3.和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举例说一说他们了解的绿色环保行为。

步骤二:生活中的绿色环保行为(2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绿色环保行为的图片,如减少用纸、节约用水、分类垃圾等。

2.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绿色环保行为,并设计相关的口号或海报。

3.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步骤三:绿色环保的重要性(15分钟)1.和学生一起探讨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如保护地球、保护动植物、减少自然灾害等方面。

2.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加深学生对绿色环保重要性的理解。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步骤四:语言游戏活动(20分钟)1.设计一个语言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2.可以选择卡片配对游戏、绿色环保词语接龙游戏等。

步骤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1.结束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绿色环保知识。

3.展望未来,呼吁学生继续关注和参与绿色环保行动。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讲中的表达能力。

3.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口号,评价其创意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环保实践,如减少用水、节约用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散文诗《绿色的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绿色的梦》。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学活动与幼儿;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活动准备;五、说教学与学法;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幼儿到了大班后,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既能模仿语言又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并且逐渐学会积累词汇,知道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不同,能够初步感受到散文诗语言所蕴含的美,愿意欣赏散文诗。

《绿色的梦》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儿童诗歌,诗歌中绿茵茵的草地,田田的荷叶等描绘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画面,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

我根据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欣赏、体会诗歌优美意境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仿编,在舒适的气氛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目标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创编诗歌
3、情感目标:欣赏、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三、说重点、难点
《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幼儿体会到诗歌的美,对诗
歌产生兴趣才能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因此结合活动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设定为:欣赏、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大班幼儿虽然能模仿并且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过的语言,但是利用已有诗歌句式整段创编诗歌对于刚到大班幼儿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将“尝试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创编诗歌”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在创编诗歌的过程中发展她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活动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启发性,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到这一活动中。

我做了如下准备:
(一)物质准备:
1、《绿色的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和图像烘托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给幼儿以视觉冲击,引起幼儿兴趣。

2、钢琴曲《雪之梦》,利用轻音乐进一步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3、小鸟,蓝天,山羊,草地,蝴蝶,花朵等图片。

这些准备贴近幼儿生活,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同时在儿童创编诗歌想不到具体事物的时候可以对幼儿起到提示的作用,引导幼儿运用发散思维,不只局限于诗歌的内容。

(二)经验准备:
1、我在课前先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物,为活动中创编诗歌打下知识基础。

2、经过中班的学习,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激趣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绿色的世界,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作用,给幼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知觉,使幼儿对大自然的优美景象更加了解和熟悉。

2、激趣法: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孩子本来是动态的,情绪易受周围事物的干扰,往往在需要配合的环节时不能自控,而教师运用情景引入,播放轻音乐,配乐朗诵,激发他们安静、仔细的倾听,立刻进入到活动中。

3、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常用的方法。

运用多样性、针对性的提问方法,加深幼儿对说散文的理解,如:小青蛙梦到了什么,他在等谁?瓢虫梦到了谁?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的学习方法有:多感官参与法、讨论法、观察法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丰富的画面倾听诗歌朗诵感受作品中的意境,幼儿的视听感官都接受到了刺激,使学习活动活泼生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随之提高,同时幼儿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内容。

2、讨论法:让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幼儿通过讨论、思考、表达,有效理解诗歌内容,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法:在创编诗歌中,我出示鸟,蓝天等图片,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将图片中的有关事物相联系,进行诗歌创编。

七、说教学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动画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内容
(三)、观察图画,创编诗句(四)延伸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内容(三)根据诗歌内容特点,创编诗句(四)结合创编诗句绘画,制作图书
(一)、动画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将播放一个动画儿歌《梦之船》,在视频中一个小孩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乘船在大海里遇到许多神奇的事物。

在播放视频后,问小朋友动画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并问小朋友“有没有做过梦?”“梦过哪些神奇的事情?”“小动物会不会做梦?”“它们会梦见什么?”从而引出梦的话题,激起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增加幼儿对诗歌的意境感受。

我会通过PPT的形式,并配上优美的钢琴曲《雪之梦》朗诵诗歌,让各种生动优美的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

朗诵完诗歌后,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提问:
①你听到了什么?
②在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③(它们都做了什么事?)
④其中小兔子梦到了什么?
谁梦到了荷叶?他为什么会梦到荷叶?等问题。

通过提问,让幼儿在不断的回忆和交流讨论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及所听到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会让幼儿跟我用舒缓柔美的语调有感情的再朗诵一遍诗歌,通过语调的变换让幼儿亲身体会诗歌的意境,然后根据课件内容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生动逼真的情景中感受和体会作品优美宁静的意境美,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观察图片,创编诗句
在前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理解诗歌的内容,《指南》大班语言领域发展目标中又提出:“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因此,这一环节我安排了诗歌创编的活动。

首先我让我会问幼儿“宁静的夜晚还有谁也会做梦,梦到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诗歌创编,为了解决创编的难题,我为幼儿准备了月亮、星星、小鸟,蓝天
等图片,先让孩子们把这些图片粘贴在黑板上,组成一幅月夜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将图片中有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孩子在理解作品主题情感的基础上,结合图片用比较恰当的词语、进行大胆想象、创编,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创编的诗歌,幼儿在我的的引导下创编完毕后,我会鼓励他们离开我出示的图片,用生活中其他事物进行创编,同时记录下幼儿的创编内容。

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跟随音乐朗诵自己的作品,加深印象。

这一环节解决了本次活的难点,幼儿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了对诗歌进行创编。

(四)延伸活动
在这个环节里,我在活动区角里设置一个“我是小作家”的柜台,并为幼儿提供纸、彩笔,蜡笔等美工用品,让孩子们为自己仿编的诗句画插图,然后将诗句和图画装订成册,这样幼儿就拥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集。

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将制作好的图书摆放在出版社,供大家阅读欣赏,这样既能够让孩子们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说活动特色
1、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

诗歌中的小兔子,青蛙,瓢虫,小溪流等素材都是孩子见过的,也是他们熟悉的,选用这个教材,使幼儿有话可说,有物可想,能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幼儿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活动中我将诗歌《绿色的梦》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音像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3、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

我用富有韵律和感情的的语调朗诵诗歌,并运优美的音乐渲染氛围,烘托诗歌的宁静恬淡的感情基调,让幼儿在欣赏散文诗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给幼儿心灵以美的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