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活环境(知识点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绿豆种子(植物)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绿豆种子(植物)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5.※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6.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7.植物还具有向光性、向水性等特性。

8.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9.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10.青蛙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行为。

春:孵化夏:捕食秋:挖洞冬:冬眠11.青蛙具有冬眠行为,青蛙冬眠主要是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缺少食物等恶劣环境。

蛇、熊等也会冬眠。

12.四季的田野13.丹顶鹤具有迁徙行为,丹顶鹤迁徙主要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

大雁、燕子等也会迁徙。

14.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15.※(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2)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

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3)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6.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一生物与环境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一生物与环境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即 生态因素 , 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土壤 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有 捕食 、 竞争 、 合作 和 寄生 等。
考点知识聚焦
() () () () ()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要有明确的 目的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观察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热点实验梳理
(2)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①对照原则: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都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 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 ③等量原则: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要全部相同,以消除无关变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可重复性原则: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点拨】 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①如果实验有探究的问题或作出假设, 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或问题作出的 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②如果只有实验设计和结果,则根据下
注意事项
列步骤得出结论:第一步:找变量;第二
①要用10只鼠妇而不是一只鼠妇的原因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步:找实验现象;第三步:找变量与实验
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2.调查法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就要选取 一部分 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抽样 调查。 (2)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 ①按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中考生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相关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生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相关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生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相关习题及答案解析1.如图为同龄的两种植物形态示意图,据图回答:(1)由甲乙两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可知:甲植物的生活环______,其根的特点是______,叶的特点是______.乙植株的生活环境是______,其根的特点是______,叶的特点是______.(2)由上述两种植物形态特点可知,生物与环境的______.2.下列具有细胞核的生物是()A.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洋葱表皮细胞D.蓝藻3.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以裸藻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塑料,裸藻是一类兼具动物和植物特点的单细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称为“裸藻”,原因是与其它的藻类细胞相比,它的细胞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4.下列生物中能通过细胞分裂增加个体数量的是()A.兔子B.衣藻C.松树D.菊花5.任何一种植物都有六种器官.______.6.以下为多细胞生物的是()A.变形虫B.衣藻C.草履虫D.洋葱7.与单细胞藻类植物衣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A.①⑤B.①④C.②③D.③⑤8.下列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藻类B. 细菌C.真菌D. 病毒9.请你将下列所给植物进行分类,分完类的植物分别填在横线上,注意每条横线只能填一类植物。

衣藻向日葵肾蕨西瓜海带满江红裙带菜花生卷柏(1)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藻类植物(2)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苔藓植物(3)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蕨类植物10.下图为同学们熟悉的植物,请据图回答:(1)夏天,池水变绿的原因是图中___________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此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___________。

(2)图中E类植物产生的种子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类植物中哪种植物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生物的生活环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生物的生活环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一、单项选择题1.生物圈是指( )。

A. 有生物生活的地方B.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表C. 地球上全部生物D.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表达了〔〕A. 生物能影响环境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 生物与环境可以互相影响3.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 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的全部C. 地球上所有生物可以生活的地方D.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4.桃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一事实说明的问题,以下表达最完好的是〔〕A.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B. 环境可以影响生物C. 生物可以影响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5.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A. 海洋里B. 陆地上C. 生物圈D. 水圈6.蚯蚓活动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蟑螂滚粪球,草生长旺盛,说明〔〕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环境影响生物D. 生物选择环境7.以下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A. 植物园中空气清新B. 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C. 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数量多D. 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8.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B. 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C. 生物影响环境D. 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9.“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 生物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C. 生物改变环境D. 生物依赖环境10.下面四图分别表示生物种群随时间是〔t〕推移而发生数量〔n〕变化,那么图中表示一共生关系的是〔〕A. B.C. D.11.人类要想探究在月球上生存,必须具有〔〕①水②空气③光④土壤⑤营养物质A. ①②B. ①②⑤C. ③④⑤D. ③④二、填空题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 关系.1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与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________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 和____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就会通过________ 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14.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她是我们所有生物一共有的家园。

七年级生物生物生存的环境

七年级生物生物生存的环境
二氧化碳
如氮气、氩气等,虽然对生物生存不是必需的,但它们占据了空气的大部分。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矿物质
水中的矿物质如钙、镁、钠等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参与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呼吸作用的重要物质,其含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有机物
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种类影响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
水中的化学物质
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分解的产物,为植物提供养分。
腐殖质
土壤中的矿物质如氮、磷、钾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
矿物质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酸碱度
土壤中的化学物质
03
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它们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区域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平衡则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总结词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其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但通过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也不同。
土壤肥力
土壤酸碱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也不同。
土壤酸碱度
土壤
02
生物生存的化学环境
是生物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大部分生物通过有氧呼吸获取能量。

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

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选择题1.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A.生物生存的空间B.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C.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D.以上A、B、C都是2.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

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C.水分、温度D.空气、阳光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出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是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C.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D.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5.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6.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很少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7.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①老虎吃野猪②许多蜜蜂一起去采集花蜜③草原上的兔子和羊④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⑤蚂蚁搬家⑥瓢虫吃蚜虫A.①②B.③④C.①⑥D.②⑤8.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甲和乙的关系是()A.竞争和合作B.合作和捕食C.捕食和竞争D.竞争和寄生9.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10 “海岸卫士”——红树林既能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又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1.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及习题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及习题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及习题知识点梳理1.含水过多(全湿)的土壤,(缺空气),蚯蚓钻出来了;(干燥)的土壤,(缺水分),蚯蚓也钻出来了;(潮湿)的土壤,蚯蚓不会钻出来。

土壤中(含水量)的改变,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2.空气、水、食物等发生变化时,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动物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例如空气、水、温度、食物等。

空气、水、食物等发生变化时,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3.面临(若尔盖草原)冬季的来临,(黑颈鹤)向南迁徙到温暖的云南,而(狼)则留守原地,采取(换毛)的方式抵御寒冷。

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4.长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不同。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它们的(鸟喙)和(鸟爪)有相对应的关系,其形态结构是适应(生存环境)的体现。

5.当光照方向发生变化时,植物幼苗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也不断调整生长方向,朝向阳光倾斜。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6.植物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等行为,这些都是(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表现。

植物在春天发芽、长叶;夏天植物枝繁叶茂,秋天植物果实成熟,树叶开始凋落;冬天气温低,枝干光秃。

7.绿萝的(茎细长),(呈圆柱形),(叶宽又大),(呈心形)。

它一般生长在树荫下,湖湿的地方仙人掌的茎粗大,呈圆柱形,含水分多,它的叶又尖又细,像针一样。

它生长在沙漠,干旱少雨的地方。

8.喜水植物有的(中空),(能通气);有的(柔软),适应(水流)。

多数的耐旱植物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收。

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甚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质)。

9. (沙漠)的植物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不茂;(草原)的植物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生长(旺盛);(热带雨林)是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树身具有(多层)结构,叶子茂密。

不同的环境地带,植物的(形态)都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圈:
(1)、有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和。

(2)、生物圈是和的总称。

(3)、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4)、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________,海平面以上约_________,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_________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和稳定的等。

2.栖息地:
(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否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的生存呢?
特别关注:土壤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生物圈: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活环境的总称。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栖息地:
(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黄河三角洲。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探究问题: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否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的生存呢?不是地球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只有在生物圈范围内才有生物生存。

特别关注:土壤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