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专题狼习题苏教版

合集下载

狼练习题附答案.doc

狼练习题附答案.doc

《狼》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七、选择题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2、缀行甚远缀: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4、屠大窘窘: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弛担持刀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毙: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黠: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②一狼得骨止止:_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④复投之之:_____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1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狼》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狼》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狼》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参考答案: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如下三次交锋。

第一次:屠户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

第二次:屠户背倚麦秸垛(柴草堆),“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

第三次:屠户奋起,杀死二狼。

二、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语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参考答案:1.前:前进。

2.犬:像犬一样(像狗似的)。

3.洞:打洞。

隧:从隧道里。

四、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狼狈为奸狼奔豕突如狼似虎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引狼入室参考答案:补充: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

狼奔豕突:形容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如狼似虎:①形容威武勇猛。

②形容凶狠、残忍。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

狼子野心:①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本性难改。

②指险恶的用心,野心。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含贬义)。

引狼入室: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

五、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

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参考答案:【示例】狼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已经降临。

一个屠户肩挑扁担,独自一人匆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担子中的肉早已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屠户无意间回头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不知道什么时候,两只狼已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屠户很害怕,心想:狼想吃肉,我若把骨头扔给它们吃,或许它们就不会跟着我了。

于是,屠户扔出一根又长又粗的骨头,其中一只狼停下啃了起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苫.蔽()尻.尾()麦场.()2.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狼、______狼、______狼、_____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6)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8)眈眈..__________________ ..相向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2)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4.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苏教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专题 狼 课件 (共59页)

苏教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专题  狼 课件 (共59页)
已经 但是 助词,不译 原来 害怕 把 停下
跟随
又,再一次
连词,表转折
译文:屠户害怕了,把骨头丢给狼。一只狼得到 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着。屠户又把骨 头丢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可是先得到骨 头的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 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3.御狼 它们,代两只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紧张为难 担心
攻击 转头看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覆盖 卸下 拿起 上前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注视的样子
于是,就
译文:屠户很紧张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 的攻击。转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 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 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 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5. 议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也 狡猾 多少 但是一会儿 杀死 语气词,罢了 的
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 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 多少啊?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活动三 细读课文,分析形象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狼和屠夫的认识。 活动要求:抓住关键词句,结合课文内容进 行分析。 活动方式:自主批注—小组交流并演练—集 体展示
故事情节
屠户

情节
—开端 ①遇狼(“缀行甚远”) ②惧狼(“并驱如故”) —发展 ③御狼(“耽耽相向”) ④杀狼(“犬坐于前” —高潮、结局 “洞其中”)
⑤ “议” 狼 [作者]
形 象 屠户: 机智 、勇敢
狼: 狡猾、凶残 、贪婪
活动四 再读课文,悟出启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狼》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狼》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理解课文主旨。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本题中加点的词语,有的古今义不同(如“顾”),有的用法特殊(如“犬坐”“洞”“隧”),有的生僻难懂(如“苫蔽”“假寐”)。

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回头看。

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

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三、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这是一道开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进行思考和写作。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专题《狼》课件共28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专题《狼》课件共28张PPT)
12.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八、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不要去否定你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未来。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 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15、为了成材,松树从不向四季如春的温室外献殷勤。 8. 凡事不要想得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3.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 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
21.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7、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8.没有斗争就没有功绩,没有功绩就没有奖赏,而没有行动就没有生活 9、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三、生活是很现实的,当你处在高处的时候,身边的人都会围绕着你。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身边的人总是无视你的存在。
姓名: 身高:

1---1.5米
我的天敌:人类
我的性格: 残忍而机警。
最喜欢的食物: 鹿类,羚羊,兔等。 最喜欢的颜色: 棕灰色(这是我的保护色)。
我的特长: 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极善奔跑。
1.故事中的我总是扮演反面角色。 2.有关我的成语、歇后语都是贬义。 3.中外谚语中我的形象也不佳。
文学作品中的狼
世人心目中狼
贪婪
狡猾
凶残
世人眼中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
可是在现代女作家毕淑敏的眼中,狼的 形象却完全颠覆了。
你是否欣赏毕淑敏作品中的 母狼,为什么?
1、聪明、富有智慧
1)、用动物的胃做成皮筏,领幼崽过河。 2)、转移老猎人的注意力,用爬坡赢得时间 藏好幼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狼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狼

己强大的东西。
起而攻之。
狼的自白
三、自知之明: 四、顺水行舟:
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 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狼的自白
五、同进同退: 六、表里如一:
狼通常独自活动,但却 狼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
是最团结的动物,不会 但狼的胃只能消化肉,所
舍弃自己的同伴。
以只能干净的吃掉猎物。
讨论探究
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 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危害, 所以应该把它斩尽杀绝,你同意么?
总结
• 狼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客 观上维持生态平衡。
• 狼作为动物也有它生存的权利。
• 狼是人类的朋友,有许多优点 值得我们学习。
学有所得: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看待 和处理问题?
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 因此要用辩证的眼光全面地 看待、分析问题。
《狼》专题
苏教版
八年级下册
走近狼 ----人们眼中的狼
成语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鬼哭狼嚎 狼烟四起、引狼入室
……
谚语 用简单通俗的话 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狼披羊皮还是狼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可怜狼的牧富
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200字以上。
谢谢 再见
谢谢 再见
披着羊皮的狼=伪善者 4、Throw sb.to the wolves.让别人做替罪羊
形 象
人们眼中的狼
态 度












一、文学作品中的狼
• 蒲松龄《狼》 • 毕淑敏《母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狼
(一)狼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缀.行甚远(zhuì)屠大窘.(jiǒng)积薪.(xīn)
苫.蔽成丘(shàn) 眈.眈相向(dān) 目似瞑.(míng)
止露尻.尾(kāo) 假寐.(mèi) 狼亦黠.(xiá)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狼仍从.(跟随)
(2)并驱如故.(原来)
(3)屠大窘.(紧张为难)
(4)顾.野有麦场(转头看,看见)
(5)积薪.其中(柴草,这里指麦秸)
(6)苫.蔽成丘(盖上)
(7)目似瞑.(闭眼)
(8)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B)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自后.断其股
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D.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B项“后”均为“后面”。

A项“止”分别为同“只”/停止;C项“敌”分别为胁迫、攻击/敌人;D项“前”分别为上前/前面。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填空。

(1)《狼》的作者是清代(朝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传闻。

(3)一狼径去的目的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

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02课内精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时屠户很害怕,存着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堆下面,拿起了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7.结尾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这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8.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夺取胜利。

(二)母狼的智慧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

篝.火(ɡōu)幼崽.(zǎi)伺.机(s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粘稠胸瞠皮筏胀鼓鼓不可思议
“粘”改为“黏”“瞠”改为“膛”
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狼逃跑速度之快,表现了母狼为引开猎人而奋不顾身的“母爱”。

(2)在白天它居然
..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赏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居然”表明出乎意料,“老”表现“我”狩猎经验丰富,这两个词更能从反面衬托出狼的智慧与本领。

4.狼是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是一匹怎样的狼啊!湿润的鼻子喷出白气,体现出它的健康;两只琥珀色的眼睛神采奕奕,透出它的智慧;两只耳朵立在脑袋上,似乎永远不会表示臣服;一身茂密的银灰色冬毛下,结实的肌肉清晰可见。

(1)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找出语病并修改。

用词不当。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这里形容眼睛不恰当。

应将“神采奕奕”改为“炯炯有神”。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来。

示例: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3)有人说狼凶猛、狡猾,应大肆捕捉、消灭,你是怎样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生命属于每一个生物,人类没有权利去剥夺任何一种动物的生存权利。

何况狼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大肆捕捉或消灭,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02课内精读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5.“狼”是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请说说文中的母狼有哪些特点。

文中的“母狼”有毫不逊于人类情感的“狼”的母爱,母狼保护小狼的行为表现了它的智慧和牺牲精神。

(抓住“母爱”“智慧”“牺牲”三点即可)
6.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聪明和富于创造性?
母狼带小狼过河的情景;把小狼隐藏在骆驼粪下,用尾巴抹平痕迹;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引开猎人,表现了狼的聪明和富于创造性。

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八段在文中的作用。

承上启下。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狼崽在粪堆中熟睡的情景,细致而传神。

(意思对即可)
8.结合蒲松龄的《狼》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狼。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狼的确是个凶残、狡猾、贪婪的形象,但狼和许多动物一样疼爱自己的子女,具有伟大的母爱,和人一样都拥有生存的权利,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呵护生命,与它们和谐相处,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正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