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狼》预习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字词积累

6.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 不平静。
狼烟四起
7.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肺
8.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 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杯盘狼藉
9.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 又来了一个敌人。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9.进狼
10.形容人相貌凶恶。 狼眼鼠眉
介词,把 介词,用
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作动词, “攻击”
②狼不敢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 “上前”
③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 “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 钻洞,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⑤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 “像狗那样”、 “像狗似的”
狼的成语
狼狼狼狼狼狼狼狼虎鬼豺狼杯 眼烟心吞贪奔狈狈狼哭狼子盘 鼠四狗虎虎豕为不之狼当野狼 眉起肺咽视突奸堪势嚎道心藉
狼
蒲松龄
【学习目标】
•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
和多种用法,并能翻译课文;
• 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 主旨。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zhuì
• 缀行
dān dān
• 眈眈相向
xiá
• 狼亦黠矣
jiǒng
屠大窘
chí
弛担持刀
míng
目似瞑
suì
隧入
shàn bì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一 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
词 恐前后受其敌 多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义 意将隧入以攻其 后也
投以骨
七年级上册第13讲-七上文言文预习《狼》

1对3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时间主题七上文言文预习《狼》学习目标1、把握课内文言文的要点;2、体会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教学内容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2、互动探索《狼》你知道哪些有关“狼”的成语,试着说说看。
【知识梳理】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3、《狼》体裁: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知识拓展狼属于犬科动物,机警、多疑,形态与狗很相似,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尾巴较短且从不卷起并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有尖锐的犬齿,狼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
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制,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 , 因此相互之间,很少仇恨和打架的行为。
相反的,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 , 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课内精读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七年级上册第13讲-七上文言文预习《狼》-课件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 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3、《狼》体裁: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 章”。
1、把握课内文言文的要点; 2、体会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作业:
1、完成讲义上的课后作业。 2、复习本节课内容。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之《诫子书》
你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知道哪些与他相关的故事?
诱敌(来,用来)
③止:止有剩骨(“止”通“只”)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 狼不敢前 (动词,
上前)
⑥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
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名词)
3、古今异义:
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想一想:你对狼这种动物有哪些了解呢?
关于“狼”
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外形和狼狗相似, 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 状下垂;毛色棕灰,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 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中国除台湾、海南以 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 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 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 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
【文言梳理】
1、通假字:“止”通“只”,意思是 “只”。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七年级上册《狼》知识点考点精细解读(扩展阅读《狼三则》)

七年级上册《狼》知识点考点精细解读(扩展阅读《狼三则》)《狼三则》选自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蒲松龄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有人称之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人。
蒲松龄19岁时就在县、府、道应试中夺冠,考中了秀才,可后来却屡试不中,直到71岁才依照惯例成了贡生。
“贡生”就是向皇帝贡献人才,这是朝廷在各地秀才中挑选的。
蒲松龄凭贡生身份,最终得了个“儒学训导”的官职,负责督导县学的校风。
蒲松龄76岁去世。
蒲松龄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才能写出如此“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世界级的名著《聊斋志异》。
蒲松龄生前曾感叹:“此生所恨无知己,千秋业付后人猜。
”用时三十年完成书稿。
蒲松龄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成书在他四十岁前后,后又不断增订、修补,到了他五十岁时才定稿。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含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
蒲松龄以谈狐说鬼的手法来反映现实,揭露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鲜明人物形象。
郭沫若称赞他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目录:1.电子课本;2.知识点考点精讲;3.知识点考点归纳;4.扩展阅读《狼三则》一、课文《狼》电子版18 狼①蒲松龄◎先不看注释,看看能否大致读懂课文,不懂的字句可以猜一猜,也可暂时略过。
然后借助注释,再读一遍,看看不懂的字句是否猜对了。
◎人与动物之间也有争斗。
描述这类关系的作品,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还有的则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读时注意思考: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一屠②晚归,担中肉尽,止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④。
屠惧,投以骨⑤。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⑥。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专题教案(新版)苏教版

狼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第一课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第一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预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眈眈..相向()少.时()尻.尾()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shàn蔽成丘() chí担持刀()意将suì入()目似míng ()意xiá甚()亦bì之()前狼假mèi ()狼亦xiá矣()几何zāi ()(3)文学常识积累《狼》选自清代作者所著《》中的《狼三则》,作者字,别号,世称,山东淄川人。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加点字。
止.有剩骨()缀.行甚远()断其股.()一狼仍从.()并驱如故.()图大窘.()顾.野有麦场()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前狼假寐.()径.去()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盖.以诱敌()洞.其中()意将隧.入()只露尻.尾()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示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2.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
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3.一词多义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盖以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之:久之()两狼之并驱如故()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4.古今异义词去相股几何盖古义今义(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
七年级上册第13讲-七上文言文预习《狼》-教案

1对3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时间主题七上文言文预习《狼》学习目标1、把握课内文言文的要点;2、体会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
教学内容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2、互动探索你知道哪些有关“狼”的成语,试着说说看。
《狼》【知识梳理】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3、《狼》体裁: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知识拓展狼属于犬科动物,机警、多疑,形态与狗很相似,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尾巴较短且从不卷起并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有尖锐的犬齿,狼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
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制,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 , 因此相互之间,很少仇恨和打架的行为。
相反的,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 , 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4.股:大腿弛:放松,这里指卸下犬:像狗一样尻:指屁股洞:打洞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径:径直寐:睡觉并:一起暴:突然窘:困窘,处境危急黠:狡猾5.①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③想要打洞钻进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④屠户于是就奔跑过去,依靠在(麦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⑤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⑥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复习讲义

“狼”专题复习讲义1、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成语: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奔豕突狼子野心狼狈不堪杯盘狼藉狼烟四起狼奔鼠窜鬼哭狼嚎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披羊皮还是狼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2、英语里有关狼的谚语或俗语。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
狼死羊安。
Throw sb. To the wolves。
让某人做替罪羊。
3、你通过对狼的专题研读,你准备用哪些词来刻画狼的形象?你用哪些词来表达你对狼的态度?提示:(1)肯定类:聪明、智慧、慈爱、无私、勇敢、知恩图报、团结等态度:尊崇、敬佩等(2)否定类:狡黠、奸诈、凶残、贪婪等态度:惧怕、痛恨、厌恶等4、蒲松龄写的《狼》中,屠夫和狼谁强谁弱?最后如何决出胜负?这故事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屠夫弱,狼强,最终屠夫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杀死了狼,这故事寄托了作者对象狼这样的敌人,绝不能手软的心态。
5、《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什么根据?你同意吗?同意。
狼确实很聪明,它能骗过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为保护幼仔,先是用爬坡延迟了老猎人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用自己的尾巴抹开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6、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动物往往会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区别都是由作者的立场和情感所决定的。
你觉得科学家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狼这样的野兽?在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是不是会带有一些情感倾向?请举例说明。
“性残忍”“猎杀大型动物”“机警”。
科学家和文学家不同,他们一般总是尽量把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清楚真实地了解他们所描述的事物,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倾向。
7、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不要紧,恐龙早已灭绝,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至少三点)(1)灭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预习《狼》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目标:1、复习《<梦溪笔谈>二则》,预习《狼》,梳理基本知识点。
2、进行基础题型练习,培养文言语感,掌握一般规律。
考点分析: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考试的必考题型,难度中上,考察题型比较固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分值占12分左右。
学习重点课文重点词语的识记。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典型分析法学习内容与过程一、【知识复习】本文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浙江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二、文言预习——《狼》文题介绍:《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志异》共有8卷、短篇小说491篇491篇,约40余万字。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作者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2岁时才成岁贡生。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
课文学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奏划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1、归:返回;回家。
2、尽:完。
3、止:通“只”,只有。
4、缀:本意连结。
这里指紧跟、跟随。
5、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拿起骨头扔给狼。
6、从:跟从。
7、而:表转折,但是。
8、并驱:一起追赶。
9、故:旧、原来。
10、窘:困窘。
11、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2、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13、积薪:堆柴。
薪,柴。
14、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蔽:遮蔽。
15、乃:于是;就。
16、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7、前:向前。
18、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耽,注视的样子。
19、少时:一会儿。
20、径:径直。
21、犬:像狗一样。
22、坐:蹲坐。
23、久之:过了一会儿,很久。
之,助词,辅助音节,不译。
24、瞑:闭眼。
25、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空闲。
26、暴:突然。
27、毙:杀死。
28、方:正要。
29、行:走。
走:跑30、转:转身。
31、洞:打洞。
(名词作动词)32、其:指柴草堆。
33、意:意图。
34、隧:这里做动词,钻洞。
35、暴:突然。
36、以:用……(来)。
37、尻:屁股。
38、股:大腿。
40、盖:原来是。
39、假寐: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寐:睡觉。
41、黠:狡猾。
42、顷刻:一会儿。
43、之:的 44、几何哉:能有多少啊。
45、笑:笑料。
46、耳:罢了。
译文:一个屠户很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完了,只有剩下骨头。
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恐惧,用骨头扔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又扔给它,没吃到骨头的那只狼停止了但是吃过骨头的狼又来了。
骨头已经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往旁边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堆积柴草在麦场中央,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快速地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
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似乎闭眼了,神情很悠闲。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把狼杀死。
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用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主旨这个故事揭示了狼无论怎样贪婪,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也告诉了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一词多义止:1、通“只”。
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
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1、神情。
例句:意暇甚。
2、意图。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1、攻击。
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
例句:盖以诱敌。
前:1、面。
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
狼不敢前。
积薪:1、堆积柴草。
例句:场主积薪其中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例句:转视积薪后古今异义1、去(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2、少(少时) 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4、耳(止增笑耳)古义:文言句尾,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课内练习与训练拿起笔来,试试身手吧^ ^1、常识填空《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
“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隧()入数刀毙之()尻()尾 chí()担持刀意xiá()甚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狼亦xiá()矣假miâ()3、一词多义(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4、解释字词。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