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狼》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狼》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充分利用专题内的资料,全面了解狼的学问,并能通过特设专题的学习和提示,搜集有关狼的资料,撰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组织辩论。
过程与方法: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使他们的学问积累、语言实践、阅读力量、思维力量都得到加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学法指导: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资料、写作小论文、组织辩论会。
课时支配: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文《狼》,疏通文意,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和特征。
课前预备:1、预习古文《狼》,依据课文解释,疏通文意并熟读全文。
2、搜集汉语中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介绍你所知道的狼的故事说一说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教学过程:1、检查字词预习状况。
2、介绍沟通有关狼的成语或谚语、故事,争论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教学提示:在同学们沟通材料与心得的同时,引导同学们熟悉到文学作品、成语、谚语中的狼都被人们给予了一种文学颜色,给予了人的情感与熟悉,主观因素较强。
)3、默读课文,依据解释理解文意。
4、小组沟通,请一位同学翻译全文,老师作指导。
5、朗读全文并思索:蒲松龄笔下的狼具有什么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
6、小组争论,师生沟通。
(老师总结:古文中的狼具有贪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暝,意暇甚”;凶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它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同时,又反衬了人类的才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写作意图清楚可见。
)7、课堂小结。
8、作业布置:(1)“思考质疑”其次题、第四题。
(2)预习《母狼的才智》及参考资料,思索:这些文章又表现了狼的哪些特征?其次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母狼的才智》及参考资料,比较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异及文学作品和科学资料中所表现的狼的不同之处,更全面更科学的把握有关狼的学问。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狼》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狼》说课稿一、教材背景介绍《专题狼》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中级难度的阅读理解题型。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大意和细节;–理解文章中重点词汇的意义;–学会使用词语的上下文推断词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的大意和细节;2.理解文章中重点词汇的意义。
难点1.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内容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些与狼有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狼的印象和兴趣。
2. 预习分析(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并提供相关的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提供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4. 词汇解析(10分钟)学生复习并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
5. 词义推测(1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词汇的上下文,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判断词义,并请学生解释理由。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推断词义。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梳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并强调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对词汇的重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与方法1. 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听讲、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文等方式来评估。
2.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引导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五单元专题 狼 复习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C )(2分)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 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 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3 [ 径去 ] (一狼径去 。) 径直走去。 14 [ 犬坐于前 ] 像狗似的蹲在前面。 (其一犬坐于前。) 没有实在意义 15 [ 久之 ] 很久。 之,在句中调节音节, 这里指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态度。 16 [ 瞑(mí ng) ] 闭眼。 (目似瞑,意暇甚。) 17 [ 意暇(xiá)甚 ] 神情悠闲得很。 意, 暇, 空闲。 18 [ 暴 ] 突然。 (屠暴起。) 19 [ 毙 ] 杀死。 (又数刀毙之。) 20 [ 洞其中 ] 在其中打洞。 洞, 在其中打洞。 其, 指柴草对堆。 (一狼洞其中。) 21 [ 隧入 ] 从暗道进去。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22 [ 尻(kāo) ] 屁股。 (只露尻尾。) 23 [ 股 ] (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重点句子 1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 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翻译:打算要从洞里钻进去攻击(屠户)的背后。 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翻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中心思想: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惧狼、御 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 过人。高度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善于斗争。 文章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 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 利 。
1 [ 假寐(mèi) ] 寐, 睡觉。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课件 苏教版

三、译文
同“只”,只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
有个屠户天晚 回家,
担子里的肉已经 卖完了,
只有
剩骨。
剩下的骨头
zhuì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连结,这里是 紧跟的意思。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尻(kāo)
大窘(jiǒng) 弛担(chí)
少时(shǎo)
毙之(bì) 目似瞑(míng)
假寐(mèi)
骨头一。个半屠路户上天两晚只全回狼文家紧去跟翻,着译担走子了里很的远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狼停了下来,可 是前头的狼又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还像原来 那样一起追赶。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状语,“从隧道 其一犬坐于前 “犬中””,名词作状语,“像狗一
样”
通假字
止同“只”,虚词的用法: 古今异义
去
古义:离开,走开。如:一狼径去。
今义:往。如:出去。
少 古义:一会儿。如:少时, 今义:数量小。如:少量。
几何
古义:多少。如:几何哉。 今义: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③ 御狼 (“耽耽相向”)
④ 杀狼
(“犬坐于前”
“洞其中”) —高潮、结局
一词多义:
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狼的
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 ④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指柴草堆
⑤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他的
⑥ 屠自后断其股:
狼的
⑦其一犬坐于前: 指两狼,可译作其中
七级语文 狼课件 苏教(通用)

• 课后你也一定读过 其他的文章,请你 说说:狼还有哪些 特点?
质疑:
为什么在不同 作家的笔下, 狼的形象各不 相同呢?
• 由于写作目的和主观感受 不同,作品中的动物往往
被作者赋予一定的立场和
情感态度,导致了写作的
侧重点不同,产生刻画的 形象的差异。
2、A sheep among wolves.
落入狼群。
3、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4、When the wolf grows old, the crows ride
him.
狼老遭鸟欺。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
3、交流英语中 关于狼的谚语;
4、交流关于狼 的歇后语。
要求:
1、组内旋转木马式交 流;(2分钟)
2、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补充;(1分钟)
3、随机各抽取一组测 试。
中西方语言
• 规则:1、请随机抽到的小组选择题号; 2、小组以一成员为主回答相应问题,其 他同学协助。
请你一口气说出十个与狼有关的成语。
探究发现
• 从搜集到的有关成语、谚语、歇后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 中的形象如何?
• 人们对狼的态度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小组讨论: 1、组长有序安排,每人发言,记录员将关键词记录下 来。 2、随机抽出两个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发言 时要有理有据,既讲结论,又讲理由。)
给人印象:
贪婪、凶残、冷酷 狡猾……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p2u0ru2s1. N/5u/ll1a1ia5c/u1lis1/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狼》专题课件 (新版)苏教版(1)

又拿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可先得到
骨头的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没了,
转头看,
不译 原来 很,非常 紧张,为难 胁迫、攻击 看见
狼之并驱如故。屠大 窘,恐前后受其敌。顾
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紧张,恐怕 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堆柴草 麦场 盖上 遮蔽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 蔽成丘。
转头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主在场地中间堆 积麦秸,覆盖得像小山似的。
放松,这里 于是,就 柴草堆 指卸下
注视的样子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
屠户于是奔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之,无义
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 要从洞里钻进去攻击屠夫的背后。
同“只” 屁股
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身子已经进去一半,只露屁股和尾巴。
狼 大腿
假装睡觉 寐,睡觉 原来
屠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
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才明白前面
的狼假装睡觉,
狡猾
一会儿
作假,欺骗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 前面。
闭眼 神情、态度 空闲
目似暝,意 暇甚。
过了很久,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突然
用
杀死 它,狼 正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方欲行,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正要走,
打洞 柴草堆 打算 暗道 屠户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
缀(zhuì) 积薪(xīn) 弛( chí) 少时( shǎo) 暇( xiá ) 尻( kāo) 黠( xiá )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

《狼》专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全面把握狼的形象。
2、理解文学作品中对狼的不同认识,全面地看问题。
3、能正确处理人与狼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狼的形象,理解文学作品中对狼的不同认识,全面地看问题。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翻译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这篇课文。
现在老师挑了几句话来考考大家,分别请几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PPT:我来翻译2.刚才同学们都翻译的很好,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一遍。
(纠正朗读节奏)同时请思考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一只怎样的狼?二、关于狼·初知1.分析狼凶残、贪婪、狡猾的形象:PPT:从这几句话中可以读出狼是怎样的形象?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2、其实狼的凶残、贪婪、狡猾的形象在蒲松龄的另外两则狼故事以及一些成语、谚语、寓言故事中也有体现。
我们上节课也布置了同学们去搜集,现在我们拿出来展示、交流一下。
PPT:印象中的狼先来说说形容狼的成语……有哪些关于狼的谚语呢……我们再来讲讲狼的故事……3、总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狼留给人们的印象实在不怎么好,所以人们对狼往往持有怎样的态度呢?同学回答厌恶、害怕、憎恶……归结板书“否定”。
三、关于狼·新知1.人们对狼的否定体现在这些带有鲜明贬义色彩的词语上,我再考考大家,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狼》中哪一个字是“狡猾”的意思。
生齐答——黠。
(答不出老师点明)。
文中对黠的解释是狡猾,蒲松龄对狼的贬斥和嘲讽就体现在这个字上。
一个字往往有好几个义项,让我们翻开古汉语词典,看看对这个字的另一种解释。
2.黠字意思的另一面就是聪明与智慧(板书),下面我们一起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文章开头就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她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划出相关语句。
PPT:自读课文,找出“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这句话的依据?2.确实“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不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是很难发现这一点的。
苏教版七年级狼课件-PPT文档资料24页

( 指麦场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指积薪 )
④一狼洞其中
( 指积薪 )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
⑥屠自后断其骨
( 指狼 )
2019/10/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友情提供
文言知识归纳4(一词多义)
以 ①以刀劈狼首
(用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来,表目的 )
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想,打算 )
1.狼不敢前
( 上前
)
2.一狼洞其中
( 打洞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钻洞 )
4.其一犬坐于前
( 像狗似的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欺骗的手段 )
6.止增笑耳
( 笑料
)
2019/10/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友情提供
文言知识归纳3 (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指狼 )
②场主积薪其中
②意暇甚
( 神情 )
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 攻击 )
②盖以诱敌
( 对方 )
2019/10/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友情提供
文言知识归纳5(一词多义)
①复投之
( 代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之间 )
④久之,目似瞑
( 助词,不译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友情提供
狼(情节4--高潮、结局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该课件甚由【语。文公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专题复习讲义
1、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
成语: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奔豕突狼子野心狼狈不堪
杯盘狼藉狼烟四起狼奔鼠窜鬼哭狼嚎
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披羊皮还是狼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2、英语里有关狼的谚语或俗语。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
狼死羊安。
Throw sb. To the wolves。
让某人做替罪羊。
3、你通过对狼的专题研读,你准备用哪些词来刻画狼的形象?你用哪些词来表达你对狼的态度?
提示:(1)肯定类:聪明、智慧、慈爱、无私、勇敢、知恩图报、团结等
态度:尊崇、敬佩等
(2)否定类:狡黠、奸诈、凶残、贪婪等
态度:惧怕、痛恨、厌恶等
4、蒲松龄写的《狼》中,屠夫和狼谁强谁弱?最后如何决出胜负?这故事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
屠夫弱,狼强,最终屠夫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杀死了狼,这故事寄托了作者对象狼这样的敌人,绝不能手软的心态。
5、《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什么根据?你同意吗?
同意。
狼确实很聪明,它能骗过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为保护幼仔,先是用爬坡延迟了老猎人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用自己的尾巴抹开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6、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动物往往会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区别都是由作者的立场和情感所决定的。
你觉得科学家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狼这样的野兽?在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是不是会带有一些情感倾向?请举例说明。
“性残忍”“猎杀大型动物”“机警”。
科学家和文学家不同,他们一般总是尽量把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清楚真实地了解他们所描述的事物,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倾向。
7、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不要紧,恐龙早已灭绝,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至少三点)
(1)灭狼。
狼残杀弱小动物;狼贪婪,野性难驯,很少有人能使狼俯首贴耳;狼的活动甚至会危及人类安全。
(2)护狼。
狼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狼一些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哪一种动物进行屠杀;狼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赞美。
8、从小接受的是做一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
赞同。
当今世界充满竞争,那些缺少个性的“绵羊”式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只有靠自己的勇气、力量和智慧去打拼,方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9、“狼”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凶残”或“贪婪”的代名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资料为例证明你的看法。
(1)狼是有智慧、有人性的动物。
《母狼的智慧》里的母狼以自己的死换得孩子的生,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和伟大的母爱。
(2)狼是非常团结的动物,当狼群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会群起而攻之,受伤的狼也决不会独自逃走。
10、世界上有的民族崇拜虎,有的民族崇拜牛……也有的民族非常崇拜狼,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传说中,狼还被尊称为人的保护神。
可也的民族仇视狼,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1)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事物,有时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2)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11、你从对《狼》专题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启示?)
提示: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方面阐述。
如:①了解狼既是凶残、贪婪的,又是智慧、团结的。
②保护狼可维持生态平衡。
③看问题应从不同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④看事物要看到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
⑤狼本身并没有有意要成为人类的敌人或功臣,造成人们对狼的看法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心
态。
12、作家姜戎写了一本名为《狼图腾》的书,阅读下面的几段话,并根据你对“狼”专题的学习体会,回答
问题。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中国人的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风景会给你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冲击?(作者姜戎)
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怨曲……(蒙古歌唱家腾格尔)
①从作者姜戎的三句话中你能读出他的观点吗?作为中学生的你请联系你们的学习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
法。
(作者认为我们应当具有敢于挑战,勇于征服、善于成功的精神。
(意近即可),后一句为开放题,答赞同的可从我们的不机械学习,不被动接受知识,不迷信书本等角度回答,反对的可从学习要循序渐进,汲取知识要脚踏实地等角度回答。
)
②读腾格尔的话,请理解《都市精灵》中“与狼共舞”的深刻含义。
通过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狼是一种
具有多面性格的动物,因此这一词语还可以引申出哪些意思?
“与狼共舞”的含义是与动物和谐相处。
这个词语还可引申为,学会团结协作;与危险共处;要敢于与邪恶斗智斗勇等,
③蒲松龄的《狼》篇末写道:“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读完这篇文章,笑过之余,你对狼这种动物有了哪些了解?你怎么看待屠夫杀死第二只狼的行为?
前一问:凶残、贪婪、狡诈、愚蠢。
后一问是开放题,赞成的可从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痛打落水狗的角度回答;不赞成的可从应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角度回答。
13、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汉语言大词典》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 《科技文萃》
材料三: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绿,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
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的繁殖。
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
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作恶的鹿与冤屈的狼》
材料四: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我和狼的距离渐渐地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
我很吃惊。
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
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
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
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
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
我才恍然大
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
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母狼的智慧》
就上面的四则材料,以及你所知道的有关“狼”的知识或故事进行探究,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
【点拨】要恰当地利用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示例】①我们一般认为狼凶残、贪婪等,是一种片面的、不公平的认识,如《科技文萃》说狼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②在自然中,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美国开巴高原就“请回狼先生”,来使高原重现绿色。
③狼也是一种聪明、有亲情的动物。
如《母狼的智慧》中,母狼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回孩子的生。
14、学完了“狼”专题之后,同学们从网上找来了一篇《狼的处世哲学》的文章。
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自知之明: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
请仿照上面的例子,说说你从狼身上学到了什么处世哲学。
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表里如一: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而某些自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自由可贵: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
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