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版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解读_徐金华

合集下载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07-27T15:07:27.7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作者:戚英[导读] 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手段,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1503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慢性荨麻疹病例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症状、治疗及疗效等情况。

结果:痊愈85例,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4.4%。

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手段,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中医;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32 cases of chronic urticaria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6 in our department,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ymptoms,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 etc.. Results:85 cases were cured,3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9 cases were effective,3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4%. Conclusion: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It is safe,economic and effective. It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Chronic urticaria;Chinese medicine;curative effect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导致局部水肿反应。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简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病程持续6周以上,以皮肤出现反复发作的痒疹为特点。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与过敏、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传统西医常以抗组胺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但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和耐受性等问题。

而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通过对患者病理症状的综合分析,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不同类型,并针对每一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

1. 风热郁火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红肿,伴有明显的热感,或者疹子较大、较密集。

舌苔黄腻,舌质偏红。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退热。

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

2. 湿热蕴脾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湿疹或丘疹,伴有明显的湿气,容易出汗,腹胀便溏。

舌苔黄腻或厚腻,舌体较肥胖。

治疗原则:燥湿化痰,健脾祛湿。

常用方剂:四逆汤、平胃散。

3. 气血两虚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红疹较不明显,反复发作,伴有乏力、面色苍白、舌淡红、脉细弱等虚证表现。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调理脏腑。

常用方剂:四物汤、归脾汤。

4. 肝肾不足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色泽暗淡,病程较长,或有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等。

舌质暗红,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肝益肾,润燥止痒。

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巴戟天地黄丸。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除了根据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外,中医还有其他辨证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1.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方法,即将中药煎剂加热至一定温度,使药液蒸气直接作用于患处。

中药熏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地龙、白芷、皂角刺等。

2.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煎剂蒸气敷布于患者全身或局部,通过中药的挥发成分作用于皮肤,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金银花、白头翁等。

我国荨麻疹指南解读课件

我国荨麻疹指南解读课件
劳累或精神紧张
系统性 疾病
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以及慢性疾 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 瘤、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等
肥大细胞活化是荨麻疹的中心环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荨麻疹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免疫及非免疫因素激活肥大细胞活化后 释放组胺等一系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导致特征性炎症的发生。
荨麻疹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类别
自发性 诱导性 1.物理性
类型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人工荨麻疹(皮肤化痕症)(urticaria factitia/dermographic urticaria)
2.非物理性
冷接触性荨麻疹(cold contact urticaria) 延迟压力性荨麻疹(delayed pressure urticaria) 热接触性荨麻疹(heat contact urticaria) 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 震动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vibratory urticaria/angioedema) 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水源性荨麻疹(aquagenic urticaria) 接触性荨麻疹(contact urticaria) 运动诱导性荨麻疹(exercise induced urticari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制指定南本修指订南的概目述的
本只南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免疫学组和有关专家讨 论指定的 分会曾于2007年制定第一版荨麻疹诊疗指南 经过6-7年的发展,国际荨麻疹的治疗方法、理念、药物等有许多 和变化和进步 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我国患者享受到规范治疗,决定修订指南 本指南已于2014年发表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专选课件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专选课件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一、定义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及分类 五、病情评估 六、治疗
一、定义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 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 伴有血管性水肿。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 间>6周。
非物理性 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机械性切力后1-5min内局部形成条状风团
遇到冷的物体(包括风、液体、空气等),在接触部位形成风团 垂直受压后30min至24h局部形成红斑样深在性水肿,可持续数天
皮肤局部受热后形成风团 暴露于紫外线或可见光后发生风团 皮肤被振动刺激后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红斑和水肿 皮肤受产热刺激如运动、摄入辛辣食物或情绪激动时发生直径2-
⑥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可酌情考 虑加用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注射治疗或血浆置换等。
3、控制症状
➢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律使用的原则,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 疗方案。
一、急性荨麻疹的治疗
去除病因,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荨麻疹的病因-内源性
分类
病因
感染
慢性隐匿性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 生虫等。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少数患者可能是 重要的因素)
精神因素 劳累或精神紧张
系统性 疾病
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以 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 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等
三、发病机制
类型

2007版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解读_徐金华

2007版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解读_徐金华
,
:
小 时发 生 边 缘 锐 利 于
,
4 一6
2 小时; 小 时最 明 显 持 续 1
,
2
) (
8
全 国中 西 医 结 合 皮 肤 性病 学术会 议论 文 汇 编
大会交流
幼 年 开 始发 病

振 动性 尊 麻 疹 / 血 管 性水 肿
; 多 发 生 于 组 织疏 松 处 如 面 部 (嘴 唇 眼 睑 ) 舌 咽 喉 手 足 外 生 殖 器 或 肢 体 某侧


,
;





冰块 激 发试验 阳性

冰水 试 验 ( 激 发 试验 )
热 性尊 麻 疹
局 部 热 性 尊麻 疹 局 部 皮肤 受 热 后 可 在 数 分钟 后 出 现 风 团 ; 可 见 血 清 组 胺 浓 度增 高

延 迟 性 家 族 性 局 部热 性 尊 麻疹 风 团 在 受热 后
34
1 一2

具 体措 施 是 采 用 逐 步增 加 间隔 服 药 时 间 ( 比如 隔 两 日 或者 隔 三 日 ) 或者 减 少 每 日 服 药 剂 量 ( 减 半 或 者

三 分 之 一 ) 的 两 种 方法
*
,
同样 减 量 没 有 标 准 方 法 建 议 医 生 让 病人 自 己 留 心 观 察症 状 控 制 情 况 根 据 病 人 反 馈 来 找 到 最 佳
在 试验 前 病 人 应 签 署 知 情 同意 书 自身免 疫性 甲状 腺 炎所 导 致 的尊 麻 疹
1 周 后 显 著缓 解 临 床 尊 麻 疹 的 评 分 给予 甲状 腺 素或 甲 状 腺粉 治疗 可 在 2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解读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解读

慢性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定 西替利嗪 依巴斯汀 左西替利嗪 地氯雷他定 氮卓斯汀 依匹斯汀
单一疗法:首选:三环类抗抑郁剂(多虑平) 酮替芬 羟基氯喹 氨苯砜 柳氮磺吡啶 甲氨蝶呤 糖皮质激素 次选:硝苯地平 孟鲁司特 华法林 免疫球蛋白 硫唑嘌呤 紫外光疗法 联合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环孢素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孟鲁司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西咪替丁 次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司坦唑醇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扎鲁司特
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常引起荨麻疹血管炎 • 其他如EB病毒及其他上呼吸道病毒也可出现荨麻疹
皮肤真菌感联结法可确诊)
感染相关性荨麻疹(2)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可显著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 在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如果第一次的三联治疗失败,治疗需 重复,如果仍不成功,需进行长期的四联疗法 • 对一些病例可做耐药菌株试验可帮助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有20%的失败率 • 在治疗开始后4-6周应进行呼吸试验或胃镜检查复查 • 患者服用抗生素或质子崩抑制剂可能会导致假阴性,需注意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导致的荨麻疹
给予甲状腺素或甲状腺粉治疗可在12周后显著缓解临床荨麻疹的评分
振动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多发生于组织疏松处如面部(嘴唇、眼 睑)、舌、咽、喉、手、足、外生殖器 或肢体某侧
起病突然,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 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肤色正常或 淡红,有时稍有胀痛感,约数小时消退 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亦可在同 一部位反复发作 发生于喉头粘膜时,可有气闷、喉部不 适、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神 经肽类物质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性介质的 释放,从而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聚集现象较为常见。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个体对荨麻疹的易感性 增加。
环境因素
物理刺激(如冷、热、日光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等)以及精神压力等环境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慢 性诱导性荨麻疹。这些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途径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 。
一线药物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线药物
对于一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用免疫抑制 剂、生物制剂等药物。
使用方法
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 式,如口服、外用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
光疗
紫外线照射等光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慢性诱导性 荨麻疹,但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Chapter
治疗原则
01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健 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02
03
阶梯式治疗
长期管理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逐步升级或 降级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患者应定期随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特点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慢性荨麻疹,具有特定的诱因和临床 表现。
荨麻疹分类
根据病程、病因等可分为急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和特殊 类型荨麻疹等。

(有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案与进展-08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有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案与进展-08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案与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临证体会1、慢性荨麻疹肝经郁热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养血祛风D、疏肝清热[正确答案]E、解表散邪2、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正确答案]B、散风清热除湿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D、疏肝清热E、养血祛风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证A、肝经郁热证B、血虚风恋证C、营卫不和证D、肝旺风动证[正确答案]E、风湿热证4、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风团反复发生,至少每周发作2次,持续≥()周者,即可称为慢性荨麻疹A、6[正确答案]B、4C、5D、3E、25、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大便干结者,加()A、制附子B、炒山药C、生地D、生大黄[正确答案]E、生牡蛎6、慢性荨麻疹外风侵入常见()表现A、恶寒、发热[正确答案]B、肢体震颤C、偏瘫不遂D、头目摇动E、肢体瞤动7、中医认为,内风的产生多与()有关A、肝[正确答案]B、脾C、肾D、心E、胆8、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正确答案]C、养血祛风D、解表散邪E、疏肝清热9、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易感冒,畏寒肢冷者,加()A、蝉蜕、浮萍B、当归C、生牡蛎D、生黄芪、桂枝、制附子[正确答案]E、黄芩10、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正确答案]D、疏肝清热E、解表散邪11、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疗方剂是()A、荆防四物汤B、桂枝汤[正确答案]C、散风除湿汤D、丹栀逍遥散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2、慢性荨麻疹血虚风恋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养血祛风[正确答案]D、解表散邪E、疏肝清热(二)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技巧1、荨麻疹疹及全身,日久难愈者选()治疗A、半夏厚朴汤B、过敏煎C、玉屏风桂枝龙骨牡蛎汤D、消风散[正确答案]E、茯苓杏仁甘草汤2、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荨麻疹卫表不固型的临床表现()A、裸出部位易发风团B、大便溏泻,甚至恶心呕吐[正确答案]C、疹色淡微红或见苍白D、两手洗冷水亦起E、舌质淡,苔白3、以下对慢性荨麻疹的防治措施的认识,错误的是()A、忌食鱼腥虾蟹、辛辣刺激之物B、多饮药酒进行治疗[正确答案]C、积极防治某些肠道寄生虫病D、注意气温变化,自我调摄寒温E、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4、以下对慢性荨麻疹治则治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重视活血疏风B、注意驱邪而不伤正C、注意滋阴补肾[正确答案]D、注意扶正固表E、注意调理脾胃5、胆碱能型荨麻疹体质偏热者选用以下哪个方剂治疗()A、八珍汤B、温清饮[正确答案]C、补阳还五汤D、柴胡桂枝干姜汤E、当归饮子6、慢性荨麻疹脾失健运型可用以下哪个方剂治疗()A、乌梅丸B、补阳还五汤C、柴胡桂枝干姜汤D、平胃散[正确答案]E、复元活血汤7、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是荨麻疹发作的常见诱因,六淫之中又以()邪致病最为常见A、暑B、湿C、风[正确答案]D、燥E、寒8、慢性荨麻疹风热型的治疗法则是()A、辛凉解表,疏风止痒[正确答案]B、益气固表,御卫止痒C、益气活血,通络止痒D、健脾燥湿,祛风止痒E、辛温透表,疏风止痒9、辛温透表,疏风止痒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哪种证型()A、风寒型[正确答案]B、风热型C、卫表不固型D、血虚生风型E、气虚血瘀型10、物理性荨麻疹可选用以下哪个方剂进行治疗()A、温清饮B、当归饮子C、过敏煎D、补阳还五汤[正确答案]E、平胃散11、慢性荨麻疹气虚血瘀型可使用以下哪个方剂进行治疗()A、八珍汤B、温清饮C、补阳还五汤[正确答案]D、柴胡桂枝干姜汤E、当归饮子12、以下哪个方剂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生风型()A、当归饮子[正确答案]B、补阳还五汤C、玉屏风散D、复元活血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三)六经辨证治疗荨麻疹(上)1、荨麻疹急性发作剧烈,其疹红、肤热明显,使用葛根汤加()取效更捷A、半夏B、黄芩C、黄芪D、石膏[正确答案]E、赤芍2、《伤寒论》:恶风、汗出、口干,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麻杏石甘汤B、桂枝加葛根汤[正确答案]C、小青龙汤D、越婢汤E、桂枝麻黄各半汤3、《伤寒论》:恶寒(风)、无汗、口中和,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桂枝加黄芪汤B、麻黄汤[正确答案]C、桂枝麻黄各半汤D、小青龙汤E、麻杏石甘汤4、《伤寒论》:恶寒、无汗、口干而烦躁,发热或未发热,风团瘙痒剧烈者,()主之A、葛根汤B、越婢汤C、大青龙汤[正确答案]D、桂枝加葛根汤E、麻杏石甘汤5、西医治疗荨麻疹首选()A、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正确答案]B、阿司匹林C、抗病毒药物D、第三代头孢E、抗真菌药物6、以下哪项不是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治疗主证()A、发热或不发热B、无汗或微有汗C、口干而烦躁[正确答案]D、恶寒或恶风E、口中和7、青年女性之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时,常使用()合用当归芍药散A、麻黄附子细辛汤B、麻杏石甘汤C、小青龙汤D、桂枝麻黄各半汤[正确答案]E、桂枝加黄芪汤8、《伤寒论》:发热或不发热、恶寒(风)、无汗,疲倦甚、四逆、脉沉细者,()主之A、桂枝加附子汤B、葛根汤C、麻黄附子细辛汤[正确答案]D、真武汤E、桂枝人参汤9、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A、1个月[正确答案]B、1周C、2周D、2个月E、3个月10、荨麻疹通常在()内消退A、2~24小时[正确答案]B、1~2天C、2~3天D、4~5天E、5~6天11、《伤寒论》:恶风、汗出、口中和,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小青龙汤B、桂枝汤[正确答案]C、桂枝加黄芪汤D、桂枝麻黄各半汤E、麻杏石甘汤(四)六经辨证治疗荨麻疹(下)1、病在阳明,兼夹湿热者,()主之A、小柴胡汤B、茵陈蒿汤[正确答案]C、柴胡桂枝干姜汤D、大柴胡汤E、四逆散2、以下哪项不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A、汗出口渴[正确答案]B、往来寒热C、胸胁苦满D、嘿嘿不欲饮食E、心烦喜呕3、病在阳明,兼入少阴者,()主之A、柴胡桂枝干姜汤B、大黄附子汤[正确答案]C、大柴胡汤D、四逆散E、半夏泻心汤4、荨麻疹若兼见上热下寒之口干苦、舌苔黄腻、呕而肠鸣、心下痞硬、或下利者,可选用()治疗A、五苓散B、茵陈蒿汤C、小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正确答案]E、大柴胡汤5、以下哪个方剂不适宜治疗在太阴者,多见脾胃系统的虚弱,及运化功能的不足导致气血的亏虚()A、半夏厚朴汤B、理中汤C、茯苓饮D、乌梅丸[正确答案]E、当归芍药散6、慢性荨麻疹夹饮,可用小柴胡汤合()治疗A、乌梅丸B、白虎汤C、五苓散[正确答案]D、半夏泻心汤E、大黄附子汤7、少阳、太阴证合病,可用()治疗A、柴胡桂枝干姜汤[正确答案]B、大黄附子汤C、大柴胡汤D、四逆散E、小柴胡汤8、病在厥阴者,多见寒热错杂之症候,可用()治疗A、白虎汤B、乌梅丸[正确答案]C、三承气汤D、茵陈蒿汤E、四逆散9、当归芍药散主治()A、少阳、阳明证合病B、少阳、太阴证合病C、少阳、太阳证合病D、太阴病之血虚水盛证[正确答案]E、太阴、少阴合病10、少阳、太阳证合病,常用()治疗A、柴胡桂枝汤[正确答案]B、四逆散C、小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E、大黄附子汤11、荨麻疹发热、机体机能颓衰状态,可用小柴胡汤合()A、茵陈蒿汤B、四逆散C、麻黄附子细辛汤[正确答案]D、柴胡桂枝干姜汤E、大黄附子汤12、太阳、少阴合病,兼夹表证,可见()A、倦怠欲寐B、面浮肢肿C、发热,四肢沉重疼痛[正确答案]D、小便不利E、心下悸,头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的 减量 方 法
问题

4
部分 临床 使 用 的免 疫 调 节 剂 的 评 价 问 题
, ,
.
在 指 南 中 没 有提 到 目前 临 床 医 生 使 用 的 免 疫 调 节 剂 的 使 用 比 如 转移 因 子 胸 腺 肤 等
.


目前 临 床 应 用 的免疫 调 节 剂 没 有 临 床 严 格 的 随 机 双 盲 的 方 法对 照 研 究 证 明 有 效 因此 建 议 医 生 根

, ,
,
关 于 长 期治 疗 的 安 全 性 从 专家 个 人 经 验 目前 有 些 病 人 有 使 用 抗 组 胺 药 物
,

1

2
年 的 安 全性 都非
,
常 好 鉴 于 目前 的抗 组 胺 药物 上 市 时 间 都 很 长 没 有 明 显 的 可 见 的 副 作 用 出现
*
,
皿 治 林治疗 1 2 个 月 患 者症 状持 续 改 善 同时 安 全性 非 常 的 好

具 体措 施 是 采 用 逐 步增 加 间隔 服 药 时 间 ( 比如 隔 两 日 或者 隔 三 日 ) 或者 减 少 每 日 服 药 剂 量 ( 减 半 或 者

三 分 之 一 ) 的 两 种 方法
*
,
同样 减 量 没 有 标 准 方 法 建 议 医 生 让 病人 自 己 留 心 观 察症 状 控 制 情 况 根 据 病 人 反 馈 来 找 到 最 佳



冷性尊 麻 疹
家族 性
罕见
;
; 皮 损非 风 团 为 红 斑 或 红 斑 性 丘 疹 可 有灼 痛 感 持 续 数 日
,
,
,
冰块 刺激 无 组 胺释 放
获得 性
:

接 触 冷 风 冷水 或冷 物 后 暴露 或 接触 冷物 部 位 产 生 风 团 或斑状 水肿
重 者 可 有手 麻 唇 麻 胸 闷 心 悸 腹 痛 腹 泻 晕 厥 甚 至 休 克 等 ;
,
治疗 剂 量 与 中 毒 剂 量差 别非 常 大 因此 增 加 剂 量应 该 是 很 安 全 的
,
,

问题

3
慢 性 尊 麻 疹 长 期 治 疗 过 程 中 减 量 维持 的方 法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 在慢 性 尊 麻 疹 治疗 中 医 生 在 病 人 病情 被稳 定 控 制 后 会 采 用 阶 段 式 逐 步减 量 的 方 法
,
,
,
,
疗法
对 一 些 病 例可 做耐 药菌 株 试 验 可 帮助 指 导 选 择 合适 的抗 生 素 尽 管治疗 方 法很 多 但 仍有
,
) 2(
叼的 失 败率
在 治疗 开 始 后
4一6
周应进 行 呼 吸 试 验 或 胃镜 检查 复查
,
患 者 服 用 抗 生 素或质 子 崩抑 制剂 可 能 会导致 假 阴 性 需 注 意

,
护 必 须 获得 病 人 的知 情 同意 的 情 况 下 才可 以 使 用

,
,
专 家 提 到 除 了阿 司 咪 哇 和 特 非 拉 丁 有 心 脏 毒性 外 目前 临 床常 用 的 抗 组 胺 药 物 都有 很 好 的 安 全 性
,
,
,
目前 使 用 的抗 组胺 药 物在 上 市前 都 做 过动 物 的 毒性试 验 往 往 是 目前临 床 治疗 剂 量 的 上 百 倍 才 会 产 生 毒 性


1

3mm
的小 风 团 周 围有 明显 红 晕
,
;
日 光 性 尊麻 疹
皮 肤暴 露 于 阳 光 数 分钟 后 局 部迅 速 出 现 疹 痒 红 斑 和 风 团 风 团 发 生 后 约 经 光 敏 试验 有 助 于 该 病 诊断

,

,
,
飞至 数 小 时 消 退
;
接 触 性 尊麻 疹
; 表 现为 尊 麻 疹 血 管 性 水 肿 或 过 敏 性 休 克
,
:
小 时发 生 边 缘 锐 利 于
,
4一6
2 小时 ; 小 时最 明 显 持 续 1
,
(
全 国中 西 医 结 合 皮 肤 性病 学术会 议论 文 汇 编
大会交流
幼 年 开 始发 病

振 动性 尊 麻 疹 血 管 性水 肿
多 发 生 于 组 织疏 松 处 如 面 部 ( 嘴 唇 眼 睑
,
,


舌 咽 喉 手 足 外 生 殖 器 或 肢 体 某侧

不 同 的抗 组 胺 药 物 其 选 择性 可 能是有 差 异 的 不 同 的 结 构 搭 配 能 够更 加 全 面 的 作用
,
,

.
,

问题

2
关 于 增 加 抗 组 胺 药 物 剂 量 的 问题 包 括 增加 剂 量 的 前 提 增 加 剂 量 的安 全 性
,
, 。
,
首 先 增加 剂 量是 个 别 病 人 的情 况 而 不 应 该 是 普 遍 情 况
,

增加 剂 量 是 单 用 抗 组 胺 药 物 无 效 或者 联 合 使 用抗 组 胺 药 物 无 效 的 情 况 下 同 时 考 虑 到 医 生 自我 保

,
局部 可 有
发热 压 痛 感
迟 发性 压 力 性 尊 麻 疹
皮 疹发 生 于 皮 肤受 压 后
4

6
,
小时
;
表 现 为 局 部 深 在疼痛 性肿 胀 易 发 生 于 掌 拓 或臀 部 通 常持 续


,
8

伦 小时 ;

发 作 时 可 伴寒 战 发 热 头 痛 关 节 痛 全 身 不 适 和 轻 度 白细 胞 增 多
治疗 原 则
*
减轻 症状
提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减少 药物 副作用


自身 免 疫 性 尊 麻 疹的治 疗
目前 的 治疗 方 法 是 血 浆置 换 和 大 剂 量 静脉 注 射 免疫 球蛋 白
A S S T 阳 性 的 患 者硫 化 白三 烯 ( S I


f ) 的 产 生 高 于 皮试 阴 性 的 患 者 而 S I
自身 免疫 性 尊 麻疹
自身 血 清皮 试 ( A S S T ) 阳性 提 示 存 在 自身免疫 机 制
;
全 国 中西 医 结 合皮 肤 性 病 学 术 会 议 论 文 汇 编
(
大会 交流
该 试 验 的敏 感 性 约 为
,
,
特异 性 为 8 0 %

A S S T 操 作简 便 可 在 门 诊 常 规 使 用
问题

1
慢 性尊 麻 疹 长 期 治 疗 的 时间 界 限 以 及 抗 组 胺 药 物 长 期 使 用 的 安全 性
, ,
慢 性 尊麻 疹 的 长 期 治疗 没 有 一 个 明 确 的时 间 界 限 建 议 医 生 根 据 个 体 化 的 原 则 摸 索 到 最 佳控 制 剂
,

量 逐 步 减 量 根 据病 人 的 治疗情 况 来 决 定 治 疗 时 间
方 法 在 未 受 累部 位 ( 通 常 可 选 前 臂 内 侧 ) 皮 内注 射
:
.
) (
(巧 m l 新 鲜 血 清
,
以 皮 内 注 射 生 理 盐 水 作 为 阴性 对
风 团 直 径 至 少 较 盐 水 产 生 者大
A S S T 只 是筛 查 诊 断
,
1 sm m
.
即 为 阳性
,
,
并 不 能确 诊 自身 免疫 性 尊 麻 疹 确诊 需 要 进 行 体外 实 验

一 般 在 接触 数 分 钟 后 起 风 团 可 在 局 部 或 超 出 局 部 范 围 发 生 尊 麻 疹 ;
5 可 用 致 敏 物 质 开 放 斑 贴 于 正 常 皮肤 1
,
,

) 分 钟后 如发 生 风 团 即 可 确 定 ( 3



咪 哇 斯 汀 用 于 尊麻 疹 的 治 疗
常见 问 题 解答
,
,

皮损疼 痛 疹痒 不 明 显 消退 后 常 遗 留鳞 屑 和 色 素沉 着
; 伴发 热 关 节 痛 血 沉 快 及持 久 而 严 重 的 低 补 体血 症

,
,

实 验 室 检 查 血 清 补 体 降低
组 织 病 理 学特 征 白 细 胞 破 碎 性 血 管 炎 伴 真 皮 浅 层 水 肿
一 般抗 组 胺药 物 无 效
大 会 交流
例 如 咪哇 斯 汀

咪 哇 斯 汀 对 血 清 产生 的

万 有 明 显 的 抑制 作用

咪 哇 斯 汀 独特的 专 利 缓 释技 术
咪 哇 斯 汀 的抗 组 胺 强 度 咪 哇 斯 汀 对 组 胺 诱导 风 团 的抑 制优 于 单纯 抗 组 胺 药
咪 哇 斯 汀 用 于 尊 麻 疹 的治 疗 常见 问题 解 答
,

T
导 致 风 团 反 应 的 作 用 比组 胺
) ( 作用 强 1
0


经 典 的 非 嗜 睡 性 抗 组 胺 药 对 自身 免疫性 尊 麻 疹 的 疗 效 不 佳 可 选用 有 抗 炎 作 用 的抗 组 胺药 物 进 行治 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