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z

合集下载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荨麻疹的治疗方案。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与困扰。

在制定本指南时,我们结合了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为荨麻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诊断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皮肤检查。

典型的荨麻疹症状包括刺激性瘙痒、红斑丘疹和水肿。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非药物治疗措施
1.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激发荨麻疹病发的环境或物质,如过敏原、刺激性食物等。

2. 温水浸泡: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冷热敷患处可缓解症状,但应避免过度刺激。

药物治疗
1. 口服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非扩血管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以缓解瘙痒和减轻皮疹。

2. 局部激素药膏:轻度荨麻疹患者可外用激素药膏,但长期使
用需谨慎避免副作用。

3. 其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随访与复查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的复发情况。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中国荨麻疹治疗的方案指导,旨在帮助医务人员
为患者提供专业和有效的治疗。

但需注意,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并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寻麻疹的症状和治疗 荨麻疹原因及治疗方法

寻麻疹的症状和治疗 荨麻疹原因及治疗方法

寻麻疹的症状和治疗荨麻疹原因及治疗方法大家好,今日我来为大家解答寻麻疹的症状和治疗这个问题,荨麻疹缘由及治疗方法许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名目荨麻疹的症状是什么荨麻疹缘由及治疗方法一、荨麻疹的症状是什么荨麻疹主要表现在头部、躯干、四肢,突然消失大量全身红斑。

皮疹可以在消失后24小时内完全消逝,消逝后不留痕迹,但其次天会因瘙痒而复发。

消失皮疹时,用手抓挠正常皮肤,抓挠部分可能会有肿胀的风团,大约三分钟后就会消失。

有时荨麻疹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发冷、畏寒、胸闷、呼吸困难、咽喉堵塞、窒息、关节痛、腹痛等表现。

二、荨麻疹缘由及治疗方法荨麻疹的病因特别简单,约3/4的患者找不到缘由,特殊是慢性荨麻疹。

常见缘由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转变;遗传因素等。

由于荨麻疹的缘由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

治疗详细措施如下:(1)去除病因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缘由,并加以避开。

假如是感染引起者,应乐观治疗感染病灶。

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开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留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削减运动、出汗及心情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削减接触的机会等。

(1)抗组胺类药物①H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

剂量因人而异。

②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

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12-11T10:52:46.0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杜垚森[导读]杜垚森(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200)荨麻疹通常也被人们称为风疹块,属于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是由于黏膜小血管、皮肤的扩张以及渗透性的增加所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会在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自然消退,但是会有新的皮疹反复出现,会导致病程延长数日,甚至还会延长到数月。

临床上,这种症状较为常见。

1.荨麻疹病因荨麻疹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大部分患者无法找到发病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

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遗传因素;②内分泌改变;③精神因素;④昆虫叮咬;⑤物理原因有日光、冷热、机械刺激等;⑥感染;⑦吸入物;⑧食物和食物的添加剂。

2.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1)荨麻疹可能会诱发一些别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在发病的时候,会伴随着消化道症状出现,会引发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呕吐以及恶心,并且还会伴随着出现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造成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出现紊乱。

(2)荨麻疹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慢性荨麻疹在病发时,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治愈时间延长至数月,甚至延长到若干年之后;在早起或者是临睡之前,会加重患者瘙痒感,长期下去患对患儿心理状态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3)当荨麻疹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如果慢性荨麻疹是在支气管和呼吸道喉头发作,会导致患者喉头水肿反复发作,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咽喉堵塞现象,在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窒息而亡,而多数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随着出现呕吐、恶心、烦躁等症状。

3.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1)患者时常会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之后就会出现风团,风团的颜色大多为皮肤色、苍白色或者是鲜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性红斑。

随着风团逐渐开始蔓延,最后会融合成片状,由于真皮乳头水肿,能够看见表皮毛囊口呈现向下凹陷的情况。

荨麻疹读音

荨麻疹读音

“荨麻疹”的读音是什么
荨麻疹:读作xún má zhěn。

这是一种疾病的名字,属于皮肤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成块地红肿、发痒,几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

常常复发。

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也叫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

有两点要注意:
1.过去曾读作qián má zhěn,现在统一读作xún má zhěn。

2.还有一个词不要与“荨麻疹”混淆了,这个词就是“荨麻”。

荨麻:读作qián má,有两个义项:❶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卵形,开穗状小花,茎和叶子都有细毛,皮肤接触时能引起刺痛。

茎皮纤维可以做纺织原料。

❷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有人把“荨麻”读作xún má是不规范的。

《新华字典》(第12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辞海》(第7版)等辞书,都是把“荨麻疹”注为“xún má zhěn”,把“荨麻”注为“qián má”。

最后说明一下:“荨”这个字只用于“荨麻疹”“荨麻”这两个词,而这两个词中的“荨”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xún,一个读作qián。

附录:
各个辞书的注释:
辞海辞海
新华字典。

荨麻疹的读音演变

荨麻疹的读音演变

荨⿇疹的读⾳演变 1.疾病名“荨⿇疹”来源于植物名“荨⿇”(⾳qian ma),“荨⿇疹”正确的读⾳因应为qian ma zhen 荨⿇是⼀种带刺的草本植物,叶和茎长有⼩刺,⼈触之则痛痒。

对这种植物过敏的⼈⽐较多,接触了以后很多⼈有⼀种过敏反应,就是⾝上⿎出⼀个个⼤红包,这就是荨⿇疹。

荨⿇疹是过敏反应当中的⼀个表现,过敏反映有很多表现,可以起⼤⽅块,⽼百姓叫风疙瘩,也可以起丘疹,红斑,甚⾄可以流⽔泡,这些都是过敏反应,但是唯独起风疙瘩的反应叫荨⿇疹。

以后就将类似的 过敏统称为荨⿇疹。

⼤约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也就是距离现在20多年以前),我国的字典词书上对“荨⿇疹”⼀词⽆⼀例外地都拼注为“qian ma zhen”,⽽且只有此⼀种读⾳。

⼟⽼冒现在⼿边的⼀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1⽉第2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这样⼦的。

⽼师读xun ma zhen则会被家长斥责为误⼈⼦弟。

2.“荨⿇疹”(qian ma zhen)因医务⼯作者的集体“努⼒”,⽽使词书正式注⾳为xun ma zhen 然⽽,数不清的医务⼯作者坚定地、错误地将“荨⿇疹”读作xun ma zhen,“规范”遇到了“约定”的挑战。

你读qian ma zhen会被医⽣嗤之以⿐。

在⼀个很有影响⼒专业群体⾥“约定”“荨⿇疹”读作xun ma zhen,在这个群体圈外的很多⼈也趋同。

语⾔在⼀定社会⼈群中约定俗成。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有的词书对“荨”字增加了新的注⾳:xun ;列举的词⽬就是“荨⿇疹”(xun ma zhen)。

近年出版的各类词书对“荨⿇疹”都注作xun ma zhen ,qian ma zhen 这个注⾳不再出现。

“荨⿇”词条依然保留。

⼟⽼冒⼿边的由商务印书馆2000年1⽉第1版《应⽤汉语词典》,将“荨⿇”读⾳标注为qian ma,⽽将“荨⿇疹”读⾳标注为xun ma zhen,仅在后⾯的括号中标注出“旧读qian ma zhen”。

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

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

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风疹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和(或)黏膜出现短时间内多形性红斑、丘疹、水肿和(或)斑丘疹,伴有瘙痒。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药物、感染、环境因素等,因此治疗荨麻疹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及时找出并避免诱发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过敏者需要避免食用过敏食物,药物过敏者需要避免接触过敏药物,对于对温度、阳光、压力等因素敏感的患者,也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刺激。

此外,保持皮肤清洁,穿着透气舒适的衣物,避免搔抓等行为也是预防荨麻疹发作的重要措施。

其次,荨麻疹患者在发作时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发作的荨麻疹,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以减轻症状和瘙痒感。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药膏或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快速控制症状。

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免疫调节治疗,如口服环孢素等药物,以减少发作次数和缓解症状。

此外,荨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中医药理疗、针灸、艾灸等,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以尝试食疗或中草药调理,以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过敏能力。

总之,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是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以增强身体的抗过敏能力。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荨麻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荨麻疹及其治疗

荨麻疹及其治疗

荨麻疹及其治疗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或机体内存在致病因子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寻麻疹不会遗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寻麻疹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

寻麻疹多由服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服用异性蛋白如鱼虾等导致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形成过敏体质而发病。

虫咬,潮湿,等原因也可引起。

荨麻疹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

小儿荨麻疹是怎么回事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其基本病变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

本病多数是变态反应所引起,急性大多预后良好。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寄生虫都可以成为过敏原,花粉,灰尘,化学物质,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为过敏原。

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抓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风疹块;皮肤划痕症阳性(用针头在患儿正常皮肤上划痕可出现与划痕一致的红色疙瘩);皮疹数量一般较多,有的为环状,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

本病极易复发,时隐时现。

多数患儿除皮肤奇痒外,没其他不适感。

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支气管及喉头受累,则出现咽喉发堵、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慢性荨麻疹的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一般以超过2~3个月者称为慢性。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荨麻疹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荨麻疹治疗方法

荨麻疹治疗方法

荨麻疹治疗方法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风团疹。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色、瘙痒的肿块或斑块,这些肿块或斑块通常会在几小时内消失,然后在其他部位重新出现。

荨麻疹通常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感染或药物反应。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下面将介绍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荨麻疹,可以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来减轻症状。

过敏原可以是食物、药物、花粉、动物皮毛等。

一旦确定了过敏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以减轻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使用止痒药膏或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瘙痒感,帮助患者舒缓症状。

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控制症状。

抗组胺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瘙痒感和减少肿块的形成。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非那雄胺、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类固醇药膏来减轻炎症和肿块。

对于严重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口服治疗,以控制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例如,患者可以尝试冷敷或温水浸浴来缓解瘙痒感和炎症。

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也可以有助于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总的来说,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是它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到控制。

对于轻度的荨麻疹,患者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止痒药物来缓解症状。

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类固醇药膏来控制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

通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荨麻疹可以得到控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荨麻疹,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 皮肤经 日光照射后发生风团,对波长300mm左右 的紫外线过敏,照射局部出现风团、红斑, 约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拌瘙痒、判痛。 严重者可有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 痛。
• (4)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人,因 运动,摄入热食或热饮,出汗,情绪紧张 等因素促使胆碱能神经所致。皮疹为直径 2mm左右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常散在 分布于躯干上部及上肢,甚至融合。伴剧 烈瘙痒,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消退,少数 人伴有流延,脉缓,瞳孔缩小的乙酰胆碱 的全身反应。运动或热水浴可诱发本病。 常反复发作数月至数年后自行缓解。
⒈全身治疗
• ⑴急性荨麻疹 一般用抗组胺药物,常用药 物有:扑尔敏、赛庚定、息斯敏、多虑平、 甲氢咪呱、特非那丁等。常以2—3种药物 联合应用,辅以维生素C、钙剂口服式静脉 注射。全身广泛性皮损等病情严重者,立 即肌注非那根25—50mg,并以氢化可的松 0.—0.3或地塞米松5—10mg,维生素C2g 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快速静滴,拌 休克者,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0.5—1ml,迅速吸氧。
• ⒍压迫性荨麻疹(preessure urticaria) 皮 肤受压后的4—6小时局部出现水肿或风团, 拌瘙痒或疼痛,一般8—12小时消退。 • ⒎接触性荨麻疹(contact urticaria) 皮肤 接触某些物质后局部发生风团和红斑水肿, 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种,此类荨麻 疹斑贴实验阳性。
• ⒉局部治疗 防晒霜对日光性荨麻疹有一定 预防作用,对皮疹可用炉甘石洗剂、糖皮 质激素或抗组胺外用剂型。
丘疹性荨麻疹
•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 又称荨 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婴儿苔藓, 是一种以婴儿及儿童多见,以瘙痒性风团 样丘(疱)疹为特征的季节性皮肤病。
• (5)寒冷性荨麻疹 分家族性和获得性: ①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女性, 遇冷部位或暴露部位出现瘙痒性风团,半 小时至数小时消退。冰块试验可呈阳性, 重者有手麻,唇麻,晕厥,休克等。②家 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从婴儿开始,持续终 身,遇冷1~4小时迟发风团,自觉灼热不 痒,伴发热,头痛,关节痛,白细胞增高, 冰块试验阴性。
• ⑵慢性荨麻疹 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以抗 组胺药物为主,联合或交替使用,病情控 制后逐减量至停药。也可运用普鲁卡因静 脉封闭,自血疗法,脱敏疗法,各种免疫 调节剂等进行治疗。
• ⑶特殊类型荨麻疹 苯塞啶、阿斯咪唑、西 替利嗪、羟嗪等对皮肤划痕症较有效果、 寒冷性荨麻疹应用塞庚啶、羟嗪、脑益嗪、 氟桂嗪、西替利嗪较为有效,胆碱能性荨 麻疹用阿托品、普鲁苯辛、654—2、羟嗪、 异丙嗪、多虑平等较为有效,压迫性荨麻 疹应用西替利嗪较有效,日光性荨麻疹应 用阿司咪唑、氯喹等较为有效。

• 2.慢性荨麻疹 风团反复发生,时轻时重, 部位不定,病情迁延不愈达一月以上,甚 至达数年之久。
3.特殊类型荨麻疹
• (1)人工性荨麻疹 又称皮肤划痕症,因 搔抓或用钝器划皮肤后,该处很快出现风 团形状与划痕症一致的皮疹。 • (2)血管性水肿 为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 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的急性局限性 肿胀,呈皮色,淡红色,边界不清,有弹 性,压无凹限,常发生于眼睑,口唇,外 生殖器,肢端,喉头粘膜等疏松组织处。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根据好发季节、好发年龄、好发四肢躯干 的水肿性红色棱形的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 一般诊断不难,应与水痘、荨麻疹诊断进 行鉴别。
(防治)
• 原则:应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寻找 和去除病因,避免蚊虫叮咬和易过敏的食 物,纠正消化障碍,内服抗组胺药物及外 用樟脑或炉甘石洗剂及皮质激素霜。
诊断
• 本病根据风团样的皮疹,发生及消退迅速, 消退后不留痕迹的特点来确诊。血常规可 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做划痕试验,冰 块实验,运动,日光,热水试验。 •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丘疹性荨麻疹 ②荨 麻疹性血管炎等疾病鉴别。
防治原则
• 祛除病因,止痒,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 和对症治疗,以内用药物为主。
荨麻疹
•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湿疹”,是由 不同原因引起皮肤,粘膜上血管扩张及渗 透性增加而出现真皮下局限性水肿性发疹。
发病机制
• 有变态反应性和非变态反应两种 • 1.变态反应是吸附在肥大细胞上IgG与再次接触抗 原后便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 2IgE,IgM与抗原在红细胞上起反应,激活补体, 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 • 3.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使肥大 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介质,引起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水肿,而产生荨麻疹。 .
病因
• 多由跳瘙、螨、蚊等某些节肢动物的昆虫 叮咬有关,少数与某些食物如蛋、虾、蟹、 奶姜或消化功能障碍有关。某些成人患者 发病可能与内分泌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 以春、夏、秋季节发病多见,幼儿及儿童 患者较多,皮疹如发于四肢、躯干、群集 性或散在性、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水肿性 红色棱形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有时可见 紧张性大疱,自觉瘙痒,搔抓可引起感染。 • 皮损经1—2周消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可反复发作。
原因如下
• 1.食物 :如鱼,虾,草类,调味品。 2.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疫苗等。 • 3.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灰尘等。 • 4.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5.物理因素:有日光,机械性刺激等。 • 6.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 • 7.遗传因素: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 1.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先感觉皮肤搔痒, 很快出现风团,呈扁平水肿性隆起,为红 色,皮色或白色,形状不一,可全身泛发, 亦可局限,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即消失, 伴有全身不适,如心慌,烦燥,恶心,呕 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累 及呼吸道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 窒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