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ppt课件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ppt课件
2、禁忌证
(1)食管内异物嵌顿,特别是相当于主动脉弓部位的异物,嵌入全 食管壁者。
(2)异物不规则、尖锐、过大的异物。 (3)异物停留时间长、有溃疡形成者。 (4)估计可能自行排出的异物。
五、操作方法与步骤
根据病史和各项辅助检查的结果,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观 察消化道有无损伤、异物定位,根据异物的形状与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选 用不同的器械取出。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
革命
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

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

程的里程碑。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
三、诊断
上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 X线透视或钡剂检查以及内镜检查。
四、内镜取异物的适应证、禁忌证
1、适应证
(1)无胃镜检查禁忌证的食管胃内异物。 (2)术前确认异物不能自行排出,而能经内镜取出的,原则上应及 早经内镜取异物治疗。 (3)儿童、精神失常、不合作者应在静脉麻醉下取异物。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 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课件)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课件)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汇报完毕
谢谢观看
处理
• 咽部异物的处理 • 异物掉进胃里的处理
咽部异物的处理
• 一旦发现咽部异物,老师应细心了解情况,让幼儿张开嘴仔细察看,或带到保 健室处理,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取出。若无法取出,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发 生这种情况后老师不能让患儿硬吞食物,硬吞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若扎破大 血管,十分危险。
异物掉进胃里的处理
• 异物掉进胃里,若患儿有疼痛或吞下去的异物是尖锐的物品,应立即送医;
• 若吞咽一些光滑的异物,患儿又无明显的症状,一般说来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但不应限制患儿的饮食,也不应服泻药。饮食过少,胃蠕动减少,可拖延异 物排出体外;泻药可加快肠壁收缩,有时能促使异物损坏肠壁。正确的做法是 给患儿吃软面包、稀饭等,让食物把异物包起来,以防止胃、肠壁受到损坏, 并要观察患儿的大便,直到异物被排出体外。若较长时间异物仍没排出,应去 医院治疗。
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XXX
2024-09-03
目儿就餐时由于神经系统不尽完善,调节机制较差,如果没有好的进餐习惯和 秩序,吃饭讲话、打闹、不专心,容易将鱼刺、枣核、鸡骨等卡在咽部,有时 会沿着食道顺利入胃。异物若卡在咽部,常扎在扁桃体上或其附近,引起疼痛 ,吞咽时疼痛更加剧烈,致使进食困难。异物若停留时间过长,还会引起局部 发炎,严重的会导致食道穿孔。

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体会

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体会

62 对 于儿童 、 . 年长儿 , 耐心 向孩子 解释异物 的危害 , 应
有轻度压痛 , 无肌 紧张 , 反跳痛 。除 胃柿石可扪及包块 , 其他病 例均未触及包块。实验 室检 查血象正 常, 透视 均能清楚地 x线
显 示 所 吞 服 的金 属 异 物及 大致 的部 位 。
5 治 疗 方 法
检钳夹持一条虫体 向外牵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觉 阻力很大 , 同时虫体蠕动 , 发
现 另 外 一条 虫 体 呈 灰 白色 肿 胀 , 蠕 动 , 开第 一 条 , 活 检钳 无 放 用 夹 持 第二 条 , 松取 出 , 后 取 出 另一 条后 , 一 从 十 二指 肠 降 轻 然 逐 部 共取 出 9条 蛔 虫 , 者 腹 痛立 即停 止 。 患 6 体 会
维普资讯
上 消化 道 异 物 胃镜 治 疗体 会
王 宝娣 张 晓 辉
( 岐山县 医院 , 陕西 岐山 7 2 0 ) 2 4 0
在 日常生活中 , 因各种 原因不慎吞入异 物很 常见 , 临床治 疗方法很多 , 随着纤维 胃镜及 电子 胃镜使 用方法及技术不断扩 大提高, 在基层县 医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总结 了我院从 19 9 0年 一 06年 上消化道异 物 6 20 7例 胃镜治疗体 会 ,报 告如
能配合者 , 用喷雾麻醉或 口服利多卡因胶浆麻 醉。, J 应由有 ' L D
64 治疗应 由有 经验 的 胃镜 医师及 护士操作及 配合 , - 并 行心 电监护 , 开放静脉通道 , 备好抢救药 品 , 准 尤其儿童 , 密切 观察颜面 、 口唇 有无 紫绀及呼吸情 况 , 发生意外 , 即复苏 。 若 立 操作 时动作要轻柔 , 进镜 幅度小 , 一边进镜一边 吸引 口腔 、 咽部

上消化道异物指南解读

上消化道异物指南解读

三、内镜处理
•(一)内镜处理适应症及禁忌症 •2.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 ① 合并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疾病,不能耐受内镜诊 疗者;② 异物导致大量出血者;③ 异物导致严重全身感 染者;④ 异物为毒品袋者 。 (2)相对禁忌症: ① 异物导致瘘管形成者;②异物导致局部脓肿、积气者 ;③ 异物导致可疑或明确穿孔者;④ 异物临近重要器官 与大血管,内镜下取出后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大量出血等 严重并发症者。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 专家共识意见(2015-上海)解
无锡市中医医院 范先靖
共识意见依据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异物处理指南 •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儿童异物处理指南 •美国支气管-食管学会儿童纽扣电池异物处理共识意见 •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联合北美儿科胃肠病 学-肝病学-营养学会儿童磁铁异物处理共识意见 •美国伦琴射线学会异物影像学指南。
(四)术前准备
•2.器械准备: (2)钳取器械: 常规钳取器械包括活检钳、异物钳(鼠齿钳、鳄嘴钳等)、圈套
三、内镜处理
•(一)内镜处理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 (1)绝对适应证:耐受并配合内镜操作、预计难以自然 排出且无并发症的普通异物患者。 (2)相对适应证:① 胃内容物未完全排空的急诊内镜 患者,应气管内插管,防止误吸;② 不配合内镜操作者 ,应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③ 无并发症的高危 异物患者,宜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
二、诊断
•辅助检查 •1.额镜、喉镜:病史及临床表现提示异物位于口咽部、食管入口上方 者,先行额镜、喉镜检查,发现异物后应尝试取出。 •2.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并非完全一致, 额镜、喉镜检查结果阴性者尚无法排除诊断,仍需行影像学检查;病史及 临床表现提示异物位于食管入口以下部位者,应首先行影像学检查。 •(1)X 线平片:通过正位和侧位X线平片,可以确定异物部位、大小 、形状、数量,发现潜在的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 但是,仅60—90%的 上消化道异物在平片下可见,食物团块、木屑、塑料、玻璃、细金属异物 等往往表现为阴性结果,此时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虽然 X 线平片 检查前吞服棉花、钡剂,可以提高异物检出率,但因棉花、钡剂包裹异物 ,影响内镜操作视野,延迟内镜治疗时机,甚至有误吸风险,故不建议用 于诊断上消化道异物。 必要时可口服非离子型造影剂。 •(2)CT扫描:CT扫描诊断异物的敏感度为70—100%,特异度为70—94 %,可以发现部分X线平片未能显示的异物,并判断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 ,应作为诊断上消化道异物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可疑伴发腹膜炎、脓肿 、瘘等,增强CT的诊断价值更高。 •(3)胃镜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占急诊内镜诊疗的4%。

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国际上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指南及共识意见主要有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异物处理指南、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NASPGHAN)儿童异物处理指南、美国支气管-食管学会(ABEA)儿童纽扣电池异物处理共识意见、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ESPGHAN)联合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NASPGHAN)儿童磁铁异物处理共识意见、美国伦琴射线学会(ARRS)异物影像学指南。

国内尚缺乏针对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的指南及共识意见。

为此,依据我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的现状,并参考国际最新相关指,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组织消化、内镜、胸部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儿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意见,主要涉及因吞食而存在于上消化道内的异物。

一、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一)发生率依据最新的《美国毒物控制中心年度报告》,2013年全美新发异物103 737例,占人体有害物的3.99%。

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例数,国内学者近5年发表的文献中共报道上消化道异物24 529例,实际例数远多于此。

70%~75%的上消化道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入口处最多见,其次为胃、十二指肠。

80%~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

成人上消化道异物因误吞所致者占95%,西方国家最常见于食物团块,我国以鱼刺、禽类骨头、义齿等为主,其他异物由精神异常者、罪犯、毒贩等特殊人群蓄意吞服所致。

(二)危险因素1.上消化道异物滞留的危险因素:在西方国家,30%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伴随基础疾病(如嗜酸性食管炎、食管动力障碍、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上消化道憩室等),这些病变增加了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风险;9%的食管异物患者诊断为嗜酸性食管炎,成人食管内食物团块伴嗜酸性食管炎者占33%,儿童患者中高达53%。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第一节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消化道异物系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自身所固有的物质潴留于上消化道内。

小而光滑的异物对机体影响不大,可自行排除,较大和锐利的异物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一定伤害,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

在内镜检查和治疗开展以前,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剖胸或剖腹取异物。

内镜下取异物具有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目前,多数异物可以通过内镜取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一、处理原则(一)紧急内镜取异物尽管有学者认为消化道异物自然排出率较高,成人和儿童分别达90-95%和60-80%。

但近年来,众多学者则认为大多数消化道异物可经内镜安全取出,故主张凡是误吞、故意吞入异物的患者,在确定没有穿孔的情况下,均应作紧急内镜检查,并积极试取。

尤其是对较大而锐利的异物、不规则硬性异物及有毒的异物,这些异物一般不易自行排出,而且久留易引起消化道损伤和中毒等严重后果。

(二)择期内镜取异物对小而光滑的异物,估计能自行排出而对患者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可先让其自行排出,待不能自行排出时,可择期内镜取出,对于吻合口残留的缝线、吻合钉患者,不管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应择期内镜拆除。

(三)口服药物溶解异物-糜蛋白酶、胰酶片、食醋等),使结块自行消化溶解,若药物治疗无效时,再择期行内镜下取出或碎石。

对于小的植物性、动物性及药物性胃内结块,可先给患者口服药物溶解(如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上消化道内任何异物,凡自然排出有困难均可在内镜下试取,尤其是对锐利异物及有毒性异物更应积极试取。

(二)禁忌证对估计可能已全部或部分穿出消化管外的异物,不宜在内镜试取,对一些胃内巨大异物(如胃石,估计不能通过贲门取出者不宜勉强用器械取,以免在食管和部分狭窄部位发生梗阻、嵌顿及粘膜损伤,对内镜检查有禁忌的患者,亦不能经内镜取异物。

三、操作方法(一)术前准备患者在内镜检查前需空腹6h左右。

吞入金属性异物者还应做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以了解异物的大小、形态和异物潴留的部位。

内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进行 , 至苏 醒 。为 了顺 利取 出异 物 , 内镜 进入 食 管 直 当 后 , 边进 镜 , 观察 , 位 于食管 内 的锐 性异 物应 观察 应 边 对 其 刺入 方 向 , 刺 人 方 向轻 轻 将 其 拉 向 口腔 端 或 胃腔 逆 端 , 向 胃腔 内 , 胃内调 头 后 将 其 取 出 。凡食 管 内的 拉 在
患 儿 内镜 检查 及 治疗钳 取异 物均 未发 生任何 并 发症 。
关 于小儿 上 消化道 异物 内镜 取 出的操作 技 巧 , 与成 人取 异物 大致 相 同 , 操作 宜 巧 , 粗暴 , 勿 由于大多 采用 了
缝衣 针 、 子 、 钉 金戒 指 、 链 、 币 、 钉 、 项 硬 图 别针 、 匙 、 钥 玩
内镜 检查 准备 : 前 详 细询 问病 史 , 术 了解 异 物 吞入 的时间 , 物 的性质 、 状 、 类 及 数 量 , 进 食 者 可先 异 形 种 对
洗 胃, 作 颈部 、 部及 腹 部 的 X线 检 查 , 并 胸 以确 定 异物
的大 小 、 状及 部位 , 形 与邻 近组 织器 官 的关 系 。
广 泛 , 较 安 全 , 并 发 症 。 从 本 组 中 可 以 看 到 , O例 比 无 3
异 物 的部 位 : 物位 于 食 道 6例 , 异 多为 硬 币 、 核 , 果 胃内 2 2例 , 2例 已经 进入 十二 指肠 。 异 物种类 : 内镜 取 出的上 消化 道 异 物 中 , 要有 经 主
关重要 , 良好 的麻 醉 可 使 贲 门 、 喉 部 肌 肉松 弛 , 咽 为
异 物 通 过 上 述 两 个 狭 窄 区创 造 条 件 。 对 大 龄 儿 童 能 配 合 者 , 采 用 咽 喉 部 局 部 麻 醉 , 不 合 作 的幼 儿 应 可 对

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PPT课件

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PPT课件

13
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取出食团
14
异物钳取硬币
15
内镜下见食管内义齿
16
内镜下见鱼刺横跨在食管腔,两端刺人食管壁已有6 天,食管已发生穿孔
17
十二指肠内蛔虫活体
18
谢 谢!
19
8.毒品袋的处理:贩毒比较猖撅的地方,将毒品包裹在 塑料中或乳胶避孕套中,然后吞人体内,这称为“体内毒 品袋”。这种毒品包装小袋在x线下通常可以看到,CT扫 描也会有所帮助。毒品袋破损或泄露,会致命,用内镜取 出有破裂的危险,所以,不要尝试用内镜取出,切记!毒 品袋在体内若不能向前运动,患者有肠梗阻的体征,或者 怀疑毒品袋有破损的可能时,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6
2.器械:取异物必须准备的器械包括:鼠齿钳 鳄嘴钳、息肉圈套器、息肉抓持器、Dormier篮, 取物网、异物保护帽等。在取异物时使用外套管可 以保护气道,取多个异物或食物嵌塞时允许内镜反 复通过,在取尖锐异物时保护食管黏膜免受损伤。 对于儿童,外套管并不常用,因为外套管插入时有 损伤食管的危险。为了保护食管,异物保护帽用于 取锋利的或尖锐的物体。为了确保气道通畅,气管 插管是一备选方法。
5
内镜介入的时机;取决于发生误吸或穿孔危险的可能性。
锋利物体或纽扣电池停留在食管内,异物或食团嵌塞造
成高度梗阻,需紧急进行内镜治疗。如果患者症状并不
严重,也没有高度梗阻的证据,则很少需要紧急处理, 因为异物可能自发地通过。任何情况下,异物或食团在 食管内的停留时间都不能超过24h。儿童患者异物存留 于食管的持续时间可能并不确定,因此,可以发生诸如 透壁性糜烂、接管形成等并发症。
11
7.纽扣电池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取石篮或取物网都能 成功。另一种方法是直视下使用带气囊内镜,气囊可以通 过内镜工作通道,到达异物的远端,将气囊充气,然后向 后拉,固定住电池,一起取出。操作过程中,应当使用外 套管和气管插管,这对保护气道非常重要。 如果电池不 能从食管中直接取出,就要推到胃中,在胃里,通常可以 用取物篮取出。电池的位置在食管以下,除非有胃肠道受 损的症状和体征。或反复x线检查显示较大的电池(直径大 于20mm)停留在胃中超过48h,否则没有必要取出。电池一 旦通过十二指肠,85%会在72h以内通过。这种情况下, 12 每3,4d进行一次x线检查是适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①合并有心、脑、肺等重要器 官疾病,不能耐受内镜诊疗者; ②异物导致大量出血者; ③异物导致严重全身感染者; ④异物为毒品袋者。
符合内镜处理绝对禁忌证的患者,由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后拟定手术 治疗方案。
相对禁忌证:
①异物导致瘘管形成者; ② 异物导致局部脓肿、积气者; ③异物导致可疑或明确穿孔者; ④异物临近重要器官与大血管,内镜下取出后可能导致器官损伤、 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符合内镜处理相对禁忌证的患者,经各 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后拟定多学科协作治疗方案;不宜内镜干预的患 者应通过外科手术处理;如需内镜干预,应以外科处理为主,按照 外科手术标准做术前准备,内镜下失败中转手术。
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2016.10.26 郑清华
吞咽过程
• 食团由咽部运送至食管,这是一种反 射活动。
• 食团刺激咽部感受器,产生冲动传 到脑干吞咽中枢,通过一系列快速 反射动作:
• 咽与气管的通路封闭、呼吸暂停、 喉头前移、食管上口张开,食团从 咽快速进入食管。
• 这一期极快,通常约需 S
解剖学知识
• 每年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辐射量 (年自然本底辐射水平)约是
3mSv
• 个人安全剂量限值为20mSV/年 • (放射工作人员)
低剂量 CT 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应 用
•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研究人员使用 Philips Brilliance 64排128层 CT机发表论文,探讨 低剂量CT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方面的临床价值。研究指 出,小儿低剂量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降低辐射剂量。 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4期《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异物72例患者的临床及 影像资料,36例用常规剂量(120kV,300mAs)和36例用低剂量 (80kV,50mAs)扫描,记录辐射剂量值,并行统计学分析。
呼吸道症状:压迫气管后壁或压迫喉部发生呼吸困难。
根据病史及 临床表现判 断异物位置
提示异物位 于口咽部、 食管入口上

提示异物位 于食管入口 以下部位
喉 镜
(-)
(+)
确诊
(+) (+)
X线/CT 等影像 学检查

) 或 未 行
-
胃 镜
(-) 排除 诊断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
有没有异物(棒棒?)
• 李向丽,高杰,赵进科. 低剂量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2014, 12(04): 411413页
组别 Gy)
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扫描的辐射剂量
CTDIvol(m DLP
(mGy/cm)
常规剂量组 低剂量组
t P值
19.6 0.9
-1.06 0.00
幽门 侧
位于 第一腰椎体高度的中线右
胃在中度充盈时候 胃底上达第5肋间隙,
食道异物临床表现
• 吞咽困难(主要),异物嵌顿于环后隙及食管入口时,吞咽困难 明显。重者滴水难咽,常张口流涎,同时感胸骨后部有物阻塞。
• 吞咽疼痛:位于食管上段 ,疼痛部位多在颈根部或胸骨上窝处。 位于食管中段,多为胸骨后疼痛并可放射到背部。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
适应证
• 绝对适应证: • 耐受并配合内镜操作、预计难 以自然排出且无并发症的普通异物
患者。 • 相对适应证: • ①胃内容物未完全排空的急 诊内镜患者,应气管内插管,防止误
吸; • ②不配合内镜操作者,应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 • ③无 并发症的高危异物患者,宜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
316.25±19.65 15.25± 1.05
-2.01 0.00
1mSv在特定条件下相当于1mGy
根据病史及 临床表现判 断异物位置
提示异物位 于口咽部、 食管入口上

提示异物位 于食管入口 以下部位
喉 镜
(-)
(+)
确诊
(+) (+)
X线/CT 等影像 学检查

) 或 未 行
-
胃 镜
(-) 排除 诊断
游戏币
打火机
金属条
急诊胃镜
择期胃镜
• 尖锐异物 • 义齿 • 枣核 • 高危金属性异物 • 硬币 • 腐蚀性异物 • 纽扣电池 • 磁性异物
• 短、钝异物 • 长异物 • 枣核 • 普通金属性异物 • 食管内团块 • 胃结石
关于送手术室术前准备
一般流程
• 开手术通知单,电话联系手术室 • 签字完毕后通知相关人员
• 患儿李雨宸,6岁,因误服棒 棒糖的塑料棒棒4小时后于9.15 日20时就诊,期间曾进食汉堡。
• 本片为次日X线片:X线报告为 未见明显异物。
• 5.2cm。
患者邓福光,男,因误服鸡骨头
异物在不在胃内呢?
王晨稀
贺紫骁
X线/ CT对儿童影响
• X线 0.2-0.4mSV/次
• 胸部CT 8mSV/次 • 腹部CT 10mSV /次
尖锐异物
未打开药物
异物导致穿孔
腐蚀性异物(如电池)
择期内镜:
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 者,应在24h内尽早安排 内镜诊疗: (1)直径 ≥2.5cm的异物; (2)长度≥6cm的异物; (3)单个磁性异物; (4)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 (5)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 (6)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 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 肠内异物。
• 住院- 留好留置针-抽血(必要时请 儿科协助)-送手术室-麻醉复苏后转 我科或他科
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
• 黏膜损伤、出血 • 感染 • 穿孔 • 误吸
急诊内镜指证:
• (1)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 • (2)腐蚀性异物; • (3)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 • (4)食管内异物滞留≥24h; • (5)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
表现; • (6)食管内异物出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 • (7)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
成人:
食管第1狭窄管径平均为 14mm
食管的第3狭窄的管径 16-19 mm
食管壁
mm
儿童:食管长度 1岁 12cm 5岁 16cm
学龄儿童 20-25cm
食管婴儿横径:0.6-0.8cm 幼儿 :1cm 学龄前儿童 1.2-1.5cm
《儿科学》P235
食管入口位于
第6 颈 椎体
贲门 位于
11 胸 椎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