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
AATCC127-2003静水压测试方法

AATCC 测试方法127-2003耐水性:静水压试验法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 本测试方法采用静水压测定织物的抗水渗透性。
可用于各种织物,包括经过耐水或疏水后整理的织物。
1.2 耐水性取决于纤维和纱线的抵抗性以及织物结构。
1.3 采用本方法所得的结果可能与采用防雨水或防水喷淋的AATCC 方法所得的结果有所差异。
2. 原理2.1 试样的一面接受不断恒速上升的静水压力,直至其另一面出现三处漏液。
水可以从试样的上方或下方进行施压。
3. 术语3.1 静水压,名词― 水施加于某一面积上的力。
3.2 耐水性,名词― 织物的耐水润湿和耐水渗透性。
3.3 疏水性,名词― 纤维、纱线或织物的耐润湿性。
4. 安全防范措施注:这些安全防范措施只供参考。
只对测试过程起辅助作用,并不包括全部内容。
在测试过程中,使用者有责任采用安全的、恰当的技术来处理样品。
必须向厂商咨询详尽的细节,如材料的安全数据表,以及其他厂商的建议。
还必须遵照所有的OSHA 标准和规则。
4.1 应遵从实验室管理规范。
在所有实验场所要戴上安全眼罩。
4.2 在操作实验室测试设备时,应该遵从制造商的安全建议。
5. 仪器和材料5.1 静水压测试仪。
5.1.1 选择1,静水压试验机(见11.1)。
5.1.2 选择2,静水压头试验机(见11.2)。
5.2 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6. 试样6.1 在能代表材料的织物的幅宽上斜对地裁取最少三个织物试样。
为了便于夹持,试样的尺寸应不小于200X200 mm。
6.2 尽量不要处理试样,避免折叠和污染测试区域。
6.3测试前,试样应在温度为21 ±C(70交。
F),相对湿度为65塑%的大气中放置至少4小时,进行调湿。
6.4 因为对试样正面和反面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不同,所以必须规定接触水的织物测试面。
在每个试样的一角标明测试面。
7. 步骤7.1检验与试样接触的水的温度,将其控制在21 ± C(70 i5°F)范围内(见10.3)。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流程和实验报告模板:纺织品抗水性测试时诸多的检测指标中的一项,纺织品检测包含诸多的项目,而且对于每一项的测试都有着标准的要求和操作的规范。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织物抗渗水性的静水压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苫布、帐篷布、防雨服装布等。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ISO 139:1987)三、原理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有三处渗水为止,并记录此时的压力,可以从试样的上面或下面施加水压。
选用哪种方式应在报告上注明。
试验结果与织物在短时间或稍长时间受水压后呈现的性能直接有关。
四、仪器1、试验仪器应能以下述方式夹紧试样:a)试样水平放置,且不鼓起,b)织物上面或下面承受持续上升水压的面积为100cm2;c)试验时,夹紧装置不应漏水(见附录A中A1);d)试样在夹紧装置中不会滑移;e)尽量减少试样在夹紧装置边缘处产生渗水的可能性(见附录A中A1)。
2、与试样接触的水必须是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温度保持在20℃±2℃或27℃±2℃,选用哪种度应在试验报告上注明(用较高温度的水,会得出较低的水压值,其影响的大小,因试样不同而异)。
3、水压上升的速率应为1.00kPa/min±0.05kPa/min(10cmH2O/min±0.5cmH2O/min)或6.0kPa/min±0.3kPa/(60cmH2O/min±3cmH2O/min),由这两种不同速率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故选用哪种速率应在试报告上注明。
耐静水压检测方法

耐静水压检测方法1 目的测试在低水压下水通过产品时的抵抗力,检测防水压力的具体数值度。
2 用语整理2.1 水的抵抗:水通过产品时抵抗的特性;2.2 蒸馏水:经过蒸馏过程的水;2.3 毫米水柱:大气压的单位等同于1.02mm水。
3 安全3.1 切断样品时要防止手被刀刃划伤;3.2 放下固定用杠杆会崩出来。
4 测定装备4.1 静水压测量仪(YG825型)4.2 样品切断用框(20cm×20cm)4.3 样品切断用刀5 样品准备5.1 准备干净的样品,检查样品有没有异物、折叠、起皱、开孔等现象;5.2 样品以MD方向,准备200cm左右;5.3 上机的样品以MD方向折叠成8等分;5.4 折叠样品的中央部位以20cm×20cm切断,为了防止样品有损坏去除上下各2张,准备里面四张。
6 准备装备6.1 打开机器电源6.2 机器的设定值设定到和所做的实验相符:a. PATE (mmH2O/min):606.3 利用有把手的桶把蒸馏水往水池里倒满,这时水的表面不能溢出水池,水表面不得有灰尘等异物。
7 测定顺序1)试样水平放置,且不放鼓起;2)试样在夹紧装置中不应漏水;3)选用速率应试验报告上注明,选用哪种速率得出结果可能不同;4)按START键,开始实验;5)观察样品表面能否通过水,实验中结成第三滴水时STOP实验,读那时水压值;6)记录实验结果,开放水阀,测试孔内的不放入水箱。
7)实验结束时,按RESET键,释放锁存的显示值,仪器程序复位;8)取下试样,可以进行下一实验;8.注意事项8.1在试验时,为排除测试孔内的空气,不与实验样品接触,在试验前,先将测试孔灌满水,(关放水阀,按START键,当测试孔灌满水后,按STOP键,按RESET键);然后放上实验样品进行测试。
9 相关记录9.1 《耐静水压测试原始数据记录》。
AATCC127静水压测试

AATCC127-2003抗水渗透-静水压测试1 范围该方法是在静水压的条件下测定织物的抗水渗透性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织物,包括经过抗水剂或排斥水的整理剂处理的织物。
抗水渗透性取决于纤维和纱线的斥水性以及织物的结构。
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于采用AATCC抗雨水或水喷射测试方法所得到的结果。
2 原理测试样的一面受制于静水压,以一定的速度增加静水压,直到在测试样的另一表面出现3个出水孔。
水压可位于样品上方或下方。
3 术语(1)静水压:由水施加分布于样品表面一定区域的力;(2)抗水渗透:织物抗湿或穿透的性质;(3)斥水性:织物中纤维或纱线的性质,或织物的抗湿性。
4 安全注意5 仪器与材料5.1 静水测试仪(1)选择1,静水压测试仪(见11.1)(2)选择2,静水头测试仪(见11.2)5.2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 测试样(1)沿能代表织物材料的宽度的对角线方向取3块测试样,将样品切成至少200×200mm,以保证能刚好被夹住。
(2)尽可能少地处理测试样,以避免折叠或污染测试区域。
(3)测试前,将测试样放在21±2℃、65±2%RH 的空气中至少处理4h。
(4)必须指定与水接触的表面,以避免在不同面上的测试得到不同的结果。
7 程序7.1 确定与测试样接触的水温为21±2℃(见10.3)。
7.2 干燥被夹住的样品的表面7.3 夹住样品,被测的表面朝向水。
7.4 操作7.4.1 选择1-静水压测试仪(见11.1)开启发动机,进水速控制在10mm/s,当由水流过时即刻关闭空气通风孔。
7.4.2选择2-静水头测试仪(见11.2)选取60 mbar/ min 的速度,压下启动按钮。
7.5 不考虑离样品被夹边缘约3mm以内的出水孔,在织物三个不同地方出现出水孔时即记录此时的静水压力。
8 计算计算每个样品的平均静水压力。
9 报道(1)每个测试样的结果以及平均值;(2)材料以及被测面;(3)水温及水类型;(4)进水速;(5)所选择的测试方法;(6)对该测试方法的任何修改。
织物的防水性之静水压式及淋雨渗透法.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淋雨渗透法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①.测试仪器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渗透试验仪
如 图 所 示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将试样7放在试验台4上,使织物试验面与水接触 ,用试样夹头8与加紧螺钉固定试样。将速度转换开关 25拨至所需的速度位置上,按电源开关20,将试样转 换开关23拨至试验处,在将转换开关27拨到“静水压 法”处,按上升键26,使水箱9按100mm±5mm/min 或600mm/min±30mm/min速度上升,对试样施加递 增的水压,并不断观察渗水的迹象。当观察到试样上 在三个不同处有水珠渗出时,立即按停止键22,水箱9 停止,读取标尺杆16中的水柱高度并记录。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水压的读取精确度,10kPa(1mH2O)以 下,0.05kPa (0.5cmH2O);10~20 (1~ 2mH2O)以下,0.1kPa (1cmH2O);20kPa (2mH2O)以上,0.2 kPa (2cmH2O)。 试验结束后,按下降键24,使水箱以 600mm/min速度下降。
由能控制水温、时间和流量的控制系 统、45°试样架、0.5kg弹簧夹、15cm持 样夹、喷头及湿度检测板组成。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织物的防水性之测试方法
45°试样架:
倾斜台尺寸为300mm×170mm,顶 部用15cm持样夹夹住试样上端,下端用 总重量为0.5kg的弹簧夹夹住试样。
ISO 811

ISO 811-1981 静水压测试如何测试1 防护原理1.1 第一层阻拒作用在面料的最外层进行高级的防水防油处理降低其表面能,使酸碱难以沾附在表面,延缓酸碱对面料的渗透及造成损伤。
同时,全氟化合物的化学惰性也不易为酸碱所破坏,因此有抗酸碱、油污的作用。
1.2 第二层阻隔作用在面料基布上涂覆耐酸碱的化学材料,例如丙烯酸酯、聚氨酯、橡胶类、四氟乙烯类等,形成耐酸碱腐蚀的保护膜,可减轻酸碱对纺织纤维的损伤。
2 实验部分2.1 防酸防碱涂层胶的制备经过筛选,选择出耐酸碱性能优良,成膜性能好,手感柔软的改性丙烯酸酯涂层胶C-103(国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丙烯酸酯胶膜的抗酸碱性,引入了具有C-C主链结构的抗酸碱材料胶乳CA;为了提高共混效果,可加入表面活性剂B;为提高强度和防止表面发粘,加入防粘剂Cs;交联剂sp的作用是提高粘结牢度。
配制过程:在丙烯酸酯涂层胶C-103中加入l份表面活性剂B,搅拌分散,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适量的抗酸碱材料CA,再分别加入2份交联剂sp和2份防粘剂Cs。
2.2 实验仪器及检测设备(1) 静水压ISO-811抗渗水性测试仪(2) 拒水性能IS0-4920防雨性能测试仪(3) 家庭洗衣机(测试耐洗性)(4) 取样器:标准圆盘取样器(5) 电子天平:精确到0.001g(6) 涂布架、刮刀(7) 小轧车2.3 涂层及整理工艺2.3.1 涂层工艺应尽可能使防酸防碱胶均匀地涂敷在织物的表面,成为连续的保护膜,同时要兼顾手感等服用性能要求。
织物不经防水预处理,涂层胶渗入到织物缝隙中,手感较硬。
经防水预处理后,涂层胶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手感较柔软。
但需控制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太好,则影响粘结牢度,导致耐洗性下降。
涂层工艺流程:预处理(防水剂1.5%,轧液率70%,一浸一轧)→烘干焙烘→直接涂层(浮刀式,1.0-2.5min)→烘干(120-160℃×1min)2.3.2 后整理工艺对涂层后的织物进行高级的防水防油处理,降低其表面能,达到拒酸拒碱效果。
AATCC127-2003抗水性:静水压法

AATCC 127-2003抗水性:静水压法1. 目的和范围1.1此测试方法用于测定织物在静水压下抗水渗透的性能,它适用于所以类型的织物,包括经防水整理和拒水整理的织物。
1.2抗水性取决于纤维和纱线对水的抵抗能力,以及织物结构。
1.3 用此方法测得的结果与AATCC 雨淋或水喷洒方法测得的结果不同。
2. 原理:在试样的一面施加以恒定的速率增加的水压,直到试样的另一面出现三处渗水为止,水压可以从试样的上面或下面施加3. 朮语:静水压:通过水将压力分布在某一外露的区域上。
抗水性:抗湿和抗水渗透的性能。
防水性:在纺织品中,指纤维、纱线或织物的抗湿性。
4. 仪器和材料4.1静水压测试仪:选项1 ,静水压测试仪;选项2 ,静水头测试仪。
4.2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 测试样品5.1 在织物上沿幅宽的对角线方向至少取3块有代表性的测试样品,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200x200mm。
5.2 尽可能少地触摸样品,避免折迭和污染被测试部份。
5.3测试前将试样放在21 ± 2C,相对湿度65± 2%勺环境中平放至少4个小时。
5.4 与水接触的织物现面必须指明,因为正面与反面接触的结果会不同。
在每块试样的角上标前正反面。
16. 测试程序: 6.1检测与测试样品接触的水温度是否为21 ± 2C以。
6.2 擦干夹具的表面。
6.3将试样需要测试的表面朝水,夹紧试样。
6.4 操作6.4.1选项1-静水压测试仪,启动发动机,按住控制杆升高溢出速率为10mm/s,当水流出时关闭通气孔。
6.4.2选项2-静水头测试仪,选择梯度60mbar/min,按下开始按钮。
6.5忽略邻近夹具边缘3mm以内的水珠,当水珠在三个不同位置渗出时,记录此时的静水压。
7. 计算:计算每块样品的平均静水压。
8. 报告:8.1 报告每块样品的平均水压和每块试样的单个值。
8.2 被测试的材料和被测试的面。
8.3 水的湿度和类型。
8.4 梯度(水压增加的速率)。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检测是典型的检验纺织品质量的方式,本文就纺织品的防水特性和拒水整理、测试方式以及测试结果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纺织品;耐水压;防水性;引言近些年,包括春亚纺、涤棉以及锦涤桃皮绒等高密度织物经过涂层、防水以及磨毛等特殊工艺处理后,被广泛的应用于滑雪设备、警用风雨衣以及箱包等方面,实际需求量较高。
该类产品当前依然属于非法律强制检验项目,但因为使用条件以及场合等的特殊性,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特别对其耐水压性能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故而,近些年我国出入境检疫中心开展纺织品耐水压测试工作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
耐水压性能测试是纺织品常规的测试项目之一,但随着防水性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以及外商对于相关产品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逐渐受到业内的关注。
1.防水、拒水分析通常包括棉、蚕丝以及麻、涤纶、丙纶等材料均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如若需要其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水效果,则势必需要各种防水用具,并经过特殊的拒水以及防水处理。
防水同时包含了拒水内涵,依据处理后织物表面性能等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不同的两类,第一为防水但不透气,通常是在相关织物的表层均匀的涂抹一层不透水且不溶于水的涂层,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孔隙度,有效阻隔水以及空气等穿过织物,该技术通常也被成为防水整理,以聚氨酯树脂、橡胶等最为常见。
由于处理后织物不透水以及不透气特性,因此较少用于衣物方面,更多的应用于工业以及户外用品中。
第二则为防水但透气的工艺,通常也称之为拒水处理。
该类织物在经过处理后可以大大改善纤维表层的性能,从而使得纤维表层的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使得织物难以被有效浸润,但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手感也比较柔软,通常被用于雨衣以及其它面料中。
2.拒水处理原理分析通常意义的防水透湿主要是指在使水在相对低水压的情况下不易浸润织物,但人体散发的汗液可以以水蒸气等方式穿过织物得到释放,水汽也不会在人体表面或者织物之间形成凝聚,人体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发闷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流程和实验报告模板:纺织品抗水性测试时诸多的检测指标中的一项,纺织品检测包含诸多的项目,而且对于每一项的测试都有着标准的要求和操作的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织物抗渗水性的静水压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苫布、帐篷布、防雨服装布等。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ISO 139:1987)
三、原理
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有三处渗水为止,并记录此时的压力,可以从试样的上面或下面施加水压。
选用哪种方式应在报告上注明。
试验结果与织物在短时间或稍长时间受水压后呈现的性能直接有关。
四、仪器
1、试验仪器应能以下述方式夹紧试样:
a)试样水平放置,且不鼓起,
b)织物上面或下面承受持续上升水压的面积为100cm2;
c)试验时,夹紧装置不应漏水(见附录A中A1);
d)试样在夹紧装置中不会滑移;
e)尽量减少试样在夹紧装置边缘处产生渗水的可能性(见附录A中A1)。
2、与试样接触的水必须是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温度保持在20℃±2℃或27℃±2℃,选用哪种度应在试验报告上注明(用较高温度的水,会得出较低的水压值,其影响的大小,因试样不同而异)。
3、水压上升的速率应为
1.00kPa/min±0.05kPa/min(10cmH2O/min±0.5cmH2O/min)或6.0kPa/min±0.3kPa/(60cmH2O/min±3cmH2O/min),由这两种不同速率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故选用哪种速率应在试报告上注明。
4、压力计与试验头相连接,压力读数应精确到0.05kPa(0.5cmH20)(见附录A中A2)。
5、调湿处理和试验温湿度
①、调湿和试验温湿度在内外贸易、商检、名牌产品评定仲裁和新产品考核中应按GB 6579规定进行。
②、常规检验或另有协议可在室温或实际条件下进行。
五、试样
取样后,尽量少用手触摸,避免用力折叠。
除了调湿外不作任何方式的处理(如熨烫)。
在织物的不同部位至少取五块试样,尽可能使试样具有代表性。
试验时也可不剪下试样,但不应在有很深折皱或折痕的部位进行试验。
六、试验步骤
每块试样均需用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见附录A中A3)。
擦净夹紧装置表面的水,把调湿过的试样夹紧在试验头中,使织物试验面与水接触。
夹紧时使水不会在试验开始前,因受压而透过试样。
然后立刻对试样施加递增的水压,并不断观察渗水的迹象。
记录试样上第三处水珠刚出现时的水压,以kPa(cm H2O)表示。
读取水压的精确度如下:--10kPa(1 m H2O)以下:0.05 kPa(0.5 cm H2O);
--10~20 kPa(1~2 m H2O):0.1 kPa(1 cm H2O);
--20kPa(2 m H2O)以上:0.2 kPa(2 cm H2O)。
不考虑那些形成以后不再增大的微细水珠,在织物同一处渗出的连续性水珠不作累计。
注意第三处渗水是否产生在夹紧装置的边缘处,若此时导致水压值低于同一样品的其他试样的最低值,则此数据应予剔除,需增补试样另行试验,直到获得正常结果所必需的次数为止。
七、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按照第7章所述方法得到的试验数据计算平均值,以kPa(cm H2O)来表示每次试验结果及其平均值。
八、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如有改变应说明细节;
b)所用大气条件(温带标准大气、或热带标准大气、或其他大气);
c)水温(20℃或27℃,或其他温度);
d)是从试样上面还是下面施加水压;
e)水压上升的速率1.0kPa/min(10cm H2O/min)或6kPa/min(60cm H2O/min);
f)试验织物的哪一面;
g)各个试验的结果及其平均值;
h)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