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m)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信号及通信设备;
机车整备、转向、给水设备;
存车线、调车线(运量大时)。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
一般采用横 列式布置图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
1.双线横列式中间站布置图
站同右 站同左
站对右
站对左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
2.中间站的货场布置 决定因素:
» » » » » » 货源货流方向; 车站未来发展; 便于车站管理; 便于摘挂列车调车作业:顺运转方向前端; 环境、城市规划、地形、地质条件; 工业企业线、支线接轨。
»尽头式(7%) »通过式(79%)取送车、调车方便,对列车摘挂作 业有利,一般应优先采用。 »混合式(14%)
第二节
客货运业务设备
1.客运业务设备 旅客站房 旅客站台:长度、宽度、高度 »基本站台:靠近站房一侧 »中间站台:设在线路中间 站台间的横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
2.货运业务设备
缺点:办理由陡长下坡方向开来的列车时,必须在确 认通往避难线的接车线路空闲的情况下,方可承认闭塞。 通往避难线的线路使用效率低,有时影响站内作业。站 内作业安全较差。 采用:在作业不繁忙的中间站
第三节 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
设在进站端:
优点:失去控制的列车不易闯进站内,不影响站内作 业,站内作业安全性好,车站到发线的使用比较灵活。 缺点:道岔的定位是向避难线开通的,当避难线未装 设列车自动测速装置时,必须在避难线道岔前一度停 车,待到发线开通后,方能启动进站。不仅影响区间 通过能力,增加列车制动停车再起动的运营支出,也 造成列车在下坡道上所积动能的损失,司机操作困难, 列车一旦溜入避难线后易堵塞区间。由于失去控制的 列车在进站端的速度较大,因而要求避难线较长,工 程费用较大。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二篇-重点知识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二篇-重点知识

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新建铁路和客运专线的站间距离•修建单双线的原则•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站型布置图、线路设计•中间站的改建一.车站分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

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国家要求的铁路在交付运营第二十年以后具有远景规模性质的年货运输送能力。

2 办理客货运业务的中间站应根据日均客货运量,结合该地区其他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并与城市或地区规划相协调合理分布。

有技术作业的中间站应满足技术作业要求。

会让站和越行站应按通过能力要求的货物列车走行时分标准分布。

3 应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和铁路运营条件。

4 应考虑区间通过能力的均衡性。

二.站间距离1.一般来讲,新建铁路的站间距离,单线不宜小于8km,双线不宜小于15km。

枢纽内站间距离不得小于5km。

2.客运专线站间距离不宜于小于30 km,大于60 km时,应预留或设置区间渡线。

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站间距离不宜小于15km,也不宜大于40km。

3.远期为双线、近期为单线的新建铁路宜按双线标准分布车站,当近期单线不能满足通过能力需要时,可采用增加会让站等措施过渡;如确有技术经济依据,也可按满足近期单线运量要求分布车站。

过渡工程设计应远近结合,尽量减少废弃工程。

三.修建单双线的原则1.新建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分别大于或等于35Mt的平原、丘陵地区和大于或等于30Mt的山区,宜一次修建双线。

2.远期年客货运量达到上述标准者,其正线数目宜按双线设计,分期实施。

3.远期年客货运量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按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折算的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30Mt时,宜预留双线。

四.会让站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可按下图布置。

五.越行站越行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可按下图(a)布置。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按下图(b)布置。

客运专线运输模式下的越行站是专为办理本线旅客列车越行跨线旅客列车而设的车站;由于只办理速度较快的列车越行速度较慢的列车,不办理旅客乘降作业,故只需设2条待避用的到发线,宜采用下图。

站场及枢纽之__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站场及枢纽之__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会让站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 车, 有的站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会让站布置图按其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横列式会让站、 纵列式会让站两类。 1. 横列式会让站 会让站横列式布置 具有站坪长度短, 工程 费小, 在紧迫导线地段 可缩短线路; 车站值班 员对两端咽喉有较好的瞭望条件, 便于管理; 无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咽喉, 可 减少扳道人员; 到发线使用灵活, 站场布置紧凑等优点。因此, 一般情况下, 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布置。
越行站
若采用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的图形图(b), 则 不需变更正线的间距 , 但存在着下行方向待避列车的到、发 , 必 然与上行方向列车的发、到在车站两端咽喉的正线上交叉 , 降低 区间通过能力, 危及行车安全。此种布置图缺点显著,一般不宜采 用。
横列式越行站设两条到发线时 , 两条到发线一般分设于正线 两侧图 (c)。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在我国铁路上,有数量不多的主要用来提高线路通过能力而 设置的车站,称为会让站和越行站。 先到的列车在本站停车,等待反方向的列车到达本站。两个 列车互相交会,叫做会车;先到的列车在本站停车,等待后一个 同方向的列车通过本站或到达本站停车后先开,叫做越行。 设置目的: 提高铁路区 段通过 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为沿线城乡及工农业生 产服务。 分布: 地形、地质 、水文 和铁路运营条件、区间 通过能力的均衡性,满 足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 力和客车对数。
第二章 中 间 站
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促进沿线城乡货 物运输服务而设的车站。 一般设在技术站之间区段内(或支线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 发、会让和越行,以及客货运业务;规模小、数量多。
第二章 中 间 站

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一、车站的作用与分类
1 车站
除正线以外,还配有 其它线路及客货运设施, 办理与列车运行相关工作 并面向社会服务的分界点, 我们称其为车站。
车站是分界点的一类, 分界点还包括线路所和通 过色灯信号机。
上海站
2 车站的作用
车站是办理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基地,旅客的上下车和货物装 卸车及其有关作业都是在车站上进行的。车站通过办理上述业务,使 铁路运输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也是铁路和 旅客、货主联系的纽带。
缺点:上行正线在站内需设反向曲线; 对称道岔施工与养护不便;
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优点:正线无反向曲线; 不使用对称道岔。
缺点:下行待避列车进入到发线,与正线行车干扰,降低区间通过能力, 危机行车安全。
2)设2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位于正线同侧
➢ 车站两端咽喉区的正线间应设置渡线。
➢ 每端各设一条渡线时,渡线应朝向站房。 ➢ 两端各设两条渡线时,应设“八”字形渡线而非交叉渡线
3)纵列式布置图:
占地长,设备分散,缺点突出,一般不用。
3 中间站
在我国铁路上,会让站和越行站数量不多,主要是用来提高线路 通过能力而设置的车站。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会让站和 越行站均包括在中间站之内。
中间站是为沿线城乡及工农业生产服务,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的车站。它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让和越行,以 及客货运业务。
1、会让站、越行站的设置目的是什么?其到发线数量一般设几条? 如何布置?
2、中间站的主要作业和设备有哪些?
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
优点
(3)a、会对让通站过布列置车图方便(助理值班员,
司机互相检查有无异常),而且通过 1)车横流列为式会会让让站站主(主要要车站流线;在两道岔区内)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第三章
中间站的设备 基本要求
1.了解中间站到发线、牵出线和货物线设置的 有关规定; 2.了解中间站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 车到发线的有关规定; 3.了解中间站客、货设备的合理布置; 4.了解安全线和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位置。
33
一、到发线 1.数量:
与列车对数 车站性质 车站线路 第一节 本站作业量有关
38
39
第二节
客货运业务设备
一、客运业务设备 1.旅客站房: 2.旅客站台:长度、宽度、高度 ⑴基本站台:靠近站房一侧 ⑵中间站台:设在线路中间 3.站台间的横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
40
1、旅客站房
(1)中间站候车作业特点; (2)站房布置形式,综合候车室,如图; (3)站房设置位置:一般城镇同侧 (4)站房规模:按最高聚集人数确定。
9
2.纵列式会让站
⑴特点: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 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⑵缺点:①站坪长,工程费用大; ②车长与值班员联系时,走行距离长; ③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 ④人工扳道非集中联锁情况下,运营管理不便。 ⑶优点:①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减少工程量 ②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交接行车凭证; ③适应重载列车会车的需要。
18
二、中间站的设备
1.列车到发线、货物装卸线、牵出线、安全
线
2.旅客站房、站台、站台间的跨越设备(天 桥、地道或平过道)和雨棚等 3.货物堆放场、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 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 4.信号及通信设备 5.机车整备、转向、给水设备 6.存车线、调车线(运量大)
19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
一般采用横 列式布置图
第二章
中间站
基本要求

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文档幻灯片

 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文档幻灯片
缺点:上行正线在站内需设反向曲线; 对称道岔施工与养护不便;
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优点:正线无反向曲线; 不使用对称道岔。
缺点:下行待避列车进入到发线,与正线行车干扰,降低区间通过能力, 危机行车安全。
2)设2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位于正线同侧
➢ 车站两端咽喉区的正线间应设置渡线。
➢ 每端各设一条渡线时,渡线应朝向站房。 ➢ 两端各设两条渡线时,应设“八”字形渡线而非交叉渡线
一、车站的作用与分类
1 车站
除正线以外,还配有 其它线路及客货运设施, 办理与列车运行相关工作 并面向社会服务的分界点, 我们称其为车站。
车站是分界点的一类, 分界点还包括线路所和通 过色灯信号机。
上海站
2 车站的作用
车站是办理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基地,旅客的上下车和货物装 卸车及其有关作业都是在车站上进行的。车站通过办理上述业务,使 铁路运输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也是铁路和 旅客、货主联系的纽带。
中间站设备规模虽然较小,但是数量很多,它遍布全国铁路沿线 中、小城镇和农村,在发展地方工农业生产,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中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中间站的设置位置,既要符合线路通过能力的要求, 又要适当满足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并应考虑地形、地质等自 然条件。
(1)中间站的作业
主要作业有: ➢列车的到发、通过、会让和越行; ➢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沿零摘挂列车的车辆摘挂和到货场 或专用线取送车辆的调车作业。
可以看到,货物的运送不仅是运载货物的 列车在途中运行,而且在起、终点它是货物在 整个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车站在铁路运输中有两大作用。
对外,它是铁路的大门,是铁路运输过程与产销过程或其他运输 过程的联系点。车站直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的交通旅行。

第八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第八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一、车站的作用与分类
列车运行相关工作 并面向社会服务的分界点, 我们称其为车站。
车站是分界点的一类, 分界点还包括线路所和通 过色灯信号机。
上海站
2 车站的作用
车站是办理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基地,旅客的上下车和货物装 卸车及其有关作业都是在车站上进行的。车站通过办理上述业务,使 铁路运输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也是铁路和 旅客、货主联系的纽带。
中间站设备规模虽然较小,但是数量很多,它遍布全国铁路沿线 中、小城镇和农村,在发展地方工农业生产,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中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中间站的设置位置,既要符合线路通过能力的要求, 又要适当满足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并应考虑地形、地质等自 然条件。
(1)中间站的作业
主要作业有: ➢列车的到发、通过、会让和越行; ➢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沿零摘挂列车的车辆摘挂和到货场 或专用线取送车辆的调车作业。
车站线路图(动画)
信号及通信设备。
出站信号机(带进路表示器)
调车信号机
(3)单线和复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
单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 复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
车站咽喉区是指车站两端道岔集中的地方。咽喉区的长度通常是指 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接缝(顺向道岔为警冲标)至最内方站机(或警 冲标)的距离。
上 海 站 西 咽 喉
可以看到,货物的运送不仅是运载货物的 列车在途中运行,而且在起、终点它是货物在 整个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车站在铁路运输中有两大作用。
对外,它是铁路的大门,是铁路运输过程与产销过程或其他运输 过程的联系点。车站直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的交通旅行。
对内,它是铁路运输的一个主要生产车间,进行运输过程中除列 车区间运行外的各项作业。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七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七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图8-1 只设一个到发线的横列式会让站布置图
横列式会让站设两条到发线时,一般有两种布置形式:一 种是两到发线设于正线一侧的布置,如图8-2(a)所示,其优 点是车站值班员接发正线通过列车无需跨线,但这种布置站坪 长,土石方工程量大,且单线发展成双线时,拆迁工程也较大; 另一种是两到发线分设于正线两侧的布置,如图8-2(b)所示, 其优点可以实现列车三交会,可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都能停 靠站台,且到发线有效长相差小,站坪长度短,但车站值班员 接发正线通过列车需跨线。一般多采用这种布置。
一、中间站的作业
在铁路区段内,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及满足客、货运业务 需要而设有配线的中间分界点称为中间站。其主要作业有:
1.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 整反向运行列车的转线作业。
2.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和保管。 3.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和交付。 4.摘挂列车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有的中间站如有工业企业线接轨或者是加力牵引起、终 点及机车折返站时,还需办理工业企业线的取送车,补机的 摘挂、待班和机车整备等作业。 另外,在客货运量较大的个别中间站,还有始发、终到 旅客列车及编组始发货物列车的作业。
及摘挂列车在站作业。中间站的到发线数量应根据运量和运输 性质确定。
单线铁路中间站应设两条到发线,主要是使车站具有三交 会的条件,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秩序,对提高车站作业效 率和加速车辆周转都是必要的,同时也能适应水槽车、机械化 养路的工程车和轨道车等
越行站的行车作业是按上、下行分开运行的,为保证上、 下行旅客列车分别停靠站台,一般应在站房对侧的正线和到发 线之间设中间站台。这种布置具有旅客在中间站台上候车较安 全,列车待避条件好,正线顺直以及中间站台加宽时改、扩建 工程量少等优点。只有在改建有困难时,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 个别车站亦可采用中间站台设在两正线间或到发线外侧的布置 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
一般采用横 列式布置图
21
22
一、不设牵出线 中间站一般都采用横列式布置。 当在山区修建单线铁路时,遇地形陡峻狭窄,
设置横列式中间站其站房或站台需设在桥上、隧道 内等困难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图型。
适用于正线平、纵断面条件适合于办理调车作 业,且零摘、摘挂列车在站的调车作业时间不长, 利用正线调车不致影响接发列车作业的中间站。采 用此种布置图时,应考虑预留铺设牵出线的条件。
业务 4.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5.其它
19
二、中间站的设备
1.列车到发线、货物装卸线、牵出线、安全 线
2.旅客站房、站台、站台间的跨越设备(天 桥、地道或平过道)和雨棚等
3.货物堆放场、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 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
4.信号及通信设备 5.机车整备、转向、给水设备 6.存车线、调车线(运量大)
二、设牵出线
到发线较多且设有牵出线,适用于地方作业量 较大且零摘、摘挂列车在站的调车作业时间长,咽喉区的正线间应各设两条渡线,如 设置“八字”形单渡线的车站,“八字”的方向:
1、在无货场的车站应朝向站房:调整列车运行方向, 增加了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停靠基本站台的机会。 (如开向站房对侧时,停靠中间站台的机会较多。)
两到发线在正线同侧 两到发线在正线对侧 两到发线分设正线两侧:既便于利用1线办理客货,又 便于II、3办理交会通过。
9
横列式会让站
⑵优点: 站坪长度短,工程费小,在紧迫导线地段可缩短线路; 车站值班员对两端咽喉有较好的了望条件,便于管理; 无中部咽喉,减少扳道人员; 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布置紧凑。 一般情况下,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布置。
三、纵列式布置图: 占地长,设备分散,缺点突出,一般不用。
第二章 中间站
基本要求
1.了解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 2.理解中间站的合理布置图形
18
第一节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
一、中间站的作业 1.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运行调整 2.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客运业务 3.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货运
⑶优点:①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减少工程量
②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交接行车凭证;
③适应重载列车会车的需要。
(4)结论:①路网功能薄弱,一般不用;
11
②采用:站坪地势狭长,需重载过渡,很快过渡为复线。
第二节 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
一、越行站的作业和设备 1.作业: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反方向列车的转线,
⑶到发线数量:一般应设2条,具有三交会的条件 ⑷中间站台:一般不设。如设位于正线与对侧到发线间。
10
2.纵列式会让站
⑴特点: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 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⑵缺点:①站坪长,工程费用大;
②车长与值班员联系时,走行距离长;
③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
④人工扳道非集中联锁情况下,运营管理不便。
少量客、货运业务 2.设备: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
公房屋 二、越行站布置图 一般应采用横列式布置 1.设一条到发线时 ⑴到发线设于两正线中间
⑵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12
⑴到发线设于两正线中间
优点:①客车进站停车,不需扳动道岔,运行安全; ②待避列车进入DF线,不干扰正线行车; ③进路灵活,3线均可使用。
3
我国现有铁路车站布局原则
➢ 保证必要的运输能力(含必要的储备能力)和运输 效率,以适应客货运量的要求 ➢ 密切结合城镇、企业分布,满足地方客货运输的需 要 ➢ 满足列车运行的技术作业要求 ➢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 与线路走向的选择相结合 ➢ 考虑相关的工程费用和运营费用
到2007年,铁路正式营业里程60032.5公里,车站总数5544个,其中办理客 运业务的车站有1805个,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有2955个。
铁路站场设计(A)
主讲教师:苗建瑞 夏胜利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 中间站 中间站的设备 中间站改建
2
问题
• 会让站和越行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中间站与会让站和越行站在作业内容上的
主要区别是什么? • 中间站与会让站和越行站在设备上有哪些
差异?
15
2.设2条到发线时
(1)到发线位于正线同侧:
运用特点: 优点:下行客车运行平顺; 缺点:a、下行待避列车,切割上行正线; b、降低了通过能力。
(2)到发线位于正线两侧:
运用特点: 优点:2方向待避列车不干扰正线行车; 缺点:客车运行不平顺。
结论:设2DF线时,通常取图2-1-3(c),如只设1条 DF线时,渡线“八”朝向基本站台。
4
第一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
基本要求 1.了解《站规》推荐的会让站和越行站图
形; 2.了解各种图形的优缺点。
5
第一节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一、作业和设备 1.作业: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 仅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设备: 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 降、办公房屋
6
• 成昆线上的关村 坝车站
2、有货场的车站 (1)如车站设计有双进路的到发线时,应朝向双进路
的到发线。 (2)如车站无双进路到发线时,应朝向货场,方便调
车作业。
四、中间站货场设置: 为便于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货场应尽量设在
到发线顺运行方向的前端.
中间站的货场位置一般有站同左、站同右、站 对左、站对右四个位置。
缺点:①正线不顺直; ②对称道岔施工与养护不便;
13
⑵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运用特点 优点:①正线无反向曲线; ②不使用对称道岔。 缺点:待避列车进入DF线,与正线行车干扰,安全 性差。
结论:只设1DF时,到发线设于两正线间; 受地形限制或行车量不大时,DF线可设行车量大
14
一侧。
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
7
a二、对、通会过列让优车站点方便布(助置理图值班员,
缺点
a、客车停靠较多,影响正线行车;
司机互相检查有无异常),而且通过
b、不利于改建
车流为会让站主要车流;
1.横列式会让站(主要站线在两道岔区内)
b、客车停靠正线平顺。
⑴站规推荐图形
①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一般应设在站房对侧。
8
②设两条到发线时,两条到发线分设正线两侧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