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总结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合集下载

幼儿园美术材料创意运用 幼儿园美术

幼儿园美术材料创意运用 幼儿园美术

材料创意运用在幼儿园阶段,美术教育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不仅能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而美术材料的运用则是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美术材料进行创意教学,让孩子们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美术材料的选择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

要考虑到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另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材料。

在进行色彩绘画教学时,可以选择颜料、水粉、彩泥等颜色丰富、易于携带和操作的材料;而在进行手工制作时,则可以选择纸张、剪刀、胶水、彩纸等材料。

美术教师要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美术材料,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材料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美术材料。

可以在同一种材料上进行多种表现形式的探索,比如利用纸张可以进行剪贴画、绘画、折纸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教学。

在进行春季主题的美术教学时,可以运用鲜艳的颜料、彩纸和纽扣等材料,进行多彩多样的春季创作。

3. 材料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在美术教学中,材料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进行教学。

在进行色彩教学时,可以利用颜料、水粉等材料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们亲自动手,感受色彩的魅力;在进行造型教学时,可以用彩泥、塑料ine等材料进行造型创作,让幼儿们通过手脑结合,感受造型的乐趣。

4. 材料与孩子们的兴趣结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美术材料。

有的孩子喜欢用颜料进行绘画,有的孩子喜欢用彩纸进行剪贴,有的孩子喜欢用彩泥进行造型。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美术材料,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美术材料的创意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关于材料的选择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关于材料的选择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关于材料的选择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影响着活动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发展。

1.注重材料的趣味性。

丰富多彩的材料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材料,让材料与主题内容相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认识事物。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尽管关注到了素材选取的趣味性,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素材的趣味性并没有得到体现或是诱饵,无法挖掘素材的趣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

2.注重材料的安全性。

幼儿园美术素材的安全性是实现美术课程顺利开展的,保证教师在选择丰富多样的素材时,首先就要确保素材和材料的安全性。

材料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纸类材料、塑料类材料、金属及玻璃等,在幼儿园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对不同材料的认识与了解。

如:用废旧报纸制作小汽车,让幼儿知道纸张可以折叠;用吸管吹泡泡;用橡皮泥制作动物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避免出现危险因素。

如,使用剪刀时要做好保护措施;使用胶水等化学物品时,要注意通风,以免造成中毒;使用颜料时,注意用量,不要过量;在使用蜡笔或油画棒等色彩鲜艳,易脱落的材料时,应尽量减少孩子与这些材料的接触。

3.注重素材的可应用性。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美术素材选取时,关注到了素材的可应用性特点,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便于孩子们操作,并且能够激发其想象力的材料和工具,以利于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的选择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绘画兴趣、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教学。

最新总结: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最新总结: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总结: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

为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及材料,让孩子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探索、收获。

幼儿的美术活动也是如此,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迸发思维、体验成功。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提供单一的材料种类,这自然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提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一目标的要求,许多老师开始在教学中尝试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艺术效果和快乐体验。

但是在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美术活动的尝试后发现并不是材料的种类越多、材料越新颖,幼儿对美术操作的兴趣就越浓,作品的效果就越好。

于是,我们便又有了新的疑问:怎样运用和选择这些材料呢?一、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提供美术材料美术活动中提供材料时,要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倾向。

紧扣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来提供材料,这样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

在一次故事游戏《蜗牛搬家》活动中,幼儿对小蜗牛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

经常和小伙伴讨论蜗牛。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一个内容:制作蜗牛。

《蜗牛》的活动中,我提供了蛋糕盘、卡纸和水彩笔。

孩子们刚坐下来就对蛋糕盘产生了兴趣,他们拿起蛋糕盘把玩着。

过了一会,喜爱画画的雨欣注意到了桌上的水彩笔,于是,她用水彩笔在蛋糕盘上开始画了起来,旁边的幼儿看到她认真地画画,也陆续开始拿起蛋糕盘画画。

这时,灏鑫走来对佳维说:“雨欣,你看我这个盘子好看吗?”雨欣点点头:“我的也很好看的,像个五颜六色的棒棒糖,那我们把它做成小蜗牛的房子吧。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了一只可爱的蜗牛。

钟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把卡纸剪成了碎片贴在了蛋糕盘上,并且用一半的蛋糕盘做了蜗牛的身体,还给蜗牛装上了两只可爱的触角。

活动结束后,摆放着一只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蜗牛的美工区成了小朋友们最爱去的地方。

幼儿美术材料

幼儿美术材料

幼儿美术材料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情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美术材料的选择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美术材料。

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因此在选择美术材料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材料。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易于涂抹的蜡笔、水彩笔等,以及易于塑形的橡皮泥、彩泥等。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其次,我们要注重美术材料的安全性。

幼儿的皮肤娇嫩,对于一些化学成分较多的美术材料要格外小心。

在选择颜料、胶水等材料时,要确保其通过了相关的安全检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避免幼儿误食或误触。

另外,一些易碎、尖锐的美术工具也要妥善保管,以免伤害到幼儿。

除了以上提到的材料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易于获取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例如树叶、小石子、树枝等。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接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我们要注重美术材料的使用方法。

在引导幼儿使用美术材料时,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使用一些特殊材料时,也要向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总之,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安全性和创造力激发等因素。

只有在选择了适合的材料,并且正确地引导幼儿使用这些材料,才能够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对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品德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美术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关键。

自然材料是孩子们喜欢的,这也给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下面详细介绍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一、自然材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自然材料有丰富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通过让孩子观察、摸索、探究,可以让孩子发现它们的美妙之处,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在美术活动中,如树叶、花瓣、树枝等自然材料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画布,孩子们可以利用它们创作出自然的美术作品。

这样的操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然材料的变化和奇妙,同时在装置、制作中也可以发挥出想象力和独创性。

二、自然材料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自然材料产生了很多的情感,喜欢自然、热爱自然,会从自然中找寻灵感。

幼儿园教师可以把自然材料融入美术活动中,引导孩子观察、认识、感受、挖掘材料的美感,从而提高孩子的美学修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意识。

三、自然材料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在美术活动中使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灵动的线条构成和自然的素材中体验宁静和和谐的气息,更可以从操作过程中增强孩子的协调性、敏捷性、细心性等身体素质以及意志、耐心、毅力、自信等心理素质。

在使用自然材料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和皮肤感觉的发展。

四、孩子们可以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得到思想和情感的启发在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可以与孩子们的想象、感情相结合,激发出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想法。

例如,孩子们可以运用树叶等材料表现秋天的美,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体现季节的不同。

孩子们通过自然材料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关联、亲近大自然的感觉,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五、自然材料可以让孩子们领略美的本质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感和感动,而自然材料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美的源泉。

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可以表现、感受自然材料所具有的美感,从而体验到美的本质,领悟到美的意义。

多种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多种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多种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多种材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并探讨它们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画笔和颜料是最常见的美术材料之一。

幼儿园的老师可以教导幼儿们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绘画。

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用颜料绘制出来。

这样的绘画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们的手部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除了画笔和颜料,彩纸和剪刀也是非常常见的美术材料。

利用彩纸和剪刀,幼儿们可以剪下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拼贴在一个画面上。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老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除了彩纸和剪刀,粘土也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通过捏塑粘土,孩子们可以自己制作各种形状的物品。

他们可以捏塑成动物、植物,也可以捏塑成他们自己的小玩偶。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比如,小树枝可以用来制作树木、花朵等,小石头可以用来制作小动物,干叶子可以用来制作花朵、蝴蝶等。

通过使用自然材料,幼儿们可以学会珍惜大自然资源,并将其与艺术相结合。

综上所述,多种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幼儿们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的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样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们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文章标题: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引言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和尊重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本文将从自然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环保教育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入手,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

一、自然材料的选择和运用1. 木材的运用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木材是常见的自然材料之一。

通过用木片拼图、搭积木等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木材的质感和温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石头的运用同样,石头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材料。

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利用石头进行绘画、雕刻等创作,让孩子们感受自然材料的特殊质感和形态。

3. 植物的运用另外,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可以运用植物类材料,如叶子、树枝等,让孩子们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二、环保教育的方法和效果1. 自然材料的教育意义通过使用自然材料,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感知和思考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垃圾利用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废旧纸张、瓶盖等废弃物品进行创作,培养他们对垃圾的再利用意识,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3. 家庭环保意识的延伸通过美术活动中的环保教育,可以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在家庭中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等,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非常重要。

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和热爱自然,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将来成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自然材料运用与环保教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和价值。

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多地注重环保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探讨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探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探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探讨摘要:幼儿园是儿童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美术区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环境。

本文通过探讨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与运用方式,旨在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效果。

一、引言美术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美术区域作为培养儿童艺术素养的主要场所之一,其活动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创造潜能和艺术能力的培养效果。

因此,如何有效地投放和运用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二、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

在选择材料上,要注重形式丰富、质地优良的材料,如彩纸、颜料、色彩笔等。

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操作的材料,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方式1.合理布局:美术区域应该与其他学习区域有明显的区别,设置在教室中显眼的位置,方便幼儿自主选择和参与美术活动。

同时,应根据儿童的身高特点,设置不同高度的桌椅,保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分类放置: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将美术区域活动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如颜料和画笔放在一起,彩纸放在一起等。

这样有利于幼儿在选择材料时更加方便和快捷。

3.定期更换:定期更换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新鲜感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更换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与季节和主题相关的材料,如春天可以放置花朵和昆虫的剪纸,冬天可以放置雪花和圣诞树的贴纸等。

四、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运用方式1.自由创作:美术区域应该是幼儿自由创作的场所,教师或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主题和启发,但不应过多地干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结果。

只有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才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2.合作创作:幼儿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在集体中交流和合作,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总结幼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为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
环境以及材料,让孩子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探索、收获.幼儿的美术活动也是如此,孩子们在与材料
的互动中,迸发思维、体验成功.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提供单
一的材料种类,这自然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新《纲要》提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
术表现活动”这一目标的要求,许多老师开始在教学中尝试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选
择,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艺术效果和快乐体验.但是在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美术活动的尝试后发现并不是
材料的种类越多、材料越新颖,幼儿对美术操作的兴趣就越浓,作品的效果就越好.于是,我们便又有
了新的疑问:怎样运用和选择这些材料呢?
一、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提供美术材料
美术活动中提供材料时,要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倾向.紧扣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来提供材料,这样更
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
在一次故事游戏《蜗牛搬家》活动中,幼儿对小蜗牛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经常和小伙伴讨论蜗牛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一个内容:制作蜗牛.《蜗牛》的活动中,我提供了蛋糕盘
、卡纸和水彩笔.
孩子们刚坐下来就对蛋糕盘产生了兴趣,他们拿起蛋糕盘把玩着.过了一会,喜爱画画的雨欣注意到了
桌上的水彩笔,于是,她用水彩笔在蛋糕盘上开始画了起来,旁边的幼儿看到她认真地画画,也陆续开
始拿起蛋糕盘画画.这时,灏鑫走来对佳维说:“雨欣,你看我这个盘子好看吗?” 雨欣点点头:“
我的也很好看的,像个五颜六色的棒棒糖,那我们把它做成小蜗牛的房子吧.”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共
同合作完成了一只可爱的蜗牛.
钟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把卡纸剪成了碎片贴在了蛋糕盘上,并且用一半的蛋糕盘做了蜗牛的
身体,还给蜗牛装上了两只可爱的触角.
活动结束后,摆放着一只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蜗牛的美工区成了小朋友们最爱去的地方.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在美术活动中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提供相应的美术材料让
幼儿会主动地去学习.幼儿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但是这
种兴趣的契机是很难把握的,不能长期的使用,在幼儿出现厌倦感之前,在下一个兴趣点萌芽时,就应
该及时的更换材料,不断创新,以满足幼儿不断的兴趣需要.
二、适时介入提供美术材料
学前年龄的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弱,因此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好孩子探索材料
的过程,既要给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也要把孩子引导到活动的目标中去.
我在教室的美工区角投放了丰富的材料:一次性杯子、盘子、瓶子、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如小钮扣、
闪光片、彩色绒球).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这些丰富的材料的时候,他们对这些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材料
充满了兴趣.诗怡拿起一些闪光片问我:“老师,这是什么?好漂亮!”虽然他们对各种好看的装饰材
料发生了兴趣,但是没有人开始用这些材料制作东西.
看到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打断他们探索这些材料的兴趣,我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探索这些在他们眼里是
那么鲜艳漂亮的小东西.当我发现有些孩子试图往自己身上贴这些漂亮的东西时,我问他们:“贴上去
掉下来了,谁想想好办法?”于是有些孩子想到了用双面胶,他们找来了双面胶开始装扮起自己来了.
他们有的往自己的衣服上贴,有的往自己的手上贴,玩得非常开心.
第一次接触这些材料孩子的行为我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些东西的美丽,也知道了这些东西没有
粘性的,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他们也开始尝试着用它们进行装扮.但是,第一次的活动我也发现了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