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 第五单元《杵歌》【课件】
七年级上册《杵歌》

(学生回答)高兴舒畅了。
老师现在的心情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什么意思呢---师带领生领会意思此时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就唱歌,无法用唱歌表达我就跳舞
2欣赏歌曲做舂米动作
3欣赏歌曲随歌曲读歌词
4随琴演唱歌曲
师:刚才在熟悉歌词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能随着歌曲唱出来了,我们一起随着钢琴唱一唱。
(学生随琴试唱歌曲)
师:旋律基本能掌握,为了唱得更准确,给大家做点修复
A第五小节中“弯”老师加入了一个什么音师范唱
学生听辨并回答:“an”音生唱两遍
B师:11小结中低音6音延长了几拍?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杵歌》课时备课
检查时间:
本学期第14课时
本单元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四周
课题
《杵歌》
课型
唱歌课
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了解台湾高山族的劳动歌舞音乐特点,喜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欣赏歌曲留有初步印象,通过学唱歌曲唱会唱熟歌曲,通过编创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表现音乐情境。通过探索学习了解中国五声调式。
学生观察并回答:6拍师:你能唱够6拍吗?学生唱两遍
C师:14小结中老师在唱的时候加入了一个什么动作
学生观察并回答:快速吸气-----弱起小结学生唱两遍
D完整演唱第一段
E师生接唱
F热烈的劳动场景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声音演唱歌曲?师范唱两种一种情绪低落一种情绪高涨弹跳声音演唱
学生选择第二种师:你能用第二种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吗?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5.2演唱 杵歌 (共16张PPT)

>
>
>
2. X X X X X X X XX X XX X
>
3. X X X
找找歌词,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嗨央 第二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嗨央,哎 第三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 第四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嗨央 第 第五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嗨央,哎 第六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台湾高山族的人民勤劳勇敢、能 歌善舞,本节课我们学唱了我国台湾高山族的 劳动歌舞民歌《杵歌》,也欣赏了高山族的舞 蹈《杵舞》,跳了简单动作的杵舞,了解了我国 的民族五声调式,认识了五种五声调式音阶的 名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观察, 将平时所看到劳动场景编入到乐曲中,做一个 有心人。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杵歌》,在欢 快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一堂音乐课吧!
没关系,老师呀,带来了一些 法宝:
第一件:就是老师给你们布置 的小任务(观察并模仿身边劳 动的动作)
第二件:就是舞蹈视频(同学 们只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如 舂米动作.拉手踢腿等)
小组竞赛
全班分组二组: 第一组: 1 .2小组 第二组: 3 .4小组 两组各给3分钟讨论,分 别展示演唱<<杵歌>>
中国民族音乐常用的五声调 式,由do re mi sol la 五个音组成,这五个音又依 次称为:宫(1)商(2)角 (3)徵(5)羽(6).以五个 音中任何一个音作为主音,都 能构成一种民族调式音阶.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杵歌>>是一首高 山族民歌,高山族的<<杵歌>>极富特色,在 丰收季节,青年男女在傍晚时分轮流到各 家帮助舂米磨谷,姑娘们边劳作边唱歌,于 手上优美的舂米动作相映成趣.现在让我 们一起加入到他们中去吧!但是高山族人 民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就是不但会唱,还会 跳.那怎么办呢?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杵歌 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杵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杵歌”。
杵歌,又称打歌,是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歌形式。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杵歌《阿细跳月》,让学生了解杵歌的特点和演唱形式,感受彝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杵歌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杵歌的特点和演唱形式。
2. 学会演唱杵歌《阿细跳月》,体验彝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3. 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杵歌的特点和演唱形式,学会演唱《阿细跳月》。
2. 教学难点:掌握杵歌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时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彝族的风俗图片和视频,引出杵歌《阿细跳月》,激发学生对杵歌的兴趣。
2. 学习杵歌的特点和演唱形式(15分钟)1. 讲解杵歌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杵歌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杵歌的特点,如节奏、旋律、演唱技巧等。
3. 示范演唱《阿细跳月》,讲解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演唱《阿细跳月》(15分钟)1. 分组练习,让学生跟随伴奏演唱。
2. 指导学生掌握杵歌的节奏和音准,纠正发音和唱腔。
3. 邀请学生上台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欣赏其他杵歌曲目(10分钟)1. 播放其他彝族杵歌曲目,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杵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杵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布置作业:练习演唱《阿细跳月》,下节课进行汇报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杵歌的特点和演唱形式,演唱《阿细跳月》时音准和节奏准确。
2.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少数民族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 学生能欣赏和分析不同杵歌曲目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对杵歌等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杵歌》课件ppt课件

想一想:
1、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欢快、活泼、热烈
2、歌曲唱出了高山族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们边劳动、边唱歌,体现了高山族同胞勤奋、乐观、豪
放的性格以及热爱劳动的情感,并生动地展现了高山族同胞的 生活风俗习惯。
衬 词:
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 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 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 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 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 机组成部分。
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杵歌》
学习目标:
1.在聆听、学唱与欣赏中,能够对我国台湾高山族 劳动歌舞民歌感兴趣,喜欢并愿意对台湾民歌进行探 究。
2.了解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认识五种五声调式音 阶的名称。
想一2.这首歌是哪个地方、唱的是哪个民族?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 五音名称:宫 商 角 徵 羽 简谱标记: 1 2 3 5 6 唱 名:do re mi sol la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台湾高山族的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这节课 我们学唱了我国台湾高山族的劳动歌舞民歌《杵歌》,也欣赏 了高山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了解了我国的民族五声调 式,认识了五种五声调式音阶的名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中去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让我们国家的艺术瑰 宝流传下去。
台湾
高山族
高山族:
现有人口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 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高山族族群为13 个: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邹族、鲁凯人、 排湾人、卑南人、雅美人、阿美人、噶玛兰人、 太鲁阁人、撒奇莱雅人和赛德克人。高山族以稻 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 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精编1-2)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演唱《杵歌》教案2 人音版

《杵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高山族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歌曲。
2、演唱《杵歌》这首民歌。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杵歌》,体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歌曲的音乐特点,积极参与劳动歌曲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杵歌》,初步感受歌曲演唱风格。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二听歌曲,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劳动场面中。
3、再听歌曲,师生合作跟着节奏朗读歌曲歌词。
4、听录音,学习歌谱。
6、轻声跟录音唱词。
7、听着录音自学歌曲。
8、完整演唱歌曲。
9、分形式演唱歌曲。
(1)师领、生齐。
(2)生领、生齐。
三、实践创新,拓展新知
1、创编节奏。
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杵歌》,感受到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体验了高山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热爱劳动。
第五单元劳动的歌—杵歌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杵歌的实践应用:杵歌演唱、创作等。
杵歌的团队合作:杵歌的演奏和表演。
杵歌的自主学习:杵歌的研究和探索。
杵歌的传承与保护:杵歌的传承方式、保护措施等。
杵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杵歌在生活中的应用、杵歌对社会的影响等。
杵歌的未来发展:杵歌的发展趋势、杵歌的创新等。
核心素养目标
1.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杵歌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2.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杵歌的由来和民间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实践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杵歌的演唱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4.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杵歌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例如,准备杵歌的音频、视频资料,展示杵歌的演唱和演奏过程;准备杵歌的图片和图表,展示杵歌的节奏、旋律、音色等音乐特点;准备杵歌的背景资料,介绍杵歌的由来和民间音乐文化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木鱼、鼓等,供学生进行杵歌的演奏实践;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如鼓、锣等,供学生进行杵歌的节奏练习。
20.杵歌的教学评价:杵歌的教学评价,包括杵歌的教学效果、杵歌的教学反馈等。
重点题型整理
1.杵歌的由来是什么?
答案:杵歌起源于我国云南少数民族,是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所创作的一种歌曲。
2.杵歌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答案:杵歌的音乐特点包括节奏、旋律、音色等。
3.杵歌的演唱技巧有哪些?
答案:杵歌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音色、情感表达等。
南音风情——闽台民歌《杵歌》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南音风情——闽台民歌《杵歌》陈 秀(温州永强中学,浙江 温州 325000)【摘要】民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民歌传承下去,本文以闽台民歌为例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模块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南音;《杵歌》;民歌【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3-0061-02【本文著录格式】陈秀.南音风情——闽台民歌《杵歌》[J].北方音乐,2020,07(13):61-62.【创新出处】本课根据音乐选修《歌唱》模块的特点,围绕知识主线“民歌与方言、民歌与旋律、民歌与合唱编创”灵活展开,增强学生的多维实践体验,鉴赏、律动、演唱、表演环环相扣,用闽南方言学唱《天黑黑》及《杵歌》二声部表演律动,使学生了解并乐于演唱闽台民歌。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闽台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歌唱中获得充分的愉悦。
【单元浏览】这是音乐选修模块《歌唱》民歌板块的第二单元“南音风情”的第一节——闽台民歌,进一步延伸和巩固民歌的方言性、旋律性,体会闽台民歌独特的色彩性。
【教材分析】中国汉族民歌可分为八个色彩区,本课重点了解闽台民歌。
《天黑黑》是闽南和台湾北部民谣,内容诙谐有趣,闽南方言演唱韵味十足。
《杵歌》是高山族民歌,属歌舞类的农事劳动号子,D羽调式,单乐段结构,情绪欢快、活泼,带舞蹈性,曲调结构短小,节奏规整,音域不宽。
高亢热烈的歌声在热情奔放的各色鼓点里风情十足,笔者特地重新编了适合学生演唱的二声部版本,让他们体会美妙的和声。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及歌唱能力,歌唱是他们的选修模块课程。
民歌对他们来说,兴趣点不是特别高,因此,需要用生动的课堂互动及更好的演唱体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其中并享受民歌的美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这节课中学生们能用闽南方言演唱《天黑黑》,并对《杵歌》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构唱及律动。
人音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四课《杵歌》(优课)课件

节拍: 节奏: 情感:
2/4拍 小快板 热烈的
学生用啦模唱,仔细观察歌词
• 第一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嗨央 • 第二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嗨央,哎 • 第三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 • 第四句:那路弯那依那那呀奧嗨央 • 第五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嗨央,哎 • 第六句:那路弯喏依那那呀奧
教师弹琴教唱
杵歌
初听歌曲,思考歌曲描写一幅什么样画面
关于杵歌:
杵歌是民间劳动歌的一种,也 称舂米歌,流行于黎族、高山 族、景颇族等地区。在丰收季 节,青少年在傍晚时分轮流到 各家帮助舂米磨谷,姑娘们边 劳作边歌唱,与手上优美的舂 米动作相映成趣。
• 可分为:搬运号子 农事号子
工程号子 船渔号子
教师范唱,思考歌曲是拍子 速度 情绪,
演唱歌曲,观察歌曲里面出现哪些音?
Hale Waihona Puke 随 伴 奏 演 唱 歌 曲
今天我们学唱了《杵歌》欣赏了玖月奇迹《阿里山 的姑娘》,我们一起感受了台湾高山族民歌的艺术 魅力,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 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祝愿海峡两岸同胞
早日团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一品
舞一舞
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节 考考你 奏、调节情绪而发出的呼喊。主要有:
★工程号子:在打夯、伐木等劳动 中使用,重音突出、高亢有力。
哈腰挂
★搬运号子:在劳动运输中使用, 统一步伐、振奋情绪。
嗺咚嗺
★农事号子:在打麦、舂米等劳动 中使用,强度不大,节奏舒展。
船工号子
★船渔号子:在水运、打渔等劳动 中使用,节奏紧张、情绪激昂, 结束处音乐平稳。
打夯歌
七年级音乐上册人音版
谢谢!
音乐七年级上册人音版
杵歌
听一听
欣赏《杵歌》,请思考 ★歌曲的情绪: 热烈地、欢快地 ★歌曲的速度: 小快板 ★歌曲的风格特点: 带有舞蹈性
杵 (chu)歌:最初产生于劳 动,是高山族妇女手持木杵, 围绕着石臼(jiu),在舂(chong) 米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由 于歌曲律动感很强,之后逐渐 发展为边歌边舞的劳动歌舞。 中国民歌的体裁分为: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让我们感受一下欢快的劳 动号子
唱一唱
1
V
3
V5
(音区、节奏)
V4
V2 V6
V
找一找
1
5 V
V
3
V
4
V
V
2
V6
议一议
★曲式结构:单二段体
A
A1 (乐段)
a +b+c 436
d + b1 + c1 (乐句) 4 3 5 (小节)
★调式:羽调式。中国民族音乐常用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