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谈谈水利工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

谈谈水利工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摘要:我国的劳动人民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卓越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技术经济工作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35-11 技术经济1.1 讲求经济效果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由于生产的目的不同,经济效果的概念也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效果的概念就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资源耗用量(包括资源占用量)与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比例关系。
生产同样多的产品,资源消耗量(占用量)小,经济效果就大;反之,经济效果就小。
经济效果的表述,采用技术经济评价。
资源耗用量是生产实际支付的人工、材料和台班等用量,溶化于产品中,它与生产的时间因素无关。
资源占用是指生产时占用的资源量(如机具设备等),它与时间因素有直接关系。
1.2 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是对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和评价,为选优提供依据。
社会主义所讲经济效果的实质,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使用价值,以便更好的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原则是: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一定的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任何技术革新、技术措施的实施,离不开经济条件,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不仅要计算直接的经济效果,还要考虑相关投资的经济效果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果;既要计算目前的经济效果,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果。
1.3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对工程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如果只用个别指标或仅几个指标衡量,往往达不到全面、准确评价的目的。
需要一套通过科学的分类,又是相互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指标体系,既包括技术指标,又包括经济指标,才能全面衡量工程合理性和科学性。
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固定资产的涵义、识别、分类及计价: •(1)固定资产的涵义:
l 是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是指在生产过程 中,企业拥有的能够多次使用而仍保持其原 来的实物形态,仅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所生 产的产品中去的各种劳动手段。
•(2)固定资产的识别:
构成固定资产的劳动手段必须同时具备以 下两个条件:
①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②单位价值在规定在价值标准以上
l 固定资产投资: 是指一般建设项目按拟定建设规模、
产品方案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要的费 用,它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l 建设项目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分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
流动资产。
PPT文档演模板
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涵义及构成: •(1) 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涵义:
l 是指水利工程达到设计效益时所需的全 部建设费用(包括规划、设计、科研等必 要的前期费用),既包括直接投入的资金, 也包括集体和群众的间接投入(劳务、物 料及未能赔偿的淹没、挖压占地、拆迁 投资等),是反映工程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它包括永久性工程投资、临时性工程投 资和其他投资三大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l 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
l
建筑工程费
l
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
l
安装工程费
l 建 固定资产投资 其他费用
l设
基本预备费
l项
预备费
l目
价差预备费
l 总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l 投 建设期借款利息
l 资 流动资金
PPT文档演模板
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②固定资产投资及建设项目投资资产:
水利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含义及其构成
3. 固定资产投资及建设项目投资资产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术、商誉等。 商誉等。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一般有三种途径,即从外部购入、接受联营单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一般有三种途径,即从外部购入、 位投资转入和企业内部自创(或自行开发) 位投资转入和企业内部自创(或自行开发)。 无形资产入账后,一般采用直线法,在规定期限内平均摊销。当 无形资产入账后,一般采用直线法,在规定期限内平均摊销。 没有规定期限时,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没有规定期限时,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一、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含义及其构成
3. 固定资产投资及建设项目投资资产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 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 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 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 形态, 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 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 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 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 器具和工具等。 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 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生产用固定资产、 器具和工具等。 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 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水利工程概算编制方案

水利工程概算编制方案一、概述水利工程概算编制是在水利工程初步设计之初,为了确定工程建设总投资和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经济技术依据而进行的工作。
它是拟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申报项目前的一项工作,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经济评价和招投标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概算编制除要求具有合理、准确、靠谱的特点外,还应遵守政策、法规,符合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要求。
二、编制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水利工程设计规范》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4.《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造价控制规范》5.相关国家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政策三、编制程序1. 项目立项2. 初步设计3. 概算编制4. 概算审核5. 概算编制完善四、编制范围水利工程概算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地质地貌状况、水文气象条件、设计任务及规模、方案分析及论证、工程测量、施工工序及总工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五、编制主要内容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地理位置、项目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2. 地质地貌状况包括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及地貌特征、地形起伏、地基地层、地下水位情况、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及影响、地下水、冻土或泥石流等。
3. 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特征、降水量、气温、径流、蒸发、地下水位等。
4. 设计任务及规模包括项目设计任务、规模、总量、水源情况、用水人口等。
5. 方案分析及论证包括项目设计方案化工程需求及合理性、工程性能、设计科学合理性和经济性论证。
6. 工程测量包括项目工程测量、勘察、设计等相关参数和数据。
7. 施工工序及总工期包括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工期计划及细化。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造价总概、项目建设总投资预测、项目建设实施有利可图性及经济效益分析。
六、编制方法1. 概算编制采用模块化方法,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和业主需求,分类编制各种模块。
2.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工程概算数据库,以方便快捷的提取、更新、利用各类概算数据。
工程技术指标

工程技术指标工程技术指标是工程项目中用于衡量和评估工程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定量指标。
它们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技术指标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一、定义工程技术指标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定量描述和衡量的指标,它们是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可以反映出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情况。
工程技术指标通常包括基本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
1. 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工程项目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用于描述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例如,对于建造工程项目,基本指标可以包括建造面积、结构形式、功能布局等;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基本指标可以包括装机容量、供电范围、电压等。
2.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工程项目中用于衡量和评估技术性能的指标,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对于交通工程项目,技术指标可以包括道路平整度、桥梁承载力、信号灯控制等;对于环境工程项目,技术指标可以包括废水处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排放等。
3.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工程项目中用于衡量和评估经济效益的指标,它们主要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和经济可行性。
例如,对于能源工程项目,经济指标可以包括建设投资、运营成本、能源利用效率等;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指标可以包括灌溉效益、防洪效果等。
二、分类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工程技术指标可以分为质量指标、安全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指标等多个分类。
1.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衡量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例如,对于建造工程项目,质量指标可以包括结构强度、建造材料的质量等;对于创造业工程项目,质量指标可以包括产品的准确性、可靠性等。
2. 安全指标:安全指标是衡量工程项目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它们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
水利工程经济学1绪论(农水)_30097

水利工程经济2017.9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学时第三章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基本计算公式6学时第四章工程经济分析方法8学时第五章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2学时第六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2学时第七—十一章防洪、治涝、灌溉、水利发电、城镇供水工程经济分析2学时理论方法应用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课时安排–总学时:32学时(3-10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20%)缺课次数超三次,以零分计–期末开卷考试(60%)•参考资料1.《水利工程经济学(第4版)》施熙灿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2.《工程经济学》黄渝祥邢爱芳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国内外水利工程经济发展概况第三节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研究任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国内外水利工程经济发展概况第三节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研究任务1.工程经济学:介于工程学与经济学间的交叉学科,它通过一系列定量的经济分析、计算有关评价指标,进行项目评价或方案比较。
2.水利工程经济: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水利工程实际,对水利工程进行经济评价、方案比较及其他技术经济分析计算,以达到水资源、资金和劳动的合理利用。
3.目的:(1)生活:(2)工程:◆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工程?◆为什么要现在建设?◆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建设?替代方案寻优(3)水利工程:(4)个人:4.对象:(1)经济效果理论:水利工程经济问题就是在满足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或发电等要求的条件下,如何用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要获得一定的产出,使所用的投入最少。
(1)经济效果理论:投入(input):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包括一次性投资和各年所需的年运行管理费用,称为费用,即在建设生产期内所需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
水利工程经济学

水利工程经济学经济效益的静态评价指标一.效率型1.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工程评价:政治、军事、社会、技术、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评价。
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四大步骤—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验收。
八大内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施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试运行、项目后评价。
水利工程经济的特点:投资额大、建设期长、间接效益、淹没大、设计部门多、复杂。
(工程技术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目的: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即如何以较省的投资、较快的时间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
(简写:科学决策、提高投资效益、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多目标协调与主目标优化相结合、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多维经济评价、逆向反证法。
经济评价的五大要素:投资、费用与成本、税金、利润、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西方经济学的三个基础: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竞价、风险管理。
基准年:开工年、收益年。
(以年初未基准点)名义利率都是年利率。
三大政策银行:国家农业发展、国家开发、国家进出口银行。
方案决策类型:独立、互斥、相关、混合方案。
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1、有资金限制的互斥方案2、无资金限制的互斥方案3、增量效果分析-增量效益费用比△R、增量内部收益率△IRR。
资产:指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
投资:货币形式的资产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活动,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的目的,获得资产增值与积累。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是对项目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项目总投资、建设
投资、运营投资等。
投资决策时,需要对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进行评估和
分析,确保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可行。
成本指标中,还包括工程造价指标、
人工费用指标、设备费用指标等。
可以通过成本指标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
益和可行性。
2.收益指标:
收益指标是对项目的回报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财务效益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
报能力,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收益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
更好地决策和管理项目,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3.效益指标:
效益指标是对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收益进行评估,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资源节约指标等。
这些指标考虑了项目对社会
和环境的影响,评估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
在项目决策和管理过
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效益指标,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风险指标:
风险指标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技
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风险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项目方制定相
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项目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项目的稳定实施
和顺利运营。
在实际的项目决策和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及时监测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效益,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劳动密集 • 资本密集 • 分析时期
长短
1供给弹性
2供给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例 如技术进步使供给曲线右移;生产要素价 格水平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左移或右移。
自然资源的影子价格,反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资 源越是稀缺,其影子价格越高;可以充分满足需要的资源, 其影子价格为零。
影子价格被广泛地用于投资项目和进出口活动的国民经 济评价。
由于现行价格往往受各类因素的干扰而偏离其真实价值, 用它评价经济效果可能使结果失真,因而需要借助影子价格 排除现行价格的不合理成分。
需求弹性
• E=(dq/Q)/(dP/P)
• 完全无弹性
p
• 完全弹性
q
• 单位弹性
• 缺乏弹性
• 富有弹性
需求弹性影响因素
• 替代品数量 • 替代品相近 • 家庭预算比例
(二)供给及供给规律 1.供给(Supply)及其规律 生产者或经营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中,每
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称为供给。
影子价格有三种理论
• 一是资源最优配置理论
• 二是机会成本和福利经济 学理论
• 三是全部效益和全部费用 理论
• 例如,一吨煤炭的生产价 格为100元,利用一吨煤 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即经 济效果系数为200元,那 么煤炭的影子价格等于 300元
求解最优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对偶模型可以得到一组 影子价格。这种影子价格反映劳动产品、自然资源、劳动力 的最优使用效果。
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存在着相对确定性的关系, 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的下倾法则”。如图2-1所 示。
2.需求曲线的变动 当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称为需求变动。
它是整条需求曲线的位移,说明的是一种需求状态变化。 如图 2-2。
效用价值观: 满足程度。
效用价值观(三要素): 市场经济及商品经济
• GDP(Gross
• 净产值/国民收人
domestic product) =GDP-C
2005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182321亿元
增长9.9%
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数,交换比率
现行价格---用于财务价格
不变价格---不变价格是指国家规定用来计算不同历史时期
几乎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归结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 关系问题。
(一)需求曲线
1.需求(Demand-D)及其规律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 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是需求。它有别于人类无限多样化的 需要,需求概念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的销售价格,与该 价格相应的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三)市场均衡与市场价格的确定
通过上述的供给与需求的讨论,我们会发现, 需求和供给两者都与市场价格变化有直接关系,把 这两条曲线绘于同一坐标中(如图2-6所示),交点 E表示当价格为OPe时,厂 商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 等,这时,价格将在这个价位下稳定下来,不再有 变动的趋势,称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市场价格就是在市场上形成的、由市场供求情 况决定的价格,它具有不断趋向均衡价格的特性。
(四)税金和补贴对价格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受到政府的干涉,最明 显的是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来人为地调整商品价格。
政府对商品采用不同税收和补贴政策,都会使商品价 格及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如图2-7所示。
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化,除了受到供求关系、税收和补 贴影响之外,还受到垄断、竞争和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 影响。
第一节 价值和价格
•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观
• 效用价值观 三要素:劳动、资本(生产资料)、自然 (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 劳动价值观:价值=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
• 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交换价值
•
价值S
•
生产资料C
•
必要劳动V
•
剩余劳动价值M
•
S=C+V+M
产品成本 F = C + V 国民收人或净产值 N = V + M
产品产值的某一时期的价格,又称固定价格或可比价格。 在反映不同时期产品产值的变动时,用不变价格计算价
值量指标,可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便于进行历史的对比。
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是指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资源最优 使用效果的价格,又称最优计划价格。
不变价格
• 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也 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 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了全国 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即 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 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 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 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 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同一年份利用不同 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 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 亿元,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
常见的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有: (1)把边际成本视为影子价格; (2)扣除进出口关税影响的国际市场价格; (3)考虑了税收和补贴的市场价格等。
国家计委对许多重要货物都已制定了影子价格,并定 期调整发布。
三、市场价格的形成 在任何一种商品的市场上,需求与供给这两种社会力 量的相互作用决定着该商品一定时期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 格。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
均衡价格:使得需求量恰好与供给量相等的价
格,称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应的供(需)量称 为均衡产(销)量或均衡交易量。
所谓均衡即在经济活动中,各种变动的、对立 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暂时不变的状 态。
在自由的市场中,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 将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