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2.4 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3.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结构。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提问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4.3 演示: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发动机结构。

1.4.4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理解。

1.4.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2.1.3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2 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2.2.3 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3.2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发动机工作原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4.2 讲解:详细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4.3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加深学生对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等。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排放控制等。

3.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零部件的更换、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4. 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发动机模型或实体发动机。

3. 维修工具和零部件。

4. 实验室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发动机构造和维修的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冲程循环。

3. 第5-6课时:学习发动机维修工具的使用和零部件的更换。

4. 第7-8课时: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5. 第9-10课时: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诊断。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维修技巧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八、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检查教学设备和实验室设施是否齐全。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和实体发动机,讲解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方法。

2024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完整版

2024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完整版

曲轴飞轮组件构造与维修
构造
曲轴飞轮组件包括曲轴、飞轮和曲轴轴承等部件。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部件,飞轮是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的 部件,曲轴轴承是用于支撑曲轴旋转的部件。
维修方法
定期检查曲轴的磨损和裂纹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曲轴;检查飞轮和曲轴轴承的配合间隙,确保配合良好;清洗 曲轴和飞轮表面,避免油泥和积碳的堆积。同时,要注意曲轴飞轮组件的平衡性,确保发动机运转平稳。
燃油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嘴检测
燃油压力调节器检测
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性能,确保其能 够稳定地调节燃油压力。
喷油嘴检测
使用专业检测工具检测喷油嘴的喷雾质量和 喷油量,确保每个喷油嘴的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还需要检查喷油嘴的密封性和电路连 接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06
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统组成及作用原理
气门传动组件构造
气门传动组件主要由凸轮轴、挺柱、 推杆、摇臂和摇臂轴等组成,用于控 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维修
定期检查凸轮轴的磨损情况,如磨损 严重,应更换;检查挺柱、推杆、摇 臂等部件的磨损和变形情况,如有异 常,应及时更换;定期清洗各部件, 保持清洁。
配气相位调整方法
配气相位概念
配气相位是指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活塞组件构造与维修方法
01
构造
02
维修方法
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等部件。活塞是发动机汽缸中往 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环是用于嵌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销是 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的部件。
定期检查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清洗活塞和活塞环槽,避免积碳和油泥的堆积;检查活塞销与连杆小 头的配合间隙,确保配合良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梁向东审核石婷婷李晨霞所属系交通运输系任课教师梁向东于涵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的类型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能力训练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参考资料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二. 教学设计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关系。

(10 分钟)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的类型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叙述课件 3 分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一《发动机总论》一. 教案头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钟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三)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2. 按所用的燃料分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3. 按点火方式分点燃式压燃式4.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5. 按活塞行程数分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20 分钟30 分钟15 分钟两大机构: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五大系统:1、燃料供给系2、润滑系3、冷却系4、点火系5、起动系1、上止点2、下止点讲授教具3、行程演示4、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6、气缸总容积7、压缩比8、排量9、工作循环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分讲授课件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因为这节课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 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 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 作用, 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 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 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作用;(2)掌握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3)熟悉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技巧。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拆卸和组装发动机主要部件;(2)能够诊断和修复发动机的常见故障;(3)能够制定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计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2. 发动机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2)活塞与曲轴;(3)配气机构;(4)燃油系统;(5)冷却系统;(6)点火系统。

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1)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2)故障诊断方法;(3)维修操作步骤。

4. 发动机保养与维护:(1)保养与维护的基本要求;(2)保养与维护的操作步骤;(3)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1)发动机拆卸与组装;(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3)发动机保养与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部件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 发动机实物或模型;3. 工具和设备;4. 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发动机构造、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概述及主要部件;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17-24课时:讲解发动机保养与维护;第25-32课时:实践操作,包括发动机拆卸与组装,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与维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湖北南漳县职教中心余言
所属系汽车检测与维修
任课教师余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二.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

(10分钟)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因为这节课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作用,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所属系机电工程系
任课教师翟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二.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
的关系。

(10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因为这个单元是这门课程的第一个单元,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作用,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二《常用工具的使用》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常用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拆装及修理发动机时,经常会用到各种工具,本节课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作用及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及损坏工具。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核心机构,其性能及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及功率输出,因此根据多年企业的工作经验及汽车修理行业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本次课程,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作用是配合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能量转换,因此对该机构的学习主要是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以调整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五《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润滑系主要是对发动机各运转部位进行润滑,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因此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润滑系的结构组成,最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六《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冷却系主要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持发动机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效率及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因此在设计本课程时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结构组成,最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七《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是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是发动机集中控制的核心内容,燃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一系统的故障率很高,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着重于结构、工作原理、零部件的检测及故障诊断,因此,对这节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在学习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检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八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二.教学设计
后记: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是柴油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柴油机大部分故障都出现在燃料系,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着重于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及排除,因此,对这节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在学习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故障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