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测试题附答案要点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测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测试题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一、填空题1.(稳定性)、(快速性)和(快速性)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2.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使用(叠加)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3.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4.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5.一个简单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和(测量变送器)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6.自动控制系统过度过程有(单调)过程、(衰减振荡)过程、(等幅振荡)过程和(发散振荡)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C )。

A.自动跟踪雷达B.无人驾驶车C.普通车床D.家用空调器2.下列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为( D )。

A.自动流水线B.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普通车床D.家用电冰箱3.下列系统属于定值控制系统的为( C )。

A.自动化流水线B.自动跟踪雷达C.家用电冰箱D.家用微波炉4.下列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为( B )。

A.自动化流水线B.火炮自动跟踪系统C.家用空调器D.家用电冰箱5.下列系统属于程序控制系统的为( B )。

A.家用空调器B.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普通车床D.火炮自动跟踪系统6.( C )为按照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定义的控制系统。

A.连续控制系统B.离散控制系统C.随动控制系统D.线性控制系统7.下列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的是( B )。

A.稳定性B.复现性C.快速性D.准确性8.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方式的是( C )。

A.开环控制B.闭环控制C.前馈控制D.复合控制9.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的是( B )。

A.被控对象B.被控变量C.控制器D.测量变送器10.自动控制系统不稳定的过度过程是( A )。

A.发散振荡过程B.衰减振荡过程C.单调过程D.以上都不是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填空题1.数学模型是指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一、简答题:(合计20分, 共4个小题,每题5分)1.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2.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在穿越频率处的斜率为多少?为什么?3. 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用根轨迹分别说明,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和增加一个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二、已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如图(a)所示,其中质量为m 公斤,弹簧系数为k 牛顿/米,阻尼器系数为μ牛顿秒/米,当物体受F = 10牛顿的恒力作用时,其位移y (t )的的变化如图(b)所示。

求m 、k 和μ的值。

(合计20分)F)t图(a) 图(b)三、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 确定该系统在输入信号()1()r t t =下的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2) 当()21(),()4sin3r t t n t 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c ω位于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

1) 计算系统对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稳态精度。

2) 计算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

(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0.160.4(1)sin σγ=+-,2112 1.51 2.51sin sin s c t πωγγ⎡⎤⎛⎫⎛⎫=+-+-⎢⎥⎪ ⎪⎢⎥⎝⎭⎝⎭⎣⎦]五、某火炮指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0.21)(0.51)KG s s s s =++系统最大输出速度为2 r/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求: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 值,计算该K 值下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0.41()0.081c s G s s +=+,试计算相位裕量。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自动控制原理(___)》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自动控制原理(___)》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自动控制原理(___)》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单选题:哪个家用电器属于闭环控制?A。

电视机B。

电子手表C。

冰箱D。

洗衣机答案:D。

洗衣机2.单选题:哪个系统属于闭环控制?A。

十字路口红绿灯系统B。

空调C。

无人售货机D。

数控机床答案:D。

数控机床3.判断题:开环控制方式简单,控制精度高。

答案:B。

对改写:开环控制方式简单,但控制精度较低。

4.判断题:只要有反馈通道,一定是闭环控制。

答案:B。

错改写:反馈通道是闭环控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5.判断题:线性系统一定会满足叠加原理的。

答案:B。

对改写: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但不是所有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都是线性系统。

6.判断题: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一定是线性系统。

答案:B。

错改写: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可能是线性系统,也可能是非线性系统。

7.判断题:复合控制方式是既有开环控制,又有闭环控制。

答案:B。

对8.多选题: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属于哪种控制系统?A。

连续控制系统B。

恒值控制系统C。

线性定常系统D。

离散控制系统答案:A。

连续控制系统,C。

线性定常系统9.多选题:雷达天线控制系统属于哪种控制系统?A。

线性定常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恒值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答案:A。

线性定常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10.单选题:计算机控制系统属于哪种控制系统?A。

非线性控制系统B。

线性控制系统C。

离散控制系统D。

程序控制系统答案:C。

离散控制系统1.判断题:不同的物理系统可以是同一种环节,同一个物理系统也可能成为不同的环节,这是与描述它们动态特性的微分方程相对应的。

答案:B。

错改写:不同的物理系统可能包含相同的环节,同一个物理系统在不同的应用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与描述它们动态特性的微分方程相对应的。

2.单选题:常见的典型环节有几种?A。

6B。

4C。

5D。

7答案:C。

53.判断题:在线性定常系统中,系统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称为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0 分)自动控制理论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近代控制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A.家用空调器B.普通车床C.无人驾驶车D.自动跟踪雷达2【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为()。

A.家用电冰箱B.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自动流水线D.普通车床3【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定值控制系统的为()。

A.自动跟踪雷达B.自动化流水线C.家用空调D.家用微波炉4【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为()。

A.火炮自动跟踪系统B.家用空调器C.自动化流水线D.家用电冰箱5【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程序控制系统的为()。

A.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B.火炮自动跟踪系统C.家用空调器D.普通车床6【单选题】(10 分)()为按照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定义的控制系统。

A.连续控制系统B.离散控制系统C.线性控制系统D.随动控制系统7【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的是()。

A.准确性B.快速性C.稳定性D.复现性8【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方式的是()。

A.开环控制B.复合控制C.闭环控制D.前馈控制9【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的是()。

A.测量变送器B.控制器C.被控变量D.被控对象10【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不稳定的过度过程是()。

A.发散振荡过程B.其余选择都不是C.单调过程D.衰减振荡过程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A.热学方程B.梅森公式C.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框图、信号流图D.状态方程、差分方程2【单选题】(10 分)以下关于传递函数的描述,的是()。

A.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并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有关B.传递函数是一种动态数学模型C.传递函数是复变量的有理真分式函数D.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相对应3【单选题】(10 分)系统的传递函数是由系统的()决定的。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 C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2.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B )A .代数方程B .特征方程C .差分方程D .状态方程 3. 时域分析法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D )A .脉冲函数B .斜坡函数C .抛物线函数D .阶跃函数4.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s )(1s (s 10++,该系统为 ( B )A .0型系统B .I 型系统C .II 型系统D .III 型系统5.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ωθ,当∞→ω时,其相位移)(∞θ为 ( B ) A .-270° B .-180° C .-90° D .0° 6. 根据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 A )A.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B.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C.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D.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7.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 C )A .)s (G 1)s (G + B .)s (H )s (G 11+C .)s (H )s (G 1)s (G +D .)s (H )s (G 1)s (G -8. 一阶系统G(s)=1+Ts K的时间常数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 )A .越长B .越短C .不变D .不定9.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 D )A .正弦函数B .单位阶跃函数C .单位脉冲函数D .复变函数 10.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D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1.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Ts K+,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R(ω)是 ( A ) A .22T 1K ω+ B .-22T 1Kω+ C .T 1K ω+ D .-T1K ω+12.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 )A. 90°B. -90°C. 0°D. -180°13.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B )A. 90°B. -90°C. 0°D. -180°14.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C )A.输入信号B.初始条件C.系统的结构参数D.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15. 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C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以上都不是16. 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 1(t)和u 2(t)时,输出分别为y 1(t)和y 2(t)。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5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5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 第五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 A.劳斯判据 B.赫尔维茨判据 C.奈奎斯特判据 D.根轨迹法 3、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G(s)=3)1s (22+,那么它的相位裕量γ的值为( ) A.15º B.60º C.30º D.45º4、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 A. 实轴上 B. 虚轴上 C. 左半部分 D. 右半部分5、下列频域性能指标中,反映闭环频域性能指标的是( ) A.谐振峰值M r B.相位裕量γ C.增益裕量K g D.剪切频率ωc6、在经典控制理论中,临界稳定被认为是( )A.稳定B.BIBO 稳定C.渐近稳定D.不稳定 7、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 )来判据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A.开环幅值频率特性B.开环相角频率特性C.开环幅相频率特性D.闭环幅相频率特性 8、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由1)s(s K +变为2)1)(s s(s K++,则新系统( )。

A.稳定性变好 B.稳定性变坏C.稳定性不变D.相对稳定性变好 9、利用奈奎斯特图可以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C.稳态和动态性能D.抗扰性能 10、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 o (s)=)a s (s K+,其中K>0,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 A.K 值的大小有关 B.a 值的大小有关 C.a 和K 值的大小有关 D.a 和K 值的大小无关11、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1)(s+2)(s+3)=s+4,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 .无法判断12、已知系统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 (s )=s K 1)s (H ,)1s (s 10h +=-,当闭环临界稳定时,K h 值应为( ) A .-1 B .-0.1 C .0.1 D .113、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G(s)H(s)=-1,其中G(s)H(s)的矢量表示为( ) A .1/(2l+1)π B .1/±(2l+1)π C .1/(±2l π) D .1/(±l π) (各备选项中l =0,1,2……)14、若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s 3+4s+1=0 ,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 )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 .无法判断 15、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s )(1s (s )1s (10)s (G +-+=,该系统闭环系统是( )A .稳定的B .条件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D .不稳定的 16、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TS (s 2)s (G k +=,当T=1s 时,系统的相位裕量为( )A .30° B .45° C .60° D .90° 17、设某闭环传递函数为1s 101)s (R )s (Y +=,则其频带宽度为( ) A .0~10 rad/s B .0~1 rad/s C .0~0.1 rad/sD .0~0.01 rad/s18、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则相位裕量 γ 的值为(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19、若一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s+1)2(s - 2)2+3 = 0 ,则此系统是( ) A .稳定的 B .临界稳定的 C .不稳定的 D .条件稳定的 20、在奈氏判据中,若F(s)在F(s)平面上的轨迹顺时针包围原点两次,则N 的值为( )A .-2 B .-1 C .1 D .221、若劳斯阵列表中第一列的系数为(3,1,ε,2-ε1,12)T ,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无法判断 22、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为G (j ω)=)12)(1(1++ωωωj j j ,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与负实轴交点的频率值ω为( ) A .rad 22/s B .1rad /s C .2rad/s D .2rad/s 23、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1-s K,则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为( )A .K <0B .K >0C .K >1D .K >224、某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 (s )=21s s +α,若使相位裕量γ=45°,α的值应为多少?( )A .21 B .21 C .321 D .42125、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12)1(223++++s as s s ,若系统以ωn =2rad/s的频率作等幅振荡,则a 的值应为( )A .0.4B .0.5C .0.75D .126、设G (s )H (s )=)5)(2()10(+++s s s k ,当k 增大时,闭环系统( )A .由稳定到不稳定B .由不稳定到稳定C .始终稳定D .始终不稳定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Ts (s K)s (G +=,若要求带宽增加a 倍,相位裕量保持不变,则K 应为 ,T 应为 。

自动化考试试题(含答案)

自动化考试试题(含答案)

自动化考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类:填空题一.填空题1.自动化控制系统按被控量的时间特性分为(连续量)和(离散量)。

2.PLC 全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DCS全称为( 集散控制系统)。

3.输入输出单元是(PLC)与工业过程控制现场之间的连接部件。

4.PLC的工作方式是(周期扫描方式)。

5. 冗余设计可采用(热备份)或(冷备份)。

6.MPI 接口一般的默认传输速率(187.5 )kbps,PROFIBUS-DP 接口主要用于连接(分布式)I/O,传输速率(12)Mbps.7.(授权)是使用软件的“钥匙”,只用将他安装好,软件才能正常使用。

8.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系统按结构分类,有(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9.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闭环数目分类(单回路)控制系统(多回路)控制系统。

10.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由串联、(并联)、(反馈)三种基本形式组成。

11.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12. 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13. 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14.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环形网)、(星型网)。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共分七个层次,其中最下面的三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16、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 ),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

17、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

18、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之间、PLC 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测试题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测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测试题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观点一、填空题1. ()、()和()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2. 线性控制系统的特色是能够使用()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可以。

3. 依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色,控制系统可分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

4.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有()控制、()控制和()控制。

5. 一个简单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和()四个基本环节构成。

6. 自动控制系统过分过程有()过程、()过程、()过程和()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 以下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A. 自动追踪雷达B. 无人驾驶车C. 一般车床D. 家用空调器2. 以下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为()。

A. 自动流水线B. 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 一般车床D. 家用电冰箱3. 以下系统属于定值控制系统的为()。

A. 自动化流水线B. 自动追踪雷达C. 家用电冰箱D. 家用微波炉4. 以下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为()。

A. 自动化流水线B. 火炮自动追踪系统C. 家用空调器D. 家用电冰箱5. 以下系统属于程序控制系统的为()。

A. 家用空调器B. 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 一般车床D. 火炮自动追踪系统6. ()为依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色定义的控制系统。

A. 连续控制系统B. 失散控制系统C. 随动控制系统D. 线性控制系统7. 以下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的是()。

A. 稳固性B. 复现性C. 迅速性D. 正确性8. 以下不是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方式的是()。

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前馈控制D. 复合控制9. 以下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环节的是()。

A. 被控对象B. 被控变量C. 控制器D. 丈量变送器10. 自动控制系统不稳固的过分过程是()。

A. 发散振荡过程B. 衰减振荡过程C. 单一过程D. 以上都不是三、简答题1.什么是自动控制?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2.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什么?3.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有那些?4.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各自的优弊端是什么?5.简述负反应控制系统的基来源理及基本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输入已知,确定系统,使输出尽可能复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 滤波与预测 B.最优控制 C.最优设计D.系统分析2•开环控制的特征是()A. 系统无执行环节B.系统无给定环节C.系统无反馈环节D.系统无放大环节3. 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 微分B.相乘C.加减D.相除4.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A. 给定元件B.放大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5.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 允许的峰值时间B. 允许的超调量C. 允许的上升时间D. 允许的稳态误差6.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6x o t 2x o t =2x i 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丄3s 1B.丄3s 1C.」-6s 2 3s 27.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x o t 6x0 t 2x o U-2X i 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23s2 6s 2 B. 13 s2 6s 2D. 12s2 6s 38•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D.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9•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G (s),反向通道的 传递函数为H (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A.2SLB. 1C. G(S )D. G(S)1 G(S)1 G(S)H(S)1 G(S)H (S)1 — G(S)H (S)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 s = 3s 7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s +5环节串联而组成。

2 、 __G s = 5s 3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 s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 C.比例、微分、滞后 1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3•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14.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A.比例、积分、滞后B. 比例、惯性、微分C. 比例、微分、滞后D. 比例、积分、微分11.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环B.比例、惯性、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B.计算输入误差 D.求系统的根轨迹s(5s+2)15.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 s J ,其阻尼比匸是()4s2 +2s+1A.0.5B.1C.2D.416.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17.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则闭环极点都必须在()上。

A.s左半平面B.s右半平面C.s上半平面D.s下半平面18•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 J,其中K>0,s(s + a)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A. K值的大小有关B.a值的大小有关C.a和K值的大小无关D.a和K值的大小有关19. 与15题一样20.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戶,则该系统是()s2 +2s + 5A.临界阻尼系统B.欠阻尼系统C.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21•如果二阶震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的值为()A. 0 < Z<0.707B. 0 < Z< 1C. Z> 0.707D. Z> 122•—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 3),则该系统()s(2s + 3)(s+4)A.10B.2C.1D.5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B.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D.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23.系统的传递函数Gs=」玄,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26. 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C ) A. 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C. 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D. 它始终为02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 s —,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s +1时间为() A.1B.2C.3D.428..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 s —,且容许误差为2%,贝卩其调 s + 2 整时间为()A.5, 2B.5/4, 224•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 性的判据() A.劳斯判据 C.奈奎斯特判据25. 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距离虚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C.5,4D.5/4,4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 B. 赫尔维茨判据 D.根轨迹法B. 距离实轴很近 D.距离实轴很远A.1B.1.5C.2D.329•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k,当k=()s(s + 1)(s + 5)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B.20C.30D.4030.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A.0 °B.-90°C.90°D.-180°31. 3从0变化到+ 乂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B.半圆C椭圆 D.双曲线32. 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 3 )= 「,当3=1rad/s时,其频率特(1")性幅值A(1)=()A. 2B.4 2C. 2D.2 2433. —阶惯性系统G(s)」的转角频率指■=()s +2A.2B.1C.0.5D.034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s)=2s,则它是一种()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 微分调节器D.积分调节器3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s) s匸,则它是一种10s + 1()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36.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 c(s)=叫7,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10s+1坐标为()A.(10,j0)B.(1,j0)C.(1, j1)D.(10, j1)37. 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 = K^ TS, a< 0,该校正装置1+TS为( )A.滞后校正装置B.超前校正装置C.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选择题答案1. C2.C3.C4.D5.D6.A7.A8.C9.C 10.B 11.D 12.D 13.D 14.D 15.A 16. A 17.A 18.C 19.A 20.B 21.A 22.C 23.B 24.C 25.A 26.C 27.C 28.C 29. C 30.A 31.A 32.D 33.A 34.C 35.D 36.B 37.B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I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1/k2、闭环控制机系统的特点是,在控制器和被控制对象之间不仅有正向控制的作用,而且还有反向控制作用,这种系统精度高,但稳定性较差。

3、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给定值和_反馈值/测量值—的偏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4、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偏差信号。

5、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____________ 。

6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传递函数____ 相同。

-7、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与输入量/驱动函数无关。

8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之间的比较结果称为偏差信号。

9、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相频特性发生变化。

10、利用梅森公式可以根据复杂的信号流图直接求出系统总的传递函数。

11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1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7/(s+2).其阶跃信号相应曲线在T=0的处切线斜率为_7_14、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G(s)=1/s+2,贝卩系统的时间常数是0.515、若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超调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增大阻尼16、 当输入为正弦函数时,频率特性 G (jw )与传递函数G(s)的关系为 S=Jw17、 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阶跃信号所引起的输出位置 上的误差18、 线性系统稳定性是系统 固有 特性,与系统的 输入 无关<19、 在找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积分环节,能使静态误差降 为0.20、 当乃氏图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到第三象限去时成为正 穿越21、 二阶系统对加速度响应信号的稳态误差为及不能跟踪加速 度信号。

22、 利用终值定理可以在复频域中的到系统在时间域中的 稳态误差23、 系统输出的响应的稳态值与—之间的偏差称为 稳态偏差。

24、 在单位斜坡输入型号的作用下,II 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_0—25、 积分环节的福相频率特性图为 负虚轴 _______,而微分环节的福 13、二阶振荡环节标准传递函数是C(S ) W n 2 : 2 R(s) S 2 W n s W n相频率特性图为正虚轴26、0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0 ,高度为201GK27、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2028、PID调节种的P指的是比例控制器29、从相位考虑,PD调节器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30、就相角而言,PI调节器是一种相位滞后,校正装置。

31、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s) =(2s+1) /( 0.32S+1), 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W= 12532、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贝卩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远越好33、微分控制器是针对被控制量的变化速率来进行调节34、超前校正主要适用于改善稳定性和快速性。

35、二阶系统的的阻尼比在大于等于1范围是响应曲线为非周期过程。

36、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动态性能越好。

37、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皱3dx(t) 2x(t) = x(t),则频率特性Gdt dt(jw) = S38、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没有反馈控制。

39、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系统。

4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极点,则该系统被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41、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度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42、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小43、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频段产生足够大的超前相位,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

二、判断题1、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放大元件。

(X)2、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积分环节。

(X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 ( S) =5s+3+2\s则该环节可看成由比例、惯性、微分串联而组成(X4、一阶系统G(S)二K/Ts+1的放大系统K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不变。

(X )5、已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贝「阶梯惯性环节的相频变化范围0--90 ( V)6、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现出等幅振荡,贝卩其阻尼比可能为0 ( V)7、在欠阻尼0< §<1情况下工作时,若§过小,则超调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