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事故案例研讨 上海院 施鸿钧

合集下载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某电机厂办公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有一天大楼办公室内部进行调整,使用该电梯搬运办公用具。

由于无专职驾驶员,电梯在运行时大家相传递使用同一把专用的“△”钥匙。

当某部门领导拿到“△”钥匙后,即去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由于轿厢不在基站使他坠落底坑,造成股骨骨折。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不重视,无专职管理,钥匙无专人负责;对门联锁的安全装置也没装上。

〔事故案例2〕某游乐厅于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夜里,从 6 楼的游乐厅出来一批游客,乘坐该楼进口电梯下到一楼,由于人数和重量超过了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轿厢内无司机。

当轿厢门关闭的瞬间,轿厢就以超快速度降落,幸好在三二层之间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起作用),电梯管理人员进不去,游客也出不来,最后电梯管理人员通过井道爬到轿厢顶打开安全窗后,才把一个个游客拉救出来。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特别是公共对外的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监护电梯的运行,即使是进口的自动电梯,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机构或开关也会出现失灵状态。

〔事故案例3〕某饮料厂利用厂休日加班,安装新购置的机床。

当机床和搬运工人进入电梯轿厢时,驾驶员见机床较重,就向主管人员提出怕运行超载。

可是主管人员认为作为起重设备的电梯,安全系数都比较大,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运送。

因此驾驶员就起动按钮从一楼上行到四楼,轿门打开一随乘工人就先跨出轿厢,当一只脚刚踏上层站的瞬间,轿厢突然下坠,此工人的脚在轿厢与楼面之间被轧住,直至安全钳起作用后轿厢才掣停住,结果该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人员安全意识太差,违反操作规程,明知可能超越也不作科学的估算,指使驾驶员冒超载之危险而运行。

同时驾驶员虽知可能超载,但没有坚持原则,按“十不开”要求。

再者该电梯是客梯,客货混载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4〕某食品厂有一台AZ 型电梯, 3 楼的层门电锁坏后未及时修理,而维修人员却贪图方便就用导线将电锁短接,这样电梯虽能运行,但极不安全。

电梯事故原因及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原因及案例分析

况下电梯也能照常运行,所以很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 生。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 而对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漠不关心。而且,使 用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即使有一些规章制度,因管理 者不重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从而酿成了这场悲剧。
事故案例二: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引发的 事故
电梯事故原因及案例 分析
组员(共两名):
二、电梯事故浅析
◦ 事故案例一: 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 ◦ 事故案例二: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
◦ 事故案例三:使用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 ◦ 事故案例四:电梯自身的缺陷引发的事故
事故案例一: 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的缺 陷引发的事故
◦ 事故概况: 某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 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0.5m/s,额定载 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 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 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 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 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 后再说。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 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 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 左右,便急匆匆地跑 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 进去,
◦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 电梯困人是电梯故障现象的一种表现,它是一 种保护状态。乘坐电梯者对安全乘梯常识不了解,不懂得安全脱离方法,而 遇到电梯困人时,盲目的自行采取错误的救援方式,造成了人员伤亡。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目录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1)业主被困电梯内获解救时被夹死 (4)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6)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7)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9)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13)电梯安全与事故浅析 (16)常见电梯停梯故障分析及防范 (19)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21)一起发生在电梯井内的高处坠落事故 (23)电梯使用安全警示(附案例) (25)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8)电梯事故案例:电梯层门事故50例 (41)电梯事故案例4个 (54)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案例1某百货商店仓库有1台手开门2t货梯,基站为前后对穿门。

仓库工作人员习惯将电梯停在基站,前后门同时打开作为通道,因此经常有推车通行,门框被撞击,致使门电锁接触不良而影响运行。

一个下雨天,电梯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操作电梯运行,使电梯离开基站,而基站前后门仍敞开。

仓库1位职工在电梯停在基站时经过轿厢通道上厕所,上完厕所急匆匆低头冒雨返回经轿厢通道,而此时电梯已离开基站,于是一脚踏空坠落底坑,造成2根肋骨骨折。

事故分析:(1)该库领导对电梯管理不严,层门电锁损坏不及时报修而带病运行,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违章操作。

(2)违反了电梯的安全规定,把电梯轿厢作为通道。

(3)对损坏电梯设备的人员没有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案例2某市级医院1台手开门电梯,门电锁经常接触不良。

一天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电锁损坏,他认为反正过几天电梯维修工就要来保养,因而没有去联系报修。

为了不影响电梯的运行,他擅自用导线将层门电锁短接暂时使用。

当早班即将下班时,驾驶员把电梯开到5楼,并将层门虚掩留下一门缝,离开轿厢去办私事。

此时,5楼一勤杂工擅自启动电梯将一车垃圾用该电梯送往l楼,而5楼层门仍没关严。

驾驶员返回时,随手拉开层门一脚跨进,坠落到l楼轿顶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1)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锁损坏,没有及时与电梯维修工联系修复,而是私自处理,使层门电锁失去安全作用。

典型电梯事故分析和探讨

典型电梯事故分析和探讨
不规范。
维护保养不到位: 电梯使用单位未 按规定进行定期 维护保养,导致 电梯设备故障频 发,安全隐患严
重。
人员培训不足: 电梯操作人员和 维护人员缺乏专 业培训,对电梯 安全知识了解不 足,操作和维护
技能不熟练。
应急救援措施不 完善:电梯使用 单位未制定有效 的应急救援预案, 或预案未及时更 新,导致在紧急 情况下无法及时 采取有效措施。
电梯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监管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 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盲区 电梯维保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维保质量难以保证 乘客安全意识薄弱,不规范使用电梯
电梯安全监管改进措施
建立完善的电梯安全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流程。 加强电梯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高电梯安全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知和意识。 建立电梯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电梯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电梯维护保养问题
电梯维护保养现状
电梯维护保养的重 要性
电梯维护保养的现 状和问题
电梯维护保养的改 进措施和建议
电梯维护保养的未 来发展趋势
电梯维护保养存在的问题
维护保养制度不完善 维护保养人员素质不高 维护保养费用不透明 维护保养监管不到位
电梯维护保养改进措施
定期检查:按照规定周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及时维修:一旦发现故障,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避免问题扩大。 更新设备:及时更换老旧设备,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电梯设备。 培训人员:加强电梯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救援人员专业水 平不足
救援设备不完善
救援流程不规范
救援信息沟通不 畅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判定及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判定及事故案例分析
用单位应当进行自行检查;拆卸后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取得相 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安装。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拆卸后移装需 要进行检验的,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 特种设备移装分为整体移装和拆卸移装二种情况; • 整体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自行检查; • 拆卸移装的,有资格的单位安装,并且检验; • 移装后,办理使用登记变更。 •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 • 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单位认为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 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经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合格, 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同意、主要负责人批准,办理使用登记变 更后,方可继续使用。允许继续使用的,应当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 维护保养等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N0001-2019 )
• 本规程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 场车应当设置能够发出清晰声响的警示装
置和后视镜。 • 座驾式叉车的驾驶人员位置上应当配备安
全带等防护约束装置。
二、曳引电梯安全装置
曳引电梯安全附件简介
曳引电梯安全附件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 保护装置、超速保护装置、断相错相保护装置、上下极限 保护装置、门锁联锁装置等
梯恢复运行; ➢ 极限开关必须在缓冲器开关动作之前动作;
24
二、 电梯安全装置
防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
➢ 限速器-安全钳系统
限速器和安全钳是电梯最重要的安 全保护装置,也称之为断绳保护和超速 保护。
限速器的钢丝绳围绕着绳轮和底坑 中的胀绳轮形成一个闭环,其绳头部与 轿厢紧固在一起,并通过机械连杆与安 全钳连起来。如果轿厢超速,限速器立 即动作,触发夹绳装置夹紧钢丝绳。当 轿厢下降时,钢丝绳拉动安全钳运作使 安全钳对导轨产生摩擦力,把轿厢迅速 制动在导轨上,停止运动。

电梯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事故案例研讨(上海院 施鸿钧)

电梯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事故案例研讨(上海院  施鸿钧)

磁粉
渗透
声发射
理化 分析
机械 性能
金相
成分 分析
应力 应变
电子元器件 失效分析
宏观光学 观测
电性能 测试Leabharlann 试验应力 分析金相分析
微观形貌 观察
声发射监视法(AEM) 阴极发光法(CL) 电致发光法(EL) 光致发光法(PL) 深化能级瞬态能谱法(DLTS) 场离子显微镜法(FIM) 原子力显微镜法(AFM) 热激电流法(TSC) 热激电容法(TSCAP) 热激表面电位法(TSSP)
4、附加制动器能不能动作?
附加制动器制停 后,制动轮上可 见明显擦痕
5、多排链失效分析
6、多排链为什么会失效?
GB12432006传动 用短节距 精密滚子 链、套筒 链、附件 和链轮
类似问题抽查(4.23-5.5)
• 抽查内容:
– 多排链条的润滑保养状况 – 附加制动器功能是否有效 – 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
故障树分析
• 根据布尔代数法求的该故障树的最小径集为: • {X1X2X4X13}、{X1X2X4X14X15}、 {X1X2X5X6X7X8X9X10X11X13}、 {X1X2X5X6X7X8X9X10X11X14X15}、 {X1X3X4X12X13X16}、{X1X3X4X12X14X15X16}、 {X1X3X5X6X7X8X9X10X11X12X13X16}、 { X1X3X5X6X7X8X9X10X11X12X14 X15X16}。 • 对事件最小径集加以控制即可控制顶上事件的发生,由此故障树 的最小径集可以看出控制事件X1X2X3X13的发生即可控制顶 上事件的发生。
• 电梯违章安装作业事故:
– 事故简介 – 安装工艺手册 – 吊具钢丝绳分析报告 – 手拉葫芦技术参数 – 现场施工情况介绍 – 责任认定 – 预防措施 – 检验的风险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附加制动器能不能动作?
附加制动器制停 后,制动轮上可 见明显擦痕
5、多排链失效分析
6、多排链为什么会失效?
GB12432006传动 用短节距 精密滚子 链、套筒 链、附件 和链轮
类似问题抽查(4.23-5.5)
• 抽查内容:
– 多排链条的润滑保养状况 – 附加制动器功能是否有效 – 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
分析主线
1、安装作业违章 2、吊装手拉葫芦问题 3、吊装钢丝绳伪劣 4、现场安全管理不善
吊装钢丝绳的受力分析
模拟计算
6、断裂钢丝绳 失效分析
断裂的钢丝绳部分钢丝股断裂宏 观形貌
近断口钢丝颈缩形貌
事故钢丝绳横截面形貌
拉伸试验
• 在事故钢丝绳未损伤段取样,进行破断 拉力测试,在大于53kN时未破断。
• 电梯违章安装作业事故:
– 事故简介 – 安装工艺手册 – 吊具钢丝绳分析报告 – 手拉葫芦技术参数 – 现场施工情况介绍 – 责任认定 – 预防措施 – 检验的风险点
事故概况
可能的原因
• 违章作业? • 吊装用的钢丝绳假冒伪劣? • 吊装用手拉葫芦有问题? • 现场安全管理不善? • ???
1、驱动站情况
1、驱动站情况
2、事故扶梯断链保护结构
3、附加制动器为什么没有动作?
导 套 压链滑块
断链保护装置的压 链滑块已经弹出
附加制动器制动 轮上未见擦痕
3、附加制动器为什么没有动作?
附加制动器制 动块已经上移
4、附加制动器能不能动作?
附加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 自动扶梯装载43%(1440kg) 的总制动载荷,梯级向下移 动了60mm
• 机械失效
– 主要是机械部件磨损、断裂、腐蚀损害以及操作不 当等导致
• 电气失效
– 环境条件变化、操作不当以及自身老化等原因导致 的设备损坏、性能、参数发生改变。
(详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丛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与调
查处理》机电类分册)
无损检测
声振检测
油液分析
理化分析
电子元器件 失效分析
无损 检测
故障树分析
• 根据布尔代数法求的该故障树的最小径集为: • {X1X2X4X13}、{X1X2X4X14X15}、
{X1X2X5X6X7X8X9X10X11X13}、 {X1X2X5X6X7X8X9X10X11X14X15}、 {X1X3X4X12X13X16}、{X1X3X4X12X14X15X16}、 {X1X3X5X6X7X8X9X10X11X12X13X16}、 { X1X3X5X6X7X8X9X10X11X12X14 X15X16}。 • 对事件最小径集加以控制即可控制顶上事件的发生,由此故障树 的最小径集可以看出控制事件X1X2X3X13的发生即可控制顶 上事件的发生。
主要内容
失效(Failure)
• 失效(Failure)是指一台装置(或其零部件)丧 失了在预定期限内的正常功能。
• 失效分析(故障分析): 分析失效的原因、对策 和预防的技术行为和管理行为称为失效分析或 故障分析。失效分析的目的在于减少设备失效 事件或故障的重复发生,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机电类设备失效类型
• 按GB8903-2005标准, 8×19S+FC结构类,直径φ10mm的 钢丝绳强度级别为1770MPa(最高) 时,最小破断力应为51.9kN。
化学分析
元素
C
S
Si
Mn
P
Mo
Cr
Ni
Cu
粗钢丝 0.55
0.010
0.23
0.60
0.018
Hale Waihona Puke 0.0230.010
0.013
0.010
细钢丝 0.61
失效
金属构件
非金属零部件
电子元器件
失效原因
• 机电类设备的金属零部件或构件在设计寿命内 发生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是 由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及材料缺陷、制造工 艺不合理、使用操作和维修不当等四方面引起 的,可以是单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交错影响, 要具体分析。
失效机理
• 尽管,机电类设备金属零部件或构件失效在宏观上有 很多表征形式,但是其失效的机理在微观方面主要表 现为磨损、断裂和腐蚀。一个金属构件的失效可以是 其中一种微观机理引起,也可以是几种之间的组合和 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了这些微观机理,就有助于我 们透过金属构件失效的宏观表征,认识其发生的内在 本质。
• 抽查方法:
– 总量10%抽查,共计44台 – 随机抽样,全线路每个地铁站点均不少于1台
7、事故促进类似问题改进
结束语
• 每一次事故都是电梯安全改进和提升的机 会,每一次伤害都是我们直面生死和教训 的警示,每一次关注都是积极和有益的探 索。只要你我携手,从小事做起,万涓成 水,汇聚成河,终归能为众生安全使用电 梯撑起一片蓝色天空!
目视 射线 超声 磁粉 渗透 声发射
理化 分析
机械 性能
金相
成分 分析
应力 应变
电子元器件 失效分析
宏观光学 观测
电性能 测试
试验应力 分析
金相分析
微观形貌 观察
声发射监视法(AEM) 阴极发光法(CL) 电致发光法(EL) 光致发光法(PL)
深化能级瞬态能谱法(DLTS) 场离子显微镜法(FIM) 原子力显微镜法(AFM) 热激电流法(TSC) 热激电容法(TSCAP) 热激表面电位法(TSSP)
使用不当有关。由于钢丝绳布设不当,在早期发生松散、绳芯断裂现象,使钢丝 绳承载力大幅下降;同时承力夹角过大致钢丝绳承载过大,在挂钩处受挤压股先 期破断,随即各股相继瞬断。
分析主线
1、安装作业违章 2、吊装手拉葫芦问题 3、吊装钢丝绳伪劣 4、现场安全管理不善
工艺过程 安全防护 质量OK 擅自改装 符合标准 使用不当 纠错纠违 管理缺失
故障树分析
• 利用布尔代数法求得该故障树最小割集为: • {X1}、{X2X3}、{X4X5}、{X4X6}、
{X4X7}、{X4X8}、{X4X9}、 {X4X10}、{X4X11}、{X2X12}、 {X13X14}、{X13X15}、{X2X16}。 该故障树中有13割最小割集,其中任意一个割 集的基本事件发生,则顶上事件将会发生,
原因分析
• (1)轿厢安装工艺分析 • (2)实际安装工艺风险分析
– 1)改装使用手拉葫芦的风险。 – 2)悬挂钢丝绳使用不当的风险。 – 3)安全作业风险。
主要结论
• 本起事故直接原因系电梯安装作业人员 违反西子奥的斯的安装工艺规定,在轿 厢内和轿顶采用手拉葫芦进行提升作业 时,悬挂轿厢的钢丝绳发生过载性断裂, 致使轿厢连同4名安装作业人员一同坠落 底坑。
检验风险思考
• 施工方案? • 施工人员资质? • 施工过程记录? • 谁施工告知?谁具体施工?
地铁自动扶梯倒溜事故
• 事故视频 • 可能原因 • 失效分析报告 • 后期随机抽查情况报告 • 整改预防 • 检验的风险点
地铁自动扶梯逆转
事故视频
倒溜有哪几种可能
• 主机移位? • 传动多排链条断裂? • 超载倒溜? • 梯级链条断裂? • 齿轮箱失效? • ???
预防措施
1、西奥电梯公司应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协作单位电梯 安装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核查协作单位的资质、人员 及实际施工能力,确保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 行,杜绝施工中的违章操作,同时应强化杜绝类似事 故发生。
2、盈联物流公司应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在 建工程的管理,加强特种设备安装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杜绝出现违章作业,防范事故发生。
谢 谢!
3.由宏观检测可看到,断裂(弯折)段总长占钢丝绳套索周长约一半,表明吊装时 钢丝绳吊挂点两侧的夹角很大(约为119°,且不对称)。并由断裂区段的钢丝 绳松散、绳芯外露、挤出多处破断的形态可推断,该段钢丝绳在使用中先期受到 异常损伤。
4. 由断口的宏观检测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看到,事故钢丝的断裂均为过载断裂。 5. 综合上述各项分析可推断,事故钢丝绳的断裂为过载性断裂,主要与钢丝绳布设、
电梯失效分析技术 与典型事故案例研讨
施鸿均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导语
• 电梯事故,不仅是我们所有电梯人心头上的 “雾霾”,更是电梯安全领域里的“雾霾”, 在座的各位都是这个领域里的“治霾”高手, 正是有了大家共同持续努力和推动,电梯安全 水平才有了不断提升。为此,我们关注事故、 探讨事故、研究事故,正是借事故警示,拜事 故为师,治事故之“霾”。
0.007
0.23
0.61
0.032
0.018
0.012
0.013
0.013
失效分析结论
1.由化学分析结果可知,事故钢丝绳的粗钢丝材质相当于55钢,细钢丝材质相当 于60钢(GB/T699-1999)。
2. 由宏观检测及由拉伸试验结果可知,事故钢丝绳为8×19S+FC类组,外径为φ 10mm,强度级别为1770MPa(GB8903-2005)。
• 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和微动磨损五种形式
失效机理
•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 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 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或分裂成几部 分的现象。
• 机电类特种设备常见的其中的延性断裂、 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和环境断裂四种
失效机理
• 腐蚀失效
– 按金属与介质作用机理,腐蚀可分为两大类: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