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
然而,农药的使用不仅仅带来了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的潜在风险,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药使用的情况,为制定相关农药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广泛征集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关于农药使用的意见和看法。
调查对象主要分为两个类别: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
农民调查对象以村庄为单位,随机抽取10个村庄作为样本。
农业专业人士调查对象以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为单位,随机抽取5个单位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1.农民调查结果(1)农药使用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
其中,有60%的农民表示农药使用量较大,40%的农民表示农药使用量适中。
仅有少数农民表示农药使用量较小。
(2)农药选择大部分农民选择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其中杀虫剂占比高达70%,除草剂占比约为20%,其他种类的农药使用较少。
(3)使用频率根据调查结果,农民平均每周使用农药2-3次,而有些农民甚至每天都会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的频率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农民在作物生长期和繁殖期使用的频率较高。
2.农业专业人士调查结果(1)农药知识普及情况农业专业人士调查显示,农药知识对农民普及的情况并不理想,约60%的农民对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农民需要接受更多关于农药使用的培训和教育。
(2)农药使用管理情况调查还显示,农药的储存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约30%的农民没有专门的储存农药的设施,导致农药的贮存不当或过期损坏。
(3)农药安全意识大部分农民对农药的安全性存在较高水平的认知,但仍有一些农民不具备基本的农药安全知识。
农民需要接受更多的农药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讨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农民在农药使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当操作。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辅助工具,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证农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其过度和滥用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为了了解农村农药使用情况,本次调查主要旨在探讨农村地区农药使用的程度、农民对农药的认知以及情况。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民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农田面积、作物种类以及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目的等问题。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严格保护农民的个人信息和答案的机密性。
三、调查结果1.农田面积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农民中,大多数的农田面积在5亩以下,占总受访者的60%。
而农田面积在10亩以上的农民仅占10%。
2.作物种类参与调查的农民主要种植蔬菜、水稻和小麦等常见作物。
其中,蔬菜种植占比最高,达到40%。
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分别占总受访者的30%和20%。
3.农药使用频率在农药使用频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80%的农民使用农药,并且超过一半的农民每个种植季节使用3-5次农药。
4.农药类型和使用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农民使用的主要农药类型是杀虫剂和除草剂,占比分别为70%和20%。
对于杀虫剂的使用目的,超过80%的农民表示是为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有部分农民表示农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农民对农药的认知和意识1.农民对农药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对农药的成分、贮存和正确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
其中,有70%的农民对于农药的使用规范和安全知识了解甚少,只有少部分农民能正确使用农药。
2.农民对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关注度不高。
在对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看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的农民认为过度使用农药会对农田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绝大多数农民对农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
农药使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农药使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农药作为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侵害的有效工具,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增加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并总结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区域,在不同类型的农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并针对农药使用情况、农田生态环境、土壤质量等因素进行了量化和分析。
3. 调查结果(1)农药使用频率高:调查显示,在我们的样本中,大多数农民对于农药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水稻和果树种植中。
平均每季度使用农药的次数超过5次。
(2)潜在的环境污染:根据现场观察和污染物分析,我们发现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和水源的潜在污染。
尤其是一些高毒农药的使用频率较高,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3)生态环境破坏:农田中的农药使用频繁,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有益昆虫和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对农田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破坏。
(4)残留物超标: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些农田中检测到了农药残留物超标的情况。
这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4. 结论与建议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农民应该根据病虫害情况和农作物需求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使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推广生态农法: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生态平衡,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合规执行: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农药使用规范,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4)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加强农民对农药使用和环境保护的培训,提高其科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5. 展望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农药使用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
农药使用调查报告

农药使用调查报告农药使用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农药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了解农药使用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农药使用调查。
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地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者。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农药使用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了农药。
其中,有超过70%的农民表示他们每年都会使用农药来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这一数字表明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农民对农药的使用量表示了担忧。
他们认为过量使用农药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于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减量使用,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宣传。
二、农药种类调查数据显示,农药的种类繁多,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
其中,杀虫剂是最常使用的一类农药。
这是因为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而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调查结果还显示了一个问题,即农民在农药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有些农民只关注农药的价格和效果,而忽略了对农药的成分和安全性的了解。
因此,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农药的认知和选择能力。
三、农药使用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在农药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农民倾向于使用喷洒的方式,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上。
而另一些农民则更倾向于使用浸泡的方式,将农药溶解在水中,然后将农作物浸泡其中。
然而,无论是哪种使用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喷洒方式容易造成农药的飘散和浪费,而浸泡方式则可能导致农作物中残留农药的浓度过高。
因此,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作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使用方式。
四、农药环境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同时,农药还可能通过水体和空气传播,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
农药调查报告汇总

农药调查报告汇总一、前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了解农药使用情况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农药调查,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整理。
本报告将汇总我们的调查结果,以及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所造成的潜在风险。
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我们希望能够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改善农药使用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问题涵盖了农药使用频率、使用量、使用方式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的情况等。
我们还采集了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四、调查结果1.农药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农户在农田作物生长周期中使用了农药,使用频率平均为每月3次,使用量也较大。
主要使用的农药类型为杀虫剂和除草剂。
2.农药残留情况我们对采集的农产品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
结果显示,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农药残留物,且超过了国家标准限量。
这说明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3.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带来潜在威胁。
同时,农药残留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神经系统损害、免疫系统抑制等。
五、问题与建议1.农药使用管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议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控,制定更严格的使用标准和限量。
2.农民教育问题农民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使用意识相对较低。
建议开展农民教育活动,提高其对农药使用的意识和技能。
3.替代方案研究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研究替代农药的方案,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4.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加强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是一个存在普遍的问题。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农民对农药使用的情况,并对其使用农药的原因、使用方法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通过对农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发现和建议。
一、引言农村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民对农药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农药的使用方式和频率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制定了一份针对农民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农村地区的农户进行调查。
其次,对农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田经营者的实际使用情况。
三、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农药类型和使用频率大部分农民使用的农药类型以杀虫剂为主,其次是除草剂和杀菌剂。
农药的使用频率大多数在每个生长周期使用1-3次。
2.农药使用原因农民普遍认为,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杂草和病菌侵害。
虫害问题是他们使用农药的主要原因。
3.农药使用方法大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遵循了农药的使用说明,并使用农药喷洒设备进行喷洒。
然而,少数农民对使用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或不规范操作。
4.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使用过量的农药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对农作物自然天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四、讨论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农村地区农民对农药使用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
2.农药的类型和使用频率需要适度控制,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农药正确使用和安全环保意识,减少不规范的操作。
4.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减少对化学合成农药的依赖,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担更小。
五、结论农村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菜园果园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实验报告

菜园果园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调查菜园和果园的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分析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地点:菜园、果园。
2. 实验时间: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进行。
3. 实验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菜园和果园进行调查,记录其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包括农药种类、使用方法、使用频率,化肥种类、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4.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1. 菜园调查结果调查了10个菜园,发现其中8个菜园使用了农药和化肥。
其中,有2个农家使用的农药是禁药,高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存在严重危害;有5个农家使用的化肥过量,对土壤造成损害。
使用农药的农家使用的方法无规律,很可能造成农药在地下水中的渗漏,进而危及周边居民的健康。
2. 果园调查结果调查了10个果园,其中7个果园使用了农药和化肥。
其中,有3个农家使用的农药是禁药,高毒;有4个农家使用化肥过量,对土壤造成损害。
使用农药的农家不严格按照使用方法使用,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综上,未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指导的农家在使用农药和化肥方面缺乏规范性和安全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菜园和果园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农药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限制禁止使用有毒的化学农药,鼓励农家使用有机化肥。
2. 加强对农药和化肥使用方法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农家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和不规范使用造成的危害。
3. 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种植,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
综上,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人体健康。
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

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致地方环境保护局:主题: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尊敬的地方环境保护局:我写此信函是为了报告我们对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项研究。
根据您所要求的内容,在此给予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及研究结果:亚硝酸盐超标案例2019年6月,在华南某省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片农田种植了水稻和蔬菜。
村民们使用多种农药来控制害虫和杂草,其中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
然而,当地农药使用小组并未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导致了潜在的环境危害。
经研究人员取样分析后,发现了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亚硝酸盐超标情况。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并降低生物多样性。
此外,亚硝酸盐还能与土壤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产生强烈的毒素亚硝胺。
建议采取的措施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向您提供以下合理和可行的建议,以减轻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 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信息广播、社区会议和宣传单页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环境保护知识。
提高农民的水平和意识,以减少错误使用农药的情况。
2. 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农药销售企业和农田的监督力度,确保农药的合法使用和正确施用。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普及农药使用的最佳实践。
3. 推广有机农业:支持和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4.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农田周边的水体、土壤和空气进行定期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降低环境风险。
5. 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动环保型农药的开发和应用。
开发更加环保、安全和高效的农药产品,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结论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亟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强化环境监测和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都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危害的关键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大一已过去大半个学年,基于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了解和拓展,我们小组成员做了有关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的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时间为五月六号到五月五月十号,以网上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展开。
经过统计,本次调查问卷在网上共有68人回答,走访了40人,即共有108人作答;问卷内容涉及同学们对农药的了解,使用情况,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主要是以单选和自行回答的形式提问。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同学们对农药的了解,农药的运用方向和前景;另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农药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增强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一农药的使用现状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中,70%的为杀虫剂,杀虫剂中70%的为有机磷类杀虫
剂。
而在我国生产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中,70%为剧毒和高毒类,而且很多是禁
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使用的600余吨农药,实
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逸散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中国大陆是最
大污染源。
二同学对农药的了解:除杂草和害虫的化学产品
通过对同学关于“请问你对农药的历史了解多少”“请问你所学过的知识有关于农药及农产品方面的吗”等问题的回答的分析,同学在未学习本专业之前,对农药的了解止步于除杂草和害虫。
但事实上,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
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
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
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
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
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
此
外,还有昆虫激素。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
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
颗粒剂和微粒剂等。
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
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
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
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常见的农药如:敌敌畏、滴滴涕、神农丹等。
三农药的使用方向和前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同学们对于农业方向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疑惑,那
么对于农药的前景也不是抱特别大的希望,尤其是大家都在倡导绿色食品,但
绿色并不代表停止使用农药,反而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大研究和开发新型农药的
空间。
由于农药的毒性及其副作用,使得农药在长时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农药毒性残留、换进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
但是在目前农药仍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因为这关系到如何解决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对农产品的迫切需求问题,必须有发展高产高效的农业而不是采取低产的有机农业,而农药是高效农业的必要保证。
化学农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新品种,特别是具有特异性能的新品种
2 提高化学农药质量,由低纯度的粗产品向精细化工品方向发展
3 更新筛选方法,提高新化学农药的命中率
4 设计开发绿色化学农药:长效·高效·超高效,高毒·低毒·无公害,经济,使用方便
5 开发使植物能产生免疫诱导机制的新化学农药
6 针对一定的生物靶标开发合理的分子设计的新型化学农药
目前农药的发展形势: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已进入品种更新换代,我国农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大多数从仿制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直到90年代我国农药品种才开始更新。
但是,农药仍然以老品种为主,高毒、高残留农药为主导,农药品种比例合理性差,使用技术水平低下,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进入21世纪,农药逐渐向毒性低、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方向发展。
四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农药的不正确使用时流失到环境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
流失到环境中的农药通过蒸发、蒸腾,飘到大气之中,飘动的农药又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
并随风扩散。
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大气中的农药,又通过降雨,这些农药又流入水里,从而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对人、畜,特别是水生生物(如鱼、虾)造成危害。
同时,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板结。
⒉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最终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
以后对同种病菌、害虫的防治必须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不然不能达到消灭病菌、害虫的目的。
形成恶性循环。
⒊杀伤有益生物
绝大多数农药是无选择地杀伤各种生物的,其中包括对人们有益的生物,如青蛙、蜜蜂、鸟类和蚯蚓等。
这些益虫、益鸟的减少或灭绝,实际上减少了害虫的天敌,会导致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影响农业生产。
⒋野生生物和畜禽中毒
野生生物及畜禽吃了沾有农药的食物,会造成它们急性或慢性中毒。
最主要的是农药影响生物的生殖能力,如很多鸟类和家禽由于受到农药的影响,产蛋的重量减轻和蛋壳变薄,容易破碎。
许多野生生物的灭绝与农药的污染有直接关系。
五农药污染的解决方案
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杜绝农药的使用,而是学会更加很合理的使用农药,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通过定期走访与不定期授课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牧部门与乡镇政府农技站等科技人员要定期走进乡村、走进农户、走近农民,广泛宣传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让农民看到科学种田的好典型、好例子、好榜样,让他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资流通业主也应该根据农民诉求,提倡科学、合理用药。
建立政府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县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限制剧毒、高毒农药的流通和使用,农药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必须要有相关责任部门的日常监管。
农牧、环保、水利、国土、公安等部门要在政府统一协调下,根据职责分工,排查环境安全隐患,从重从快处理所查处的问题。
加强日常监管,排查环境安全隐患。
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对当地饮用水水源开展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抽检。
农牧部门要对违法、违规销售剧毒、高毒农药的商户进行查封,并收缴其剧毒、高毒农药。
食药监部门要对可能涉高毒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开展监督性检测,公布涉毒商户和产品,强制涉毒食品下架清仓,让涉毒食品无处藏身。
严格管理剧毒、高毒农药。
乡镇和街道、社区、村都要设置专职的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畅通统一的举报热线。
加大农药安全使用宣传,鼓励群众以来电、来访、来信等多种方式举报不良商家、农户,并利用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媒体进行曝光,将整治情况通报给公众。
就目前形势而言,食乃民之本,农业的发展是不会被工业发展取代,而且
农药的使用时是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即使农药对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但杜绝农药的使用也是不且实际的,所以研究和开发新型农药,普及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知识是刻不容缓的。
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份子,我们应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农药及农产品方向的发展。
植保一班
成员:朱晓颖
潘再丽
杨倩
李妙珠
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