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的课程感想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拉 斯 变 换 是 电路 复 频 域 分 析 的 数 学 基 础 , 议 把 “ 建 信 号 与 系 统 ” 为 “电 路 分 析 ”的 先 修 课 程 , 不 要 在 作 而 “ 号 与 系 统 ” 程 之 前 开 设 “ 路 分 析 ” 程 。 同 时 信 课 电 课
考 虑 到 , 拉 普 拉 斯 变 换 求 解 电 路 方 程 是 “ 路 分 用 电 析 ” 程 的重要 内容 , 以为 了减少 内容 上 的重 复 , 课 所
改 革 是 有 效 的 , 文 总 结 了我 们 在 教 学过 程 中 的几 点 思考 。 本
关 键 词 : 号 与 系统 ; 频 域 分 析 ; 分 变换 ; 积 ; 性 时 不 变 系统 信 复 积 卷 线
中 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7 9 2 0 }3 l 2 2 1 7 —9 1 (0 8 0 一O 2 ~O 建 议 在 “ 号 与 系 统 ” 程 中不 涉 及 该 内 容 。 我 们 可 信 课 以给 定 描 述 系 统 的 微 分 方 程 , 用 复 频 域 分 析 的 方 使 法 求 解 。 就 我 们 的 教 学 体 会 , 果 不 涉 及 具 体 的 电 如
维普资讯
高教论 坛
20 0 8年 6月 第 3期
Hi e d a i gh rE uc ton For m u
J n 2 0 . . u . 0 8 No 3
“ 信号 与系统” 课程 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李 昌利 , 玉 利 沈
( 广东 海 洋 大学 信 息 学 院 , 东 湛 江 广 5 4 8) 2 0 8
结合 我们 的教 学实 践 , 谈 一 些考 虑。 谈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于以前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试验的学习得到了理解,学会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这学期开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延续,带着对信号与系统学习的兴趣,我满怀信心的开始了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的学习。
因为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的还算透彻,所以以为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也应该不在话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信号与系统相对来说更倾向于对数学理论及公式的学习,需要理解的部分也较浅显易懂,计算也较简单,只是简单的接触并学习了一些信号的基本知识。
而数字信号处理是信号知识的深化学习,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理解起来也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概念,学习起来真有点寸步难行。
课程设计在刚接触的时候感觉很难,但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我们组的成员积极的复习课本上与用窗函数设计fir低通滤波器的相关知识,又从图书馆借来有关matlab语言及函数库的书籍,从中收获了不少知识,模糊的实验步骤渐渐清晰起来。
为了使设计的实验更严谨____,一周的时间我都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不仅是fir滤波器的知识,也将课本复习了一遍,这不仅仅加强了我们对fir滤波器知识的理解,也使后来的考试变得更有自信。
课程设计虽然结束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理解和掌握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的信号与系统课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门课对于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完成课设的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课设的过程和收获,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进行课设之前,我对于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通过阅读教材,参考相关资料,我对离散时间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等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信号与系统”教学探讨

教学也 不 是采用 单 一 的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而是 在 教 学 过 程 中采 用 多媒 体 和 “ 白板 ” 板书 相结 合 的手段 , 仅 如此 , 不 我们更开设了丰富的实验课 。在实验 这
一
() 2 在教 学方 法 上 , 多 的是 强调 更 学 习技巧 , 慢忽视 对于 死板 的公 式 的 慢 记忆 。工科 的学 习 , 有异于其 他学科 , 更
面的内容降低 要求 , 而更 多 的是 强调 信
号 与 系 统 分 析 这 一课 程 本 身 的功 能 。 当
们 既有使用 电子教案 , 通过多媒体教学 ,
节 省 了教 师 和 学 生 的 时 间 ; 没 有 完 全 又
然, 这样也更 符合信 号与 系统课 程本 身
的 内涵 。
抛弃传统 的教 学方 式 , 教师在 教学 的重 点和难点上仍然要在 白板上完成一些公 式 和例题 的推 导。另外 , 了课 堂 的教 除 学外 , 我们还在课余 中, 建议学生去一些 相关的 网站 了解本课 程体 系的构造及本 课程知识所涉及 的技术前沿 。 在课程发展 过程 中, 们 曾试 过不 我 同的教学 改 革 思路 , 有 些 成效 不 大。 但
() 1 把理 论 教 学 与 课 程 实 验 ( ) 训 有
三、 革新实验教学 , 将用传 统 的实 验设 备 进 行 的实验 与 电路 的计 算 机仿 真 实 验进 行
易掌握本 门课程 , 而且 对于 本 门继
续 对本课程 进行 进一 步的整 合和改 革 , 希望可以有进一步 的成效 。 参考文献 : [] 1刘 锋, 段 红, 熊庆旭 , 徐 桢. 信 号与 系统 实验教 学改革 [ ] 实验技 J.
信号与系统总结

信号与系统总结一、信号与系统的概述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和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信号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在时间、空间或其他独立变量上的函数。
系统是对信号的处理和转换,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可以是时不变或时变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号与系统进行总结和探讨。
二、信号的分类信号可以按照多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 1. 按时间域和频率域分类: - 时间域信号:在时间上表示的信号,如脉冲信号、阶跃信号等。
- 频率域信号:在频率上表示的信号,如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
2.按连续和离散分类:–连续信号:在整个时间范围上是连续变化的,如模拟信号。
–离散信号:仅在某些特定时间点存在取值,如数字信号。
3.按能量和功率分类:–能量信号:在整个时间范围上的能量有限,如有限长脉冲信号。
–功率信号: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有限,如正弦信号。
三、系统的分类系统可以按照多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 1. 按线性和非线性分类: - 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系统。
- 非线性系统:不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系统。
2.按时不变和时变分类:–时不变系统:系统的特性随时间保持不变。
–时变系统:系统的特性随时间变化。
3.按因果和非因果分类:–因果系统:系统的输出仅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
–非因果系统:系统的输出依赖于未来的输入。
4.按LTI和非LTI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线性和时不变的系统。
–非LTI系统:不满足线性和时不变性的系统。
四、信号与系统的性质信号与系统具有多种重要性质,包括: 1. 线性性质:对于线性系统,输入信号的线性组合会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线性组合。
2. 时不变性质:时不变系统对于延迟输入信号也会有相同的延迟输出信号。
3. 因果性质:因果系统的输出仅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
4. 稳定性质:对于有界输入,稳定系统的输出也是有界的。
5. 可逆性质:存在反演关系的系统可以将输出信号还原为输入信号。
五、常见信号与系统的应用信号与系统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1. 通信领域: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图1-1 向量表示法仿真图形2.符号运算表示法若一个连续时间信号可用一个符号表达式来表示,则可用ezplot命令来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
上例可用下面的命令来实现(在命令窗口中输入,每行结束按回车键)。
t=-10:0.5:10;f=sym('sin((pi/4)*t)');ezplot(f,[-16,16]);仿真图形如下:图1-2 符号运算表示法仿真图形三、实验内容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时域表示。
三、实验步骤该仿真提供了7种典型连续时间信号。
用鼠标点击图0-3目录界面中的“仿真一”按钮,进入图1-3。
图1-3 “信号的时域表示”仿真界面图1-3所示的是“信号的时域表示”仿真界面。
界面的主体分为两部分:1) 两个轴组成的坐标平面(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值);2) 界面右侧的控制框。
控制框里主要有波形选择按钮和“返回目录”按钮,点击各波形选择按钮可选择波形,点击“返回目录”按钮可直接回到目录界面。
图1-4 峰值为8V,频率为0.5Hz,相位为180°的正弦信号图1-4所示的是正弦波的参数设置及显示界面。
在这个界面内提供了三个滑动条,改变滑块的位置,滑块上方实时显示滑块位置代表的数值,对应正弦波的三个参数:幅度、频率、相位;坐标平面内实时地显示随参数变化后的波形。
在七种信号中,除抽样函数信号外,对其它六种波形均提供了参数设置。
矩形波信号、指数函数信号、斜坡信号、阶跃信号、锯齿波信号和抽样函数信号的波形分别如图1-5~图1-10所示。
图1-5 峰值为8V,频率为1Hz,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信号图1-6 衰减指数为2的指数函数信号图1-7 斜率=1的斜坡信号图1-8 幅度为5V,滞后时间为5秒的阶跃信号图1-9 峰值为8V,频率为0.5Hz的锯齿波信号图1-10 抽样函数信号仿真途中,通过对滑动块的控制修改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观察波形的变化。
“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络教学辅导的体会

号 与 系统 ” 程 网络 教 学 辅 导 环 节 中的 教 学 资 源 、 学 活 动 、 学 手 段 、 学 引 导 以 及 师 生 交 互 、 学 考 核 、 课 教 教 教 教 支持 服 务诸 多 要 素 进 行 分 类 和 总 结 。 关键 词 : 程 教 育 ; 远 网络 教 学 ; 号 与 系 统 信 中 图 分 类号 : 5 G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80 8 (O 1 0—0 10 10 —6 6 2 l l 40 8 —2
点 和认知 规 律 , 以及 成 人 学 习特 点 , 们 提 出 基 于 我 知识 点 的 “ 学 +课 程 学 习 + 在 线 测 试 +离 线 作 导 业” 的个性化 导学 方 案 , 括课 程 说 明 、 学大 纲 和 包 教 教学 实施 意见 , 决 在 网络 学 习 中的 盲 目性 。并 在 解 各知识 点 的学 习 中推行 基 于问题 驱 动 学 习[ , 理 3 将 ]
次 、 同学 习起 点 和 不 同学 习风 格 的学 生 需 要 , 不 体 现 了 网络 教育 中个性 化学 习 、 因材施 教 的理 念 。
分析 、 问题解 决 和 问题 延 伸 等 环 节 , 现 融 知 识 传 实
2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我校 网络教学 在 设计 教 学 活 动 中 , 以突 出 以学
的 教 学 情 境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机 ; 辅 导 : 学 生 激 ④ 为
提供 各种 便利 , 使他 们 能够 很 快 在 网 络上 找 到 需 要 的信 息 , 利用 这些 信 息完 成 学 习 任 务 ; 教 导 : 并 ⑤ 教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____字)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我大三上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于信号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中,我选择了一个与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课题,通过设计一个数字音频滤波器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和改变。
本文将对我在该课设中的心得体会进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
二、课设背景和目标在数字音频处理中,滤波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增强特定频段的声音等操作。
因此,我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音频滤波器作为本次课设的目标。
在课设开始之前,我首先对数字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也研究了市面上一些成熟的音频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算法,为我后续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课设过程和具体实现1. 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在设计数字音频滤波器之前,我首先需要采集一段音频信号用于后续的处理。
我选择了一首流行歌曲的音频文件,并通过MATLAB将其读入到我的代码中。
读取音频文件后,我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包括对其进行采样和量化。
采样是将连续时间的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的信号,而量化则是将连续幅度的信号转换为离散幅度的信号。
通过这两个步骤,我得到了一段离散时间的音频信号。
2. 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设计滤波器是整个课设的核心和重点。
在设计滤波器之前,我首先需要确定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
在研究了不同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后,我选择了一个数字低通滤波器作为我的设计目标。
低通滤波器可以使频率低于一定阈值的部分通过,而将高于该阈值的频率部分削弱或滤除。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降噪和去除噪声的效果。
在确定了滤波器类型后,我开始设计滤波器的参数。
这包括滤波器的阶数、截止频率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可以改变滤波器的工作特性,从而实现对音频信号的不同处理效果。
3. 滤波器的实现与效果评估在确定了滤波器的参数之后,我开始使用MATLAB进行滤波器的实现。
信号与系统思政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思政心得体会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我对人生和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学习信号与系统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规律。
信号与系统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学科,其中的每个理论和公式都有其规律和特点。
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大而化之的人来说,信号与系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自己注重细节和规律能力的机会。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发现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知识,也只有掌握规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娴熟地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学习信号与系统让我更加注重系统性思维。
信号与系统是一个充满系统性思维的学科,其中的每个理论和公式都有其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和体系。
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这样的思考方式不仅在学习信号与系统中有很大帮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会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关系,进而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和处理问题。
最后,学习信号与系统也深入了我对教育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信号与系统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也需要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未来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因此,我认为,学习信号与系统不仅是一项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投资,也是一项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综上,学习信号与系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让我掌握了实用的理论和技能,更在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信号与系统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将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的课程感想
转眼间一学期已经过去了,我们也学习了一学期的《信号与系统》,虽然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给安排的学时实在是太少了,记得刚开学的时候董老师说的是课本建议学时是64学时。
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信号与系统里的三大变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收获和感触还是很多的。
之前就听学长学姐说这门课程比较难,是通信工程的重要课程之一,老师也告诉我们是“double e”专业的必修课,还是很有分量和难度的一门课,同时,在运输学院里也只有我们智能运输专业学这门课,感觉非常高大上也非常兴奋。
信号与系统的头几节课是董老师给我们上的,记得开学前董老师叮嘱我们参加大创的几个人要好好学《信号与系统》,后来上课的时候樊老师也反复叮嘱我们下课一定要好好推导一遍上课讲过的东西,因为自己比较懒或者说没有养成下课及时巩固的好习惯,总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花上大半天研究作业涉及的内容,这样的习惯让我始终还是有点被动,到底还是有点辜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
这门课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目的看,都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它以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分析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原理广泛应用于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
它讨论确定性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从时域到变换域,从连续到离散,从输入输出描述到空间状态描述,以通信和控制工程作为主要应用背景,注重实例分析。
这门课程是以《高等数学》为基础,但
他又不是一门只拘泥于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的学科。
他更侧重与数学与专业的有
机融合与在创造。
因为课时的限制,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连续
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第三章·傅里叶变换、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
统的s 域分析、第五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第
八章·z 变换。
其中,三大变换既是重中之重,又是核心。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单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
根据系统处理的信号形式的不同,系统可分为三大类:连续时间系统、离
散时间系统和混合系统。
而系统按其工作性质来说,可分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
统、时变系统&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非因果系统。
信号分析的内容十分广泛,
分析方法也有多种。
目前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是时域法与频域法。
时域法
是研究信号的时域特性,如波形的参数、波形的变化、出现时间的先后、持续时
间的长短、重复周期的大小和信号的时域分解与合成等。
频域法,是将信号变换
为另一种形式研究其频域特性。
信号与系统总是相伴存在的,信号经由系统才能
传输。
傅里叶变换是第一个引入的重点学习的变换。
傅里叶变换是数字信号处理领
域一种很重要的算法。
傅立叶原理表明:任何连续测量的时序或信号,都可以表
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无限叠加。
根据该原理创立的傅立叶变换算法利用
直接测量到的原始信号,以累加方式来计算该信号中不同正弦波信号的频率、振
幅和相位。
和傅立叶变换算法对应的是傅立叶逆变换算法。
该逆变换从本质上说
也是一种累加处理,这样就可以将单独改变的正弦波信号转换成一个信号。
通过
相关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函数f(t)的傅里叶变换为 dt e t f def
T F jw F jwt n T ⎰∞∞--∞→=)()(lim
函数F (jw )的傅里叶逆变换为 dw e jw F def t f jwt ⎰∞
∞-)(21
)(π
因此,可以说,傅立叶变换将原来难以处理的时域信号转换成了易于分析的频域信号(信号的频谱),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对这些频域信号进行处理、加工。
最后还可以利用傅立叶反变换将这些频域信号转换成时域信号。
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也非常有意义。
傅里叶级数是将信号在正交三角函数集上进行分解(投影),如果将指标系列类比为一个正交集,则指标上值的大小可以类比为性能在这一指标集上的分解,或投影;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物的特征,正交集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种成分,而分解后对应该元素的系数表征包含该成分的多少。
傅里叶变换有多种性质,分别为线性、奇偶性、对称性、尺度变换、时移特性、频移特性、卷积定理、时域微分与积分、频域微分与积分。
拉普拉斯变换更主要应用系统的分析。
书上引入拉普拉斯变换提到,不稳定信号,也就是不可积信号,他们没有傅里叶变换(特殊的有除外),确实是这样的,但到最后很明显的是,拉普拉斯变换侧重与系统分析了。
当然也会对信号进行拉斯变换,因为它毕竟也有很多性质的,可以分析输出信号的。
Z 变换主要用于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还是非常充实的,一句废话都没有,很重基础,每一个公式的来历都详细的推导,再用例题巩固之。
很重数学方面的基础,但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把好几节课的公式都堆在一块去理解记忆,导致了一定程度上有点晕以及不扎实,这也是我以后学习需要注意的,像第三章第四章这种每节课都有公式还有一定的相关性的,需要把每一步都踩实了才能熟练的
应用。
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注意不能再有类似的坏毛病。
原来一直听说《信号与系统》要布置大作业,需要用MATLAB来实现,这学期很不巧,每门课(除了毛概和选修),都是要考试也要做大作业,突然一块堆在期末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以前三个学期的课里做大作业的课就不考试了,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班主任还是非常体谅我们期末比较辛苦,让我们好好准备考试,其实MATLAB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我们下学期学自控的时候也要用到,虽然在期末没有时间研究,暑假还是要认真学习一下,不是为了考试,为了以后的发展。
樊老师在上课期间后期采取了提问的形式,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我是上午的课全都会犯困的那种,但是自从老师开始提问之后,基本上瞌睡就一扫而光了,能集中注意力的听课,收获也多一些。
随着即将到来的考试,我们这学期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了,在网上看到一些对信号与系统的分析,都提到了奥本海姆那本高大上的教材,我感觉到信号与系统是信号这个大的领域的敲门砖,我们现在学习的只是一部分,我们真正掌握了的更是冰山一角而已,想要继续深入这个领域,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去认真钻研的。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初步窥探到这个领域之光,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才能有所进阶。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同学之前互相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过得也很愉快,和樊老师相处的也非常融洽,过得非常充实。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也会继续探究信号与系统的奇妙,学无止境,争取在数据处理的道路上有更多筹码能够走的更远更踏实!请老师多多指教!。